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布式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技术在上海500kV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线路中的应用 被引量:48
1
作者 姜芸 周韫捷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49-1256,共8页
为了分析和评估500 k V交联聚乙烯(XLPE)电力电缆线路的绝缘状况并开展电缆绝缘诊断,基于超高压电力电缆的局部放电机理和局部放电信号衰减特性,首次提出了应用分布式局部放电监测技术进行500 k V电力电缆在线监测的新模式。实践中发现... 为了分析和评估500 k V交联聚乙烯(XLPE)电力电缆线路的绝缘状况并开展电缆绝缘诊断,基于超高压电力电缆的局部放电机理和局部放电信号衰减特性,首次提出了应用分布式局部放电监测技术进行500 k V电力电缆在线监测的新模式。实践中发现有3种现场局部放电提取信号方式可以满足500 k V电力电缆在线监测的实际需要。通过采用分布式时频分析技术,有效地解决了500 k V电力电缆绝缘缺陷的识别问题,提高了绝缘缺陷定位的精度。应用局部放电图谱库大数据分析技术及3图谱局部放电识别法,首次成功实现了500 k V电力电缆的绝缘诊断。开发了局部放电信号智能式进阶报警策略,提高了局部放电报警的可靠性。研究成果在国内首条长距离敷设的500 k V交联聚乙烯(XLPE)电力电缆线路上得到了成功应用。研究认为综合应用分布式时频分析、3图谱局部放电识别法和智能式进阶报警策略等分布式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新技术,可以实现500 k V电力电缆绝缘缺陷的识别、定位和诊断;将对国内后续500 k V电力电缆开展局部放电监测和缺陷识别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0 kV电力电缆 绝缘诊断 局部放电 分布式局部放电监测技术 分布式时频分析 局部放电图谱库 3图谱局部放电识别法 智能式进阶报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风电不确定性对电力系统影响的评述 被引量:458
2
作者 薛禹胜 雷兴 +4 位作者 薛峰 郁琛 董朝阳 文福拴 鞠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9期5029-5040,共12页
风电的波动和间歇行为都具有强烈的不确定性,其对电力可靠性、电能质量、经济性及社会福利的影响随着渗透率的增加而越发突出。为此,讨论风电波动性、间歇性与随机性的关系;归纳风电不确定性因素的构成、描述,及其对电力系统功角稳定性... 风电的波动和间歇行为都具有强烈的不确定性,其对电力可靠性、电能质量、经济性及社会福利的影响随着渗透率的增加而越发突出。为此,讨论风电波动性、间歇性与随机性的关系;归纳风电不确定性因素的构成、描述,及其对电力系统功角稳定性、频率与电压可接受性、充裕性、电能质量、电力市场及减排等方面的影响;并将其纳入广义阻塞的框架。回顾对其机理的研究现状;讨论发电侧、电网、需求侧及其综合的不确定性分析及协调控制;提出计及风电不确定性的电网三道防线;强调量化和风险观点在上述研究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波动性 间歇性 随机性 风电功率预测 风电场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南汇风电场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蒋晓娟 姜芸 +1 位作者 尹毅 孔祥海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32-1139,共8页
上海南汇风电场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是国内首条采用柔性直流输电电缆的工程。针对这些电缆,通过脉冲电声测试方法得到了空间电荷的分布规律,在温控电极系统中研究了不同温度和电场下绝缘材料电导率的变化规律,进而计算得到了电缆绝缘... 上海南汇风电场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是国内首条采用柔性直流输电电缆的工程。针对这些电缆,通过脉冲电声测试方法得到了空间电荷的分布规律,在温控电极系统中研究了不同温度和电场下绝缘材料电导率的变化规律,进而计算得到了电缆绝缘层的电场分布。介绍了直流电缆敷设时为消除与附近交流电缆的感性耦合影响所需采取的相应措施以及电缆附件安装关键工艺等。研究结果表明:进行电缆附件设计时需重点考虑电缆绝缘层与附件绝缘层交界面上累积空间电荷的影响;且2种绝缘材料的电导率与介电常数之比越接近,则界面电荷越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 交联聚乙烯电缆 电缆附件 空间电荷 电导率 绝缘层的径向电场 电场畸变 电缆敷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典型应用 被引量:57
4
作者 陈海波 郑健 +2 位作者 费瑞轶 王媚 陈锦华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25,共6页
