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学性传记合作作品著作权之认定——兼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四条 被引量:6
1
作者 叶海涛 《知识产权》 CSSCI 2003年第2期53-54,共2页
本文所探讨的不是宽泛意义上的文学性传记,而是主要针对自传体文学作品的作者,认为应当单独作为一个序列的文学性自传作品.
关键词 文学性传记 合作作品 著作权 权属认定 著作权法 精神权利 财产权利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民法时效利益之抛弃——兼评最高法院法复(1997)4号和法释(1999)7号两则司法解释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秋良 段守亮 蔡东辉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32-36,共5页
时效利益在不同立法例有不同体现,但以义务人因此享有了不被强制履行义务的利益为其共性。时效利益虽并不完全符合道德理念,但却符合法律的目的和社会的公益。我国民法短期时效的制度设计使得时效制度的主要功能在于促使权利人行使权利... 时效利益在不同立法例有不同体现,但以义务人因此享有了不被强制履行义务的利益为其共性。时效利益虽并不完全符合道德理念,但却符合法律的目的和社会的公益。我国民法短期时效的制度设计使得时效制度的主要功能在于促使权利人行使权利。与之对应,时效利益抛弃的意思表示必须要达到义务人愿意履行义务的程度。不能认为时效利益的享有违背诚实信用原则而对义务人的意思表示作扩张解释。最高法院法复(1997)4号司法解释比之德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立法例有所超越,符合我国时效制度的意旨。法释(1999)7号司法解释则应严格地限制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 时效利益 最高法院 中国 道德理念 时效制度 司法解释 诚实信用原则 抗辩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法典》框架下姓名与特定名称财产利益的保护 被引量:5
3
作者 张伟君 庄雨晴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9-86,共18页
《民法典》通过不同的条款确立了姓名与特定名称中财产利益的保护规则,对于特定名称财产利益的保护设定了“知名度”和“公众混淆”要件,但对于姓名财产利益的保护却没有这样的前提,这不但未充分吸收已有司法实践经验,也未充分吸收《反... 《民法典》通过不同的条款确立了姓名与特定名称中财产利益的保护规则,对于特定名称财产利益的保护设定了“知名度”和“公众混淆”要件,但对于姓名财产利益的保护却没有这样的前提,这不但未充分吸收已有司法实践经验,也未充分吸收《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已有规定。经过登记的姓名与自然人之间不存在当然对应关系,知名度是认定一个姓名在公众中是否具有可识别性的关键考察因素,知名度的高低体现了姓名商业价值的高低,是侵权损害赔偿数额的考量因素。损害姓名与特定名称财产利益的后果不仅限于导致公众混淆,同时还包括攀附或者利用名人的声誉等情形。立法应该为姓名与特定名称的财产利益的保护设置统一的规则,在现有规则的解释上则应该尽量缩小姓名与特定名称的财产利益保护前提上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人格权 姓名权 公开权 商品化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入WTO对法院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1
4
作者 潘福仁 徐俊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1-83,共3页
中国“入世”以后 ,法院的新类型案件、疑难案件和受理案件的总量都将大幅上升 ,WTO协议、有关国际条约及其他法律的适用难度将加大 ,而法院的审判专业人才也将更加缺乏。面对加入WTO给法院工作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 ,人民法院应积极采... 中国“入世”以后 ,法院的新类型案件、疑难案件和受理案件的总量都将大幅上升 ,WTO协议、有关国际条约及其他法律的适用难度将加大 ,而法院的审判专业人才也将更加缺乏。面对加入WTO给法院工作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 ,人民法院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转变观念 ,树立现代司法理念 ,积极稳妥推进法院改革 ,推进法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 ,以做好审判工作 ,适应“入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院工作 法院改革 疑难案件 司法理念 国际条约 审判工作 法官 人民法院 适用 受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艺术作品版权侵权的判定——以“重庆大轰炸”版权纠纷案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徐俊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7-50,共4页
"重庆大轰炸"版权侵权纠纷一案系视觉艺术作品版权侵权纠纷的典型案例。遵循版权侵权判定展开的一般过程,试图通过该案的引入,在分析作品创作规律的基础上,对视觉艺术作品版权侵权判定,尤其是实质性相似的判定过程予以阐释和... "重庆大轰炸"版权侵权纠纷一案系视觉艺术作品版权侵权纠纷的典型案例。遵循版权侵权判定展开的一般过程,试图通过该案的引入,在分析作品创作规律的基础上,对视觉艺术作品版权侵权判定,尤其是实质性相似的判定过程予以阐释和说明,为同类案件的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艺术作品 版权侵权 独创性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标惩罚性赔偿法律适用要件的类型化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徐俊 叶明鑫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9-96,共18页
