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上海市城市热岛景观格局演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
30
1
作者
白杨
孟浩
+3 位作者
王敏
苏敬华
沙晨燕
阮俊杰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6-201,共6页
城市热岛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内在驱动机制的研究可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城市规划与产业布局提供科学依据,目前这方面研究还比较少,相关机制并没有得到完全的揭示。该研究以上海市为研究对象,采用1987、1996、2002和2010年4景Landsat TM/E...
城市热岛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内在驱动机制的研究可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城市规划与产业布局提供科学依据,目前这方面研究还比较少,相关机制并没有得到完全的揭示。该研究以上海市为研究对象,采用1987、1996、2002和2010年4景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对城市地表温度进行了反演与分级。借助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了上海市城市热岛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随着1987-2010年上海市不断城市化,各级热岛景观类型斑块数量持续增加,高等级的城市热岛景观类型面积也持续增加,整个城市热岛景观趋于破碎化。热岛景观总体聚集度下降,连通性下降,但是低等级热岛景观向高等级热岛景观转移的面积逐渐增加,景观类型之间面积差异逐渐减小,景观均匀度和多样性增加。城市化过程中,人口数量的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城市热岛景观格局的形成和演变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结果揭示了城市热岛格局随城市化进程的时空演变特征,可以为制定有效的热岛效应缓解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岛
景观格局
城市化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上海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与地表温度关系研究
被引量:
41
2
作者
王敏
孟浩
+3 位作者
白杨
苏敬华
沙晨燕
张敏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43-350,共8页
以上海市外环内区域为研究对象,利用2011年TM和航空影像数据,研究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格局特征与地表热环境分异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城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地表温度差异较大,平均地表温度最低的是河流,为23.12℃;最高的为工业用地...
以上海市外环内区域为研究对象,利用2011年TM和航空影像数据,研究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格局特征与地表热环境分异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城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地表温度差异较大,平均地表温度最低的是河流,为23.12℃;最高的为工业用地,为35.89℃。工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和居住用地等的平均地表温度明显高于河流、公园和林地的平均地表温度。从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温度等级的分布情况来看,低温区主要由河流和公园构成,分别占低温区总面积的70.05%和10.23%;高温区主要由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和道路广场组成,分别占高温区总面积的78.15%、6.42%和5.58%,其中河流、湖泊和别墅式住宅均没有分布在高温区域内,说明水体、公园和林地具有明显的降温效应。尽管草地也具有一定的降温效应,但其降温效果没有水体、公园等明显。城市建筑物高度与地表温度的Pearson相关性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性(Sig.=0.012),说明地表温度随着城市建筑物的增高而降低。新式住宅、别墅式住宅地表平均温度显著低于旧式住宅。研究城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特征与地表温度的关系表明,地表温度与斑块数、斑块密度等表现出极显著的相关性,与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不透水率、斑块聚集度和斑块数等共同作用,影响着城市的地表温度。其中对地表温度影响最为严重的是城市不透水率,其次是斑块的聚集程度,斑块的形状特征对地表温度影响程度稍弱。上述分析表明增加景观中绿地和水体比例,提高景观多样性与复杂度,借助绿化用地对不透水地表进行分割可以明显降低地表温度。该结论可用于城市格局优化、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温度
空间格局
景观指数
不透水地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业面源污染滨岸缓冲带控制技术BMPs体系研究
被引量:
10
3
作者
唐浩
黄沈发
熊丽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95-200,共6页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农业面源污染有关控制技术及其BMPs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市地方特点及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特征,建立了农业面源污染滨岸缓冲带控制技术BMPs体系,主要包括:缓冲带布局,细化设计,施工建设,养护与管理,以及与之配合实施的前...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农业面源污染有关控制技术及其BMPs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市地方特点及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特征,建立了农业面源污染滨岸缓冲带控制技术BMPs体系,主要包括:缓冲带布局,细化设计,施工建设,养护与管理,以及与之配合实施的前置工程性BMPs措施,并提供了一种基于水环境功能目标的不同坡度、不同草皮缓冲带的最佳宽度确定方法。并对农业面源污染滨岸缓冲带控制技术BMPs体系还需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BMPs体系
