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性粒细胞型哮喘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潜在治疗药物筛选 被引量:5
1
作者 宋伟华 谢欣辛 +1 位作者 秦琼 范国荣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61-866,共6页
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与分子对接技术筛选中性粒细胞型哮喘(neutrophilic asthma,NA)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及其潜在治疗药物,为其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药物。方法从GEO数据库筛选NA与健康人群的DEGs,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DEGs的蛋白互作... 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与分子对接技术筛选中性粒细胞型哮喘(neutrophilic asthma,NA)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及其潜在治疗药物,为其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药物。方法从GEO数据库筛选NA与健康人群的DEGs,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DEGs的蛋白互作(PPI)网络筛选关键基因,并对DEGs进行GO功能注释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分子对接技术筛选潜在的先导化合物。结果共筛选出147个DEGs;PPI网络分析筛选出CXCL8、FPR2、CXCL1、TNFRSF1B、CXCR1等10个关键基因;GO分析表明DEGs参与炎症与免疫反应、趋化作用等生物过程;KEGG通路分析显示DEGs主要富集于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补体与凝血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芍药苷元酮与雷公藤甲素与补体与凝血通路中C8B、PLAU等基因蛋白具有很好的结合活性。结论本研究发现补体与凝血信号通路或许可以成为NA新的治疗靶点,芍药苷元酮与雷公藤甲素是潜在的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中性粒细胞型哮喘 差异表达基因 补体 芍药苷元酮 雷公藤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化学成分及其抗补体活性 被引量:3
2
作者 谢欣辛 喻琴 +2 位作者 陈增修 潘会君 宋伟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566-2571,共6页
目的研究青蒿Artemisia annua L.化学成分及其抗补体活性。方法青蒿75%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TLC、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溶血试验法评价其抗补体活性。结果从中分... 目的研究青蒿Artemisia annua L.化学成分及其抗补体活性。方法青蒿75%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TLC、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溶血试验法评价其抗补体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chrysosplenetin(1)、artemetin(2)、东莨菪内酯(3)、山柰酚(4)、casticin(5)、芹菜素(6)、木犀草素(7)、青蒿素(8)、loliolide(9)、圣草酚(10)、3,7-dimethylquercetin(11)。化合物4、6~8、10~11对补体的经典和旁路途径均有抑制作用,活性最强的化合物8作用于补体C1q、C3~C5、C9靶点。结论化合物9、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从青蒿中分离得到的青蒿素抗补体活性最强,可以作为补体抑制剂的候选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抗补体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青霉素钠治疗梅毒的合理性及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沈翠娥 陈雄英 朱全刚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59-561,共3页
梅毒的治疗首选青霉素。无症状性神经梅毒经系统规范的青霉素治疗,大部分早期患者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而且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如若给予不规范治疗不但不能达到治疗目的,反而可增多复发及催促晚期损害提前发生,甚至比未经治疗者结果更差... 梅毒的治疗首选青霉素。无症状性神经梅毒经系统规范的青霉素治疗,大部分早期患者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而且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如若给予不规范治疗不但不能达到治疗目的,反而可增多复发及催促晚期损害提前发生,甚至比未经治疗者结果更差[1]。为了提高医务人员对梅毒治疗的认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现结合日常工作,笔者就注射用青霉素钠用于梅毒患者治疗过程中临床上常见用药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药学监护措施,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青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