商标法引入惩罚性赔偿已逾六载,实际适用比率却相对较低。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包括适用要件的立法规定不够完备及司法适用缺乏针对性的参考标准等。在立法上,商标法可因应民法典之规定,将主观要件调整为故意,以"故意侵权+情节严重&... 商标法引入惩罚性赔偿已逾六载,实际适用比率却相对较低。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包括适用要件的立法规定不够完备及司法适用缺乏针对性的参考标准等。在立法上,商标法可因应民法典之规定,将主观要件调整为故意,以"故意侵权+情节严重"的模式重塑适用前提。在司法适用方面,应基于商标侵权案件的特性,对法律适用主客观要件展开类型化分析,为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理解与适用提供参考和借鉴。需要指出的是,对主客观要件事实的考察不是孤立静态的,而是综合动态的,最终结论的得出往往是多重因素协同考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商标侵权 惩罚性赔偿 法律适用 故意侵权 类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议在司法执行中建立强制性破产制度 被引量:8
7
作者 林祖彭 李浩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7-9,共3页
关键词 被执行人 司法执行 债权人 参与分配制度 破产制度 强制性 债务人 中止执行 执行效率 申请执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当庭认证的实务探讨 被引量:4
8
作者 王秋良 陈惠珍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6-59,共4页
关于当庭认证的实务探讨王秋良陈惠珍当前,正在全国法院进行的审判方式改革,以强化当事人举证责任、强化庭审功能、强化合议庭和独任审判员的职责为主要内容。而法官的当庭认证是这三个“强化”的集中体现,审判实务中最难掌握、成了... 关于当庭认证的实务探讨王秋良陈惠珍当前,正在全国法院进行的审判方式改革,以强化当事人举证责任、强化庭审功能、强化合议庭和独任审判员的职责为主要内容。而法官的当庭认证是这三个“强化”的集中体现,审判实务中最难掌握、成了当前审判方式改革深入开展的“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庭认证 证据效力 当事人 审判方式改革 法庭辩论 法庭调查阶段 案件事实 合议庭 独任审判员 法律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自贸区备案行为司法审查问题研究——聚焦“负面清单”外的投资领域 被引量:5
9
作者 丁晓华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27,共9页
改行政审批为备案管理,是自由贸易(试验)区行政管理方式的重要特征。备案行为是否可诉,取决于其对相对人权利及义务是否产生实际影响。法院对自贸区特有的备案行为的司法审查,宜兼顾国际与国内规则、合法与合理标准、判决与协调方式,从... 改行政审批为备案管理,是自由贸易(试验)区行政管理方式的重要特征。备案行为是否可诉,取决于其对相对人权利及义务是否产生实际影响。法院对自贸区特有的备案行为的司法审查,宜兼顾国际与国内规则、合法与合理标准、判决与协调方式,从厘清被告资格、把握法律适用、贯彻正当法律程序等方面入手,及时纠正不合法或不合理的行为,给受到备案行为不利影响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供救济的机会,为自贸区的顺利发展提供司法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备案行为 司法审查 负面清单 外商投资 正当法律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利侵权纠纷中海关保护措施与临时措施的程序衔接 被引量:2
10
作者 茆荣华 王佳 《知识产权》 CSSCI 2003年第6期34-37,共4页
关键词 专利侵权纠纷 海关保护措施 临时措施 侵权行为 专利权 公共利益 担保金 赔偿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官刑罚裁量权的抑与扬——兼论我国量刑规范的指导思路 被引量:2
11
作者 陆文德 肖波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0-26,共7页
对法官量刑裁量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法官刑罚裁量权的贬抑与扩张随着各国司法传统、司法体制和刑事司法政策的差异而变动。对法官量刑裁量权的规范实体上有机械的"镜像化"对应模式和量刑指南模式,程序上有... 对法官量刑裁量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法官刑罚裁量权的贬抑与扩张随着各国司法传统、司法体制和刑事司法政策的差异而变动。对法官量刑裁量权的规范实体上有机械的"镜像化"对应模式和量刑指南模式,程序上有听证、质证程序的区别。对法官裁量权进行"先抑后扬"式的规范和引导是比较符合我国国情的,量刑的规范需要从实体和程序两方面同时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刑 自由裁量权 量刑指导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司法解释对刑法典局限性之克服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秋良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3-37,78+38,共7页