滨岸缓冲带
前置工程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最佳管理措施体系研究
被引量:
18
4
作者
唐浩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54-57,共4页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最佳管理措施(BMPs全称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是欧美发达国家几十年来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上的经验及技术总结,是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的一种有效措施,欧美国家已广泛采用并在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等方面都积累了宝贵...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最佳管理措施(BMPs全称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是欧美发达国家几十年来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上的经验及技术总结,是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的一种有效措施,欧美国家已广泛采用并在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等方面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通过对发达国家在面源污染控制领域有关理论、技术及实践经验的总结、分析,综述了国内外最佳管理措施的研究进展,系统构建了农业面源污染控制BMPs框架体系,并对农业面源污染控制BMPs的实施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BMPS
源头控制
末端治理
管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白洋淀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及其调控
被引量:
133
5
作者
白杨
郑华
+2 位作者
庄长伟
欧阳志云
徐卫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11-717,共7页
政策制定者在制定土地利用相关政策时需要权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协调资源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由于缺乏有效的评价与权衡办法,目前对这方面研究还较少。采用InVEST模型,评价了白洋淀流域7种服务功能指标,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
政策制定者在制定土地利用相关政策时需要权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协调资源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由于缺乏有效的评价与权衡办法,目前对这方面研究还较少。采用InVEST模型,评价了白洋淀流域7种服务功能指标,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通过情景(政策情景与保护情景)分析,较好的反映了农业直接经济收入与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固碳重要区域主要分布在流域西部、北部和流域中部山区;水质保护和授粉重要区域主要分布于流域东部、南部和中部平原区。政策情景下,产水量第二,农业产出有所下降,固碳能力较保护模式差,N/P输出最少。保护情景下产水量最大,农田产出价值不变,氮磷保持与政策情景差不多,但固碳效果最好。通过权衡不同情景下服务功能得失,筛选既不损害流域居民实际经济收入,又能使得水文服务功能得到提高的管理模式。研究表明InVEST模型可以很好的用于对自然资本评估和空间化特征分析,通过建立不同情景,评价结果可以用于权衡不同管理策略下服务功能得失,是一种评价和预测自然资本变化的有效方法,对政策制定和策略筛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VEST模型
权衡
生态系统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缓冲带截除农业面源强污染的效果
被引量:
16
6
作者
唐浩
熊丽君
+3 位作者
鄢忠纯
李银生
黄沈发
邱江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6-190,共5页
为了摸清草皮缓冲带对农田径流冲击负荷的耐受能力,通过工程尺度的现场试验,研究了高浓度污染负荷冲击对百慕大草皮缓冲带截除农业面源污染物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浓度污染负荷下,百慕大缓冲带能有效地截留农田径流中的悬浮固体(su...
为了摸清草皮缓冲带对农田径流冲击负荷的耐受能力,通过工程尺度的现场试验,研究了高浓度污染负荷冲击对百慕大草皮缓冲带截除农业面源污染物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浓度污染负荷下,百慕大缓冲带能有效地截留农田径流中的悬浮固体(suspended solids,SS),SS浓度变化趋势与一般浓度污染负荷基本一致,前端下降速度较快,后端逐渐趋缓,2种污染负荷条件下末端出水SS质量浓度均在90mg/L以下,高浓度污染负荷冲击对农田径流SS的去除基本没有影响。缓冲带对高浓度氮磷污染负荷具有一定的净化效果,径流途径总氮(total nitrogen,TN)、氨态氮(ammonia nitrogen,NH4+-N)、总磷(total phosphorus,TP)的末端去除率为23%、16%和26%,分别为一般浓度污染负荷下末端去除率的59%、55%和70%;百慕大草皮缓冲带对渗流途径TN、TP具有一定的净化效果,2种浓度污染负荷下渗流水TN、TP浓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但TP去除速率较TN慢。该文为滨岸缓冲带的优化设计、维护管理及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径流
氮
磷
草皮缓冲带
高浓度污染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InVEST模型的太湖流域水源涵养服务价值评估
被引量:
20
7
作者
陈骏宇
刘钢
白杨
《水利经济》
2016年第2期25-29,共5页
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共同影响下,全球水生态系统现状不容乐观。以太湖流域为例,采用In VEST模型,动态评估了太湖流域水源涵养服务价值。结果显示:太湖流域2000年水源涵养总量为320.50亿m3,高于2010年的314.18亿m3,相应经济价值分别为1 ...
