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4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禁忌搜索的多目标自动化仓库调度 被引量:19
1
作者 杨文强 邓丽 +1 位作者 费敏锐 牛群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097-2104,共8页
针对产品质量和路径的多目标自动化立体仓库调度优化问题,为平衡解的收敛性和多样性,提出一种改进的多目标禁忌搜索算法。该算法的改进在于,一方面为Pareto解空间构造可行的初始解,改造了禁忌搜索的邻域结构;另一方面采用惩罚策略,使搜... 针对产品质量和路径的多目标自动化立体仓库调度优化问题,为平衡解的收敛性和多样性,提出一种改进的多目标禁忌搜索算法。该算法的改进在于,一方面为Pareto解空间构造可行的初始解,改造了禁忌搜索的邻域结构;另一方面采用惩罚策略,使搜索能够跳出局部最优。面向出入自动化立体仓库的产品在时间上有特定要求的工业生产过程,建立了兼顾质量和路径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运用改进的多目标禁忌搜索算法对其实现了调度优化求解。实例仿真表明,所提算法对仓库调度优化问题在解的质量及求解效率上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立体仓库 调度 多目标优化 改进的禁忌搜索算法 惩罚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在线自学习的多智能体一致性控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宪霞 唐胜杰 俞寅生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0-603,共14页
针对多智能体系统分布式一致性控制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融合动态模糊神经网络(Dynamic fuzzy neural network,DFNN)和自适应动态规划(Adaptive dynamic programming,ADP)算法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类似于强化学习中执行者-评论家结构,D... 针对多智能体系统分布式一致性控制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融合动态模糊神经网络(Dynamic fuzzy neural network,DFNN)和自适应动态规划(Adaptive dynamic programming,ADP)算法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类似于强化学习中执行者-评论家结构,DFNN和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NN)分别逼近控制策略和性能指标.每个智能体的DFNN执行者从零规则开始,通过在线学习,与其局部邻域的智能体交互而生成和合并规则.最终,每个智能体都有一个独特的DFNN控制器,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参数,实现了最优的分布式同步控制律.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在线算法在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分布式一致性控制中优于传统基于NN的ADP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智能体系统 自适应动态规划 动态模糊神经网络 分布式一致性控制 在线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差分算法的电站锅炉主蒸汽温度多变量建模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芹 张浩 +3 位作者 彭道刚 郭义波 王念龙 孙宇贞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712-1718,共7页
针对主汽温常规单变量串级控制效果差的问题,在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主汽温多变量传递函数模型结构。针对标准差分进化算法的缺点,提出了一种随机选择变异策略和自适应调整变异率交叉率的改进算法,并将该算法应用于主汽... 针对主汽温常规单变量串级控制效果差的问题,在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主汽温多变量传递函数模型结构。针对标准差分进化算法的缺点,提出了一种随机选择变异策略和自适应调整变异率交叉率的改进算法,并将该算法应用于主汽温闭环多变量传递函数模型辨识。给出了从电厂现场分布式控制系统历史数据库获取有效辨识数据的原则和方法,利用从某1000 MW机组获取的数据进行主汽温多变量模型辨识和校验,校验结果表明了辨识模型的有效性。通过对多变量模型辨识结果的进一步分析,给出了主汽温常规串级控制系统调整和优化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汽温 闭环 多变量 差分进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机接口中基于ICA-RLS的EOG伪迹自动去除 被引量:8
4
作者 杨帮华 章云元 +2 位作者 何亮飞 李华荣 王倩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68-674,共7页
