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机接口用纺织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万玥 雷真 +4 位作者 兰玉婷 张逸飞 尚欣欣 王璐 关国平 《产业用纺织品》 2024年第4期1-10,41,共11页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脑科学与信息科学的深度融合,人机交互研究进展迅速。脑机接口(BCI)是实现人脑与外部装备信息沟通的核心。概述了纺织材料在BCI中的应用分类和应用优势,重点介绍了BCI中导电纺织材料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对...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脑科学与信息科学的深度融合,人机交互研究进展迅速。脑机接口(BCI)是实现人脑与外部装备信息沟通的核心。概述了纺织材料在BCI中的应用分类和应用优势,重点介绍了BCI中导电纺织材料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对未来纺织材料在BCI中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生物相容性更好、信号检测更灵敏稳定的柔性BCI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材料 脑机接口(BCI) 人工智能 智能可穿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基止血材料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符芬 王钰涵 +5 位作者 丁凯 赵帆 李超靖 王璐 曾泳春 王富军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6-234,共9页
针对战时和日常急性创伤引发无法控制的大出血导致高死亡率的问题,首先从纤维素的结构和性能特点入手,剖析了其制品作为高效、安全止血材料的作用机制和应用潜力;然后总结了目前纤维素基止血材料的4类研究热点,包括天然纤维素、改性纤... 针对战时和日常急性创伤引发无法控制的大出血导致高死亡率的问题,首先从纤维素的结构和性能特点入手,剖析了其制品作为高效、安全止血材料的作用机制和应用潜力;然后总结了目前纤维素基止血材料的4类研究热点,包括天然纤维素、改性纤维素、纤维素复合、纳米纤维素止血材料;详细阐述了氧化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及其它纤维素基止血材料各自独特的止血机制及其6类常见产品形态(止血纤维及织物、粉末制剂、水凝胶、膜、海绵、气凝胶)、3类功能复合、多种应用场景的设计策略及其局限性和解困之法;最后提出了纤维素基止血材料未来临床应用研究聚焦于止血完成后的修复和促愈、靶向释药、智能治疗、个性化可定制设计的建议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止血 创伤治疗 生物医用纺织品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皮肤光电治疗术后热损伤护理的凝胶贴膜材料研究
3
作者 兰玉婷 张逸飞 +5 位作者 郭佳慧 尚欣欣 刘影 梁文魁 王璐 关国平 《轻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126,共7页
针对光电治疗术后皮肤热损伤问题,以κ-卡拉胶(κ-carrageenan,KC)和魔芋葡甘露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为主要原料,开发一种用于术后皮肤热损伤护理的凝胶贴膜材料,并对其形态结构、力学性能、降温性能、理化性能等进行表征。结... 针对光电治疗术后皮肤热损伤问题,以κ-卡拉胶(κ-carrageenan,KC)和魔芋葡甘露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为主要原料,开发一种用于术后皮肤热损伤护理的凝胶贴膜材料,并对其形态结构、力学性能、降温性能、理化性能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KC与KGM的质量比为5.5∶4.5、总干物质质量浓度为10 g/L时,所制备的KC/KGM凝胶贴膜能在25 min内将人工皮肤表面温度从(61.28±0.52)℃降至(37.88±0.55)℃,且其拉伸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达(0.11±0.03)MPa和(160.63±5.92)%,压缩强度为(0.19±0.01)MPa。25℃时所制备凝胶贴膜的保湿率在25 min内保持在(86.04±1.72)%。此外,该凝胶贴膜外观透明且平整,具有良好的耐寒性和耐热性,且满足面膜行业标准《面膜》(QB/T 2872—2017)中所规定的相关感官及理化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治疗 皮肤降温 凝胶贴膜 热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本构模型研究进展