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共同影响下,全球水生态系统现状不容乐观。以太湖流域为例,采用In VEST模型,动态评估了太湖流域水源涵养服务价值。结果显示:太湖流域2000年水源涵养总量为320.50亿m3,高于2010年的314.18亿m3,相应经济价值分别为1 958.48亿元和1 919.86亿元;太湖流域2000年与2010年的水源涵养量在空间分布特征上基本保持一致,均为:Ⅷ区>Ⅰ区>Ⅸ区>Ⅲ区>Ⅴ区>Ⅵ区>Ⅳ区>Ⅶ区>Ⅱ区。进一步剖析对影响水源涵养服务价值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表明:气候因素以及土地利用/覆被因素直接影响了太湖流域水源涵养总量与空间分布规律,而社会经济特征则是影响太湖流域水源涵养服务价值的间接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系统服务
InVEST模型
太湖流域
水源涵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上海市城市热岛景观格局演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
30
1
作者
白杨
孟浩
王敏
苏敬华
沙晨燕
阮俊杰
机构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应用生态研究所
上海
师范大学生命与
环境科学
学院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6-201,共6页
基金
上海市生态环境十年变化遥感调查与评估项目(STSN-05-09)
上海市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估项目(31942)
文摘
城市热岛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内在驱动机制的研究可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城市规划与产业布局提供科学依据,目前这方面研究还比较少,相关机制并没有得到完全的揭示。该研究以上海市为研究对象,采用1987、1996、2002和2010年4景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对城市地表温度进行了反演与分级。借助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了上海市城市热岛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随着1987-2010年上海市不断城市化,各级热岛景观类型斑块数量持续增加,高等级的城市热岛景观类型面积也持续增加,整个城市热岛景观趋于破碎化。热岛景观总体聚集度下降,连通性下降,但是低等级热岛景观向高等级热岛景观转移的面积逐渐增加,景观类型之间面积差异逐渐减小,景观均匀度和多样性增加。城市化过程中,人口数量的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城市热岛景观格局的形成和演变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结果揭示了城市热岛格局随城市化进程的时空演变特征,可以为制定有效的热岛效应缓解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城市热岛
景观格局
城市化
上海市
Keywords
urban heat island
landscape pattern
urbanization
Shanghai
分类号
X82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上海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与地表温度关系研究
被引量:
41
2
作者
王敏
孟浩
白杨
苏敬华
沙晨燕
张敏
机构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应用生态研究所
上海
师范大学生命与
环境科学
学院
出处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43-350,共8页
基金
上海市生态环境十年变化遥感调查与评估项目(STSN-05-09)
上海市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估项目(31942)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2012GXS4D082)
文摘
以上海市外环内区域为研究对象,利用2011年TM和航空影像数据,研究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格局特征与地表热环境分异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城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地表温度差异较大,平均地表温度最低的是河流,为23.12℃;最高的为工业用地,为35.89℃。工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和居住用地等的平均地表温度明显高于河流、公园和林地的平均地表温度。从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温度等级的分布情况来看,低温区主要由河流和公园构成,分别占低温区总面积的70.05%和10.23%;高温区主要由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和道路广场组成,分别占高温区总面积的78.15%、6.42%和5.58%,其中河流、湖泊和别墅式住宅均没有分布在高温区域内,说明水体、公园和林地具有明显的降温效应。尽管草地也具有一定的降温效应,但其降温效果没有水体、公园等明显。城市建筑物高度与地表温度的Pearson相关性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性(Sig.=0.012),说明地表温度随着城市建筑物的增高而降低。新式住宅、别墅式住宅地表平均温度显著低于旧式住宅。研究城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特征与地表温度的关系表明,地表温度与斑块数、斑块密度等表现出极显著的相关性,与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不透水率、斑块聚集度和斑块数等共同作用,影响着城市的地表温度。其中对地表温度影响最为严重的是城市不透水率,其次是斑块的聚集程度,斑块的形状特征对地表温度影响程度稍弱。上述分析表明增加景观中绿地和水体比例,提高景观多样性与复杂度,借助绿化用地对不透水地表进行分割可以明显降低地表温度。该结论可用于城市格局优化、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关键词