眼电(EOG)伪迹是基于脑电(EEG)的脑机接口系统中最重要的干扰。为自动去除这种干扰,提出了基于ICA-RLS的EOG伪迹自动去除算法。首先,ICA将多个导联EEG信号分解成数目相等的若干个独立分量(ICs)。然后,计算并依据每个IC的峰态系数,自动地... 眼电(EOG)伪迹是基于脑电(EEG)的脑机接口系统中最重要的干扰。为自动去除这种干扰,提出了基于ICA-RLS的EOG伪迹自动去除算法。首先,ICA将多个导联EEG信号分解成数目相等的若干个独立分量(ICs)。然后,计算并依据每个IC的峰态系数,自动地从ICs中识别出EOG分量。最后,识别出的EOG分量用作RLS自适应滤波器的参考信号,并用该滤波器对原始EEG进行滤波,在无需记录EOG情况下实现EOG伪迹的自动去除。用提出算法对2008年脑机接口竞赛数据进行处理,从去除伪迹后信号的观察、信息保留完整性和最终分类结果的计算进行评价。与标准的ICA算法相比,提出算法能够更好去除EOG伪迹,同时获取更高的分类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电 脑电 ICA-RLS 脑机接口 伪迹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电站中故障电弧信号的传输行为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智华 钟杰人 +2 位作者 吴春华 吴尚 汪飞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2-160,共9页
在大型光伏电站中存在数量众多的连接点和连接线缆,表明可能产生电弧故障的潜在发生点很多,故障电弧信号从发生点到达电弧检测单元可能需穿过光伏组件串和连接电缆。为分析光伏系统直流故障电弧信号从故障点传输到检测点可能的信号变化... 在大型光伏电站中存在数量众多的连接点和连接线缆,表明可能产生电弧故障的潜在发生点很多,故障电弧信号从发生点到达电弧检测单元可能需穿过光伏组件串和连接电缆。为分析光伏系统直流故障电弧信号从故障点传输到检测点可能的信号变化情况,建立大型光伏电站的高频等效模型,分别针对不同位置的串联、并联电弧信号到达直流母线上电弧检测点的传输行为进行仿真及分析。结合实验模拟测试,证实电弧信号主要会受传输线缆寄生参数的影响而导致其频率特性发生一定的改变,在大型光伏电站故障电弧检测过程中的信号特征提取需考虑电弧信号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站 电弧信号 传输特性 高频建模 寄生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电站中直流电弧故障的噪声强度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智华 钟杰人 +1 位作者 吴春华 汪飞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0-186,共7页
针对大型光伏阵列中不同位置的直流串联电弧或并联电弧故障,基于电弧静态伏安特性和光伏阵列输出I-V特性,分析电弧的稳态工作点和电阻特性,进而定性推断电弧电流信号噪声的强度关系。结合实验测试,从电弧电流频域分量大小的角度,明确了... 针对大型光伏阵列中不同位置的直流串联电弧或并联电弧故障,基于电弧静态伏安特性和光伏阵列输出I-V特性,分析电弧的稳态工作点和电阻特性,进而定性推断电弧电流信号噪声的强度关系。结合实验测试,从电弧电流频域分量大小的角度,明确了光伏阵列不同位置的同类型电弧故障检测的难易程度,为大型光伏电站中各种位置的电弧故障有效检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站 直流电弧故障 电弧噪声强度 电弧故障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VI的气体传感器自动标定系统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何美燕 杨帮华 +2 位作者 陆文宇 张永怀 潘中桥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73-175,共3页
系统由传感器、流量计、温箱、测试板及计算机软硬件组成。采用LabWindows/CVI编写软件程序,功能包括:控制温箱实现对传感器的定时保温;控制流量计实现对传感器定时定量通入比例气体;通过测试板采集传感器数据;对采集数据自动整理。该... 系统由传感器、流量计、温箱、测试板及计算机软硬件组成。采用LabWindows/CVI编写软件程序,功能包括:控制温箱实现对传感器的定时保温;控制流量计实现对传感器定时定量通入比例气体;通过测试板采集传感器数据;对采集数据自动整理。该软件采用多线程编程,充分发挥CVI函数库的强大功能,保证各项工作同时进行,具有界面友好、运行速度快、成本低、可靠性高的优点。经过PC机与下位机的通讯测试,系统可有效地实现对传感器的自动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传感器 自动标定 多线程 LABWINDOWS CVI 串口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 Services的电站仿真平台(英文) 被引量:3
8
