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城乡结合部社区卒中再发患者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蔚 顾召华 +7 位作者 赵梅珍 朱君效 张燕 史楠 金磊 许东伟 狄勇 张立娟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477-481,共5页
目的分析影响上海市城乡结合部社区卒中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2年1月—2012年12月以上海浦东新区城乡结合部3个社区(周浦、康桥、航头)居民中的卒中患者为调查对象,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892例。其中480例有卒中再发史(再发组),412例... 目的分析影响上海市城乡结合部社区卒中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2年1月—2012年12月以上海浦东新区城乡结合部3个社区(周浦、康桥、航头)居民中的卒中患者为调查对象,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892例。其中480例有卒中再发史(再发组),412例无再发史(首发组)。采用横断面问卷调查方法,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卒中常见危险因素,血压控制、药物二级预防、康复治疗等资料。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再发组中有高血压、冠心病、心房颤动、糖尿病、高脂血症、体质量指数≥24 kg/m2患者的比率高于首发组,年龄高于首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收缩压控制≤140 mm Hg、规范服用活血化瘀类药、进行康复治疗患者的比率低于首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32,95%CI:1.015~1.050)、高血压(OR=2.782,95%CI:1.812~4.271)、冠心病(OR=1.654,95%CI:1.138~2.404)、糖尿病(OR=1.803,95%CI:1.200~2.709)、体质量指数≥24 kg/m2(OR=1.438,95%CI:1.074~1.926)是影响卒中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康复治疗为卒中再发的保护因素(OR=0.832,95%CI:0.696~0.996)。均P<0.05,或P<0.01。结论社区卒中二级预防应加强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超重或肥胖等因素的治疗与控制,康复治疗可降低卒中再发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复发 影响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度认知损害患者氢质子磁共振波谱随访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赵玫 冯春花 +5 位作者 罗铮 毕晓莹 刘振彩 赵梅珍 张蔚 徐晓云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333-337,共5页
目的回顾分析并总结轻度认知损害(MCI)患者认知功能转归及脑组织代谢物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特点。方法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 CA)评价75例轻度认知损害患者和17例性别、年龄、受教育... 目的回顾分析并总结轻度认知损害(MCI)患者认知功能转归及脑组织代谢物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特点。方法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 CA)评价75例轻度认知损害患者和17例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的认知功能,1H-MRS检测左侧海马和左侧额叶代谢物[包括N-乙酰天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肌醇(m I)、谷氨酸复合物(Glx)]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者相比,轻度认知损害患者左侧海马和左侧额叶Glx/Cr比值均降低(P=0.030,0.030)。至随访结束时,MCI组7例(9.33%)进展为阿尔茨海默病、55例(73.33%)认知功能无变化、13例(17.33%)逆转为认知功能正常;正常对照组13例(13/17)认知功能功能无变化,2例(2/17)进展为轻度认知损害,无一例进展为阿尔茨海默病。不同认知功能转化亚组中仅MCI-MCI组患者Glx/Cr比值高于MCI-AD组(P=0.040)。结论左侧海马和左侧额叶Glx/Cr比值降低可能是轻度认知损害患者认知功能恶化较敏感的生物学指标,尚待扩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磁共振波谱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与早期认知障碍临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姚蔚 张倩 +2 位作者 方琦 张立娟 方铭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5期4045-4047,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血管并发症与早期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19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血管并发症情况分为3组(A组为大血管并发症组,B组为微血管并发症组,C组为联合血管并发症组),均测试血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 目的探讨2型糖尿血管并发症与早期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19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血管并发症情况分为3组(A组为大血管并发症组,B组为微血管并发症组,C组为联合血管并发症组),均测试血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并完成连线测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韦氏记忆量表测验。结果 3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压、HbA1c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但3组患者的连线测验、WCST、韦氏记忆量表中的短时记忆及瞬时记忆成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成绩最差,B组成绩次之;长时记忆方面,A组患者成绩显著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血管损伤较单纯血管损伤的认知障碍更加明显;但与单纯血管损伤相比,其微血管并发症较大血管并发症危险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认知障碍 糖尿病血管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较大面积缺血性卒中出血性转化预后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张立娟 金磊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213-218,共6页
目的探讨较大面积缺血性卒中出血性转化的预后。方法 120例较大面积(梗死灶体积>45 cm^3)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影像学改变及临床表现分组;分别观察发病后不同时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3个月时Barthel指数、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及发... 目的探讨较大面积缺血性卒中出血性转化的预后。方法 120例较大面积(梗死灶体积>45 cm^3)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影像学改变及临床表现分组;分别观察发病后不同时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3个月时Barthel指数、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及发病急性期头部CT低密度灶及恢复期软化灶体积,并分析出血性转化发生时间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入院第14天时,阻塞动脉血管再通后无出血性转化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减少(24.25±1.18),症状性出血性转化患者评分增加(38.74±1.72),病情加重,各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或P<0.01);随访1、3和6个月时,无症状性出血性转化和阻塞动脉血管再通后无出血性转化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逐渐减少,神经功能显著改善,与症状性出血性转化组和阻塞动脉血管未再通无出血性转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发病后3个月时,无症状性出血性转化及阻塞动脉血管再通后无出血性转化患者Barthel指数(88.70±6.20.89.30±6.10)及改良Rankin量表评分(1.52±0.78,1.53±0.76)显著改善,神经功能恢复良好,且优于症状性m血性转化组和阻塞动脉血管未再通无出血性转化组(均P<0.01)。经治疗后,无症状性出血性转化及阻塞动脉血管再通后无出血性转化患者无论低密度灶或软化灶体积均明显缩小且无占位效应(均P<0.01),治疗总有效率达97.50%,预后优于症状性出血性转化组和阻塞动脉血管未再通无出血性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出血性转化并非都会使病情加重,早期无症状性出血性转化为缺血性卒中血管再通的一种表现,经治疗后阻塞动脉血管再通者远期神经功能改善明显,优于阻塞动脉血管未通者,远期预后良好。症状性出血性转化患者预后较差,其临床症状是缺血性卒中与出血性转化的叠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脑出血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