4
作者 高钰堤 孙成文 +3 位作者 卓景舒 郭国强 贾坤 季霞 《上海航天(中英文)》 2025年第1期68-81,共14页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耐腐蚀性、耐热性和热稳定性等优异性能,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和新能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本构模型通常采用实验法或者有限元法得到,但因其复杂的材料结构...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耐腐蚀性、耐热性和热稳定性等优异性能,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和新能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本构模型通常采用实验法或者有限元法得到,但因其复杂的材料结构和多轴加载失效机制,材料的本构模型构建更具有挑战性。本文系统综述了文献报道的有关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本构模型的相关研究进展。首先,概述了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本构模型构建的研究现状;其次,从单向碳纤维复合材料本构模型入手,分别阐述碳纤维和树脂基体的应力应变关系,以及复合材料的本构计算方法;再次,分析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力学结构,将单向碳纤维复合材料本构模型扩展到多向碳纤维复合材料渐进损伤本构模型;最后,对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本构模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本构模型 渐进损伤 失效准则 解析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X射线防护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伟 魏乐倩 +4 位作者 王泽宇 王莎莎 毛吉富 王富军 王璐 《产业用纺织品》 2024年第6期11-18,31,共9页
介绍了医用X射线与生物系统的相互作用机理及物理防护原理,分析了具有医用X射线屏蔽能力的柔性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探讨了铅、铋、钨等防X射线功能颗粒及聚合物基材的性能特征,总结了涂层法、溶胶-凝胶法、纺丝法等成型方法的优缺点。... 介绍了医用X射线与生物系统的相互作用机理及物理防护原理,分析了具有医用X射线屏蔽能力的柔性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探讨了铅、铋、钨等防X射线功能颗粒及聚合物基材的性能特征,总结了涂层法、溶胶-凝胶法、纺丝法等成型方法的优缺点。研究表明,现有X射线防护材料在提升防护效果和使用便捷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面临性能优化和成本控制方面的挑战。未来研究应聚焦新型功能颗粒的开发、复合材料结构设计的优化及环保高效屏蔽材料的探索等方面,以进一步提升医用X射线防护材料的性能,拓宽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防护材料 屏蔽效率 医用 功能粒子 成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针织内衣面料的芦荟整理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温润 唐雯萱 +1 位作者 宋宇洁 孙清逸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51,共6页
功能性及舒适性兼备的内衣面料开发一直是纺织服装的研究热点,文中以具备保湿、抗菌等优异功效的芦荟凝胶作为整理剂对棉针织内衣进行后整理,探究不同工艺参数对面料芦荟整理效果的影响,并对不同增重率的整理面料进行服用性能测试评价... 功能性及舒适性兼备的内衣面料开发一直是纺织服装的研究热点,文中以具备保湿、抗菌等优异功效的芦荟凝胶作为整理剂对棉针织内衣进行后整理,探究不同工艺参数对面料芦荟整理效果的影响,并对不同增重率的整理面料进行服用性能测试评价。研究表明:芦荟凝胶整理中的有效成分是芦荟蒽醌与芦荟多糖,在芦荟凝胶浓度为7%、60℃处理温度条件下整理30 min,可以达到最高面料增重率。经过芦荟凝胶整理后面料的亲水性普遍提高,透气性无较大差异,但其蓬松丰满度略微下降,面料表面较为光滑,滑糯度减小,接触冷感变强,而当芦荟凝胶浓度较低时,不会对面料的柔软性产生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凝胶 针织内衣 亲水性 透气性 织物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膨胀止血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符芬 乔晓燕 +4 位作者 王钰涵 赵帆 王璐 曾泳春 王富军 《产业用纺织品》 2024年第11期1-8,共8页