地表温度
空间格局
景观指数
不透水地表
Keywords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spatial pattern
landscape index
impervious area
分类号
X1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业面源污染滨岸缓冲带控制技术BMPs体系研究
被引量:
10
3
作者
唐浩
黄沈发
熊丽君
机构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应用生态研究所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95-200,共6页
基金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903056)
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重点项目(08JC1417600)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9BAC62B0407)
文摘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农业面源污染有关控制技术及其BMPs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市地方特点及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特征,建立了农业面源污染滨岸缓冲带控制技术BMPs体系,主要包括:缓冲带布局,细化设计,施工建设,养护与管理,以及与之配合实施的前置工程性BMPs措施,并提供了一种基于水环境功能目标的不同坡度、不同草皮缓冲带的最佳宽度确定方法。并对农业面源污染滨岸缓冲带控制技术BMPs体系还需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BMPs体系
滨岸缓冲带
前置工程性措施
Keywords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BMPs system
riparian buffer
pre-engineering measures
分类号
X50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最佳管理措施体系研究
被引量:
18
4
作者
唐浩
机构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应用生态研究所
上海
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54-57,共4页
基金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903056)
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重点项目(08JC1417600)
文摘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最佳管理措施(BMPs全称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是欧美发达国家几十年来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上的经验及技术总结,是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的一种有效措施,欧美国家已广泛采用并在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等方面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通过对发达国家在面源污染控制领域有关理论、技术及实践经验的总结、分析,综述了国内外最佳管理措施的研究进展,系统构建了农业面源污染控制BMPs框架体系,并对农业面源污染控制BMPs的实施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BMPS
源头控制
末端治理
管理措施
Keywords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s pollution
BMPs
sources control
terminal control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洋淀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及其调控
被引量:
133
5
作者
白杨
郑华
庄长伟
欧阳志云
徐卫华
机构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国
科学
院
生态
环境
研究
中心城市与区域
生态
国家重点实验室
环境
保护部南京
环境科学
研究所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11-717,共7页
基金
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011018)
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项目(GJHZ0948)
戈登和贝蒂摩尔基金
文摘
政策制定者在制定土地利用相关政策时需要权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协调资源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由于缺乏有效的评价与权衡办法,目前对这方面研究还较少。采用InVEST模型,评价了白洋淀流域7种服务功能指标,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通过情景(政策情景与保护情景)分析,较好的反映了农业直接经济收入与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固碳重要区域主要分布在流域西部、北部和流域中部山区;水质保护和授粉重要区域主要分布于流域东部、南部和中部平原区。政策情景下,产水量第二,农业产出有所下降,固碳能力较保护模式差,N/P输出最少。保护情景下产水量最大,农田产出价值不变,氮磷保持与政策情景差不多,但固碳效果最好。通过权衡不同情景下服务功能得失,筛选既不损害流域居民实际经济收入,又能使得水文服务功能得到提高的管理模式。研究表明InVEST模型可以很好的用于对自然资本评估和空间化特征分析,通过建立不同情景,评价结果可以用于权衡不同管理策略下服务功能得失,是一种评价和预测自然资本变化的有效方法,对政策制定和策略筛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InVEST模型
权衡
生态系统服务
Keywords
INVEST model
tradeoff