在电力企业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也逐渐成为可能,并将起到重要作用。主要针对虚拟现实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维护和工程设计过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综合论述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变电站、输电线路、电力系统仿真培训和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典... 在电力企业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也逐渐成为可能,并将起到重要作用。主要针对虚拟现实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维护和工程设计过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综合论述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变电站、输电线路、电力系统仿真培训和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典型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为公司领导层和管理层提供一种功能强大的决策工具;为公司执行层提供一种准确、及时的指挥工具;为公司操作层提供一个高效智能的作业工具;强化了公司在安全生产管理上的深度、广度、准确度;提升了安全风险的管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电力系统 输电线路 仿真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开挖引起下卧既有电力隧道变形的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43
5
作者 谢雄耀 郁宏杰 +1 位作者 王庆国 王承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8-97,共10页
基坑工程对周围管线的影响是基坑工程环境土工问题的重要研究内容。上海市轨道交通9号线二期杨高中路站新建出入口上跨于Φ3000 mm的电力隧道正上方,为了预防基坑开挖对下方电力隧道可能带来的过大变形,采用了MJS工法进行坑内外土体加固... 基坑工程对周围管线的影响是基坑工程环境土工问题的重要研究内容。上海市轨道交通9号线二期杨高中路站新建出入口上跨于Φ3000 mm的电力隧道正上方,为了预防基坑开挖对下方电力隧道可能带来的过大变形,采用了MJS工法进行坑内外土体加固,分区分块开挖,并借助于有限元分析对基坑开挖造成的隧道变形进行了预测,同时在隧道内安装静力水准仪、表面式测缝计和远程通讯设备开展结构变形实时监测,基于监测数据实现反馈施工,通过这一系列手段实现了对电力隧道结构在上方基坑开挖情况下的变形控制,确保了电力隧道结构的安全。对监测数据的分析表明:利用MJS工法进行土体加固变形控制具有良好的效果,隧道结构变形实时监测系统能及时有效地反映隧道结构状态,为反馈施工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开挖 隧道 自动监测 全方位高压喷射(MJS) 反馈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kV电力电缆冷缩式中间接头典型缺陷电场计算及故障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蒋晓娟 梁惟钢 +1 位作者 夏俊峰 孙建生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9-63,68,共6页
通过对含有气隙缺陷的冷缩式中间接头建立物理模型,采用等效电路法分析了气隙尺寸、压接管外绕包半导电层的电阻率对气隙场强的影响。结果表明:气隙尺寸与场强成反比关系,当半导电层的电阻率超过一定值时,气隙场强会显著提升,超过空气... 通过对含有气隙缺陷的冷缩式中间接头建立物理模型,采用等效电路法分析了气隙尺寸、压接管外绕包半导电层的电阻率对气隙场强的影响。结果表明:气隙尺寸与场强成反比关系,当半导电层的电阻率超过一定值时,气隙场强会显著提升,超过空气最大击穿场强。通过对两例实际接头故障情况的分析,得出与模型分析一致的结论,并提出预防措施,为今后35 k V中压电力电缆接头故障的预防及原因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缆 冷缩式中间接头 气隙 半导电层电阻率 电场强度 故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虚拟现实展示的电力综合监测系统 被引量:2
7
作者 郑健 陈海波 +2 位作者 王媚 费瑞轶 陈锦华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1-45,52,共6页
