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输卵管积水的栓塞治疗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强 匡延平 +4 位作者 傅永伦 李群英 潘芝梅 范莉萍 石海斌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0期722-724,共3页
目的探讨和评价输卵管积水栓塞治疗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在X线透视监视下,行输卵管选择性插管,将微弹簧圈通过微导管送入输卵管近端,达到栓塞输卵管的目的。结果输卵管栓塞98例患者,双侧输卵管栓塞66例,单侧输卵管栓塞32例,共栓塞164侧输... 目的探讨和评价输卵管积水栓塞治疗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在X线透视监视下,行输卵管选择性插管,将微弹簧圈通过微导管送入输卵管近端,达到栓塞输卵管的目的。结果输卵管栓塞98例患者,双侧输卵管栓塞66例,单侧输卵管栓塞32例,共栓塞164侧输卵管,插管均一次性成功。输卵管栓塞后1个月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显示有效者164侧为100%,其中显示最佳效果者136侧输卵管,占82.9%;无效者为0。结论输卵管栓塞的介入治疗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与目前采用的方法相比,无手术并发症,简便,安全,经济,对卵巢功能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积水 栓塞 微弹簧圈 介入治疗 试管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插管治疗输卵管妊娠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强 朱晓平 +4 位作者 孙红 杨慧琳 陈富强 张爱风 范莉萍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5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目的 评价输卵管妊娠非血管介入治疗及球茎端导管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X线透视下,选用球茎端导管引导3 F微细导管配0.045 cm白金头导丝,经阴道、宫腔插入输卵管内,对输卵管妊娠的孕囊进行穿刺,并注入氨甲喋呤,使孕囊死亡。结果 65...  目的 评价输卵管妊娠非血管介入治疗及球茎端导管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X线透视下,选用球茎端导管引导3 F微细导管配0.045 cm白金头导丝,经阴道、宫腔插入输卵管内,对输卵管妊娠的孕囊进行穿刺,并注入氨甲喋呤,使孕囊死亡。结果 65例患者插管均一次成功,58例患者治愈,治愈率为 89.23%。5 例患者(8.62%)介入治疗后β HCG下降, 2例患者(3.45%)治疗后β HCG上升,转手术治疗。65 例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15 例患者术后复查,患侧输卵管通畅。结论 输卵管妊娠介入治疗是一种可行性的新方法,安全,经济,疗效高。术后患侧输卵管通畅,保留了生育能力,适合临床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妊娠 经阴道 插管治疗 非血管介入治疗 输卵管通畅 介入治疗后 β-HCG 应用价值 X线透视 微细导管 导管引导 输卵管内 氨甲喋呤 手术治疗 术后复查 生育能力 患者 治愈率 并发症 球茎 孕囊 患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晚期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及自然转归状况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丹丹 杨慧琳 杨伶俐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88-1490,1495,共4页
目的分析妊娠晚期妇女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感染及产后自然转归状况。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接受孕期产检及分娩的病例3 382例,孕前1年曾接受液基细胞学检测,孕妇于分娩前进行人乳头瘤病毒杂交捕获Ⅱ代(HPV HC-Ⅱ)... 目的分析妊娠晚期妇女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感染及产后自然转归状况。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接受孕期产检及分娩的病例3 382例,孕前1年曾接受液基细胞学检测,孕妇于分娩前进行人乳头瘤病毒杂交捕获Ⅱ代(HPV HC-Ⅱ)法检测,产后1年随访HR-HPV阳性病例,仍为阳性者进一步行细胞学、阴道镜及病理学检查。结果 3 382名妊娠晚期妇女宫颈HR-HPV感染率为18.4%(623/3 382),怀孕3次及3次以上者HR-HPV感染率升高(P=0.016),年龄及产次与妊娠晚期HR-HPV感染无明显关系。530名产妇于产后1年随访HR-HPV,仍为阳性的为140例,阳性率为26.4%(140/530)。140例HR-HPV持续阳性者行细胞学检查,正常/炎症90例,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40例,低度上皮内病变6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4例,50例阴道镜下活检炎症/湿疣变2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16例,CINⅡ4例,CINⅢ8例。结论孕3次以上妊娠晚期HR-HPV感染率升高;孕期HR-HPV感染产后转阴率高,分娩方式与HR-HPV感染转阴无关;产后HR-HPV感染持续存在应密切随访,进一步行细胞学、阴道镜及病理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 子宫颈 宫颈上皮内瘤变 妊娠晚期 产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