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地区成人医院获得性肺炎易患因素病原学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宁 程齐俭 +9 位作者 韩立中 李敏 黄绍光 倪语星 奚峰 郭雪君 周新 沈策 周龙女 张伯膺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339-343,共5页
目的本研究对上海地区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病原菌和临床结局进行前瞻性研究,探讨上海地区HAP的临床特点、易患因素、病原菌的耐药状况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收集2007年11月-2009年12月上海市7所大型... 目的本研究对上海地区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病原菌和临床结局进行前瞻性研究,探讨上海地区HAP的临床特点、易患因素、病原菌的耐药状况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收集2007年11月-2009年12月上海市7所大型综合性医院住院并确诊为HAP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微生物学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本组共收集HAP 204例,患者平均年龄(68±17)岁,70岁以上患者占58.3%。患者的基础疾病有脑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腹腔手术后等。20.6%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死率15.7%。心率增快、动脉血pH值下降、低氧、高血糖、血清尿素氮增高及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与患者存活率降低相关。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4.9%,MRSA检出率为65.4%,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的MRSA。结论高龄、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是HAP易患因素,并发感染性休克者预后差;常见HAP病原菌包括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金葡菌,MRSA约占6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获得性肺炎 病原菌 耐药性 危险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原菌细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汪瑞忠 方琴 +6 位作者 房华 杜丽华 毛美丽 奚峰 孙孝峰 瞿静华 丁爱民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住院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病原菌耐药情况的现状,为经验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2009年HAP患者100例的分离菌进行细菌耐药性分析。结果金葡菌占第1位,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检出率为52.4%;耐甲...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住院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病原菌耐药情况的现状,为经验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2009年HAP患者100例的分离菌进行细菌耐药性分析。结果金葡菌占第1位,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检出率为52.4%;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为87.5%;除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利福平外,MRSA、MRCNS与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MSSA)之间的耐药率有很大的差别。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为42.9%;产ESBLs和非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之间的耐药率有很大的差别。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排列第2位。结论 HAP患者中MRSA的检出率高于该院2005年的检出率;MRCNS的检出率与该院2005年检出率相近;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比该院2005年的检出率稍高。HAP患者中MRSA、MRCNS、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细菌耐药率比2008年本市平均水平低,建议各地区建立自己的细菌耐药情况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获得性肺炎 呼吸机相关肺炎 细菌耐药性 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 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6
3
作者 陈蕊华 蒋晓真 +7 位作者 赵晓晖 秦玉兰 顾哲 顾佩莉 周斌 朱震宏 徐凌燕 邹宇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758-2761,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危险因素。方法选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北京版量表作为认知功能的测评工具,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MCI组患者93例(MCI组)和2型糖尿病无MCI患者64例(NC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个人史、家族史,...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危险因素。方法选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北京版量表作为认知功能的测评工具,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MCI组患者93例(MCI组)和2型糖尿病无MCI患者64例(NC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个人史、家族史,检测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C肽、血脂、血压及颈动脉彩超。