传统的在线监测系统对于移动巡检和现场作业支持功能较弱,不能实现与现场作业人员交互的功能。介绍了一种支持移动作业的电力综合监测系统方案,详细描述了系统的整体结构,服务器端的实现框架,移动设备服务程序的功能结构及主要功能的实... 传统的在线监测系统对于移动巡检和现场作业支持功能较弱,不能实现与现场作业人员交互的功能。介绍了一种支持移动作业的电力综合监测系统方案,详细描述了系统的整体结构,服务器端的实现框架,移动设备服务程序的功能结构及主要功能的实现方法。根据技术方案建立完整的监测系统,通过测试表明系统实现了综合移动监测功能,其交互方式灵活,显示信息全面、直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监测系统 移动作业 无线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LSSVM的高压电力电缆接头温度预测 被引量:21
8
作者 何邦乐 黄勇 +1 位作者 叶頲 徐浩森 《电力工程技术》 2019年第1期31-35,共5页
高压电力电缆接头温度是反映电缆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对接头温度进行精确预测可提高电缆安全运行水平。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建立适用于电缆接头的温度预测模型,并给出了预测方法的具体步骤。模型以电缆接头的历史温度、环境温度、湿... 高压电力电缆接头温度是反映电缆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对接头温度进行精确预测可提高电缆安全运行水平。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建立适用于电缆接头的温度预测模型,并给出了预测方法的具体步骤。模型以电缆接头的历史温度、环境温度、湿度和线芯/护层电流比为输入样本,电缆接头的表面温度为输出。为了提高预测精度,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模型的标准化参数和正则化参数进行动态寻优。以上海某110 k V电缆接头为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较好地预测电缆接头温度,预测精度高,为电缆温度监测和预警系统提供可靠的判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缆 接头温度预测模型 LSSVM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50kV断路器典型故障分析 被引量:27
9
作者 许杨 陈小军 +5 位作者 李锋锋 郝跃东 欧阳震 苏丰 刘斯佳 刘娇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0-87,共8页
分别阐述了SF6断路器在分闸过程中重燃和分闸时灭弧室套管爆炸的两起故障情况,结合故障录波、解体检查、材料检测等情况,得出两起故障原因分别是喷口材料中填料比例不当和绝缘拉杆传动拐臂断裂,分析了喷口材料对断路器开断能力的影响,... 分别阐述了SF6断路器在分闸过程中重燃和分闸时灭弧室套管爆炸的两起故障情况,结合故障录波、解体检查、材料检测等情况,得出两起故障原因分别是喷口材料中填料比例不当和绝缘拉杆传动拐臂断裂,分析了喷口材料对断路器开断能力的影响,指出加强断路器核心部件的质量管控与监督仍是电力工业亟需解决的问题。针对在运设备,综合运用各种带电检测技术、重视故障录波信息的分析与家族性缺陷的诊断是及时发现此类潜伏性故障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路器 故障 喷口材料 传动拐臂 断裂 反事故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C的海上风场VSC-HVDC变流器控制策略 被引量:23
10
作者 王国强 王志新 +3 位作者 张华强 郑健 杨兴武 邵峥达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5-119,共5页
针对海上风场并网电压源直流输电系统,设计了基于虚拟磁链的直接功率控制(DPC)方法,通过虚拟磁链技术计算系统功率,省去了电压传感器和锁相环,实现了无交流电压传感器运行,提高了系统可靠性,降低了成本。同时,针对常规DPC的功率滞环造... 针对海上风场并网电压源直流输电系统,设计了基于虚拟磁链的直接功率控制(DPC)方法,通过虚拟磁链技术计算系统功率,省去了电压传感器和锁相环,实现了无交流电压传感器运行,提高了系统可靠性,降低了成本。同时,针对常规DPC的功率滞环造成变流器开关频率变化范围大、系统滤波器设计困难及对处理器运算速度要求高等不足,利用三相电压源变流器的虚拟磁链模型和功率模型估计磁链和功率,通过功率误差直接计算电压参考信号,生成SPWM调制波,既替代滞环控制又避免内环PI调节器参数的整定。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相应的仿真模型,结果表明两端变流器均可无交流电压传感器运行,需调整参数较少,且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和稳态跟踪精度,因此所设计系统正确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功率控制 磁链 调制 正弦脉宽调制 高压直流输电 风电 海上电厂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温松弛电流法在高压交联聚乙烯绝缘交流电缆状态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11