作者 蒋晓肖 樊建 费敏锐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5162-5165,5198,共5页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第一次提出基于Web Services的电站仿真开放平台WSPS。通过将电站仿真软件SE2000中电站仿真模型中主要功能进行包装并发布,构筑一个基于Web Services的电站仿真开放平台。用户可通过Internet远程调用电站仿真平台验...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第一次提出基于Web Services的电站仿真开放平台WSPS。通过将电站仿真软件SE2000中电站仿真模型中主要功能进行包装并发布,构筑一个基于Web Services的电站仿真开放平台。用户可通过Internet远程调用电站仿真平台验证用户所编写的控制算法,也可通过仿真平台进行仿真实验。本框架的提出通过利用Internet加强了电站仿真资源的共享,减少了重复性投资,有效提高电站仿真软件的开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 SERVICES 电站 仿真 算法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Hankel范数近似的核电站电功率与冷却剂平均温度解耦控制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钱虹 房振鲁 +1 位作者 杨祖魁 周蕾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83-388,共6页
采用最小二乘法获得了被控对象模型,针对核电站电功率和冷却剂平均温度控制耦合的特点,设计了对角阵完全解耦器,基于最优Hankel范数降阶模型近似的理论,对对角阵完全解耦器进行模型降阶,并在Matlab/Simulink中对所得到的模型进行仿真验... 采用最小二乘法获得了被控对象模型,针对核电站电功率和冷却剂平均温度控制耦合的特点,设计了对角阵完全解耦器,基于最优Hankel范数降阶模型近似的理论,对对角阵完全解耦器进行模型降阶,并在Matlab/Simulink中对所得到的模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对对角阵完全解耦器降阶后的PID控制系统比单纯的PID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快,且进行功率控制时的超调量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站 最优Hankel范数近似 解耦控制 模型降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海上分频输电的九边形MMC的无源滑模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启明 杜婷伟 渠博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88-1098,I0023,共12页
九边形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nonagonal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N-MMC)是一种多端口、直接的AC/AC变换器,具有低频性、高可靠性等优点,在海上风电的分频输电领域备受关注。目前,对九边形变换器的研究通常未将内部电气量解耦而直接... 九边形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nonagonal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N-MMC)是一种多端口、直接的AC/AC变换器,具有低频性、高可靠性等优点,在海上风电的分频输电领域备受关注。目前,对九边形变换器的研究通常未将内部电气量解耦而直接进行控制,并且当前常用的单一的控制方法均存在一些问题,它们的控制效果有待提升。为了改善其动态响应性能和抗干扰能力,在建立九边形变换器的解耦模型的基础上,将无源控制(passivity-based control,PBC)与滑模控制结合(sliding mode control,SMC)的无源滑模控制(PBC-SMC)用于N-MMC的控制。最后,在Matlab上搭建九边形变换器的PBC-SMC复合控制系统仿真,并模拟稳态、动态、暂态的多种不同工况,对比PI、PBC、PBC-SMC的控制效果,验证PBC-SMC复合控制的响应速度更快、电能质量更高。此外,还在RT-LAB实验平台上验证所提PBC-SMC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分频输电 九边形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 无源滑模控制 无源控制 PI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核电站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钱虹 马萃萃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5-110,共6页
为提高核电站报警触发式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准确性,提出基于最优传递矩阵的改进层次分析法,对报警触发下置信规则的各征兆权重进行综合计算,建立基于征兆加权规则的核电站报警触发式故障诊断方法。在核电模型中人为地引入确定性故障,分... 为提高核电站报警触发式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准确性,提出基于最优传递矩阵的改进层次分析法,对报警触发下置信规则的各征兆权重进行综合计算,建立基于征兆加权规则的核电站报警触发式故障诊断方法。在核电模型中人为地引入确定性故障,分别利用基于征兆不加权和征兆加权的不同故障诊断方法进行诊断,实例计算结果表明:2种方法诊断出的故障类型均与在核电模型中引入的故障类型一致,而基于征兆加权的诊断方法得出的结论置信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站 故障诊断 改进层次分析法 征兆加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件触发机制的核电站智能诊断专家系统置信规则库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钱虹 马萃萃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85-493,共9页