结果 MCI组患者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程及C肽水平、最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最小颈动脉阻力指数(RI)与N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高脂血症病史及其病程、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病程、性别构成、年龄、BMI、WHR、血压、血糖(FPG、HbA1c)及血脂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C肽水平与MoCA量表评分呈正相关(P<0.01),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程、最大IMT、最小RI与MoC量表评分呈负相关(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史、C肽水平及最小RI是MoCA量表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2型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史、C肽、颈动脉IMT及颈动脉RI可能是患者发生MCI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认知障碍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界定的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与发病时间窗的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陆练军 白青科 +7 位作者 赵振国 陈娟 隋海晶 谢秀海 赵晓晖 沈健 周媛 杨娟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98-402,共5页
目的:探讨MRI快速评价界定的超急性脑梗死与发病时间窗的关系。方法:分析发病12h内526例缺血性脑卒中,197例(37.5%)因cT平扫显示明显低密度改变而除外超急性期脑梗死。初筛后的32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MR快速成像序列检查,筛选... 目的:探讨MRI快速评价界定的超急性脑梗死与发病时间窗的关系。方法:分析发病12h内526例缺血性脑卒中,197例(37.5%)因cT平扫显示明显低密度改变而除外超急性期脑梗死。初筛后的32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MR快速成像序列检查,筛选符合超急性期脑梗死者,即DWI呈高信号,而T2WI、FLAIR无高信号改变及T1WI无低信号改变者186例(186/329,56.53%)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结果:MRI界定的发病12h内的超急性期脑梗死占35.4%(186/526),其中≤4.5h组为66.7%,4.5~12h组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随着发病时间的延长,MRI界定的超急性脑梗死逐渐减少,但4.5~12h时间窗仍可筛选出适合溶栓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栓溶解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罗西汀对卒中后早期抑郁的疗效及血清白细胞介素类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杨娟 赵晓晖 +5 位作者 朱玉萍 白青科 陈娟 夏卫英 陈练军 林同顺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235-238,共4页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对卒中后早期抑郁患者血清IL-1 β、IL-6水平的影响及对抑郁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连续纳入发病<72h的卒中患者223例,选择发病后<72 h、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8的卒中后早期抑郁(PSD)患者42例。将其随机分...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对卒中后早期抑郁患者血清IL-1 β、IL-6水平的影响及对抑郁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连续纳入发病<72h的卒中患者223例,选择发病后<72 h、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8的卒中后早期抑郁(PSD)患者42例。将其随机分为帕罗西汀治疗组(简称治疗组)20例,对照组22例。治疗组在卒中后72h时间点开始给予帕罗西汀20mg/d,疗程≥3个月,其他治疗两组相同。比较两组发病后72 h,1、3个月时血清IL-1β、IL-6的浓度,以及各时间点的HAMD评分。结果①两组发病72 h时,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3个月时,治疗组HAMD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1个月与3个月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发病72 h,两组IL-1β、IL-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3个月,治疗组IL-1β及IL-6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IL-1β、IL-6均在治疗后1个月时达高峰,3个月时下降,但对照组仍高于72h时水平(P<0.01),治疗组则降至72 h时水平。结论血清IL-1 β、IL-6浓度升高可能参与卒中后早期抑郁患者的发病;帕罗西汀可能通过干预血清IL-1β、IL-6,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抑郁 帕罗西汀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下肢亚极量运动康复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吴浩 顾文超 +5 位作者 齐广生 奚峰 杨华 唐志君 杨文兰 刘锦铭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29-1032,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下肢亚极量运动康复的效果。方法:2011年8月至2013年7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COPD患者46例,随机分为康复1组16例、康复2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观察前后均完成常规肺功能、心肺运动试...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下肢亚极量运动康复的效果。方法:2011年8月至2013年7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COPD患者46例,随机分为康复1组16例、康复2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观察前后均完成常规肺功能、心肺运动试验和自我评估测试问卷(CAT)评分。康复1组在家庭或社区作慢跑或者登楼等锻炼,以HR达到亚极量运动时的HR作为符合康复强度。康复2组采用功率自行车锻炼,以峰值功率的80%作为运动强度。各自完成12周,每周3次,每次30min的锻炼。对康复前后的效果作比较分析。结果:各康复组在康复后的FVC%pred、FEV1%pred和FEV1/FVC变化无显著性意义,IC%pred、VO2peak、VO2peak%pred和CAT评分等均较前有显著改善,康复1组的W peak和W peak%pred无显著提高,而康复2组则分别由59.5±15.5和54.8±10.2提高到74.5±17.5和61.5±10.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康复1组观察到较康复2组少的不良反应。结论:下肢亚极量运动康复能改善COPD患者的健康状况和呼吸困难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心肺运动试验 康复 亚极量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急诊快速评价在超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7
