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科患者投诉护理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3
1
作者 韩兰萍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年第7期83-84,共2页
关键词 急诊患者 投诉 原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急诊救护临床护理路径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24
2
作者 杜锦萍 樊帆 +6 位作者 江萍 叶文琴 潘明华 余猛进 童武松 张琼 张慧丽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1期32-34,45,共4页
目的构建适合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急诊救护的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并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和对急诊科、神经外科医护人员的质性访谈,以循证护理为基础,构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急诊救护CNP方案。将上海市... 目的构建适合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急诊救护的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并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和对急诊科、神经外科医护人员的质性访谈,以循证护理为基础,构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急诊救护CNP方案。将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按照入院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分别接受CNP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抢救时间、抢救费用及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在急诊室实施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救护的CNP后,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时间、抢救费用等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患者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急诊救护实施CNP能缩短患者总体抢救时间,主要缩短的是入院至检查的时间,减少患者的抢救费用,同时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颅脑损伤 急诊 临床护理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心肺复苏后肺组织的损伤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7
3
作者 李瑞东 杨兴易 顾桂国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169-1172,共4页
目的 :研究心肺复苏后大鼠肺组织细胞的损伤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 方法 :选择健康 SD雄性大鼠 16只 ,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复苏组 ,采用琥珀酰胆碱 (0 .15 mg/ 10 0 g)窒息合并冰氯化钾 (0 .5 mol/ L,0 .12 ml/ 10 0 g,4℃ )致大鼠心跳骤... 目的 :研究心肺复苏后大鼠肺组织细胞的损伤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 方法 :选择健康 SD雄性大鼠 16只 ,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复苏组 ,采用琥珀酰胆碱 (0 .15 mg/ 10 0 g)窒息合并冰氯化钾 (0 .5 mol/ L,0 .12 ml/ 10 0 g,4℃ )致大鼠心跳骤停 ,停跳 5 min后开始心肺复苏 ,制备大鼠呼吸心跳骤停 -心肺复苏模型。复苏后 3h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 ,取静脉血离心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 TNF- α含量 ,取肺组织测定湿干质量比值 (W/ D)、髓过氧化酶 (MPO)活性和丙二醛 (MDA)含量 ,通过光镜和电镜观察肺组织细胞结构的变化。 结果 :心肺复苏后 3h较对照组大鼠肺 W/ D值明显升高 (P<0 .0 5 ) ,Pa O2 降低 ,血清中 TNF- α含量、肺组织 MDA含量和 MPO活性明显升高 (P<0 .0 5 ) ,光镜、电镜观察结果显示肺组织细胞结构均有较明显受损的征象。结论 :心肺复苏后早期大鼠存在肺组织细胞损伤 ,肺功能受损 ,血清 TNF-α升高 ,氧自由基生成增多 ,中性粒细胞(PMN)在肺组织聚集可能参与了复苏后肺组织细胞损伤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缺血再灌注损伤 急性肺损伤 髓过氧化酶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醒脑静对中风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及机制 被引量:8
4
作者 卞茂成 范益博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2期2645-2648,2653,共5页
目的:观察醒脑静治疗中风后老年患者认知障碍的疗效,并探讨其基于脑脊液中PI3K/AKT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收住我科的诊断为"中风"的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2组均使用常规... 目的:观察醒脑静治疗中风后老年患者认知障碍的疗效,并探讨其基于脑脊液中PI3K/AKT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收住我科的诊断为"中风"的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2组均使用常规治疗,治疗组注射醒脑静注射液20 m L,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在治疗后1 d及治疗后3、7 d使用恢复质量评估(Physician Quality Reporting System,PQRS)量表新认知评价体系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治疗前(T0)、治疗后1个月(T1)、2个月(T2)、3个月(T3)和4个月(T4)不同时间点脑脊液中PI3K、AKT、p AKT、Bcl、Bax的浓度。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认知功能均出现降低,对照组变化较治疗组明显,2组患者治疗后7 d的MMSE评分恢复正常,而PQRS评分则显示患者仍存在认知功能缺损。2)PQRS评分显示,对照组治疗后发生OCD15例(33.3%),治疗组治疗发生OCD 9例(20%);MMSE评分显示,对照组治疗后发生OCD 15例(33.3%),治疗组治疗后发生OCD 9例(20%)。PQRS评分显示OCD发生率明显高于MMSE评分(P<0.05)。3)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T0相比,2组T1、T2、T3及T4时间点PI3K、p AKT、bcl水平明显降低,而bax水平明显升高,其中各时间点对照组各标志性蛋白水平变化的趋势较治疗组明显(P<0.05)。结论:醒脑静对老年中风患者中风后认知功能的恢复作用显著,此机制可能与介导PI3K/AKT信号通路的标志性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静 认知功能 中风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