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诊室设置与利用情况调查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闫云云 先洪洪 +5 位作者 汪杰 孙先进 王海棠 顾燕峰 杜兆辉 孙晓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4期4312-4318,共7页
背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诊室设置是一项重要的经验总结与尝试,目前发热诊室试点工作已开展一年有余,分析其运行情况十分必要。目的调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诊室的设置与利用情况,总结经... 背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诊室设置是一项重要的经验总结与尝试,目前发热诊室试点工作已开展一年有余,分析其运行情况十分必要。目的调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诊室的设置与利用情况,总结经验并提出相应建议。方法于2021-02-22至2021-03-02,采用多阶段抽样法,选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全程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员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其所在机构是否开设了发热诊室〔包括疫情防控期间设置的发热(哨点)诊室和疫情防控前设置的发热门诊〕,以及累计使用时间、累计接诊人次、累计转诊率、累计确诊人次。结果最终回收有效问卷718份,来自408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其中,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设了发热诊室的机构208家(51.0%),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之前已开设的机构91家(22.3%),一直未开设的机构109家(26.7%)。271例应答者参与了发热诊室工作。根据该271份问卷:截至2021年1月底,发热诊室的中位累计使用时间为12(10)个月;188例(69.4%)应答者表示累计接诊人次<300人次,45例(16.6%)应答者表示累计接诊人次>1000人次;184例(67.9%)应答者表示累计转诊率<3%,35例(12.9%)应答者表示累计转诊率>70%;238例(87.8%)应答者表示接诊的所有患者中最终确诊为新冠肺炎的人数为0例。χ^(2)检验结果显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设发热诊室与疫情防控之前开设发热诊室的累计接诊人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地区(包括按经济带划分、按本城市内地理位置划分、按所属地区疫情期间最高风险等级划分)发热诊室的累计接诊人次、累计转诊率、累计确诊人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发热诊室的设置时间与累计使用时间、累计接诊人次呈正相关(r_(s)值分别为0.37、0.18,P<0.05),按经济带划分地区(东、中、西部)与累计确诊人次呈正相关(r_(s)=0.13,P<0.05)。结论超2/3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或之前设置了发热诊室/门诊。不同地区因素的发热诊室在累计接诊人次、累计转诊率、累计确诊人次方面无明显差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之前开设发热门诊的接诊工作量高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设置的发热(哨点)诊室,表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具有一定处置发热患者的工作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哨点监测 发热诊室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初级卫生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哨点诊室设置标准:基于专家讨论的归纳总结 被引量:10
2
作者 闫云云 范腾阳 +3 位作者 王海棠 张剑敏 杜兆辉 孙晓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90-1197,共8页
背景国际范围内许多国家建立了基于传染病的哨点监测,在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常态化防控背景下,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健康司建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发热哨点诊室。目的为了监测和防控秋冬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局部流行及可能发生的其他传... 背景国际范围内许多国家建立了基于传染病的哨点监测,在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常态化防控背景下,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健康司建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发热哨点诊室。目的为了监测和防控秋冬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局部流行及可能发生的其他传染病,基于我国不同地区间的医疗水平及医疗资源差异,制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哨点诊室设置标准。方法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选取专家,并设计两轮专家讨论法。参考上海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哨点诊室建设,设计第一轮专家讨论会(15人),会议时间为2020-06-30。在第一轮讨论提纲基础上,结合国家、各省市有关发热哨点诊室建设的政府政策文件,以及国内外有关哨点建设文献,设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哨点诊室设置指导原则讨论稿》,邀请全国不同地区、不同单位基层医疗专家进行第二轮专家讨论(29人),会议时间为2020-08-14。结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哨点诊室设置标准主要包括6个方面:设置原则、功能设置、诊室设置、人员配备、工作路径及工作要求。二级指标包括:功能设置(日常功能、疫情期间功能要求)、诊室设置(房屋要求、设施设备配置及标志标识)、人员配备(医护、行政与工勤人员配置)、工作路径(预检、接诊、处置及健康宣教)、工作要求(接诊、防护、管理、培训、消毒、督导及保障)。结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哨点诊室建设是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体现,发热哨点诊室的功能应包括预检分诊、发热患者的接诊筛查、及时上报并协助安排转诊,同时可有效防止院内感染;发热哨点诊室的硬件与人员配置可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自身条件按不同级别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发热哨点诊室 建设标准 专家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德尔菲法构建社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被引量:31
3
作者 赵春艳 王小芳 +5 位作者 胡爱忠 屠庆 蒋佟迎 陈益清 沙莎 葛津津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23期23-25,共3页
目的构建社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客观评价并切实提高社区护理质量提供依据和对策。方法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选取上海市18个区县的社区卫生中心和质量控制中心从事护理管理工作10年以上、具有主管护师以上职称的社区护理管理专家16... 目的构建社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客观评价并切实提高社区护理质量提供依据和对策。方法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选取上海市18个区县的社区卫生中心和质量控制中心从事护理管理工作10年以上、具有主管护师以上职称的社区护理管理专家16名作为函询对象,应用德尔菲法对社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进行2轮函询。结果专家的权威程度(Cr)系数为0.86,专家意见协调系数为0.18~0.35(P<0.01);建立的社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包括社区护理中心护理质量、社区护理站点护理质量、家庭医生签约及上门服务护理质量、服务团队的满意率、社区护理质量创新等5个一级指标(其权重分别为0.51,0.15,0.19,0.09,0.06)和24个二级指标、33个三级指标。结论专家的积极性、权威程度及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均较高;社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应体现社区护理"六位一体"的功能及区域性特征和持续优质服务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护理质量 评价指标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七色管理法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社区分级分类分层防控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韬 张宜民 +3 位作者 李艳 陈冬冬 李觉 祝墡珠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2379-2384,共6页
为强化和规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的社区防控工作,社区卫生相关专家联合制订了"运用七色管理法实施新冠肺炎社区分级分类分层防控的实践方案"("方案")。"方案"依据疾病危害性分别给予确诊病例(红... 为强化和规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的社区防控工作,社区卫生相关专家联合制订了"运用七色管理法实施新冠肺炎社区分级分类分层防控的实践方案"("方案")。"方案"依据疾病危害性分别给予确诊病例(红色)6级、疑似病例(橙色)5级、密切接触者(黄色)4级、居家隔离人员(白色)3级、解除隔离人员/居家健康管理人员(深蓝色)2级、解除隔离持续观察人员(浅蓝色)1级、正常人群(绿色)0级管理。本文详细阐述了各级人群的纳入范围、名单来源、管控归属、社区防控措施和管理目标、社区管理流程,汇总分析了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开展效果。旨在帮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员在打赢疫情"狙击战"的过程中,知晓面临对象的类别归属和应采取的社区防控措施,切实做好社区网格化管理和"地毯式"排查,守好社区防控的"大门",确保整体疫情防控的平稳有效,从根本上保障社区居民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冠状病毒感染 传染病控制 社区卫生服务 分级分类分层管理 七色管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