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脑出血昏迷患者继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6
1
作者 杨中良 杨秀云 +2 位作者 郭梅凤 孙宝玲 刘卫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35-837,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脑出血昏迷患者继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老年脑出血昏迷患者87例,于入院24h内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和格拉斯哥评分,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IL-6和IL-10活性、血糖... 目的探讨老年脑出血昏迷患者继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老年脑出血昏迷患者87例,于入院24h内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和格拉斯哥评分,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IL-6和IL-10活性、血糖水平和脑出血体积,同时监测患者住院期间MODS的发生情况。按住院期间是否继发MODS,分为MODS组32例和非MODS组55例,比较MODS组与非MODS组患者上述指标情况。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MODS与IL-1、IL-6、IL-10、APACHE-Ⅱ评分、格拉斯哥评分、血糖及脑出血体积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MODS组血清IL-10活性、APACHE-Ⅱ评分、血糖及脑出血体积明显高于非MODS组,而格拉斯哥评分明显低于非MODS组(P<0.01)。MODS与血清IL-10活性、APACHE-Ⅱ评分、血糖及脑出血体积呈正相关。结论老年脑出血昏迷患者入院24h内高血糖、脑出血体积较大、APACHE-Ⅱ评分高及血清IL-10活性升高为继发MODS的主要危险因素,对MODS的发生具有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昏迷 多器官功能衰竭 白细胞介素1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高血糖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气化痰汤结合西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和证候变化的Meta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杨秀云 杨中良 +2 位作者 黄飞华 张永建 蒋兆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60-863,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清气化痰汤结合西医疗法对痰热壅肺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临床疗效及证候积分变化的影响。方法:检索清气化痰汤结合西医疗法(清气化痰组)与单纯西医疗法(西医组)治疗痰热壅肺证AECOPD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研... 目的:系统评价清气化痰汤结合西医疗法对痰热壅肺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临床疗效及证候积分变化的影响。方法:检索清气化痰汤结合西医疗法(清气化痰组)与单纯西医疗法(西医组)治疗痰热壅肺证AECOPD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文献,采用Jadad量表对纳入的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对各结局指标使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符合条件的9项RCT中3项评价了证候评分的变化。与西医组相比,清气化痰汤结合西医疗法的临床疗效明显提高,RR值为1.24(95%CI:1.10~1.41),P<0.01;而咳嗽、咳痰证候积分下降也明显,RR分别为-0.84(95%CI:-1.56^-0.11)和-0.71(95%CI:-1.31^-0.12),P<0.01。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合用清气化痰汤可有效提高治疗痰热壅肺证AECOPD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气化痰汤 西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疗效 证候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血栓前状态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杨中良 张彩萍 +3 位作者 王乃玲 李剑 茅娟 刘卫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91-693,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血栓前状态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年龄≥60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10例(高血压组)和老年健康体检者105例(对照组),以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2组24 h血压变化,检测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血栓前状态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年龄≥60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10例(高血压组)和老年健康体检者105例(对照组),以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2组24 h血压变化,检测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等血栓前状态指标的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组昼间、夜间和24 h收缩压变异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血压组和对照组24 h收缩压变异程度与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r=0.685,0.603,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增高,并伴有明显的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升高,提示其存在内皮功能损害的可能,血压波动增大可能是内皮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压测定 血压监测 便携式 血栓形成 纤维蛋白原 昼夜节律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伴阵发性心房颤动启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乃玲 张彩萍 +3 位作者 杨中良 孙宝玲 李剑 刘卫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心电启动机制。方法选择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PAf患者63例(高血压组),进行动态心电图人工回放,分析PAf心电触发因素、PAf发作前120、60和30 s房性期前收缩(APB)发作频率及其起源部位,...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心电启动机制。方法选择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PAf患者63例(高血压组),进行动态心电图人工回放,分析PAf心电触发因素、PAf发作前120、60和30 s房性期前收缩(APB)发作频率及其起源部位,另选老年非高血压PAf患者44例(非高血压组)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组心电触发因素主要为APB(66.2%),触发PAf的APB主要来源于左心房上部(61.7%)。高血压组PAf前120、60和30 s APB发作频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P<0.01)。高血压组触发性APB联律间期和期前收缩指数均明显低于非高血压组,而期前收缩前心动周期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P<0.01)。结论与老年非高血压PAf患者相似,APB特别是起源于左心房上部是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PAf最主要的触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房颤动 心电描记术 便携式 心房早搏复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