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及惯量需求与碳交易机制的两阶段鲁棒容量优化配置研究
1
作者 郭枭宇 顾丹珍 +1 位作者 张宇天 黄阮明 《电工电能新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80,共13页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对电力系统容量充裕性及惯量水平影响较大,系统必须配置充足的容量应对新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及系统低惯量问题,并充分接纳新能源发电。传统确定性容量优化仅考虑负荷且忽视系统惯量需求,在大规模风光接入的背景下难以...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对电力系统容量充裕性及惯量水平影响较大,系统必须配置充足的容量应对新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及系统低惯量问题,并充分接纳新能源发电。传统确定性容量优化仅考虑负荷且忽视系统惯量需求,在大规模风光接入的背景下难以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计及惯量需求与碳交易机制的两阶段鲁棒容量优化配置模型,模型考虑频率安全约束以量化惯量需求,并引入碳交易机制与价格型需求侧响应,起到优化电源结构、提升经济性的作用。模型充分考虑风光荷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采用区间概率法构建不确定集,以缓解模型保守度,能够最小化系统在最恶劣情况下的综合成本。最后,通过算例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比例新能源 惯量需求 两阶段鲁棒 不确定性 碳交易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联电抗器对电力系统短路电流特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1
2
作者 周明 曹炜 +2 位作者 陈文涛 马勤勇 张旭航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7-153,共7页
合理配置串联电抗器可有效抑制系统短路电流,但同时也会对短路电流特性产生一定影响。结合电网接线和运行状态,研究了串抗配置对电力系统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直流分量、冲击电流以及短路电流零偏的影响,分析评估了串抗后断路器的开断及... 合理配置串联电抗器可有效抑制系统短路电流,但同时也会对短路电流特性产生一定影响。结合电网接线和运行状态,研究了串抗配置对电力系统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直流分量、冲击电流以及短路电流零偏的影响,分析评估了串抗后断路器的开断及关合能力校核标准。研究结果表明:串抗值越大,短路电流越小,且其对串抗的灵敏度也越小。当母联串抗增大到一定值时,将可能产生零偏现象。安装串抗抑制短路电流时,建议考虑短路电流中直流分量的影响,采用短路全电流有效值作为校核对断路器开断能力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电抗器 短路电流 直流分量 零偏 断路器 开断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网络与电力网络混合运行建模及其参与系统经济运行 被引量:24
3
作者 曹晓峻 高赐威 +1 位作者 李德智 杨建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48-1456,共9页
作为电力消耗大户,数据中心能够通过数据网络实现多个节点的电能转移,具备极大的需求响应潜力。针对当前数据中心能耗模型不完整及数据网络并未被纳入电力系统统一调度的问题,该文首次提出数据网络与电力网络混合运行模型,建立以数据负... 作为电力消耗大户,数据中心能够通过数据网络实现多个节点的电能转移,具备极大的需求响应潜力。针对当前数据中心能耗模型不完整及数据网络并未被纳入电力系统统一调度的问题,该文首次提出数据网络与电力网络混合运行模型,建立以数据负荷为识别参数的数据中心能耗模型以及数据网络电力调节潜力分析模型。系统调控中心对数据网络下达电力、电量调度的具体要求,由数据网络进行数据负荷的转移响应。在IEEE 118节点进行双网混合运行模型的算例分析,讨论关键参数对混合模型特性的影响,对比经济调度前后的系统总成本变化以及各数据中心能耗的变化,验证混合运行模型的经济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网络 电力网络 混合运行 需求响应 经济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级分类和改进AHP-EW-TOPSIS的电力系统充裕性评估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宇天 顾丹珍 +2 位作者 李振坤 黄阮明 郭枭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4-154,共11页
