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妊娠中期子宫动脉切迹与子痫前期发病风险及血清内皮损伤、胎盘灌注不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郭雪晶 倪鑫 +1 位作者 黄鹰 古航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0期2455-2458,共4页
目的:研究妊娠中期子宫动脉切迹与子痫前期发病风险及血清内皮损伤、胎盘灌注不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单胎初产孕妇2 80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妊娠22-24周时子宫动脉切迹的情况分为切迹组... 目的:研究妊娠中期子宫动脉切迹与子痫前期发病风险及血清内皮损伤、胎盘灌注不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单胎初产孕妇2 80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妊娠22-24周时子宫动脉切迹的情况分为切迹组和非切迹组,于孕24-30周、31-36周、37-41周时采集血清并测定血清中内皮损伤指标VEGF、PLGF、sFlt-1、sEng,行超声检查并测定子宫螺旋动脉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分娩后测定胎盘组织中凋亡分子的含量。结果:切迹组孕妇的子痫前期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切迹组(P〈0.05);孕24-30周、31-36周、37-41周时,切迹组孕妇血清中VEGF、PLGF的含量显著低于非切迹组(P〈0.05),sFlt-1、sEng的含量显著高于非切迹组,子宫螺旋动脉的PI和RI均显著高于非切迹组(P〈0.05);分娩后,切迹组胎盘组织中p57kip2、Bax、Caspase-3、Fas、FasL的含量显著高于非切迹组(P〈0.05)。结论:妊娠中期(妊娠22-24周)子宫动脉切迹的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风险较高并且会造成母体内皮损伤、螺旋动脉重铸障碍、胎盘血流灌注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子宫动脉切迹 内皮损伤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电切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45
2
作者 陈富强 张爱凤 王小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41-645,共5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TCRE)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价值。方法·112例子宫肌腺病患者按1:1随机分为联合组和曼月乐组。联合组采用宫腔镜下TCRE,术后宫内放置曼月乐治疗;曼月乐组单...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TCRE)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价值。方法·112例子宫肌腺病患者按1:1随机分为联合组和曼月乐组。联合组采用宫腔镜下TCRE,术后宫内放置曼月乐治疗;曼月乐组单纯放置曼月乐治疗。术后随访36个月,观察月经量、血红蛋白水平、痛经评分、子宫体积、血CA125水平及并发症。结果·患者平均随访时间42个月,3年随访通过率联合组为73.21%,曼月乐组为50.00%。术后3~36个月2组患者月经量明显减少或缺乏,血红蛋白水平明显提高,血CA125水平及痛经评分明显降低,术后6~12个月子宫体积明显缩小,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4个月联合组子宫体积缩小程度明显优于曼月乐组[(171.3±34.8)mm^3 vs(213.7±38.6)mm^3]。曼月乐组子宫切除率、环脱落率、突破性出血发生率、36个月不规则少量阴道出血发生率均高于联合组(12.50%vs 5.36%,16.07%vs 5.36%,8.93%vs 3.57%,62.25%vs12.5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常见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CRE联合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疗效显著,能显著减少因单纯放置曼月乐引起的不规则少量阴道流血,是保守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曼月乐 宫腔镜 子宫内膜去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子宫内膜去除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子宫肌腺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富强 汪爱萍 +1 位作者 张爱凤 王小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98-1102,共5页
目的观察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TCRE)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曼月乐)治疗子宫肌腺病的临床疗效。方法94例子宫肌腺病患者按2∶2∶1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n=42)、曼月乐组(n=42)和TCRE组(n=21)。治疗后随访24个月,观察月经量、血红蛋... 目的观察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TCRE)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曼月乐)治疗子宫肌腺病的临床疗效。方法94例子宫肌腺病患者按2∶2∶1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n=42)、曼月乐组(n=42)和TCRE组(n=21)。治疗后随访24个月,观察月经量、血红蛋白水平、痛经评分、子宫体积、血CA125水平、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三组病例治疗后各观察时间点的月经量均明显减少,血红蛋白水平提高,痛经评分和血CA125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3、6、12个月时各组子宫体积均明显缩小(P<0.05)。治疗后12、24个月时,TCRE组痛经评分有所反弹,子宫体积有增大趋势;联合治疗组子宫体积缩小明显优于曼月乐组和TCRE组(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24个月时的复发率及治疗后3~6个月内不规则少量阴道出血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曼月乐组和TCRE组(P<0.05)。结论 TCRE联合曼月乐治疗子宫肌腺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且并发症少,是保守治疗子宫肌腺病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腺病 曼月乐 宫腔镜 子宫内膜去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39周引产对初产妇剖宫产率及母婴不良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胡逸凡 张爱凤 狄文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30-436,共7页
目的:探讨妊娠39周引产相对常规妊娠41周引产对初产妇剖宫产率及母婴不良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上海市浦东新区妇幼保健院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2月28日收治的918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均为妊娠39周以上引产分娩、单胎、头位且无明... 目的:探讨妊娠39周引产相对常规妊娠41周引产对初产妇剖宫产率及母婴不良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上海市浦东新区妇幼保健院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2月28日收治的918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均为妊娠39周以上引产分娩、单胎、头位且无明确增加母婴不良结局的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初产妇。根据引产孕周分为妊娠39周组(184例)、妊娠40周组(384例)以及妊娠41周组(350例)。对3组间产妇一般情况、促子宫颈成熟情况、引产方式及不同子宫颈成熟(子宫颈评分≥4分,子宫颈评分<4分)的产程时间进行比较;对3组间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母婴不良结局进行Log-binomial回归分析。结果:①3组初产妇年龄、孕次、孕前体质量指数(BMI)、产前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期增重随引产孕周增加而增加(P<0.05);3组的引产指征、促子宫颈成熟、引产方式的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3组发生剖宫产的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引产失败比例随孕周增加而升高(P<0.05)。③与妊娠41周组比较,妊娠39周组(RR 0.71,95%CI 0.56~0.89)、妊娠40周组(RR 0.78,95%CI 0.65~0.92)的新生儿综合不良结局的风险均降低。子宫颈评分<4分时,3组进入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引产到分娩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子宫颈评分≥4分时,妊娠39周引产进入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和引产到分娩时间均短于妊娠40周及妊娠41周(P<0.05)。结论:妊娠39周引产在不增加剖宫产率的情况下或可降低部分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产 足月分娩 剖宫产 产后出血 胎儿窘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