作者 谢秀海 白青科 +4 位作者 赵振国 隋海晶 陈娟 陈翠荣 杨娟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09-312,共4页
目的:探讨MRI急诊快速评价在超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313例发病<12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先行CT平扫,排除有明显低密度梗死灶后行MR快速成像序列检查[包括弥散加权成像(DWI),时飞法三维血管成像(3D TOF-MRA... 目的:探讨MRI急诊快速评价在超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313例发病<12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先行CT平扫,排除有明显低密度梗死灶后行MR快速成像序列检查[包括弥散加权成像(DWI),时飞法三维血管成像(3D TOF-MRA)及T2加权成像(T2WI)],约5min完成;筛选超急性期脑梗死(DWI略高信号,而T2 WI未见明显高信号)158例(52.1%),并对其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及预后评估.结果:发病<4.5 h组、4.5~≤9h组及>9~12h组的患者中分别75.4%(43/57例)、54.1% (73/135)及34.7% (31/121例)患者符合超急性期脑梗死;其中136例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溶栓后发生非症状性颅内出血12例(8.8%),症状性颅内出血4例(2.9%),1例(0.74%)死亡;90 d评估预后良好125例(91.9%).结论:急诊MRI快速评价界定超急性期脑梗死指导的静脉溶栓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方法,能排除发病<4.5 h但梗死灶已非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及界定发病>4.5h或不明确时间窗的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磁共振成像 静脉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代谢综合征伴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血清代谢指标及脂肪因子变化 被引量:6
8
作者 周斌 蒋晓真 +2 位作者 陈蕊华 奚峰 秦玉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9-83,共5页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合并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男性患者外周血代谢指标及脂肪因子的变化。方法入组男性健康志愿者(NC组)39例,MetS患者(Met组)31例,OS...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合并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男性患者外周血代谢指标及脂肪因子的变化。方法入组男性健康志愿者(NC组)39例,MetS患者(Met组)31例,OSAHS合并MetS患者(OM组)68例。进行多导联睡眠监测(polylead sleep monitoring,PSG)检查,比较3组对象的临床和生化参数、血浆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CRP)、瘦素(leptin,LEP)、脂联素(adiponectin,ADP)、内脏脂肪素(visfatin,VF)、人摄食抑制因子-1(nesfatin-1,NES-1)水平。结果3组资料比较:OM组的颈围、腰围、腰臀比、FPG、FINS、HOMA-IR、HbA1c、LDL-C、CRP、LEP、AHI、ODI显著高于NC组和Met组(P<0.05),最低SaO2、NES-1和ADP低于另两组(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etS男性中发生OSAHS的独立影响因素为腰围(95%CI:1.016~1.410)、FINS(95%CI:1.341~3.336)、HbA1c(95%CI:1.334~7.374)、LDL-C(95%CI:1.476~9.701)和NES-1(95%CI:0.414~0.918)(R2=0.744)。结论MetS合并OSAHS的男性患者存在更严重的向心性肥胖、胰岛素抵抗和糖代谢异常。NES-1的降低可能对MetS患者发生OSAHS具有重要的提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炎症因子 脂肪因子 瘦素 脂联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C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与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鲍恩昊 朱爱国 王志宏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431-434,共4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C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与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92例血液透析患者并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钙组(A组)和维生素C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组(B组),选取同期3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作为C组,比较A、B两组治疗前后及... 目的:探讨维生素C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与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92例血液透析患者并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钙组(A组)和维生素C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组(B组),选取同期3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作为C组,比较A、B两组治疗前后及C组氧化应激与微炎症状态各指标,主要包括丙二醛(MDA)、过氧化物歧化酶(SOD)、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结果:A、B组MDA水平治疗前均显著高于C组,两组治疗后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B组指标水平变化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OD水平治疗前均显著低于C组,治疗后指标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且B组指标变化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治疗前微炎症状态各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C组,治疗后两组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B组下降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C联合阿托伐他汀钙能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与微炎症状态,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维生素C 阿托伐他汀钙 氧化应激 微炎症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在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5