自膨胀止血材料因优异的伤口填充性和血液浓缩能力,在止血应用中表现突出,成为止血材料近年研究的热点。通过分析自膨胀止血材料的止血机理,阐述多孔结构与材料吸液自膨胀特性的联系及其对止血功效的影响;对比总结国内外此类产品的发展... 自膨胀止血材料因优异的伤口填充性和血液浓缩能力,在止血应用中表现突出,成为止血材料近年研究的热点。通过分析自膨胀止血材料的止血机理,阐述多孔结构与材料吸液自膨胀特性的联系及其对止血功效的影响;对比总结国内外此类产品的发展概况;着重介绍冷冻干燥法、纺丝直接成型法、气体发泡法、3D打印法等自膨胀止血材料构建方法的研究进展,简要分析各种方法的优劣,指出自膨胀止血材料未来研究重点和需应对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血 自膨胀 生物材料 冷冻干燥 纺丝直接成型 气体发泡 3D打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发电织物的性能提升策略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许子傲 郭浩 +3 位作者 吴雅梦 俞建勇 丁彬 李召岭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9,F0002,共10页
微电子与可穿戴技术的蓬勃发展显著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也带来了极大的能源消耗。与此同时,对于绿色、便携能量的需求使得能够高效收集机械能的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尤其在低频和无序能量收集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微电子与可穿戴技术的蓬勃发展显著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也带来了极大的能源消耗。与此同时,对于绿色、便携能量的需求使得能够高效收集机械能的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尤其在低频和无序能量收集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基于TENG的发电织物具有极佳的穿着舒适性、低成本与灵活性,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可穿戴能源器件之一。本文介绍了摩擦发电织物的基本组成,并从增加电荷密度与减少电荷损耗2个方面,重点阐述了摩擦发电织物的性能提升策略,最后对该领域的发展现状与挑战进行了总结与展望,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织物 摩擦纳米发电机 生物机械能 能源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羊毛非织造材料开纤工艺研究
9
作者 张乐 赵奕 《产业用纺织品》 2024年第7期27-37,共11页
为实现资源再利用,将废弃羊毛水刺制成的非织造材料预处理后,通过微米级和亚微米级两级开纤处理,制备废弃羊毛基功能非织造材料。探究处理体系固液比、开纤温度、还原时间及pH值对羊毛非织造材料原纤结构单元剥离程度和稳定性的影响。... 为实现资源再利用,将废弃羊毛水刺制成的非织造材料预处理后,通过微米级和亚微米级两级开纤处理,制备废弃羊毛基功能非织造材料。探究处理体系固液比、开纤温度、还原时间及pH值对羊毛非织造材料原纤结构单元剥离程度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羊毛结构单元的开纤量随开纤温度、还原时间和pH值的升高而增加,随固液比的提高而降低,羊毛非织造材料的结构稳定性随开纤量的提高而降低。经试验得出最佳微米级开纤工艺参数为固液比1.5∶50、温度50℃,最佳亚微米级开纤工艺参数为温度75℃、还原时间2.5 h、pH值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羊毛纤维 非织造材料 固液比 开纤温度 还原时间 pH值 孔径分布 损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胶蛋白接枝聚合丙烯腈纺丝液的稳态流变性能
10
作者 马利杰 朱金玉 +3 位作者 张瑞云 罗婷婷 吴建华 杨陌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69,共8页