作者 朱永华 高小庆 +1 位作者 杨娟娟 贾欣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13-521,共9页
为探讨等温松弛电流法在高压交流(HVAC)电缆状态评估中应用的可行性,采用等温松弛电流法(IRC)对未老化和运行13 a的国产110 k V高压交联聚乙烯(XLPE)交流电缆进行了老化评估,并研究了直流电场下电缆绝缘切片的空间电荷分布,分析了绝缘... 为探讨等温松弛电流法在高压交流(HVAC)电缆状态评估中应用的可行性,采用等温松弛电流法(IRC)对未老化和运行13 a的国产110 k V高压交联聚乙烯(XLPE)交流电缆进行了老化评估,并研究了直流电场下电缆绝缘切片的空间电荷分布,分析了绝缘内部的陷阱分布、松弛机理和绝缘状态的关联性。结果表明,未老化高压电缆的老化因子>1.89,绝缘切片样品表面区域存在明显的异极性空间电荷积累,残留在高压电缆内部的交联副产物以深能级陷阱形式存在,并与等温松弛电流中的第3类松弛相对应。运行13 a的高压电缆的老化因子明显高于未老化电缆的老化因子,且其绝缘切片表面区域的异极性空间电荷积累量和切片内部的最大电场畸变率增大,与等温松弛电流法提取的老化因子变化规律相同。因此老化因子可作为高压交流电缆绝缘老化状态的评估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电缆 交联聚乙烯 等温松弛电流法 空间电荷 老化因子 最大电场畸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场短期风速的多变量局域预测法 被引量:25
12
作者 郭创新 王扬 +2 位作者 沈勇 王媚 曹一家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4-31,22,共8页
风电场短期风速的统计预测方法大都基于单变量风速时间序列,预测精度有限,而在多变量预测中选取哪些变量又没有明确的方法。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风电场短期风速的多变量局域预测法,该方法基于相关性原则来筛选多变量时间序列数据并构造... 风电场短期风速的统计预测方法大都基于单变量风速时间序列,预测精度有限,而在多变量预测中选取哪些变量又没有明确的方法。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风电场短期风速的多变量局域预测法,该方法基于相关性原则来筛选多变量时间序列数据并构造多变量相空间,在该相空间中寻找预测状态点的邻域点并建立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regression,SVR)模型。采用风电场实测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构造相空间时,增加彼此相关程度低的变量数目,能够明显提升局域法的搜索能力,找到与预测点相似程度更高的邻域点并将其用于模型训练;同时结合SVR模型的高维非线性拟合能力,有效地提高了短期风速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速预测 局域预测 相关系数 支持向量回归 相空间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斜面月平均总辐射模型评估及光伏阵列最佳倾角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李芬 赵晋斌 +3 位作者 段善旭 闫全全 申彦波 陈正洪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02-509,共8页
为分析倾角变化对斜面辐射和光伏发电量(或效率)的影响,对武汉地区正南朝向斜面月平均总辐射计算方法和光伏阵列最佳倾角问题进行理论研究和探讨,并通过湖北省气象局多倾角光伏组件观测试验系统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1)Hay模型最适合... 为分析倾角变化对斜面辐射和光伏发电量(或效率)的影响,对武汉地区正南朝向斜面月平均总辐射计算方法和光伏阵列最佳倾角问题进行理论研究和探讨,并通过湖北省气象局多倾角光伏组件观测试验系统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1)Hay模型最适合散射辐射较多的武汉地区斜面辐射计算;2)武汉地区固定式光伏阵列年最佳倾角理论值和实测值均为20°,该倾角年总辐射量相比水平面增加4.0%,而年发电量增加14.9%,最佳倾角安装下系统效率为86.1%,装机年发电量约1.02 k Wh/Wp;3)分冬/夏半年调整一次安装倾角,可使斜面年总辐射量增幅较大,冬/夏半年的最佳倾角理论值均小于实测值(45°/10°),该方式下年总辐射量相比于水平面增加7.5%,而年发电量增幅高达1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面辐射 各向同性模型 各向异性模型 最佳倾角 光伏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EAM的电网人为可靠性定量分析方法 被引量:19
14
作者 陆海波 王媚 +1 位作者 郭创新 俞斌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7-42,共6页
