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肢过顶投掷类运动中继发性喙突下撞击症的机制探讨——功能解剖和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陈疾忤 陈世益 +2 位作者 吴伟 李宏云 董宇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38-541,共4页
目的:探讨上肢过顶运动中发生继发性喙突下撞击症的机制和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16具成人尸体32例肩关节标本上,在肩胛下肌离断前后,观察上肢过顶运动中肩袖间隙与喙突之间的动态关系;自制生物力学测定仪检测肩外展90°位... 目的:探讨上肢过顶运动中发生继发性喙突下撞击症的机制和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16具成人尸体32例肩关节标本上,在肩胛下肌离断前后,观察上肢过顶运动中肩袖间隙与喙突之间的动态关系;自制生物力学测定仪检测肩外展90°位外旋活动度的变化;以压敏片检测肩外展90°位最大程度外旋时肩袖间隙与喙突间接触面积和压力的改变。结果:(1)肩外展位外旋时,肱骨头有向前方移位的趋势,肩胛下肌离断后肱骨头前移更加明显;(2)肩外展90°位的最大外旋活动度,在肩胛下肌离断后明显增大;(3)肩外展90°位最大程度外旋时肩袖间隙与喙突接触面积和压力,在肩胛下肌离断后明显增大。结论:(1)肩胛下肌损伤后导致肩关节前方不稳定,肩外展外旋时肱骨头前移;(2)肩胛下肌损伤可能导致肩外展外旋时肱骨头与喙突的继发性撞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下肌 损伤 喙突 撞击症 继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多功能康复椅在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倪桂珍 范文芳 黄希芳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24期73-74,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多功能康复椅在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髋部术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术后护理及康复功能锻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改良多功能康复椅进行康复训练,采用Harris髋关节... 目的探讨改良多功能康复椅在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髋部术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术后护理及康复功能锻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改良多功能康复椅进行康复训练,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法评价其效果。结果 6个月后,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多功能康复椅能促进髋部术后患者功能康复,且安全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改良康复椅 康复训练 髋关节评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次集成学习的骨质疏松辅助诊断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尹梓名 张震宇 +4 位作者 胡晓晖 吴洪亮 乐珺怡 黄伟杰 林勇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63-669,共7页
目的原发性骨质疏松是一种起病隐匿、病程较长,在中老年人中高发的疾病,其可引起包括骨折在内的一系列严重症状,是我国中老年人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与骨质疏松相关的生理检验指标有很多,如何筛选利用这些指标为诊断服务、建立诊断... 目的原发性骨质疏松是一种起病隐匿、病程较长,在中老年人中高发的疾病,其可引起包括骨折在内的一系列严重症状,是我国中老年人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与骨质疏松相关的生理检验指标有很多,如何筛选利用这些指标为诊断服务、建立诊断模型,尚未有成熟、统一的方法。方法利用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对临床骨质疏松患者指标使用多种特征相关性算法进行特征选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多层次的集成学习框架:SAB-SVMKNN算法,其通过将内部同质学习器集成和外部异质学习器集成结合,将集成学习中的Boosting算法和Bagging算法使用Stacking进行集成,构建性能更强,适应性更好地诊断预测模型。结果使用特征选择从原始数据中的31项临床指标中筛选了对于骨质疏松最重要的8种相关特征,通过这种方式使各模型准确率平均提高了9.2%,且该研究对应的模型准确率提升18.6%,最终达到了94.8%的准确率。结论特征选择对于临床诊断和骨质疏松疾病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构建的预测模型可以有助于提高医生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特征选择 集成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