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浦东新区水文水资源移动应用系统 被引量:2
1
作者 黄琳煜 吴利强 聂秋月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7年第5期166-169,176,共5页
为更好地履行上海市浦东新区的水文、水质、水资源管理职能,也为了更好地实现防汛期间水务信息的有效结合与应用,建设了浦东新区水文水资源移动应用系统(iPad版)。介绍了该系统的总体架构、数据流程,分析了系统功能,并介绍了该系统的应... 为更好地履行上海市浦东新区的水文、水质、水资源管理职能,也为了更好地实现防汛期间水务信息的有效结合与应用,建设了浦东新区水文水资源移动应用系统(iPad版)。介绍了该系统的总体架构、数据流程,分析了系统功能,并介绍了该系统的应用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应用系统 防汛 IPAD 浦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的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信息管理系统
2
作者 黄琳煜 曹静 +3 位作者 赵倩 吴利强 石朋 瞿思敏 《水利信息化》 2017年第4期48-53,共6页
根据度假区现代化管理的要求,以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为目标,以大数据为基础,建设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环保景观信息管理系统。充分利用上海市各行业、部门已有的信息资源,共享大数据,开发以水文水动力学/对流扩散模型为基础的水安全应... 根据度假区现代化管理的要求,以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为目标,以大数据为基础,建设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环保景观信息管理系统。充分利用上海市各行业、部门已有的信息资源,共享大数据,开发以水文水动力学/对流扩散模型为基础的水安全应急系统,实现水务、环保、绿化、市容景观等信息的实时监控及数据的统计分析,推进度假区管委会环保景观处业务管理的精细化、数字化和系统化,为度假区防汛安全保障和水污染应急指挥、绿化分析、市容景观管理、大气监测及土壤分析等提供决策支持,为度假区信息综合管理提供科学准确的分析和调度决策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 环保景观 信息管理系统 大数据 水文水动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臭水体治理技术及发展趋势
3
作者 王晨晨 《中国高新科技》 2025年第5期155-157,共3页
黑臭水体已成为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简要说明了黑臭水体形成的原因;按照物理、化学、生物及生态治理对现有的黑臭水体治理技术进行分类、介绍;阐述了我国未来黑臭水体治理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黑臭水体 治理技术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苏依列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8年第8期184-185,共2页
对于河道整治工作不仅是水利管理,也是一种生态保护。目的是通过规划改造河道和加强治理,控制河势,防止水流破坏堤防,从而确保河道稳定运行。可见在河道综合整治工程中,必须处理城镇发展和河道生态保护二者之间的关系,结合河道已有的自... 对于河道整治工作不仅是水利管理,也是一种生态保护。目的是通过规划改造河道和加强治理,控制河势,防止水流破坏堤防,从而确保河道稳定运行。可见在河道综合整治工程中,必须处理城镇发展和河道生态保护二者之间的关系,结合河道已有的自然地貌与水文特征开展治理工作。主要研究迪斯尼外围长界港综合整治工程关键技术,希望能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工程 综合整治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护坡在内河航道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汤晨 张玉兰 《港口科技》 2020年第3期25-28,52,共5页
为试验聚氨酯护坡对河道生态、景观的提升作用,并研究其推广价值,在上海某内河航道工程中设置聚氨酯护坡试验段,分析该新型护坡的施工工艺、造价等,并与传统浆砌块石护坡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传统浆砌块石护坡相比,聚氨酯护坡具有施工... 为试验聚氨酯护坡对河道生态、景观的提升作用,并研究其推广价值,在上海某内河航道工程中设置聚氨酯护坡试验段,分析该新型护坡的施工工艺、造价等,并与传统浆砌块石护坡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传统浆砌块石护坡相比,聚氨酯护坡具有施工效率高、生态景观性好、抵抗船行波能力强等特点,但经济性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河航道 聚氨酯护坡 施工效率 生态性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后汛期长江口严重咸潮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乔红杰 王金华 +1 位作者 张志林 卜东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8-72,共5页
2022年长江流域出现“汛期反枯”现象,9月长江口河段遭遇了历史罕见的咸潮入侵,对长江口沿江水源地造成严重威胁。为研究2022年后汛期(9~10月)长江口严重咸潮入侵的空间分布,掌握咸潮上溯的最上游位置,基于2022年9~11月长期站实测资料... 2022年长江流域出现“汛期反枯”现象,9月长江口河段遭遇了历史罕见的咸潮入侵,对长江口沿江水源地造成严重威胁。为研究2022年后汛期(9~10月)长江口严重咸潮入侵的空间分布,掌握咸潮上溯的最上游位置,基于2022年9~11月长期站实测资料和咸潮应急监测资料及历年实测水文资料,定量分析了长江口咸潮的横向、纵向及垂向分布,结合FVCOM盐度数值模型进行模拟。结果显示,北港水域盐度底表层差异显著,底表层盐度比值平均为25;咸潮最严重时,影响到徐六泾节点段,最上游到达苏通大桥上游约1.0 km。研究结果对长江口应急水源地的规划选址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咸潮入侵 盐度 数值模型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有机肥配施对节水灌溉稻田养分累积及水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韩正砥 周明耀 +2 位作者 杨雅琴 姚显紫 侯会静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10-216,共7页
为探讨稻田生物有机肥与化肥合理的配施模式,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比例的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节水灌溉稻田土壤有效养分累积、水稻生长及产量等影响,以确定适宜的肥料配施模式。采用小区试验方法,设置了5个处理:全施化肥(T0)、75%化肥... 为探讨稻田生物有机肥与化肥合理的配施模式,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比例的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节水灌溉稻田土壤有效养分累积、水稻生长及产量等影响,以确定适宜的肥料配施模式。采用小区试验方法,设置了5个处理:全施化肥(T0)、75%化肥配施25%生物有机肥(T1)、50%化肥配施50%生物有机肥(T2)、25%化肥配施75%生物有机肥(T3)、全施生物有机肥(T4)。观测各处理土壤有效养分累积情况、水稻生长情况以及最终产量。结果表明:各处理收割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有提升,提升幅度为21%~29%,而配施生物有机肥可以明显提升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提升幅度分别为2.1%~18.9%和6.0%~11.7%。与T0处理相比,生物有机肥的施用能够提前水稻的分蘖时间,可使水稻叶面积指数提高13.5%~40.5%,对水稻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均有提升作用,T3、T4处理中水稻产量分别提高了7.0%和1.7%,尤其是T3处理的最终收益提高显著,达到了8.7%(P<0.05)。可见,25%化肥配施75%生物有机肥对节水灌溉稻田有效养分累积及水稻生长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肥料配施 水稻 节水灌溉 生长指标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