任何国家无论如何完备的刑法典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瑕疵、模糊、滞后等技术性问题。[1]影响立法技术的因素,主要不是立法者的水平问题,而是刑法理论研究程度、犯罪的暴露程度与变化情况、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社会公众的刑法心... 任何国家无论如何完备的刑法典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瑕疵、模糊、滞后等技术性问题。[1]影响立法技术的因素,主要不是立法者的水平问题,而是刑法理论研究程度、犯罪的暴露程度与变化情况、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社会公众的刑法心理、刑法意识以及立法程序等。刑法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解释 死刑立即执行 罪刑相适应原则 罚金刑 法定刑 刑法典 刑罚个别化 最高人民法院 偷税数额 犯罪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加执行义务主体的法律问题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祖彭 李浩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2-54,共3页
追加执行义务主体的法律问题林祖彭李浩执行工作具有实现裁判所确认的当事人实体权利的重要作用,而认定执行义务人的主体资格,对于保证案件的顺利执行至关重要。在一般情况下,执行义务主体就是裁判书上的责任主体。但在司法实践中,... 追加执行义务主体的法律问题林祖彭李浩执行工作具有实现裁判所确认的当事人实体权利的重要作用,而认定执行义务人的主体资格,对于保证案件的顺利执行至关重要。在一般情况下,执行义务主体就是裁判书上的责任主体。但在司法实践中,往往出现一些特定的情形,依照有关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主体 被执行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会计师事务所 协助执行 生效法律文书 执行通知 第三人 人民法院 虚假验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服务提供者著作权侵权责任辨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惠珍 《东方法学》 2009年第1期137-143,共7页
法律永远是滞后的,司法实践不可能要求法律对任何问题都有明确的规定,而应在现有规定范围内,根据基本的法律原则和精神,能动地适用法律。在认定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责任中,根据现有规定及网络技术发展的实际,主要应注意把握和遵循按照过... 法律永远是滞后的,司法实践不可能要求法律对任何问题都有明确的规定,而应在现有规定范围内,根据基本的法律原则和精神,能动地适用法律。在认定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责任中,根据现有规定及网络技术发展的实际,主要应注意把握和遵循按照过错责任原则追究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服务提供者 著作权侵权责任 司法认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标法对平行进口的限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佳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1年第5期34-37,共4页
平行进口问题在我国《商标法》中没有明确的规定。平行进口应予绝对禁止的观点是不可取的。只有在商标权人平行进口的商品的商标导致混淆 ,误导商品来源的情况下 ,才可以限制其进口。因此 ,平行进口应以允许为原则 ,禁止为例外。损害事... 平行进口问题在我国《商标法》中没有明确的规定。平行进口应予绝对禁止的观点是不可取的。只有在商标权人平行进口的商品的商标导致混淆 ,误导商品来源的情况下 ,才可以限制其进口。因此 ,平行进口应以允许为原则 ,禁止为例外。损害事实应作为平行进口引发的商标侵权的构成要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进口 《商标法》 中国 商标侵权 构成条件 商标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执行中对公证债权文书的审查
16
作者 王志根 卢朝明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6-68,共3页
公证债权文书是指公证机关依照国家赋予的权力和法律规定的程序,对于追偿债权、物品的文书,经过审查,认为事实清楚、双方并无争议,经当事人申请,依法制作的证明该项文书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法律文书。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18条第1... 公证债权文书是指公证机关依照国家赋予的权力和法律规定的程序,对于追偿债权、物品的文书,经过审查,认为事实清楚、双方并无争议,经当事人申请,依法制作的证明该项文书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法律文书。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18条第1款规定:对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证债权文书 强制执行 当事人 债权人 申请执行人 不履行义务 抵押权登记 选择管辖的协议 公证机关 人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辩诉交易之应当缓行
17
作者 刘娟娟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2年第6期63-68,共6页
关键词 辩诉交易 控辩双方 对抗制 刑事司法 公诉机关 对抗式诉讼模式 犯罪嫌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驾校强制培训的违法性探究
18
作者 王冰 《湖北农机化》 2020年第7期38-39,共2页
在我国,根据各地交通管理机关的规定,公民获取驾驶资格证必须以参加驾校培训为前提。这显然与《行政许可法》相关规定相抵触,也违背了宪法对公民自主选择培训基本权利的规定,于法无据。交通管理部门作为行政机关对驾校强制培训进行规定... 在我国,根据各地交通管理机关的规定,公民获取驾驶资格证必须以参加驾校培训为前提。这显然与《行政许可法》相关规定相抵触,也违背了宪法对公民自主选择培训基本权利的规定,于法无据。交通管理部门作为行政机关对驾校强制培训进行规定的行政行为缺乏合理性及合法性,依法应予以撤销。公民自行参加驾考的权利应当得到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校强制培训 违法 侵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