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原菌细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汪瑞忠 方琴 +6 位作者 房华 杜丽华 毛美丽 奚峰 孙孝峰 瞿静华 丁爱民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住院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病原菌耐药情况的现状,为经验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2009年HAP患者100例的分离菌进行细菌耐药性分析。结果金葡菌占第1位,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检出率为52.4%;耐甲...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住院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病原菌耐药情况的现状,为经验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2009年HAP患者100例的分离菌进行细菌耐药性分析。结果金葡菌占第1位,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检出率为52.4%;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为87.5%;除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利福平外,MRSA、MRCNS与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MSSA)之间的耐药率有很大的差别。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为42.9%;产ESBLs和非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之间的耐药率有很大的差别。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排列第2位。结论 HAP患者中MRSA的检出率高于该院2005年的检出率;MRCNS的检出率与该院2005年检出率相近;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比该院2005年的检出率稍高。HAP患者中MRSA、MRCNS、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细菌耐药率比2008年本市平均水平低,建议各地区建立自己的细菌耐药情况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获得性肺炎 呼吸机相关肺炎 细菌耐药性 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 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颅脑创伤后早期凝血-纤溶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童武松 徐俊法 +7 位作者 杨文进 郑平 李高义 郭义君 何斌 曾劲松 唐馨芬 林同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60-1263,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创伤患者伤后早期凝血和纤溶变化以及与病情危重度GCS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528例急性颅脑创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以同期健康体检者257例作为对照。检测伤后早期(6 h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创伤患者伤后早期凝血和纤溶变化以及与病情危重度GCS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528例急性颅脑创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以同期健康体检者257例作为对照。检测伤后早期(6 h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血小板(PLT)的含量改变,结合临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型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预后分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本组患者早期出现凝血-纤溶指标异常的百分比为80.49%(425/528),其中不同凝血-纤溶指标根据异常的百分比由高到低依次为D-D〉PT〉Fg〉APTT〉PLT〉TT。(2)急性颅脑创伤患者PT、D-D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随着颅脑创伤伤情加重PT、D-D含量明显升高;Fg含量在重型和中型患者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型与轻型患者组比较、轻型患者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APTT、TT含量只有重型患者组与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型、轻型患者及对照组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LT在各颅脑创伤组及对照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3)GOS 1分组、2-3分组较GOS 4-5分组早期PT、D-D均有明显升高,Fg明显下降(P〈0.05)。结论:急性颅脑创伤患者早期存在凝血-纤溶功能异常,PT、D-D、Fg是比较敏感的指标,有助于临床早期判断伤情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创伤 凝血 纤维蛋白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7例新生儿败血症病原学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凌君 李卫国 +2 位作者 戴劲盛 吴燕明 房华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57-960,共4页
目的了解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学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及时明确病原和抗菌药物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儿科新生儿室在2008年1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117例败血症患儿血培养检出菌及其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 目的了解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学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及时明确病原和抗菌药物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儿科新生儿室在2008年1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117例败血症患儿血培养检出菌及其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7例新生儿败血症的血培养标本中检出病原菌11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88.89%,革兰阴性菌占11.11%,产气肠杆菌、奇异变形菌均为0.85%。革兰阳性菌以葡萄球菌为主,前3位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31.62%,表皮葡萄球菌17.95%,溶血葡萄球菌13.68%。117株病原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占45.30%。革兰阴性菌前3位分别是大肠埃希菌5.13%,肺炎克雷白杆菌2.56%,阴沟肠杆菌1.71%。CNS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耐药率最高,分别为94.34%,94.59%,其次为头孢西丁,耐药率分别88.68%,78.38%;对苯唑西林、红霉素的耐药率>50%;对头孢唑林、氨苄西林/舒巴坦、磷霉素、利福平耐药率低(<17%);对糖肽类抗菌药物替考拉宁、万古霉素未产生耐药。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耐药率较高;对阿米卡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吡肟未产生耐药。结论该院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葡萄球菌为主,CNS为主要病原菌,对青霉素、头孢西丁等常用抗菌药物普遍耐药,头孢唑林耐药率较低,临床治疗上应根据病原菌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败血症 病原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人单用高压氧舱通氧管道对降低管道内细菌污染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方琴 汪瑞忠 +2 位作者 曹利敏 施丽琴 顾惠珍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12期901-903,共3页
目的观察单人单用高压氧舱通氧管道内细菌污染的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09年9-11月某院需进行高压氧治疗的56例患者,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面罩专用,Y型管、吸氧管、排氧管共用;观察组患... 目的观察单人单用高压氧舱通氧管道内细菌污染的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09年9-11月某院需进行高压氧治疗的56例患者,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面罩专用,Y型管、吸氧管、排氧管共用;观察组患者面罩、Y型管、吸氧管、排氧管全部单人单用。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的第2、4、6、8、10天检测通氧管道内细菌污染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共采集280份标本,其中阳性标本为92份,占32.9%。对照组共检测出68份阳性标本,阳性标本检出率为48.6%;观察组共检出24份阳性标本,阳性标本检出率为17.1%,两组患者在阳性标本检出情况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02,P<0.05)。对照组标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阳性率为16.4%,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阳性率为21.4%,革兰阴性杆菌的阳性率为10.7%;观察组标本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阳性率为17.1%,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两组患者治疗的第2、4、6、8、10天,总阳性标本检出率分别为13.0%、19.6%、21.7%、23.9%及21.7%。观察组患者前3d未出现细菌污染。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阳性标本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高压氧治疗患者的通氧管道单人单用,并于4d后加强消毒,以有效控制院内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氧管、排氧管 细菌学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