为充分利用蚕丝缫丝工艺中的废弃丝胶蛋白,并改善腈纶纤维的吸湿性能,将丝胶蛋白与丙烯腈进行接枝聚合,制备出改性纺丝液,进而探讨其稳态流变性能。采用幂律方程、Arrhenius方程及Spencer-Dillon经验公式等工具,对旋转流变仪取得的数据... 为充分利用蚕丝缫丝工艺中的废弃丝胶蛋白,并改善腈纶纤维的吸湿性能,将丝胶蛋白与丙烯腈进行接枝聚合,制备出改性纺丝液,进而探讨其稳态流变性能。采用幂律方程、Arrhenius方程及Spencer-Dillon经验公式等工具,对旋转流变仪取得的数据进行处理与拟合,深入分析了丝胶蛋白投料比、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用量、温度、剪切速率等因素对纺丝流变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所有不同丝胶蛋白接枝聚合丙烯腈制备的纺丝液均表现出典型的假塑性流体特征,其非牛顿指数小于1。非牛顿指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表观黏度、结构黏指数及稠度系数则随温度的上升而降低,黏流活化能随剪切速率的增加先减小后趋于稳定。丝胶蛋白投料比为15%、AIBN用量为0.8%时,所制纺丝液呈现较高的黏度,且对温度与剪切速率较为敏感。通过适当提高温度,可有效改善可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态流变性能 聚丙烯腈纺丝液 丝胶蛋白 黏度 剪切速率 黏流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基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构建及其在可穿戴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许子傲 吴雅梦 +3 位作者 郭浩 俞建勇 丁彬 李召岭 《纺织工程学报》 2023年第6期71-85,共15页
可穿戴技术为人们提供了便捷化与个性化的健康监测、医疗辅助、运动娱乐等服务,显著提高生活质量。目前,可穿戴设备的能量供给仍然依赖化学电池或外接电源,造成明显的使用不便。从外界环境中收集能量以满足可穿戴设备的能量需求是一种... 可穿戴技术为人们提供了便捷化与个性化的健康监测、医疗辅助、运动娱乐等服务,显著提高生活质量。目前,可穿戴设备的能量供给仍然依赖化学电池或外接电源,造成明显的使用不便。从外界环境中收集能量以满足可穿戴设备的能量需求是一种有前途的解决方案。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是一种新兴的微型能源装置,因其能够有效地收集和利用人体与环境中的微纳能量实现直接为可穿戴设备供电或实现自供能传感,并以高瞬时电输出、低成本与灵活的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金属、聚合物薄膜、橡胶等材料被广泛用于TENG的制备中,但致密的结构使得它们在长时间穿戴时易造成人体不适。以纤维材料制备的TENG具有输出功率高、透气性好、形状适应性、材料选择广泛的优势,在可穿戴能源器件、自供能传感、人机交互以及空气过滤等领域应用广泛。介绍了纤维基TENG的构筑及可穿戴器件的应用研究进展,最后对其现有的挑战与发展前景进行总结与展望,为纤维基TENG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纳米发电机 纤维材料 能源器件 自供能传感 人机交互 空气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吸孔排列对喷气涡流纺喷嘴流场影响的数值模拟
12
作者 裴泽光 朱江阳 +1 位作者 奚传智 王泳智 《棉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37-44,共8页
为探究抽吸孔排列参数对负压抽吸式喷气涡流纺包芯纱成纱过程与质量的影响规律,建立喷嘴气流场的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对抽吸孔周向列数与抽吸孔轴向间距对气流流动特性的影响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并与纺纱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为探究抽吸孔排列参数对负压抽吸式喷气涡流纺包芯纱成纱过程与质量的影响规律,建立喷嘴气流场的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对抽吸孔周向列数与抽吸孔轴向间距对气流流动特性的影响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并与纺纱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成纱过程中落纤量的大小受锭子中引纱通道入口端面处气流轴向速度和径向速度的方向和大小影响显著,落纤量随该处气流轴向和径向速度值的增大而降低;成纱断裂强度受锭子入口附近抽吸孔中气流径向速度大小的影响较大,成纱断裂强度随径向速度的增大而提高。抽吸孔周向列数为3列和4列时落纤量均低于2列时,但抽吸孔周向列数为2列时成纱断裂强度最高;当抽吸孔轴向间距从1 mm增加至2 mm时,落纤量与成纱断裂强度均明显增加。抽吸孔排列参数对包芯纱成纱过程落纤量与成纱断裂强度影响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前期纺纱试验结果较为一致,为揭示参数对喷气涡流纺成纱过程与质量的影响机制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吸孔 喷气涡流纺 负压 落纤 断裂强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输水Janus织物基集水帆结构成形与表征