ecosytem service
分类号
Q14 [生物学—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缓冲带截除农业面源强污染的效果
被引量:
16
6
作者
唐浩
熊丽君
鄢忠纯
李银生
黄沈发
邱江平
机构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应用生态研究所
上海
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农业部都市农业(南方)重点开放实验室
出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6-190,共5页
基金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903056)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9BAC62B0407)
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重点项目(08JC1417600)
文摘
为了摸清草皮缓冲带对农田径流冲击负荷的耐受能力,通过工程尺度的现场试验,研究了高浓度污染负荷冲击对百慕大草皮缓冲带截除农业面源污染物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浓度污染负荷下,百慕大缓冲带能有效地截留农田径流中的悬浮固体(suspended solids,SS),SS浓度变化趋势与一般浓度污染负荷基本一致,前端下降速度较快,后端逐渐趋缓,2种污染负荷条件下末端出水SS质量浓度均在90mg/L以下,高浓度污染负荷冲击对农田径流SS的去除基本没有影响。缓冲带对高浓度氮磷污染负荷具有一定的净化效果,径流途径总氮(total nitrogen,TN)、氨态氮(ammonia nitrogen,NH4+-N)、总磷(total phosphorus,TP)的末端去除率为23%、16%和26%,分别为一般浓度污染负荷下末端去除率的59%、55%和70%;百慕大草皮缓冲带对渗流途径TN、TP具有一定的净化效果,2种浓度污染负荷下渗流水TN、TP浓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但TP去除速率较TN慢。该文为滨岸缓冲带的优化设计、维护管理及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农田径流
氮
磷
草皮缓冲带
高浓度污染负荷
Keywords
agricultural runoff
nitrogen
phosphorus
grass buffer
high concentration shock load
分类号
X5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830.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InVEST模型的太湖流域水源涵养服务价值评估
被引量:
20
7
作者
陈骏宇
刘钢
白杨
机构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
科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
河海大学管理
科学
研究所
江苏省沿海开发与保护协同创新中心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应用生态研究所
出处
《水利经济》
2016年第2期25-29,共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4CGL03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1501580)
河海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5B40414)
文摘
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共同影响下,全球水生态系统现状不容乐观。以太湖流域为例,采用In VEST模型,动态评估了太湖流域水源涵养服务价值。结果显示:太湖流域2000年水源涵养总量为320.50亿m3,高于2010年的314.18亿m3,相应经济价值分别为1 958.48亿元和1 919.86亿元;太湖流域2000年与2010年的水源涵养量在空间分布特征上基本保持一致,均为:Ⅷ区>Ⅰ区>Ⅸ区>Ⅲ区>Ⅴ区>Ⅵ区>Ⅳ区>Ⅶ区>Ⅱ区。进一步剖析对影响水源涵养服务价值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表明:气候因素以及土地利用/覆被因素直接影响了太湖流域水源涵养总量与空间分布规律,而社会经济特征则是影响太湖流域水源涵养服务价值的间接因素。
关键词
水生态系统服务
InVEST模型
太湖流域
水源涵养
Keywords
water ecosystem service
InV EST model
Taihu Lake basin
water conservation
分类号
X82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F062.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上海市城市热岛景观格局演变特征研究
白杨
孟浩
王敏
苏敬华
沙晨燕
阮俊杰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上海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与地表温度关系研究
王敏
孟浩
白杨
苏敬华
沙晨燕
张敏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
4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农业面源污染滨岸缓冲带控制技术BMPs体系研究
唐浩
黄沈发
熊丽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最佳管理措施体系研究
唐浩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0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白洋淀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及其调控
白杨
郑华
庄长伟
欧阳志云
徐卫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缓冲带截除农业面源强污染的效果
唐浩
熊丽君
鄢忠纯
李银生
黄沈发
邱江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基于InVEST模型的太湖流域水源涵养服务价值评估
陈骏宇
刘钢
白杨
《水利经济》
2016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