电力系统充裕性评估对电力系统的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单概率性指标评估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随新能源渗透率不断提升、场景复杂化、短缺事件多样化趋势下电力系统充裕性评估的需求。首先,对短缺事件以最大短缺功率等效化处理,基... 电力系统充裕性评估对电力系统的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单概率性指标评估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随新能源渗透率不断提升、场景复杂化、短缺事件多样化趋势下电力系统充裕性评估的需求。首先,对短缺事件以最大短缺功率等效化处理,基于改进最小二乘法进行充裕性事件分区特征点拟合,构建短缺事件集分级分类的充裕性多指标体系。然后,基于蒙特卡洛法生成多组随机短缺样本数据集,结合改进AHP-EW-TOPSIS法确定各分区指标的全局权重,并得到综合评分降落曲线。最后,根据评分降落曲线构建综合评价结果判据区间。算例以某市实际运行数据为基础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结合主观要求和不同尺度充裕性事件的客观特性,得到更加全面、透明的充裕性评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充裕性 充裕性指标 综合评估方法 AHP-EW-TOP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季节特性与日特性的多源-荷联合场景生成方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超林 顾丹珍 +1 位作者 黄阮明 洪睿洁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2-831,共10页
场景生成是应用序贯蒙特卡洛方法进行含可再生能源的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的基础。传统的时间序列生成方法不能同时反映出风–光–荷的季节性变化趋势与昼夜变化的规律,并且鲜有研究同时考虑风–光–荷在时间上的相关性。该文将一年的数... 场景生成是应用序贯蒙特卡洛方法进行含可再生能源的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的基础。传统的时间序列生成方法不能同时反映出风–光–荷的季节性变化趋势与昼夜变化的规律,并且鲜有研究同时考虑风–光–荷在时间上的相关性。该文将一年的数据分为12个部分,按月份对风–光–荷历史数据的季节特性与日特性进行特征提取,形成该地区的天气–负荷特征参数库,并提出基于伊藤随机过程的时间序列生成模型,在此基础上生成多源–荷联合场景。仿真结果显示,该文提出的时间序列生成方法体现出了风–光–荷的季节特性以及日特性。生成的多源–荷联合场景满足了风–光–荷在时间上的相关性,在反映某地区风–光–荷的实际情况时有更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模拟 特征提取 联合场景生成 伊藤随机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和图像识别的变电设备工程量AR标注技术
6
作者 周亮 梁海生 +3 位作者 吕征宇 史健勇 庞星 戴梦云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328-331,共4页
目前基于移动增强现实(AR)的施工可视化技术虽然具有交互方式多元化的优势,但存在精度低和系统集成度差的劣势,因此难以进行进度投资统计等深度应用。针对上述问题,基于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技术,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全方位的图像... 目前基于移动增强现实(AR)的施工可视化技术虽然具有交互方式多元化的优势,但存在精度低和系统集成度差的劣势,因此难以进行进度投资统计等深度应用。针对上述问题,基于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技术,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全方位的图像采集。同时,引入建筑信息模型(BIM)和图像识别技术,基于移动AR技术实现了现场施工场景与BIM的实时配准,并开展工程量比对计算,以分析工程的实际完成情况,并准确地监控工程进度,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工程实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建筑信息模型 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 图像识别 增强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FC的输变电工程三维数字化管理平台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周亮 蔡钧 +1 位作者 丁一波 吕征宇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12,共6页
