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下肢骨科手术止血带疼痛控制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卫琰 朱刚 +1 位作者 周晓鸣 李立志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9-60,共2页
止血带在骨科四肢手术中的应用极为普遍,使用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手术中的出血量。但是止血带所引起的疼痛又困扰着麻醉医生、手术医生以及患者本人。因此,如何减缓止血带引起的疼痛是值得我们研究以及解决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 下肢骨科手术 疼痛控制 止血带 超前镇痛 帕瑞昔布 麻醉医生 手术医生 手术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托洛尔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麻醉期间氧耗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弘 朱刚 +1 位作者 李立志 陈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59-461,共3页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全身麻醉期间氧代谢的影响。方法:60例有缺血性心脏病史择期行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组Ⅰ,生理盐水,n=20)、低剂量美托洛尔[组Ⅱ,1μg/(kg·min)×90min,n=20]、中剂量美托洛尔组...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全身麻醉期间氧代谢的影响。方法:60例有缺血性心脏病史择期行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组Ⅰ,生理盐水,n=20)、低剂量美托洛尔[组Ⅱ,1μg/(kg·min)×90min,n=20]、中剂量美托洛尔组[组Ⅲ,2μg/(kg·min)×90min,n=20]。采用咪唑安定-芬太尼-维库溴铵-丙泊酚麻醉。手术开始后输注美托洛尔或生理盐水,在开始用药时(T0)和用药后10min(T1)、30min(T2)、60min(T3)、90min(T4)测定心率(HR)、平均血压(MAP)、心指数(CI,NICO2法)、CO2分钟生成量(MVCO2),同步抽取桡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行血气分析,并计算氧耗量(VO2)。结果:在T0、T1、T2时间点,组Ⅱ、组Ⅲ与组Ⅰ比组间HR、MAP、CI、MCO2、VO2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T3、T4时间点组Ⅰ的CI、VO2、MVCO2显著上升,而组Ⅱ、组Ⅲ无明显增加,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持续应用小剂量和中剂量美托洛尔可降低全身麻醉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腹部手术中氧耗,并改善血流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全身麻醉 美托洛尔 氧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5
3
作者 卫琰 陈弘 +2 位作者 张昕 李立志 杜冬萍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7期510-513,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择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疼痛科收治的60例胸背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胸椎旁阻滞组(TPVB组),两组各30人。对照组采用口服药物镇...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择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疼痛科收治的60例胸背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胸椎旁阻滞组(TPVB组),两组各30人。对照组采用口服药物镇痛(加巴喷丁);TPVB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口服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数字疼痛分级法(NRS)的差异,4周中加巴喷丁的用量,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PVB组治疗后4周NR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4周中加巴喷丁的用量均少于C组(P<0.05),随访的第6,8,12周的NR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TPVB组明显优于C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可以有效缓解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同时可以减少口服药物的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旁阻滞 超声引导下 加巴喷丁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瑞昔布钠联合关节周围镇痛对全膝置换术后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卫琰 张俊 李立志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08-411,共4页
目的:研究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联合关节周围镇痛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疼痛控制的影响。方法:80个病人随机分为A(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组)、B(关节周围镇痛组)、C(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关节周围镇痛组)、D(... 目的:研究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联合关节周围镇痛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疼痛控制的影响。方法:80个病人随机分为A(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组)、B(关节周围镇痛组)、C(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关节周围镇痛组)、D(空白对照组)四组,术中通过不同镇痛方法,记录术后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 scores,VAS)评分,术后芬太尼总量以及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按压次数,并比较测量膝关节活动度。结果:C组术后6 h,12 h,24 h,36 h的静止以及运动VAS评分明显低于其它三组;而且C组术后镇痛药物的量明显少于其它三组,术后3天内膝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其它三组。结论:帕瑞昔布钠联合关节周围镇痛有利于TKA术后早期控制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促进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瑞昔布钠 超前镇痛 关节周围镇痛 全膝关节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