目前电网可靠性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输变电设备或是电网供电可靠性,人为操作可靠性的研究尚不多见。首先叙述了电网人为操作可靠性概念及认知可靠性和失误分析模型(CREAM)基本法,然后借鉴了核工业领域的人为可靠性分析模型,结合电力操... 目前电网可靠性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输变电设备或是电网供电可靠性,人为操作可靠性的研究尚不多见。首先叙述了电网人为操作可靠性概念及认知可靠性和失误分析模型(CREAM)基本法,然后借鉴了核工业领域的人为可靠性分析模型,结合电力操作特点和已有的安全相关的规章制度,给出9类通用效能条件的评估细则,提出一种基于CREAM的电网人为操作可靠性定量分析方法。通过不同环境条件下某变电站倒闸操作的案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为可靠性 认知可靠性和失误分析模型 模糊集合 层次分析法 倒闸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C均值隶属度约束的图像分割算法 被引量:15
15
作者 胡嘉骏 侯丽丽 +3 位作者 王志刚 俞瑾华 张怡 文颖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1期126-129,共4页
模糊C均值算法(FCM)是图像分割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模糊聚类算法,但是传统的模糊C均值算法并没有考虑到任何空间信息,这使得传统的模糊C均值算法对噪声非常敏感。尽管许多改进的模糊C均值算法采用调节空间信息影响程度的因子,但是这些... 模糊C均值算法(FCM)是图像分割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模糊聚类算法,但是传统的模糊C均值算法并没有考虑到任何空间信息,这使得传统的模糊C均值算法对噪声非常敏感。尽管许多改进的模糊C均值算法采用调节空间信息影响程度的因子,但是这些因子不仅需要人为设定而且对强噪声仍缺乏足够的鲁棒性。针对FCM噪声敏感问题,提出一种基于FCM隶属度约束的图像分割算法,算法根据图像中的像素点自身的隶属度信息来自动调节算法对噪声的鲁棒性和对图像细节保持性的平衡度,不需要人为设定空间信息的影响程度。通过和FCM的改进算法在自然图像的实验分割效果比较,验证了该算法在去除强噪声的同时能够保持更多的图像细节,从而实现较理想的图像分割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模糊C均值算法 聚类算法 空间信息 隶属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米无机颗粒/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击穿强度性能 被引量:44
16
作者 王旗 李喆 尹毅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30-235,共6页
为研究微、纳米无机颗粒对环氧树脂击穿强度的影响,制备出了不同含量微、纳米氧化铝,纳米氧化硅/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通过采用球球电极对试样进行了交流击穿实验,通过实验发现适量的纳米氧化铝颗粒的添加增强了环氧树脂的击穿强度,而微... 为研究微、纳米无机颗粒对环氧树脂击穿强度的影响,制备出了不同含量微、纳米氧化铝,纳米氧化硅/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通过采用球球电极对试样进行了交流击穿实验,通过实验发现适量的纳米氧化铝颗粒的添加增强了环氧树脂的击穿强度,而微米氧化铝颗粒降低了环氧树脂的击穿强度。通过比较亲水性和疏水性纳米氧化硅颗粒对环氧树脂击穿强度的影响发现,随着亲水性纳米氧化硅颗粒含量的增加,纳米复合材料击穿强度随含量增加而增大,而相同含量的疏水性纳米氧化硅/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击穿强度低于纯环氧树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铝 微米氧化铝 纳米氧化硅 击穿强度 环氧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BPNN的并网光伏电站发电量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李芬 宋启军 +3 位作者 蔡涛 赵晋斌 闫全全 陈正洪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89-695,共7页