以面向服务的设计为理念,基于IFC标准和三维地理空间信息平台的集成应用思想和技术方法进行数字化平台架构设计,构建基于B/S网络架构的3DGIS+BIM数字化电力设施信息平台。该平台采用了3DGIS+BIM的尖端的无缝与信息无损集成技术,具有良... 以面向服务的设计为理念,基于IFC标准和三维地理空间信息平台的集成应用思想和技术方法进行数字化平台架构设计,构建基于B/S网络架构的3DGIS+BIM数字化电力设施信息平台。该平台采用了3DGIS+BIM的尖端的无缝与信息无损集成技术,具有良好的可视化效果、便捷的可操作性和强大的数据管理能力,能够为工程的设计、施工、运维的数字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系统平台支撑。通过试点工程应用实践表明,该平台的研究成果为智能电网建设领域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应用平台,真正实现了3DGIS+BIM的无缝与信息无损集成,以及从全球到局部、从地面到地下、从三维地形到三维建筑、从室外到室内、从静态目标到动态目标、从单项目管理到多项目管理、从单系统应用到多系统综合集成应用,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变电工程 BIM 3D-GIS IFC 数字化信息平台 B/S架构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FC标准领域层实体扩展方法研究 被引量:41
8
作者 陈立春 赖华辉 +2 位作者 邓雪原 周亮 吕征宇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2-288,共7页
根据建筑行业数据共享与交换的实际需求以及IFC标准领域层实体信息缺失的现状,提出扩展IFC标准领域层实体的思路,以电气专业的实体为例,详细介绍了扩展IFC标准领域层实体的具体方法:通过编辑IFC标准的EXPRESS-G视图将新实体添加入IFC标... 根据建筑行业数据共享与交换的实际需求以及IFC标准领域层实体信息缺失的现状,提出扩展IFC标准领域层实体的思路,以电气专业的实体为例,详细介绍了扩展IFC标准领域层实体的具体方法:通过编辑IFC标准的EXPRESS-G视图将新实体添加入IFC标准框架内,利用BIM软件得到新实体的IFC文件,并在上海交大BIM团队自行研发的SJTUBIM平台上对扩展的实体进行验证。证明了扩展IFC实体方法的可行性。本文的扩展方法可以促进IFC标准实现对建筑全生命周期内各种数据信息描述的完整性。随着新型设备的不断增加,IFC实体的扩展将会大大推动工程信息的数字化表达,促进工程信息的有效交流和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C标准 BIM技术 IFC实体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并网集成应用中的储能经济性进展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叶季蕾 陶琼 +3 位作者 薛金花 黄阮明 王德顺 杨波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1期137-143,共7页
风电场中储能技术的选型和成本分析是储能配置的依据之一,对提升风电场运行特性和降低总投资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针对储能在风电场集成应用中的选型很少给出量化的结论。在经济性分析方面,也少有文献分析影响储能成本的关键因素。本文... 风电场中储能技术的选型和成本分析是储能配置的依据之一,对提升风电场运行特性和降低总投资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针对储能在风电场集成应用中的选型很少给出量化的结论。在经济性分析方面,也少有文献分析影响储能成本的关键因素。本文介绍了储能技术在风电场的作用和应用现状,简述了ES-Select软件及其在风电场应用中的储能选型分析方法,阐述了储能的成本构成和成本指标,分析了循环效率、更换周期和充电成本对各类储能技术成本的影响。ES-Select的选型定量分析,指出抽水蓄能和压缩空气储能在风电场集成应用中更具优势;提出有效降低抽水蓄能和压缩空气储能成本的方法是降低用电成本和提高效率;有效降低铅酸电池和钠硫电池储能成本的方法应重点延长更换周期,其次需要提高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储能 模型 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网络安全约束的电力直接交易仿真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建林 房岭锋 +3 位作者 余涛 肖明卫 费斐 罗凤章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1-67,共7页
针对目前电力直接交易仿真仅针对集中撮合交易模式且没有考虑网络安全约束等缺点,提出了考虑网络安全约束的电力直接交易仿真方法。在双边协商交易模式仿真中,通过随机建立、删除交易方式模拟交易过程的不确定性;在集中撮合交易模式仿真... 针对目前电力直接交易仿真仅针对集中撮合交易模式且没有考虑网络安全约束等缺点,提出了考虑网络安全约束的电力直接交易仿真方法。在双边协商交易模式仿真中,通过随机建立、删除交易方式模拟交易过程的不确定性;在集中撮合交易模式仿真中,通过集中出清和匹配撮合两步实现集中撮合;针对潮流约束,通过用户负荷曲线及电网潮流转移分布因子予以考虑。此外,该文还证明了所提双边协商交易模式仿真方法的收敛性。算例表明,文中所提方法具有较好的收敛性,为市场个体深入研究电力直接交易过程中各种不确定性和网络安全约束提供了有效的仿真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直接交易 双边协商交易 集中撮合交易 均衡直接交易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风电波动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台风灾中应急调度
11
作者 金海翔 边晓燕 +2 位作者 黄阮明 周歧斌 许凌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8-139,共12页