13
作者 杜赵群 陈韦韦 《纺织工程学报》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为解决部分地区淡水资源供应不足的问题,受自然界集水生物启发,研究了一款具有定向水运输功能的Janus集水帆,并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采用集雾装置对所制备的Janus织物进行集雾和相关性能稳定性测试,探讨了Janus织物制备参数中的具... 为解决部分地区淡水资源供应不足的问题,受自然界集水生物启发,研究了一款具有定向水运输功能的Janus集水帆,并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采用集雾装置对所制备的Janus织物进行集雾和相关性能稳定性测试,探讨了Janus织物制备参数中的具有疏水功能的氟碳化合物共聚物处理时间、高锰酸钾氧化时间、亲水整理液质量浓度和SiO2质量分数对集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漂浮法所制备的Janus织物耐摩擦和耐水洗性能良好,具有单向导湿性,能够使采集到的雾滴加速从织物疏水侧向亲水侧转移,从而使暴露于雾源的疏水侧保持新鲜干燥,并收集到更多雾滴。当氟碳化合物共聚物处理时间为20 min,高锰酸钾氧化时间为2 h,聚醚改性硅油(亲水作用)质量浓度为80 g/L,亲水整理液中SiO2质量分数为0.8%时,Janus织物2 h内集水量最大,为1240 g/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 棉织物 JANUS 纳米二氧化硅 雾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能量收集印刷天线仿真模型中长丝机织物结构简化方法及有效性
14
作者 郑聪 胡吉永 蒋金华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6-46,共11页
获得仿真精确度高且计算成本低的仿真模型是高效设计织物基丝网印刷射频能量收集天线的基础。本文构建了长丝机织物天线基底的几种不同简化结构特征的仿真模型,采用HFSS仿真软件模拟了织物仿真模型与电磁波的相互作用,且以孔隙率和粗糙... 获得仿真精确度高且计算成本低的仿真模型是高效设计织物基丝网印刷射频能量收集天线的基础。本文构建了长丝机织物天线基底的几种不同简化结构特征的仿真模型,采用HFSS仿真软件模拟了织物仿真模型与电磁波的相互作用,且以孔隙率和粗糙度为变量参数化分析了具有不同仿真结构基底的天线性能差异,并实际制备了几种不同简化结构基底的天线。结果表明:通过对比反射率和透射率发现,细观交织结构可以等效为具有孔洞和/或凹凸结构模型,均匀结构模型基底的天线辐射性能、增益及效率都显著偏高。进一步以射频能量收集为场景的模型有效性及验证结果表明,仿真模拟结果与实际测试结果吻合良好,且不同简化结构基底的天线性能也无显著性差异。在超高频范围内,不同简化结构基底的天线最大传输距离达220 cm,在1 m处的单位面积接收信号强度在8.442 mW/cm^(2)以上,天线输出电压和能量转换效率可分别达135 mV、60%。因此,为节约计算成本,就孔隙率不超过30%且粗糙度在5.39μm以下的长丝平纹机织物基底,在丝网印刷超高频射频能量收集天线仿真模拟中可将其等效为均匀介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能量收集 天线 织物基底 仿真模型 织物结构 孔隙率 传输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吡咯基可拉伸导电心肌补片的制备及其电传导性能
15
作者 李沂蒙 单梦琪 +4 位作者 李雯昕 周奉凯 毛吉富 王富军 王璐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9-97,共9页
