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为了那“一抹精致深切的乡愁” 对沪剧艺术推广传承的一点思考
1
作者 严蓉 《上海戏剧》 2024年第4期38-39,共2页
起源于浦江两岸田间俚语山歌的沪剧,是以上海方言为表达手段的上海地方戏,被誉为“上海的声音”。沪剧通过舞台艺术形象演绎及传播的内容,除不少源自民间故事传说,或者借鉴学习兄弟剧种的戏目以外,大量说的是“新闻”,唱的是“新闻”。... 起源于浦江两岸田间俚语山歌的沪剧,是以上海方言为表达手段的上海地方戏,被誉为“上海的声音”。沪剧通过舞台艺术形象演绎及传播的内容,除不少源自民间故事传说,或者借鉴学习兄弟剧种的戏目以外,大量说的是“新闻”,唱的是“新闻”。这些“新闻”取材于普通百姓的家长里短,反映出社会和时代的风云,不少戏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演绎铺排、变幻发展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戏 上海方言 表达手段 浦江两岸 家长里短 沪剧 真人真事 艺术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传统戏剧类非遗的传承保护——以上海沪剧为例
2
作者 严蓉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7期75-77,共3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文化瑰宝,其中的传统戏剧类非遗更是我国民间艺术的宝藏。沪剧作为上海的本土地方戏,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突飞猛进的网络和数字化技术的冲击,沪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文化瑰宝,其中的传统戏剧类非遗更是我国民间艺术的宝藏。沪剧作为上海的本土地方戏,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突飞猛进的网络和数字化技术的冲击,沪剧的传承发展面临着困境。本文以沪剧为例,梳理其渊源、特点和保护现状,针对其发展困境探索有效保护沪剧的对策建议,为其他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借鉴思路,实现传统戏剧类非遗项目的社会发展和有效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戏剧 沪剧 传承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群文创作中戏剧作品的质量提升措施
3
作者 施丽明 《戏剧之家》 2025年第8期44-46,共3页
戏剧作为人民群众熟悉并喜爱的艺术形式,其优秀作品不仅能丰富群众文化内容、提升文化品格,更能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在群众文化戏剧创作实践中,创作者需立足群众审美特征,精准把握受众心理诉求,切实保障作品质量。本文分析... 戏剧作为人民群众熟悉并喜爱的艺术形式,其优秀作品不仅能丰富群众文化内容、提升文化品格,更能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在群众文化戏剧创作实践中,创作者需立足群众审美特征,精准把握受众心理诉求,切实保障作品质量。本文分析了戏剧文化与群众文化之间内在关联;阐释了高质量群文戏剧创作对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价值;剖析了当前群文戏剧创作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可行的改进策略,以期推动更多群文戏剧精品的产出,切实提升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文化 戏剧文化 创作质量 提升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作曲技术理论在音乐创作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吕文晓 《戏剧之家》 2025年第6期68-70,共3页
音乐作曲技术理论在音乐创作中的应用是音乐艺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本文深入探讨了作曲技术理论中的关键要素,包括和声、复调、曲式与配器等,并分析了这些理论在民族音乐及现代音乐创作中的具体应用。研究表明,作曲技术理论不仅丰富了... 音乐作曲技术理论在音乐创作中的应用是音乐艺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本文深入探讨了作曲技术理论中的关键要素,包括和声、复调、曲式与配器等,并分析了这些理论在民族音乐及现代音乐创作中的具体应用。研究表明,作曲技术理论不仅丰富了音乐作品的表达形式,还提升了音乐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与表现力。通过实例分析,本文揭示了作曲技术理论如何指导创作者在音乐创作中实现结构的完整性、内容的多样性以及情感的深刻传达,从而推动音乐艺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作曲技术理论 音乐创作 艺术表现力 创新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如何依托群文活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 被引量:1
5
作者 魏亚争 《今古文创》 2021年第4期110-112,共3页