为提高核电站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出采用以核电站主要设备运行参数的报警状态为事件的触发机制对核电站设备故障进行诊断,利用核电站相关运行参数的信息集合建立事件触发下的核电站智能诊断专家系统置信规则库,而构建规则库采... 为提高核电站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出采用以核电站主要设备运行参数的报警状态为事件的触发机制对核电站设备故障进行诊断,利用核电站相关运行参数的信息集合建立事件触发下的核电站智能诊断专家系统置信规则库,而构建规则库采用故障机理模型与核电模型等相结合的方式,即在故障引起的报警下进行描述故障的征兆集合提取、规则的表示和规则变量的设定。通过在核电模型中人为引入故障,利用基于事件触发机制的核电站智能诊断专家系统进行故障诊断。诊断结果表明,本系统诊断出的故障类型与在核电模型中引入的故障类型一致,验证了本系统诊断结果的准确性,证明了此规则库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触发机制 报警状态 专家系统 故障诊断 置信规则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域法的核电站堆功率调节器的设计
13
作者 朱昊 韦钢 +1 位作者 翟春荣 吴万禄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829-1834,共6页
堆功率调节系统是核电站反应堆控制的核心。本文以反应堆为对象,建立堆功率调节系统仿真模型,采用频域法设计核电站堆功率调节器。该方法相对于传统PID控制结构,具有设计步骤清晰、简单,以及更加宽泛的工业控制要求等优点。仿真结果表明... 堆功率调节系统是核电站反应堆控制的核心。本文以反应堆为对象,建立堆功率调节系统仿真模型,采用频域法设计核电站堆功率调节器。该方法相对于传统PID控制结构,具有设计步骤清晰、简单,以及更加宽泛的工业控制要求等优点。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跟踪调节性能好、鲁棒性强,能消除不可测干扰,对反应堆参与电网调峰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堆功率 频域法 超前控制 PID控制 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自适应优化模型的新型图像质量增强方法研究
14
作者 张平改 陈洪亮 +1 位作者 魏利胜 胡保玲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8-99,共12页
针对传统图像质量增强算法处理不同场景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自适应优化模型的新型图像质量增强方法,以适应不同场景的需求,提升图像质量增强的效果。首先,根据待增强图像的大气散射特性,构建出一种动态自适应优化模型,并... 针对传统图像质量增强算法处理不同场景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自适应优化模型的新型图像质量增强方法,以适应不同场景的需求,提升图像质量增强的效果。首先,根据待增强图像的大气散射特性,构建出一种动态自适应优化模型,并采用图像评价指标峰值信噪比(PSNR)与结构相似性(SSIM)设计出上述模型的目标函数,为不同场景下的图像质量增强提供评估标准;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合作竞争学习算子,由此提出合作竞争人类学习优化算法,以计算出模型的最优透射率阈值t0、滤波窗口n、参数ω,从而构建出最优的动态自适应优化模型,实现不同场景图像质量增强。最后,利用SOTS标测试集中图像和6幅实际场景图像进行图像质量增强实验,并将其与对比度限制的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多尺度融合算法(CLAHEMF)、基于亮度融合透射率的改进暗通道先验算法(IDCPLT)和暗通道先验模型-粒子群优化算法(DCP-PSO)3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无论是主观视觉效果还是客观评价指标,均优于其他3种对比方法,从而充分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自适应 优化模型 图像增强 合作竞争 人类学习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站中速磨的模糊跟踪控制及仿真
15
作者 张坚 费敏锐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6169-6170,6175,共3页