台风灾害给新能源占比不断提高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lectricity-gas system,IEGS)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巨大挑战,针对目前IEGS灾中应急调度研究缺乏对台风迁移及风电波动的考虑,文章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台风时空特性及严重风电... 台风灾害给新能源占比不断提高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lectricity-gas system,IEGS)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巨大挑战,针对目前IEGS灾中应急调度研究缺乏对台风迁移及风电波动的考虑,文章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台风时空特性及严重风电波动的IEGS灾中应急调度方法。建立台风时空模型,量化风雨影响下电-气系统元件故障时变特性,并利用信息熵理论筛选典型故障场景;基于台风的时序迁移,建立IEGS双层灾中应急调度模型,上层电力系统侧为应急鲁棒调度模型,其主问题针对台风路径下高危线路进行应急调度,子问题优化下一时刻最严重风电波动下系统的最小失负荷量,下层天然气系统侧基于信息耦合交互为电力侧提供恢复支撑,优化灾害下气网的运行状态;采取自适应交替方向乘子法(adaptive-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AT-ADMM)分布式算法进行模型求解。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灾害 电-气综合能源系统 风电波动 抵御能力 交替方向乘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钢–双T型纵横梁拼接节点承载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夏军武 白维刚 +3 位作者 陈婷 徐博 祝华权 王静怡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21,共9页
拼接节点作为钢桁架结构重要的连接部位,其承载力和刚度是影响钢桁架整体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大直径钢桁架筒仓施工支撑平台设计提出两种角钢–双T型纵横梁拼接节点的拼接形式,为研究其承载特性,采用静力加载试验和... 拼接节点作为钢桁架结构重要的连接部位,其承载力和刚度是影响钢桁架整体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大直径钢桁架筒仓施工支撑平台设计提出两种角钢–双T型纵横梁拼接节点的拼接形式,为研究其承载特性,采用静力加载试验和有限单元法,对这两种拼接节点进行研究,分析相同受力和相同约束等条件下带腹板连接板拼接节点和带腹板端板拼接节点的抗弯刚度、极限荷载及破坏模式,以确定较合理的角钢–双T型纵横梁拼接节点的拼接形式,实现大直径钢桁架筒仓施工支撑平台的装配化施工。研究结果表明:相同约束条件下,当荷载达到150 kN时,试验测得带腹板连接板拼接节点的位移比带腹板端板拼接节点的位移小–1.73%,且其抗弯刚度比带腹板端板拼接节点高8.76%。采用有限单元法对带腹板连接板拼接节点和带腹板端板拼接节点进行数值模拟,当荷载达到极限荷载200 kN时,带腹板端板拼接节点塑性变形较大,最后带腹板端板拼接节点先于构件发生剪切破坏;当荷载达到极限荷载220 kN时,带腹板连接板拼接节点塑性变形较大,最后构件先于带腹板连接板拼接节点发生压屈破坏。带腹板连接板的拼接节点更符合"强节点弱构件"的节点设计原则,满足大跨度钢桁架节点拼接要求,其研究成果为钢桁架整体结构性能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钢–双T型纵横梁 拼接节点 承载特性 抗弯刚度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控负荷响应性能差异的虚拟电厂分类聚合方法及辅助服务市场投标策略研究 被引量:32
13
作者 关舒丰 王旭 +4 位作者 蒋传文 钱刚 张铭 吕冉 郭明星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33-943,共11页
在辅助服务市场中,不同辅助服务产品对投标资源的时域响应性能有差异化需求。因此,虚拟电厂在对数目较多且响应性能差异明显的可控负荷进行聚合管理时,不仅需要考虑可控负荷的功率特性,也应考虑可控负荷的时域响应性能与不同辅助服务需... 在辅助服务市场中,不同辅助服务产品对投标资源的时域响应性能有差异化需求。因此,虚拟电厂在对数目较多且响应性能差异明显的可控负荷进行聚合管理时,不仅需要考虑可控负荷的功率特性,也应考虑可控负荷的时域响应性能与不同辅助服务需求的契合度。首先,提出了一组反映可控负荷响应性能差异的指标——可控负荷调峰性能指标、可控负荷调频性能指标,并基于上述指标设计了两种分类方法,即指标排序位次分类法、指标权重分类法,将它们分别与NJW(Ng-Jordan-Weiss)谱聚类算法结合,实现了可控负荷的分类聚合。其次,以聚合所形成的虚拟机组作为最小单元,构建了考虑投标资源性能差异的辅助服务优化投标策略。最后,通过算例证明了指标排序位次分类法能够形成更好的投标策略,并验证了本文构建的考虑可控负荷响应性能差异的虚拟电厂优化投标策略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电厂 辅助服务 时域响应性能 分类方法 投标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光纤超声传感器和概率神经网络的油中局部放电模式识别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杨超 杜家振 +2 位作者 高超飞 宋树 王伟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2-158,共7页