群众文化建设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一部分,是群众接触有益文化、接触正能量文化、提升文化心理向心力的重要途径。鉴于此,群文工作者更要担起使命,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并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 群众文化建设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一部分,是群众接触有益文化、接触正能量文化、提升文化心理向心力的重要途径。鉴于此,群文工作者更要担起使命,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并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使其深深地融入群文工作之中,从而为营造和谐社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做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文活动 传统文化 文化向心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于宋代美学中“遇见”李清照——舞剧《李清照》观后
6
作者 聂冰心 《上海艺术评论》 2024年第6期34-36,共3页
沿着舞剧所铺陈出的李清照高开低走的人生轨迹,我们可以看到,在其温婉的外表下,她的性格与其词作一样,豪放不,毫无钗粉气。她曾是天真烂漫、特立独行的少女,也是刚直正义、敢于反抗不公的巾帼须眉。
关键词 李清照 高开低走 人生轨迹 特立独行 天真烂漫 豪放 巾帼须眉 铺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中式美学在中外合作戏剧创作中的角色和功能
7
作者 施丽明 吕颜婉倩 《上海艺术评论》 2024年第6期85-87,共3页
戏剧是现实的镜子,折射出世情冷暖、人生百态;戏剧是沟通交融的媒介,在跨文化视角下的多元叙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明清戏曲高峰到现当代经典之作,中国戏剧以其深厚的历史人文积淀、丰富多彩的议题内容,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 戏剧是现实的镜子,折射出世情冷暖、人生百态;戏剧是沟通交融的媒介,在跨文化视角下的多元叙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明清戏曲高峰到现当代经典之作,中国戏剧以其深厚的历史人文积淀、丰富多彩的议题内容,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进化力”,焕发出蓬勃旺盛的生机活力。在本土戏剧的迭代之路上,中外融合创作是“考察一国的戏剧在跨越语言、国别、文化、媒介等界线后,如何进入异域文化语境或数字空间,获得他者文化的理解和新的跨文化阐释获得他者文化理解和跨文化阐释”的有效路径。中外合作戏剧通过文化融合、艺术创新、跨文化交流等方式展现其特点和优势,不仅增强了戏剧创作哲学、历史和社会纵深感,而且对促进文化交流、文明互鉴,丰富创作实践、推动艺术理论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阐释 戏剧创作 数字空间 明清戏曲 他者文化 跨文化视角 文化融合 纵深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奔赴的群文创作生态:作品与观众的共生共荣
8
作者 李佳 《上海艺术评论》 2024年第5期96-97,共2页
群文作品作为反映人民群众生活、情感和智慧的艺术形式,在当今社会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构建作品与观众的深度连接在群文创作中尤为重要,群文创作不仅是一种自我表达,更是一种与他人交流的方式。
关键词 自我表达 共生共荣 群文创作 观众 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三弦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9
作者 庄昉 《黄河之声》 2024年第5期30-33,共4页
白凤岩是20世纪三弦艺术的一座里程碑,半个多世纪以来,白凤岩的三弦艺术影响了几代三弦演奏家,白凤岩的音乐创作、技术创新、传道授业等方面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推动了三弦器乐化的进步与完善,他对三弦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 白凤岩是20世纪三弦艺术的一座里程碑,半个多世纪以来,白凤岩的三弦艺术影响了几代三弦演奏家,白凤岩的音乐创作、技术创新、传道授业等方面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推动了三弦器乐化的进步与完善,他对三弦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凤岩 音乐创作 传承发展 技法创新 传艺授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乔治·克拉姆《The summer of evening》第一乐章
10
作者 李天骄 《黄河之声》 2024年第8期63-67,共5页
乔治·克拉姆是20世纪美国当代音乐作曲家。他的创作风格在世界音乐潮流中是独具一格的。他的创作可以分成三个阶段。此次分析的作品为他的晚期作品,同时也是他的大宇宙系列作品三。此曲是为两架扩音钢琴和两个打击乐而作。本人重... 乔治·克拉姆是20世纪美国当代音乐作曲家。他的创作风格在世界音乐潮流中是独具一格的。他的创作可以分成三个阶段。此次分析的作品为他的晚期作品,同时也是他的大宇宙系列作品三。此曲是为两架扩音钢琴和两个打击乐而作。本人重点分析作品中的第一部分《夜晚的声音》。分别从整体的结构及音高组织材料的运用与发展、选用的特殊乐器,及对乐器的要求(包括演奏技法的特殊要求)对作品最终音响效果的影响、音色整体布局三个方面结合谱例对作品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高组织 特殊奏法 音色整体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住宅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与组织 被引量:4