针对现有导电纤维基心肌补片难以拉伸及其在心脏跳动下电传导失效的问题,通过整合经编成形技术和原位聚合方法,制备了具有不同经编结构的聚吡咯涂层聚丙烯(PP/PPy)导电心肌补片,对补片的微观形貌、化学结构、力学性能、电学性能及其稳... 针对现有导电纤维基心肌补片难以拉伸及其在心脏跳动下电传导失效的问题,通过整合经编成形技术和原位聚合方法,制备了具有不同经编结构的聚吡咯涂层聚丙烯(PP/PPy)导电心肌补片,对补片的微观形貌、化学结构、力学性能、电学性能及其稳定性能、生物学性能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变化经平垫纱结构的PP/PPy补片相比,闭口经平结构和衬纬编链结构的PP/PPy补片在拉伸过程中能够通过结构变形实现可拉伸性能;衬纬编链结构的PP/PPy补片展现出与天然心肌组织相似的各向异性导电性能(~10^(-3) S/cm,各向异性比为2.1),并在心脏跳动应变(20%)下表现出稳定的电传导性能(相对电阻变化<0.2);细胞实验证明,PP/PPy补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衬纬编链结构的经编心肌补片提供了一种纺织成形的可拉伸结构设计,为各向异性导电补片简便成形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心肌补片 聚吡咯 可拉伸 心肌梗死 经编补片 医用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棉/棉水刺非织造布的制备及吸油性能评价
16
作者 贾雪如 温润 +1 位作者 崔运花 李娜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3-82,共10页
为了探究木棉制品在面部油脂吸附中的应用,将木棉和棉纤维以5种不同的比例(0∶10、3∶7、5∶5、7∶3、10∶0)混合梳理成纤维网,通过三道水刺加固制成非织造布。测试并表征了这5种非织造布的表面形貌、孔径分布、表面润湿性、吸油性能和... 为了探究木棉制品在面部油脂吸附中的应用,将木棉和棉纤维以5种不同的比例(0∶10、3∶7、5∶5、7∶3、10∶0)混合梳理成纤维网,通过三道水刺加固制成非织造布。测试并表征了这5种非织造布的表面形貌、孔径分布、表面润湿性、吸油性能和瞬间吸附性能,并与市面上现有的吸油面巾纸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水刺不会破坏木棉的空腔结构,且5种样品均具有很好的疏水亲油性;当木棉/棉混合比为7/3时,非织造布的吸油倍率(31.28)和保油率(94.69%)最高,且油液主要会附着在纤维表面、纤维与纤维间隙及纤维空腔中;此外,当木棉与棉的混合比为5/5时,0.5 s内的平均吸附速率最大(1.569 g/s)。研究表明木棉/棉水刺非织造布具有很好的吸油保油性能,为后续开发绿色环保木棉基吸油面巾纸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棉纤维 棉纤维 水刺非织造布 油液吸附 吸油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6/PBTE并列复合弹性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17
作者 刘雅丽 袁如超 +2 位作者 俞建勇 刘丽芳 李发学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为制备弹性优良、手感柔软的复合纤维,采用聚酰胺6(PA6)和自制聚酰胺弹性体(PBTE)作为原料,通过熔融纺丝制备具有自卷曲性能的并列复合纤维。对PA6/PBTE并列复合弹性纤维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分析双组分熔体的流变性能,并阐明不同牵伸倍... 为制备弹性优良、手感柔软的复合纤维,采用聚酰胺6(PA6)和自制聚酰胺弹性体(PBTE)作为原料,通过熔融纺丝制备具有自卷曲性能的并列复合纤维。对PA6/PBTE并列复合弹性纤维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分析双组分熔体的流变性能,并阐明不同牵伸倍数对热性能、力学性能、回弹性能和卷曲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PA6/PBTE并列复合纤维的初始模量为9.9 cN/dtex,此数值低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ET/PTT)纤维(40 cN/dtex),且增大牵伸倍数能提高并列复合纤维的卷曲性能、回弹性能和强度。当牵伸倍数为2.0时,复合纤维力学性能、卷曲性能和回弹性能均达到最佳状态,断裂强度达2.4 cN/dtex,卷曲弹性率在90%以上。定伸长为10%时,并列纤维循环30次的弹性回复率在90%以上。PA6/PBTE并列复合纤维为弹性纤维的开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6/PBTE 弹性纤维 牵伸倍数 卷曲性能 初始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吸孔结构对喷气涡流纺喷嘴气流场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江阳 奚传智 +2 位作者 王泳智 裴泽光 陈革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9-25,共7页