F-P光纤超声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电绝缘性良好等诸多优点,可在油中检测局部放电发出的超声信号。为了识别F-P光纤超声传感器所测局部放电信号的故障类别,建立了油楔、悬浮、尖端和沿面4种典型的局部放电模型,并进行了相... F-P光纤超声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电绝缘性良好等诸多优点,可在油中检测局部放电发出的超声信号。为了识别F-P光纤超声传感器所测局部放电信号的故障类别,建立了油楔、悬浮、尖端和沿面4种典型的局部放电模型,并进行了相关的试验研究。针对超声脉冲波形研究了一种信号特征参数提取的方法,实现了特征参数的提取,然后应用概率神经网络对超声信号进行智能模式识别,分析了识别效果。建立的4种局部放电模型能够产生稳定的超声信号,满足试验要求,并提取了超声脉冲波形特征参数,对其运用概率神经网络进行模式识别分析,结果发现识别效果良好,有较高的识别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光纤超声传感器 局部放电 概率神经网络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考虑投资成本和经济收益的快速切回机组布点方案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崇茹 熊岑 +2 位作者 吴旻昊 龙霏 文劲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6-51,共6页
随着大型火电机组快速切回(FCB)技术的成熟,将FCB机组作为大停电后黑启动电源的设想成为可能。规划FCB机组的布点位置,应兼顾工程实际。文中首先采用图论方法推导了最优布点方案的性质,证明已知活跃顶点个数的最优布点方案具有继承性。... 随着大型火电机组快速切回(FCB)技术的成熟,将FCB机组作为大停电后黑启动电源的设想成为可能。规划FCB机组的布点位置,应兼顾工程实际。文中首先采用图论方法推导了最优布点方案的性质,证明已知活跃顶点个数的最优布点方案具有继承性。继而提出采用递推法对FCB机组布点方案进行寻优。然后,建立了FCB机组布点方案的经济效益指标,基于递推法计算结果,依据该指标筛选出同时满足安全性和经济性要求的FCB机组最优布点方案。算例分析结果表明,递推法较常规方法计算效率高、鲁棒性强。并且,结合经济性指标,得到的结果方案可作为实际系统黑启动电源规划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启动 快速切回 递推法 最优布点 继承性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能源互联网的固态变压器中双有源桥直流变换器研究 被引量:27
16
作者 卢林煜 王鲁杨 +2 位作者 柏扬 陈超 李丽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1-150,共10页
针对双重移相控制固态变压器中非谐振式双有源桥直流变换器(Dual Active Bridge, DAB)传输轻载功率时,外移相的移相区间(Phase-ShiftInterval, PSI)窄且内移相对外移相的扰动灵敏度(DisturbanceSensitivity, DS)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 针对双重移相控制固态变压器中非谐振式双有源桥直流变换器(Dual Active Bridge, DAB)传输轻载功率时,外移相的移相区间(Phase-ShiftInterval, PSI)窄且内移相对外移相的扰动灵敏度(DisturbanceSensitivity, DS)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移相控制方法。首先,通过对比分析DAB在传统移相控制(Phase-Shift-Control, PSC)下的工作原理与功率传输特性,建立了各PSC间的内在联系。其次,根据改进双重移相控制方法的工作原理,划分了三种工作状态并对各工作状态下的模态进行了研究。然后,推导了各工作状态的传输功率并分析了其传输特性。理论分析表明,该方法相对于传统移相控制方法,能显著降低外移相对内移相的DS和对传输功率的冲击度,拓宽了内外移相量的PSI,同时提高了系统的功率传输效率。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变压器 双有源桥直流变换器 移相区间 扰动灵敏度 移相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路电流直流分量实用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张旭航 黄阮明 +3 位作者 曹炜 余婕 仇成 周明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9-174,181,共7页