11
作者 方霞珍 《建筑施工》 2015年第3期318-320,共3页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兼具现浇式和装配式两者优点,是绿色施工之方向。通过工程实例,对高层住宅建筑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水平构件、竖向构件、架体支撑、安全防护、人员组织架构进行解析,对同类工程管理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 高层住宅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 施工技术 组织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张越剧新生代的“自画像” 评上戏首届越剧本科班毕业大戏《十二角色》
12
作者 毕震钧 《上海戏剧》 2017年第7期9-11,共3页
当下,优秀传统文化(越剧)如何守正创新,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当代越剧如何应对“转型”和“表演转向”,如何探索越剧在当代的全新表达?即将毕业走向社会的新一代越剧演员,面对艺术与市场的双重压力、演艺和人生的两难选择,... 当下,优秀传统文化(越剧)如何守正创新,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当代越剧如何应对“转型”和“表演转向”,如何探索越剧在当代的全新表达?即将毕业走向社会的新一代越剧演员,面对艺术与市场的双重压力、演艺和人生的两难选择,如何负重前行,突出重围,实现“角色转换”和自我超越,迈出戏剧人生的第一步,开启未来舞台生涯和职业发展的新天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剧演员 毕业 自画像 新生代 本科 优秀传统文化 创新性发展 创造性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成语里的中国智慧
13
作者 魏亚争 《今古文创》 2021年第11期101-103,共3页
中华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根基与来源之一,也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有力体现。成语则是中国语言的精华,蕴含着宝贵的文化财富和中国智慧,从中可以体会到中华文明,了解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和中华传统美德。本文旨在赏析中华... 中华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根基与来源之一,也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有力体现。成语则是中国语言的精华,蕴含着宝贵的文化财富和中国智慧,从中可以体会到中华文明,了解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和中华传统美德。本文旨在赏析中华成语所蕴含的独特的中国智慧,探索如何把成语更好地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结合,让其随着岁月的流逝,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语 传统文化 中国智慧 民族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路追梦-V》整体配器布局分析
14
作者 李天骄 《黄河之声》 2023年第5期72-75,共4页
《丝路追梦-V》是2016年由上海音乐学院5位作曲家周湘林、叶国辉、张旭儒、赵光、尹明五共同创作的多媒体交响剧场《丝路追梦》中的第五乐章。其中第五乐章为尹明五教授谱写,名为《畅想曲》。这部富有西域风格的三管编制的大型交响乐队... 《丝路追梦-V》是2016年由上海音乐学院5位作曲家周湘林、叶国辉、张旭儒、赵光、尹明五共同创作的多媒体交响剧场《丝路追梦》中的第五乐章。其中第五乐章为尹明五教授谱写,名为《畅想曲》。这部富有西域风格的三管编制的大型交响乐队作品总体上以主调音乐传统交响乐写法为其特色,整体的配器布局清晰。音色音响层次丰富多彩,充满了浓郁的西域风格,但不局限于民族风格,高潮处体现出大气恢宏的音响效果。通过音色的细腻变化体现出丝绸之路的色彩及追求中国梦的思想与主题。作品中配器的布局起着结构性的意义。本论文将重点放在整体配器布局分析方面。尹明五教授是作曲家的同时也是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理论专业配器学科的博士生导师。在他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到,配器布局在作品中起着结构性的作用。在《丝路追梦-V》中,根据配器布局可以看出整部作品分成了5个部分。第一部分和最后一部分首尾相呼应。第二部分是呈示。第三部分为展开段落。第四部分为高潮段落。通过缜密的配器布局,使最后作品呈现出主体风格荡气回肠,纵向音响色彩层次丰富细腻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路追梦-V》 音色音响 配器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