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上海近海水体悬浮泥沙浓度反演及营养化评价
- 1
-
-
作者
陈帅康
韩震
李丕学
-
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上海河口海洋测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
-
出处
《海洋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256,共14页
-
基金
上海市海洋局科研专项(沪海科2019-03)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2102245031)。
-
文摘
悬浮泥沙浓度是重要的水质监测参数之一,开展悬浮泥沙研究对上海近海水体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水文实测数据和Landsat-8/9 OLI数据,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上海近海水体悬浮泥沙浓度反演模型,测试集均方根误差为16.12 mg/L,平均相对误差为10.81%,决定系数达到0.9855,精度优于常用的悬浮泥沙经验反演算法。通过悬浮泥沙浓度、溶解氧浓度、叶绿素a浓度、无机氮浓度及活性磷酸盐浓度5种水质因子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悬浮泥沙与其余4种水质因子有明显的负相关性。通过富营养化指数法分析了上海近海2022年4个月份的水体营养化分布,发现高悬浮泥沙浓度月份水体营养程度相对较低,悬浮泥沙对于水中营养物质具有吸附或沉降作用,悬浮泥沙与富营养化指数之间的Pearson系数空间分布表明悬浮泥沙可以抑制近海水体富营养化。
-
关键词
悬浮泥沙
BP神经网络
Landsat-8/9
OLI
富营养化
-
Keywords
suspended sediment
BP neural network
Landsat-8/9 OLI
eutrophication
-
分类号
X87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基于BRDF校正的上海近海水体叶绿素a浓度反演
- 2
-
-
作者
韩震
陈帅康
李丕学
陈浩程
-
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上海河口海洋测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
-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9-177,共9页
-
基金
上海市海洋局科研专项(沪海科2019-03)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2102245031)。
-
文摘
为了探究上海近海区水体生态状况,采用水色遥感技术,对叶绿素a浓度进行反演,考虑BRDF对反演的影响,基于Landsat-8遥感数据和水质实测数据,结合Lee模型和QAA算法对上海近海水体进行BRDF校正。结果表明:悬浮泥沙浓度是影响水体BRDF的主要原因之一;日光在非垂直入射时,角度对水体BRDF影响较小;BRDF校正后模型R2平均值达到0.9,提高了22.2%,RMSE平均值降低至0.74;BRDF校正前上海近海区叶绿素a浓度平均被高估2 mg/m^(3)。通过BRDF校正提高了叶绿素a反演精度,为近海水体水色反演研究提供新思路。
-
关键词
叶绿素A
BRDF校正
近海水体
Landsat-8
-
Keywords
chlorophyll-a
BRDF correction
offshore waters
Landsat-8
-
分类号
X87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上海东海大桥周围海床演变与失稳风险研究
被引量:3
- 3
-
-
作者
郭兴杰
王寒梅
史玉金
裘诚
-
机构
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
上海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
-
出处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2-58,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06098,41506103)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17DZ1204803)
-
文摘
跨海大桥的地形冲刷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对东海大桥2002-2015年间周围海床地形的监测成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海大桥建桥后一直处于冲刷状态,研究区域内-10 m和-11 m等深线包络面积一直在扩大,大桥轴线西侧冲刷大于东侧,大桥北段和南段各有一个较严重的冲刷区,平均冲刷深度在1~2 m左右,南汇边滩围垦工程和洋山港陆连堵汊工程是导致这两个区域冲刷严重的主要原因。建议未来加强东海大桥桥墩局部冲刷地貌和大桥沉降及偏移的监测,并适时进行抛石等施工维护。
-
关键词
东海大桥
冲刷
工程
监测
-
Keywords
Donghai Bridge
scour
engineering
monitoring
-
分类号
U442.2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
-
题名长江口碎波带轮虫群落组成特征以及季节变化
被引量:2
- 4
-
-
作者
孙薇
袁林
薛俊增
孙玲霜
田华
吴惠仙
-
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
-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10-313,共4页
-
基金
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编号:2010418013-03)
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编号:08391910200)
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编号:J50701)
-
文摘
为阐明长江口碎波带生态现状和河口仔稚鱼饵料基础,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对长江口碎波带轮虫进行了周年调查研究。共采集到轮虫9科34属86种,优势种为盘状鞍甲轮虫、针簇多肢轮虫、月形单趾轮虫、舞跃无柄轮虫和缘板龟甲轮虫。得出的结论为:水文条件相似的采样点,对轮虫聚类具有相似性;轮虫的密度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平均密度季节变化特征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
-
关键词
长江口
碎波带
轮虫
群落结构
季节变化
-
分类号
Q938.15
[生物学—微生物学]
-
-
题名分光光度法测定氨氮的精密度偏性试验分析
被引量:5
- 5
-
-
作者
石冰
姚勇华
-
机构
上海市水环境监测中心
上海市水文总站
上海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7期17-18,21,共3页
-
文摘
通过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氨氮的精密度偏性试验,对分析化验室监测数据的质量进行检验和评价。结果表明,精密度偏性试验的各种检验指标均达到要求,而且质控图分布合理,加标回收率合格;说明实验室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较可靠,且人员素质和监测数据质量符合要求,实验室运行状况良好。
-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精密度偏性试验
氨氮
质控图
-
分类号
O65
[理学—分析化学]
-
-
题名复杂水域精密单波束测深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 6
-
-
作者
吴敬文
潘与佳
高健
刘大伟
-