针对目前光伏电站发电量预测模型中输入气象维数较多、预测精度低等问题,提出基于主成分分析(PCA)和BP神经网络(BPNN)相结合的光伏电站发电量预测模型。利用PCA对水平面太阳总辐射、日照时数、气温日较差等多个气象变量进行解耦降维处理... 针对目前光伏电站发电量预测模型中输入气象维数较多、预测精度低等问题,提出基于主成分分析(PCA)和BP神经网络(BPNN)相结合的光伏电站发电量预测模型。利用PCA对水平面太阳总辐射、日照时数、气温日较差等多个气象变量进行解耦降维处理,形成相互正交、相互独立的公因子变量。将这些公因子变量作为BPNN模型的输入变量,并进行训练拟合建模,从而实现对光伏电站发电量进行预测。文章利用我国华中地区某屋顶并网光伏电站的实测数据,对PCA-BPNN模型进行检验。通过研究结果可知,与常见的预测模型相比,PCA-BPNN模型大大降低了气象变量的输入维数,该模型预测结果的准确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发电量预测 并网光伏电站 清晰度指数 气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电站直流接地巡检的选线校核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雷兴 徐楠 +3 位作者 潘学萍 戴春怡 许昭德 董志赟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76-82,共7页
变电站直流接地巡检装置选线时,会受巡检装置互感器零漂、互感器剩磁、互感器稳定性等因素影响而发生误选或漏选,影响故障排查。在推导平衡电桥法和不平衡电桥法计算接地电阻的基础上,分析接地故障误选、漏选的原因及两种电桥法的局限... 变电站直流接地巡检装置选线时,会受巡检装置互感器零漂、互感器剩磁、互感器稳定性等因素影响而发生误选或漏选,影响故障排查。在推导平衡电桥法和不平衡电桥法计算接地电阻的基础上,分析接地故障误选、漏选的原因及两种电桥法的局限性。根据故障前后电流电压的状态量、接地电阻的计算量及三者的电气联系进行故障特征辨识,提出基于逻辑事件驱动的自动巡检模式来辨识零漂支路和接地支路,并采用归谬法对接地电阻计算过程进行校核。该巡检模式及校核方法经现场实际数据验证正确、实用,不仅能提高直流查找效率,还为直流系统的状态检修提供了有效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接地 接地电阻 状态监测 校核 零漂 采样跳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缆分布电容对出口继电器动作的影响分析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15
19
作者 雷兴 潘学萍 +3 位作者 孙彬 徐楠 贾涛 许昭德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70-175,共6页
《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从设计角度对继电器动作功率和动作电压提出了要求,但在发生直流接地或交流窜入时,若控制电缆的分布电容超过临界值,出口继电器仍旧会误动作。从设备运维检修的角度,设计了一种电缆分布电容的... 《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从设计角度对继电器动作功率和动作电压提出了要求,但在发生直流接地或交流窜入时,若控制电缆的分布电容超过临界值,出口继电器仍旧会误动作。从设备运维检修的角度,设计了一种电缆分布电容的在线监测系统,实现对该类风险的预警,并给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该监控系统通过向直流系统注入低频交流信号,以交流电流为量测量,计算其分布电容并与临界值比较。为实现分布电容的平稳准确测量,基于磁饱和原理和磁通感应原理,设计了一种测量微小交直流信号的电流互感器;采用直流电子负载中的恒阻模式,设计了一种电压均衡模块来平衡直流母线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电容 直流接地 动作功率 动作电压 母线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聚乙烯电缆在线监测与检测 被引量:33
20
作者 李红雷 张丽 李莉华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1-34,共4页
对我国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在线监测及检测技术的现状进行综述,涉及电缆主绝缘的在线监测(包括直流成分法、直流叠加法、低频叠加法、在线介质损耗角正切法和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法等)、电缆护层的在线监测(包括接地容性电流监测、电缆护... 对我国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在线监测及检测技术的现状进行综述,涉及电缆主绝缘的在线监测(包括直流成分法、直流叠加法、低频叠加法、在线介质损耗角正切法和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法等)、电缆护层的在线监测(包括接地容性电流监测、电缆护层综合监测和接地电流监测等)、电缆温度在线检测、电缆终端的红外和紫外在线检测等。对各监测手段的原理进行介绍,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对一些方法开展应用研究,提出了效果好、有实用价值的电缆在线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 在线监测 局部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