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酮类甘草甙对慢性肾病大鼠血管钙化、肾间质炎症及NLRP3/caspase-1/IL-1β蛋白的影响
1
作者 孙美美 杨娟 +2 位作者 邝永玲 芮婷婷 杨振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17-20,I0002,共5页
目的:探究黄酮类甘草甙对慢性肾病大鼠血管钙化、肾间质炎症及NLRP3/caspase-1/IL-1β蛋白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分为正常(CO)组,模型(MO)组,低剂量甘草甙(LL)组,高剂量甘草甙(HL)组,每组10只,对MO组、LL组、HL组用腺嘌呤灌胃法建立慢... 目的:探究黄酮类甘草甙对慢性肾病大鼠血管钙化、肾间质炎症及NLRP3/caspase-1/IL-1β蛋白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分为正常(CO)组,模型(MO)组,低剂量甘草甙(LL)组,高剂量甘草甙(HL)组,每组10只,对MO组、LL组、HL组用腺嘌呤灌胃法建立慢性肾病大鼠模型,CO组不建模,建模成功后对LL组灌胃50 mg/kg甘草甙,对HL组灌胃150 mg/kg的甘草甙,CO组、MO组同期灌胃同体积生理盐水,HE染色检测肾组织病理形态,Von Kossa染色检测腹主动脉组织钙化情况,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生化指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肾组织炎症相关因子,免疫印迹法及Real-time PCR法检测NLRP3/caspase-1/IL-1β表达。结果:CO组腹主动脉未见钙盐沉积,MO组腹主动脉可见大量黑色颗粒,与MO组比较,LL组、HL组腹主动脉黑色颗粒明显减少;与CO组相比,MO组Scr、BUN、P^(3-)、MCP-1、TNF-α、iNOS、NLRP3、caspase-1、IL-1β升高(P<0.05),Ca^(2+)降低(P<0.05);与MO组比较,LL组、HL组Scr、BUN、P^(3-)、MCP-1、TNF-α、iNOS、NLRP3、caspase-1、IL-1β降低(P<0.05),Ca^(2+)水平升高(P<0.05),且HL组比LL组变化明显(P<0.05)。结论:甘草甙对慢性肾病大鼠具有显著疗效,可显著改善血管钙化,降低肾间质炎症及NLRP3/caspase-1/IL-1β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甙 慢性肾病 血管钙化 肾间质炎症 NLRP3 CASPASE-1 IL-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郭美华 皮小陵 +1 位作者 徐琴芳 傅立倩 《中国血液净化》 2012年第6期318-320,共3页
目的了解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rtery atherosclerosis,CAS)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55例MHD患者。采用高分辨B型超声多普勒方法测定其双侧颈动脉解剖,... 目的了解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rtery atherosclerosis,CAS)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55例MHD患者。采用高分辨B型超声多普勒方法测定其双侧颈动脉解剖,按斑块有无分为斑块阳性组和斑块阴性组。对2组各数据进行比较,并对斑块产生的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55例MHD患者中,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为69.09%。与斑块阴性组相比,阳性组患者颈动脉血管内皮厚度(即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明显增加(P=0.001)。2组患者在年龄(P<0.001)、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水平(P=0.01)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P=0.002)上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β=1.102,P=0.014)、高CRP水平(β=0.138,P=0.026)是颈动脉斑块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MHD患者具有较高的CAS发生率,其主要危险因素是高龄、高CR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颈动脉 粥样硬化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45例菌群分布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郭美华 皮小陵 《中国血液净化》 2010年第4期220-221,共2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常见菌群分布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对45例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患者进行血培养并对培养出的菌株测定其对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45例标本中,42...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常见菌群分布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对45例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患者进行血培养并对培养出的菌株测定其对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45例标本中,42例阳性,共分离出12种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13例,占64%,革兰氏阳性杆菌29例,占29%。感染病原菌以鲍曼复合不动杆菌(42%)、表皮葡萄球菌(16%)、金黄色葡萄球菌(9%)为主。检出的2株大肠埃希菌中有1株为超广谱a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a lactamase,ESBL)。对于革兰氏阴性杆菌,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氟哌酸最为敏感。对于葡萄球菌属最为敏感的抗生素为万古霉素和利奈唑烷。结论我院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中鲍曼复合不动杆菌检出率远大于葡萄球菌,根据经验和药敏试验抗感染治疗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中心静脉 留置导管 感染 菌群分布 细菌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肌钙蛋白T水平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徐雁 富秀英 +2 位作者 孙美美 傅立倩 皮小陵 《中国血液净化》 2014年第7期497-501,共5页
目的 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MHD治疗3个月以上的稳定患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受试者血清cTnT。用Spearman相关和线性... 目的 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MHD治疗3个月以上的稳定患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受试者血清cTnT。用Spearman相关和线性回归分析cTnT与其它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比较cTnT、氨基末端脑钠肽原(amino—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及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和左心室肥大的相关性。结果 123例MHD患者血清cTnT中位数为0.046(0.028~0.066)ng/ml。合并CVD的患者血清cTnT水平显著高于非CVD患者(0.062[0.044~0.083]ng/ml比0.031[0.020~0.046]ng/ml,P=-0.002)。糖尿病患者血清cTnT水平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0.061[0.042~0.102]ng/ml比0.044[0.025~0.064]ng/ml,P=0.003)。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cTnT与年龄(ρ=0.309,P=0.002)、糖化白蛋白(ρ=0.192,P=0.040)、NT—proBNP(ρ=0.448,P〈0.001)、hsCRP(ρ=-0.335,P〈0.001)、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ρ=0.315,P=0.004)及左心室质量指数(ρ=0.369,P〈0.001)呈正相关,与血清前白蛋白(ρ=-0.280,P=0.00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ρ=-0.201,P=0.047)呈负相关。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β=0.204,P=0.043)、NT—proBNP(β=0.299,P=0.020)及左心室质量指数(β=0.345,P=0.003)与血清cTnT水平独立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cTnT水平与CVD的相关性高于NT—proBNP及hsCRP,与左心室肥大的相关性介于NT—proBNP与hsCRP之间。结论 MHD患者血清cTnT水平显著升高,cTnT水平升高与患者高龄、容量负荷、营养不良、微炎症状态、左心室肥大及伴发CVD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心肌肌钙蛋白T 心血管疾病 左心室肥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