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康复干预和ERP诊疗新技术联合应用在精神分裂症康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吴雪芬 陈良虎 +1 位作者 王爱华 陈冲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42-545,549,共4页
目的探讨精神康复干预(PRI)和事件相关脑电位(ERP)诊疗新技术联合应用在精神分裂症康复中的作用及干预效果。方法将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采用PRI和ERP对精神分裂症进行康复治疗。结果 1实施PRI后,研究... 目的探讨精神康复干预(PRI)和事件相关脑电位(ERP)诊疗新技术联合应用在精神分裂症康复中的作用及干预效果。方法将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采用PRI和ERP对精神分裂症进行康复治疗。结果 1实施PRI后,研究组患者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测定(SDSS)减分值以及治疗依从性问卷增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2实施PRI后,研究组患者家属的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因子减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3研究组随着症状缓解,ERP检测中的主要指标靶刺激P2、P3波幅也随之改善(P<0.05或0.01)。结论 PRI治疗对患者恢复社会功能、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均有显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康复干预 事件相关脑电位 精神分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8
2
作者 袁勤 陆红英 +4 位作者 陶丽 朱雪梅 刘瑜俐 沈英 吴继红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2期182-185,共4页
目的 :探讨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自知力和治疗态度的影响。方法 :共入组精神分裂症患者55例,脱落8例。对入组患者实施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并将这一护理模式延伸至社区,在入组时、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出院后12个月... 目的 :探讨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自知力和治疗态度的影响。方法 :共入组精神分裂症患者55例,脱落8例。对入组患者实施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并将这一护理模式延伸至社区,在入组时、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出院后12个月共4次分别用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量表(SQLS)和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定入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自知力和治疗态度。结果:干预后自身对照,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自知力和治疗态度均有改善(P<0.01);而在出院后6个月、12个月患者的生活质量,自知力和治疗态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出院后12个月下降更为明显。结论 :实施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自知力和治疗态度,住院期间实施个案管理护理模式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案管理护理模式 精神分裂症 生活质量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在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3
作者 袁勤 陆红英 +4 位作者 陶丽 朱雪梅 刘瑜俐 沈英 吴继红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20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自知力和治疗态度的影响。方法 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将11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实施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分别于患者入组时、...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自知力和治疗态度的影响。方法 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将11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实施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分别于患者入组时、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及12个月,用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the schizophrenia quality of life scale,SQLS)及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nsight and treatment attitudes questionnaires,ITAQ)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6、12个月,SQLS各分量表评分均低于入组时;出院后6、12个月,SQLS各分量表评分又高于出院时;出院时及出院后6、12个月,研究组SQLS各分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or P<0.01)。对照组出院后6、12个月,ITAQ评分明显低于出院时;而研究组出院后6、12个月,ITAQ评分高于入组时;出院时及出院后6、12个月,研究组ITA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或P<0.01)。结论实施个案管理护理模式使精神分裂症患者从医院至社区都得到科学的管理,提升了患者的认知能力及治疗依从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个案管理 护理 生活质量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识别抑郁症的差异表达基因模块 被引量:2
4
作者 耿瑞杰 姚琳 +7 位作者 黄欣欣 禹顺英 苑成梅 洪武 吕钦谕 王庆中 易正辉 方贻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24-731,共8页
目的·采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探索抑郁症相关的差异基因模块及其枢纽基因,并对差异基因模块进行生物功能注释。方法·在之前对8例抑郁症患者及8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 目的·采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探索抑郁症相关的差异基因模块及其枢纽基因,并对差异基因模块进行生物功能注释。方法·在之前对8例抑郁症患者及8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外周血mRNA微阵列分析实验的基础上,应用t检验筛选抑郁症患者与对照组的差异表达基因,通过R软件WGCNA包进行分析;当关联系数阈值设定为0.9时,参数β=14,以此构建基因数据集的共表达网络。应用混合动态树切割方法切割网络产生基因模块。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评估基因模块和抑郁症之间的相关性,分别选取与抑郁症正相关性和负相关性最强的基因模块,并选择模块内连接性最强的前3个基因作为枢纽基因。最后利用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对2个模块进行功能注释。结果·从16个样品中获得4125个差异表达基因,从中识别出9个基因模块,选择蓝色(blue)模块(R=-0.91,P=0.000)和青色(cyan)模块(R=0.76,P=0.000)进行后续研究。Blue模块的枢纽基因为JAM2(junctional adhesion molecule 2)、SCRN2(secernin 2)和IGHV7-81(immunoglobulin heavy variable 7-81);cyan模块的枢纽基因为SCFD2(Sec1 family domain containing 2)、NR5A2(nuclear receptor subfamily 5 group A member 2)和KCNMA1(potassium calcium-activated channel subfamily M alpha 1)。生物功能注释发现,cyan模块的基因主要富集在胚胎发育、细胞生长、免疫及炎症等生物学过程,blue模块基因则主要在物质加工转运及感染等方面富集。结论·得到2个外周血mRNA基因模块和6个枢纽基因(JAM2、SCRN2、IGHV7-81、SCFD2、NR5A2和KCNMA1),可能与抑郁症显著相关;这2个基因模块可能在胚胎发育、免疫和炎症反应、物质加工转运等方面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差异表达基因 枢纽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