针对电站中速磨的控制难题,提出了一种模糊状态反馈跟踪控制方案。利用内模原理的特性来改善模糊跟踪控制系统的性能,使得被控非线性对象的输出变量可以渐进跟踪期望的变化轨迹。采用T-S建模方法来对中速磨进行建模并得到其T-S模糊模型... 针对电站中速磨的控制难题,提出了一种模糊状态反馈跟踪控制方案。利用内模原理的特性来改善模糊跟踪控制系统的性能,使得被控非线性对象的输出变量可以渐进跟踪期望的变化轨迹。采用T-S建模方法来对中速磨进行建模并得到其T-S模糊模型。针对中速磨的T-S模糊模型设计模糊状态反馈跟踪控制系统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系统的输出可以很好地跟踪给定的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状态反馈跟踪控制 中速磨 T-S模糊模型 内模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离源矩阵变换器的PMSM无源-复叠螺旋滑模控制策略
16
作者 程启明 罗力珲 +3 位作者 沈治超 王为涛 张梁 王海伦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624-3637,I0030,共15页
为了改进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驱动系统以及传统的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PID)控制方法存在电机的转速和转矩动态响应慢、系统抗干扰性弱、抖振大等问题,提出基于无源-复... 为了改进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驱动系统以及传统的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PID)控制方法存在电机的转速和转矩动态响应慢、系统抗干扰性弱、抖振大等问题,提出基于无源-复叠螺旋滑模控制(passive-based controlcascade spiral sliding-mode control,PBC-CSSMC)策略分离源矩阵变换器(split source matrix converter,SSMC-PMSM)驱动系统。传统矩阵变换器的电压传输比(voltage transfer ratio,VTR)最高仅为0.866,为提高VTR,该文采用分离源网络升压结构来代替双级矩阵变换器中间的支流链路部件,从而得到SSMC。在PMSM的矢量控制中,转速环、电流环分别采用CSSMC、PBC代替PID控制,设计SSMC-PMSM控制系统,并证明系统的稳定性。仿真与实验的结果表明,基于该控制策略的SSMC-PMSM驱动系统能够使PMSM稳定运行在额定转速,具有电磁转矩脉动小、抗干扰能力强和动态响应好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源矩阵变换器 电压传输比 永磁同步电机 复叠螺旋滑模控制 无源控制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海上风电的M3C双频环流注入桥臂均压控制策略
17
作者 程启明 张梁 +4 位作者 渠博岗 王为涛 沈治超 罗力珲 王海伦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3-81,共9页
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变换器(M3C)作为一种新型的直接AC/AC变换器,可用于中高压大功率的低频海上风电领域。M3C运行过程中其9个桥臂中存在输入、输出频率的电流分量紧密耦合以及子变流器桥臂直流侧电容电压平衡的问题。为此,提出了双频环流(... 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变换器(M3C)作为一种新型的直接AC/AC变换器,可用于中高压大功率的低频海上风电领域。M3C运行过程中其9个桥臂中存在输入、输出频率的电流分量紧密耦合以及子变流器桥臂直流侧电容电压平衡的问题。为此,提出了双频环流(DFCC)注入的桥臂均压控制策略,在双频同步旋转坐标系(DSRC)下对输入、输出两侧电流进行解耦;使用准比例谐振(QPR)滤波器将耦合的低频、工频环流分离之后,分别与各自频率的共模电流叠加,通过DFCC注入控制实现桥臂之间电容电压的平衡。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平台的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变换器 同步旋转坐标变换 环流解耦 双频环流控制 桥臂均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低频海上风电的六边形变换器李雅普诺夫函数控制策略
18
作者 程启明 沈治超 +3 位作者 张梁 王海伦 王为涛 罗力珲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4-106,共13页
海上风电低频传输系统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海上风电集成解决方案。六边形变换器(hexagon converter,Hexverter)作为从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变换器(modular multilevel matrix converter,M3C)基础上改进而来的拓扑结构,在低频传输中具有一定的... 海上风电低频传输系统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海上风电集成解决方案。