短路电流直流分量含量对断路器开断能力有很大影响,然而对直流分量的计算至今缺乏简单实用的方法。分析短路电流直流分量产生原理及其衰减特性,结合电力网络数学模型的特点,提出了基于转移阻抗理论的短路电流直流分量实用计算方法:将电... 短路电流直流分量含量对断路器开断能力有很大影响,然而对直流分量的计算至今缺乏简单实用的方法。分析短路电流直流分量产生原理及其衰减特性,结合电力网络数学模型的特点,提出了基于转移阻抗理论的短路电流直流分量实用计算方法:将电力系统复杂网络近似简化为以短路点为中心的辐射形网络,求出各发电机所提供短路电流直流分量及其衰减情况,最终对所有分支短路电流直流分量求和近似计算出故障点短路电流直流分量。通过实用计算方案与EMTP仿真计算以及故障录波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路电流 直流分量 衰减特性 转移阻抗 实用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D-Prony及主成分回归的次同步振荡阻尼特性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骞 边晓燕 +2 位作者 徐鑫裕 黄阮明 李灏恩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4364-4376,共13页
风电并网系统次同步振荡阻尼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准确有效辨识,是解决实际风电场并网系统工程中次同步振荡问题的前提和关键。为避免传统次同步振荡分析方法的复杂建模,该文提出一种利用风电场参数及运行数据的次同步振荡阻尼特性及其影... 风电并网系统次同步振荡阻尼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准确有效辨识,是解决实际风电场并网系统工程中次同步振荡问题的前提和关键。为避免传统次同步振荡分析方法的复杂建模,该文提出一种利用风电场参数及运行数据的次同步振荡阻尼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首先,基于奇异值增长率谱的奇异值分解法(SVD)提升Prony法的抗噪性,从振荡数据中提取模态信息;其次,选取振荡的影响因素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及共线性诊断;然后,采用主成分回归(PCR)减少回归分析中的共线性问题,建立阻尼比估计模型,辨识出影响风电场次同步振荡阻尼比的主导因素;最后,通过双馈风电场经柔直并网系统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及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异值分解 PRONY法 次同步振荡 主成分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增益准Z源网络间接矩阵变换器的结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固萍 叶培乐 +3 位作者 王斌 程启明 薛育 鲁飞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7-138,共12页
针对传统矩阵变换器的电压传输比低于0.866,限制了矩阵变换器应用的问题,结合准Z源网络升压的概念,提出了一种新型准Z源间接矩阵变换器拓扑结构。传统间接矩阵变换器和准Z源网络结合的准Z源间接矩阵变换器能够提高电压转换率,但受到占... 针对传统矩阵变换器的电压传输比低于0.866,限制了矩阵变换器应用的问题,结合准Z源网络升压的概念,提出了一种新型准Z源间接矩阵变换器拓扑结构。传统间接矩阵变换器和准Z源网络结合的准Z源间接矩阵变换器能够提高电压转换率,但受到占空比和调制系数的限制,实际升压效果并不理想;而所提出的新型准Z源间接矩阵变换器拓扑结构是将两个准Z源网络与间接矩阵变换器结合,从而能够减小占空比和调制系数的影响,可以将电压传输增益提高3~4倍。并通过公式推导,得到了所提出结构的电压传输比计算公式,并与传统准Z源间接矩阵变换器、间接矩阵变换器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准Z源间接矩阵变换器拓扑结构比传统两种拓扑结构的输出增益高,验证了所提出结构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Z源 间接矩阵变换器 升压能力 直通 调制因子 占空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TDS的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控制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欧阳荭一 张旭航 李东东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6-93,共8页
为增强系统功率响应能力,提高频率稳定性,提出一种将系统频率变化同时纳入风场和离岸换流站有功功率控制中的协调控制策略。基于该控制策略,在RTDS中搭建风场经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接入电网的模型,通过对系统负荷降低、负荷增加、风场功率... 为增强系统功率响应能力,提高频率稳定性,提出一种将系统频率变化同时纳入风场和离岸换流站有功功率控制中的协调控制策略。基于该控制策略,在RTDS中搭建风场经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接入电网的模型,通过对系统负荷降低、负荷增加、风场功率跌落以及风场功率增加4种不同工况的仿真,验证了该策略能提高功率响应,保持风场与柔性直流系统功率平衡,维持系统频率稳定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 功率控制 海上风电 RT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