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羟磷灰石骨水泥/去甲万古霉素缓释系统的体内释药试验 被引量:3
1
作者 杨莽 张彩霞 陈德敏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8-160,共3页
目的研究相同剂量的羟磷灰石骨水泥 /去甲万古霉素 (HAC/NVCM)局部和全身用药 ,及全身血药浓度和局部骨药浓度的差异。方法形成兔右侧胫骨上端骨缺损模型。局部用药组 (A组 ) :在骨缺损中放入一定载药量的HAC/NVCM ,术后 0 .5、1、6、2 ... 目的研究相同剂量的羟磷灰石骨水泥 /去甲万古霉素 (HAC/NVCM)局部和全身用药 ,及全身血药浓度和局部骨药浓度的差异。方法形成兔右侧胫骨上端骨缺损模型。局部用药组 (A组 ) :在骨缺损中放入一定载药量的HAC/NVCM ,术后 0 .5、1、6、2 4、72h和 1、2周分别自耳动脉取血以及自材料植入区外围 0 .5cm取局部骨组织 ,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不同时间点血清和骨组织中NVCM浓度。全身用药组 (B组 ) :放入未载药HAC ,自兔耳缘静脉注射 10 %NVCM溶液按 10mg/kg计算。术后 10min和 0 .5、1、6、2 4h分别取耳动脉血和局部用药组相同部位的骨组织 ,分别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清和骨组织中NVCM浓度。结果相同的用药剂量 ,采用局部用药能获得数十倍于全身用药的局部骨药浓度且持续较长时间 ,同时全身血药浓度维持较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用药 骨组织 全身用药 药组 骨水泥 去甲万古霉素 羟磷灰石 和局 结论 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磷灰石骨水泥/去甲万古霉素体外缓释试验 被引量:1
2
作者 杨莽 张彩霞 陈德敏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9期738-741,共4页
目的 探讨羟磷灰石骨水泥/去甲万古霉素(HAC/NVCM)缓释系统中药物缓释的动力学规律和影响因素。方法经不同载药量(5、10 mg)、调和比(2.0:1、2.5:1)、缓释面积(整个表面,1/2表面)、厚度(2、4 mm)和缓释介质(PBS、SBF)制备五组HAC/NVCM... 目的 探讨羟磷灰石骨水泥/去甲万古霉素(HAC/NVCM)缓释系统中药物缓释的动力学规律和影响因素。方法经不同载药量(5、10 mg)、调和比(2.0:1、2.5:1)、缓释面积(整个表面,1/2表面)、厚度(2、4 mm)和缓释介质(PBS、SBF)制备五组HAC/NVCM试样。将试样放入磷酸缓冲液或模拟体液中浸泡,通过对浸泡液中NVCM浓度的测定,观察药物缓释的动力学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HAC/NVCM缓释系统具有明显的缓释功能,缓释时间持续达5周,药物的释放速度和释放量受载药剂量、调和比、缓释面积、厚度和缓释介质的影响。结论 通过相关因素的控制可以制成不同类型的HAC/NVCM缓释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系统 骨水泥 去甲万古霉素 HAC 羟磷灰石 体外 载药量 动力学规律 磷酸 药物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拔牙诱发急性胆囊炎1例
3
作者 荆得宝 于素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85-985,共1页
患者男,53岁,工人,既往体建,否认全身系统性疾病。因制作义齿的需要拔除44。45残根。术中用2%的利多卡因(含1:100000肾上腺素)行下齿槽阻滞麻醉,术中镇痛效果好,手术顺利。术后2h麻药消失拔牙创口自觉疼痛,进少量流质,疼痛... 患者男,53岁,工人,既往体建,否认全身系统性疾病。因制作义齿的需要拔除44。45残根。术中用2%的利多卡因(含1:100000肾上腺素)行下齿槽阻滞麻醉,术中镇痛效果好,手术顺利。术后2h麻药消失拔牙创口自觉疼痛,进少量流质,疼痛持续加重。术后4h伴有头痛,头晕,胸闷,并伴有右肩背部疼痛,发热来口腔科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牙创口 急性胆囊炎 全身系统性疾病 诱发 右肩背部疼痛 自觉疼痛 阻滞麻醉 肾上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镧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孙嘉方 荆得宝 +3 位作者 刘海江 李晅 王丽琴 王小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43-748,共6页
目的:评估镧盐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临床症状以及骨吸收的影响。方法:选健康SD大鼠68只,用外科缝线结扎左侧上颌第二磨牙(M2)颈部并予10%高糖水每日喂养,诱导形成大鼠牙周炎模型。结扎4周后随机选4只大鼠处死,取左侧上颌M2牙周组织块制作... 目的:评估镧盐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临床症状以及骨吸收的影响。方法:选健康SD大鼠68只,用外科缝线结扎左侧上颌第二磨牙(M2)颈部并予10%高糖水每日喂养,诱导形成大鼠牙周炎模型。结扎4周后随机选4只大鼠处死,取左侧上颌M2牙周组织块制作切片,观察牙周炎模型建立情况。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6只:生理盐水冲洗对照组(P组);氯己定冲洗组(P1组);镧盐冲洗组(P2组);镧盐喂养组(P3组)。每4周测量各组大鼠临床指标,与治疗前自身对照。治疗3个月后,处死各组大鼠并取左上颌M2牙周组织块制作标本,用体视镜观察并测量牙槽骨吸收情况。结果:治疗后P1、P2、P3组各临床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5),P组PD、TM虽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各组间比较P3组牙槽骨吸收值与面积值较P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0.12%复方氯己定、0.1 mmol/L镧盐水冲洗及0.01 mmol/L镧盐喂养对大鼠牙周炎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明显,镧盐喂养对缓解牙槽骨吸收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镧 牙周炎模型 牙槽骨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颜色饰面瓷对CAD/CAM氧化铝渗透陶瓷颜色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马光曙 毕洪广 +2 位作者 刘梅 谢海峰 章非敏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28-1131,1145,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颜色Vita Alpha饰面瓷对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氧化铝渗透陶瓷颜色的影响,并与对应的金瓷修复体相比较,为临床选色、配色提供依据。方法:将4组CAD/CAM氧化铝渗透后瓷片(ALC瓷)和10个烤瓷Ni-Cr合金试件(... 目的:分析不同颜色Vita Alpha饰面瓷对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氧化铝渗透陶瓷颜色的影响,并与对应的金瓷修复体相比较,为临床选色、配色提供依据。方法:将4组CAD/CAM氧化铝渗透后瓷片(ALC瓷)和10个烤瓷Ni-Cr合金试件(随机分为2组),按照常规步骤分层堆加A2/A3不透明牙本质瓷、牙本质瓷和牙釉质瓷,测量并计算各组的颜色差异。结果:实验组4组氧化铝陶瓷试件完成前后的颜色空间、对照组2组金瓷试件的颜色以及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颜色均显示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自制玻璃料渗透氧化铝陶瓷颜色空间均在中国人牙的色度范围内,与金瓷相比,其明亮度较高,b*轴偏黄,符合中国人牙色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饰面瓷 氧化铝渗透陶瓷 颜色 金瓷修复体 CAD/C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