研究负压抽吸式喷气涡流纺喷嘴中抽吸孔直径与抽吸区长度对喷嘴气流场分布特征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结合纺纱试验结果,阐明了抽吸孔直径与抽吸区长度对喷气涡流纺包芯纱成纱过程中的落纤量及成纱断裂强度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 研究负压抽吸式喷气涡流纺喷嘴中抽吸孔直径与抽吸区长度对喷嘴气流场分布特征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结合纺纱试验结果,阐明了抽吸孔直径与抽吸区长度对喷气涡流纺包芯纱成纱过程中的落纤量及成纱断裂强度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纺锭内引纱通道入口端面处气流径向速度和轴向速度的方向与大小对成纱过程中落纤量的大小起关键作用,气流轴向速度和径向速度值越大,落纤量越小;靠近纺锭入口位置的抽吸孔中气流径向速度的大小对成纱断裂强度的大小起关键作用,气流径向速度越大,成纱断裂强度越高。气流场模拟结果表明:抽吸孔直径0.3 mm和0.4 mm时降低落纤量的效果优于抽吸孔直径0.2 mm,抽吸孔直径0.2 mm时成纱断裂强度较高;抽吸区长度25 mm和34 mm时降低落纤量的效果相似,抽吸区长度34 mm时成纱断裂强度略低于抽吸区长度25 mm。气流场的数值模拟结果解释了纺纱试验结果,可为喷气涡流纺喷嘴结构的改进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气涡流纺 喷嘴 负压抽吸 气流场 纺锭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抽吸式喷气涡流纺喷嘴气流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江阳 奚传智 裴泽光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6-31,共6页
为了研究负压抽吸式喷气涡流纺喷嘴内的气流场,采用Realizable k-ε模型模拟喷嘴内气流的湍流运动,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软件ANSYS Fluent对所建立的负压抽吸式喷气涡流纺喷嘴气流场计算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获得了喷嘴中的气流流动特... 为了研究负压抽吸式喷气涡流纺喷嘴内的气流场,采用Realizable k-ε模型模拟喷嘴内气流的湍流运动,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软件ANSYS Fluent对所建立的负压抽吸式喷气涡流纺喷嘴气流场计算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获得了喷嘴中的气流流动特征。模拟结果表明:空气从气室经由喷射孔加速射入涡流管内,随后在其中做旋转运动,继而进入涡流管与锭子头端之间环形区域;沿纤维导引通道进入涡流管的部分气流受到锭子内部抽吸孔中负压抽吸气流的作用而流入锭子内的引纱通道;在锭子入口附近,引纱通道内气流形成较为明显的旋转运动;随着位置向下游方向移动,引纱通道内气流的旋转运动逐步减弱并消失,气流通过抽吸孔沿径向流入锭子与负压抽吸管之间的腔体内,并在其中形成了分布较为均匀的6个涡。该研究方法与结果可为低落纤喷气涡流纺纱喷嘴的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气涡流纺 喷嘴 负压抽吸 气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镀银尼龙编织绳的应变传感与电致发热性能
20
作者 司苏求 孙凌宇 +3 位作者 王龙生 黄聃 许福军 刘玮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9-15,共7页
在可穿戴技术方面,具有超强柔韧性和功能性的电子器件备受关注,但制造稳定持久的导电纤维仍具挑战性。编织结构因其均匀和稳定的纤维排列方式,赋予材料更高的抗拉强度和耐磨性。采用编织机将镀银尼龙纱制成绳状结构,系统研究编织参数(... 在可穿戴技术方面,具有超强柔韧性和功能性的电子器件备受关注,但制造稳定持久的导电纤维仍具挑战性。编织结构因其均匀和稳定的纤维排列方式,赋予材料更高的抗拉强度和耐磨性。采用编织机将镀银尼龙纱制成绳状结构,系统研究编织参数(如纱锭数量和编织角度)对编织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根镀银尼龙纱相比,镀银尼龙编织绳的断裂伸长率提高230%以上。采用6锭、编织角度15.8°的参数编织的镀银尼龙编织绳展现出优异的力学和电学性能(断裂强度最高达184.7 MPa,传感系数超过1.3),以及良好的电热性能,在两端施加1.75 V电压时,温度可达87.8℃,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通过嵌入技术将编织绳嵌入平纹针织物,制成应变传感指套和护腕后,能有效监测手指的弯曲和手腕的连续转动,在人体运动监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银尼龙纱 应变传感 可穿戴电子设备 导电性能 电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