六边形变换器(hexagon converter,Hexverter)作为从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变换器(modular multilevel matrix converter,M3C)基础上改进而来的拓扑结构,在低频传输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当其应用于海上风电时,可再生能源的随机性及其非线性特性使得线性PI控制难以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而李雅普诺夫(Lyapunov)函数控制策略在运用于非线性系统时控制效果要优于PI控制,因此,提出了基于Hexverter的Lyapunov函数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Hexverter对象的Lyapunov函数控制策略的全局渐进稳定性,再基于Hexverter的拓扑结构推导出了Hexverter的双侧Lyapunov函数控制的控制律,并讨论了Lyapunov函数控制的参数选择问题。最后在MATLAB/Simulink和RT-LAB平台上建立了Hexverter的Lyapunov函数控制系统,模拟多种工况下的运行结果,并通过与PI控制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出Lyapunov函数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六边形变换器 Lyapunov函数控制 PI控制 电网不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模态分量包络谱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19
作者 钱虹 徐军 祁云杰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25,共7页
针对工业领域设备例如泵和风机组中滚动轴承最优模态分量包络谱难以提取导致故障诊断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麻雀优化算法、变分模态分解算法与XGBoost分类器(SSA-VMD-XGBoost)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以全局最小包络熵值为目... 针对工业领域设备例如泵和风机组中滚动轴承最优模态分量包络谱难以提取导致故障诊断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麻雀优化算法、变分模态分解算法与XGBoost分类器(SSA-VMD-XGBoost)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以全局最小包络熵值为目标,利用麻雀优化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rithm,SSA)对变分模态分解算法(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的分解层数和惩罚因子进行寻优,根据最优结果利用变分模态分解算法对原始振动信号进行处理;然后,结合包络熵理论筛选出最优模态分量,并对其进行包络解调运算,得到低频包络谱值组成故障特征集;最后,基于XGBoost(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分类器,对获取的样本故障集进行精确分类,实现对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以有效提取滚动轴承在不同状态下的故障特征,并且可以实现滚动轴承的高精度故障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滚动轴承 特征提取 麻雀优化算法 变分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源超稀疏矩阵变换器共模电压和电感电流波动减少的调制策略研究
20
作者 程启明 王为涛 +3 位作者 沈治超 罗力珲 张梁 王海伦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91-1901,I0023,共12页
该文针对Z源超稀疏矩阵变换器(Z-source ultra-sparse matrix converter,ZSUSMC)中电感电流波动和共模电压(common-mode voltage,CMV)高的问题进行研究。传统超稀疏矩阵变换器(USMC)主要缺陷是电压传输比(voltage transfer ratio,VTR)低... 该文针对Z源超稀疏矩阵变换器(Z-source ultra-sparse matrix converter,ZSUSMC)中电感电流波动和共模电压(common-mode voltage,CMV)高的问题进行研究。传统超稀疏矩阵变换器(USMC)主要缺陷是电压传输比(voltage transfer ratio,VTR)低(≤0.866)和共模电压高,通过在整流侧和逆变侧之间插入Z源网络并采用直通(shoot-through,ST)矢量可以有效提高VTR。Z源网络中的电感在ST状态时被电容充电,在非直通(non-shoot-through,NST)状态时电感向电容放电。因此,合理放置ST矢量和NST矢量可以减少电感电流的波动。所提调制策略将ST时间分成不相等的6份,并将其交替插入到开关周期中以减少电感电流的波动。此外,为了降低ZSUSMC中的CMV,该文在逆变侧采用4个有效矢量。最后,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调制策略可以有效减少电感电流波动和共模电压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稀疏矩阵变换器 Z源网络 共模电压 电感电流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