机构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口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上海河口海洋测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
-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1-54,共4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7YFC1502604)
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科研项目(JSCHKY201816)
上海市科委科研项目(17DZ1204900)
-
文摘
在水下地形测量中,受波束角效应和测船姿态变化的影响,复杂水域水深测量的精度经常难以保证。众多的文献和研究表明,基于窄波束探头配合姿态传感器与定位定向系统的精密水深测量系统能有效改善测量精度,但鲜有文献对精密水深测量系统的传感器安装和校准进行过报道。本次研究采用波束角较小的换能器探头,配合一定精度的姿态传感器和POS系统,通过特制的一体化安装装置,组成基于RTK三维水深测量技术的窄波束测深系统,经适当方式的陆上校准后,在长江干流苏通大桥附近水域进行了验证。验证表明:该系统能将综合测深精度提高约50%。
-
关键词
精密单波束测量
RTK三维测深技术
水下地形测量
复杂水域
-
Keywords
precision single-beam bathymetry
RTK three-dimensional bathymetry technology
underwater topographic survey
complex waters
-
分类号
P229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
-
题名新水沙形势下长江口悬沙浓度的时空分布研究
被引量:5
- 7
-
-
作者
杨海飞
张鹏
-
机构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口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上海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
-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7-41,共5页
-
基金
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项目(19YF1452100)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SKLEC-PGKF201904)
上海市科委项目(17DZ1204802)
-
文摘
悬沙浓度是河口水沙环境研究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与港口、航道工程以及生态环境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长江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和大坝的兴建,径流输沙量大幅减少,长江口的水沙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搜集了长江口近十几年来51个测点的多年连续悬沙资料,研究了新水沙形势下长江口悬沙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口悬沙浓度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在空间变化方面,横向上北支大于南支,纵向上自口内向口外则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分布特征;在年际变化方面,长江口悬沙浓度整体随着上游来沙的减小,呈波动下降趋势;在拦门沙区域,因风浪作用影响较大,悬沙浓度对各年份风速的变化存在明显的响应过程。
-
关键词
悬沙浓度
时空分布
波动趋势
上游来沙
长江口
-
Keywords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s
fluctuant trend
river sediment flux
Yangtze Estuary
-
分类号
TV148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
-
题名长江口盐度对氨氮流动分析法检测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 8
-
-
作者
季铁梅
-
机构
上海市水文总站
上海市水环境监测中心
上海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
-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17,共4页
-
基金
上海市2012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项目"上海长江口水域水体化学需氧量和无机氮检测方法研究"(12231203300)
-
文摘
为了探讨采用流动分析-靛酚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体中氨氮含量时,水体含盐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根据长江口水体的特征,配置了系列标准海水样本进行了室内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水体氨氮浓度大于0.5mg/L时,盐度的影响可以忽略;当氨氮浓度≤0.5 mg/L时,盐度影响较大,必须通过模型对检测结果进行校正。根据试验分析获得的氨氮校正值与测定值和盐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非线性回归方程。将所建立的回归模型在长江口现场进行了实际验证,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
关键词
盐度
流动分析法
氨氮测定
非线性回归
长江口
-
Keywords
salinity
flow analysis
ammonia measurement
nonlinear regression model
Yangtze Estuary
-
分类号
X8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机载单绿激光水面穿透量估计及测深实践
被引量:2
- 9
-
-
作者
周丰年
陶卫国
-
机构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口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上海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
上海河口海洋测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1-94,共4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45400)
上海市科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7021204900)
上海市水务局(海洋局)科研项目(沪海科2018-04)
-
文摘
相比机载双色激光测深系统,机载单绿激光测深系统去除了红外激光发射和接收,仅利用绿激光对水面和水底探测,显著降低了设备成本和重量。因水面具有可穿透性,绿激光水面回波存在不可靠问题,导致测深精度降低。为此,探讨了绿激光水面回波不可靠问题的产生原因,并通过实验对由此产生的高程偏差进行了定量分析,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补偿和修正,改善了单绿激光测深的精度。试验表明:绿激光水面回波不可靠问题引起的高程平均偏差可达24.74 cm,修正后达到了0.28 cm,显著提高了基于单一绿激光水深测量的精度,为大范围浅水测深提供了一种高精度、低成本、高效的途径。
-
关键词
水深测量
机载激光测深技术
红外激光
绿激光
水面穿透量
-
Keywords
bathymetry
single green airborne LiDAR bathymetry
infrared laser
green laser
water surface penetration
-
分类号
P6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