10
作者 隋海晶 赵振国 +3 位作者 白青科 杨娟 谢秀海 陈娟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9期947-950,共4页
目的:探讨MRI在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前后的价值。方法:83例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在MRI指导下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后颅内动脉狭窄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BI评分)及功... 目的:探讨MRI在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前后的价值。方法:83例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在MRI指导下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后颅内动脉狭窄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BI评分)及功能恢复评分(mRS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3例患者治疗后颅内动脉狭窄评分、NIHSS评分、BI评分及m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溶栓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在12h内不同时间段(≤4.5h和〉4.5h)的脑梗死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前后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指导的中青年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有效,≤4.5h和4.5~12.oh脑梗死患者在MRI界定下具有相同的组织窗时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准确而及时的MRI评估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血栓溶解疗法 预后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内隐记忆启动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翠萍 白青科 +2 位作者 龚亮 赵振国 汪凯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98-200,共3页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Alzheimer disease,AD)内隐记忆概念性启动和知觉性启动损害的特征。方法采用分类产生和图片辨别对30例aMCI患者、30例AD和30名正常老年人的内隐记忆(概念性启动和知觉性启动)进行测试,同时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Alzheimer disease,AD)内隐记忆概念性启动和知觉性启动损害的特征。方法采用分类产生和图片辨别对30例aMCI患者、30例AD和30名正常老年人的内隐记忆(概念性启动和知觉性启动)进行测试,同时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DS、VFT、CTT干扰时间),并进行组间比较和分析。结果与正常老年组、aMCI相比,AD患者组DS、VFT、CTT干扰时间及概念性启动成绩均差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知觉性启动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患者DS、VFT、CTT干扰时间及内隐记忆概念性启动存在损害,提示与AD患者的额叶功能减退可能有关,并且内隐记忆概念启动损害,为早期发现AD患者提供一个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内隐记忆 神经心理学 额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发作性脑炎为主要表现的成人散发性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一例
12
作者 李锦师 李兴 +3 位作者 颜静 杨娟 王永兵 赵晓晖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26-330,共5页
患者男性,68岁。因头痛、呕吐伴发热4天,于2021年7月22日急诊入院。患者于4天前(7月18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全头部剧烈疼痛,伴恶心和喷射状呕吐,但无头晕、视物旋转、肢体活动障碍等症状;之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2℃,热型为回归热,自行... 患者男性,68岁。因头痛、呕吐伴发热4天,于2021年7月22日急诊入院。患者于4天前(7月18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全头部剧烈疼痛,伴恶心和喷射状呕吐,但无头晕、视物旋转、肢体活动障碍等症状;之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2℃,热型为回归热,自行服用对乙酰氨基酚0.50 g/次(3次/d),连续3天后体温降至正常,未再呕吐但头痛不适感仍存在,7月22日至我院急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炎 神经元 核内包涵体 磁共振成像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大动脉狭窄对MRI指导的超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疗效的影响
13
作者 杨娟 白青科 +6 位作者 赵振国 隋海晶 谢秀海 赵晓晖 陆练军 沈健 陈娟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90-493,共4页
目的:探讨有无合并颅内大动脉狭窄对MRI指导下超急性期脑梗死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疗效影响。方法:选择发病12h以内头颅CT阴性且多模式MRI筛选符合溶栓标准的148例脑梗死患者,给予rt-PA 0.9mg/kg静脉溶栓治疗,采... 目的:探讨有无合并颅内大动脉狭窄对MRI指导下超急性期脑梗死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疗效影响。方法:选择发病12h以内头颅CT阴性且多模式MRI筛选符合溶栓标准的148例脑梗死患者,给予rt-PA 0.9mg/kg静脉溶栓治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Barthel指数(B1)及90d改良Rankin评分(mRS),评定溶栓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结果:颅内大动脉有狭窄的患者57例,溶栓治疗后7d NIHSS评分预后良好32例(56%),90d预后良好49例(86.0%);颅内大动脉无狭窄的患者91例,7d NIHSS评分疗效良好51例(56.0%),90d疗效良好81例(89.0%)。在7d时间点和190d时间点,颅内大动脉有狭窄和无狭窄两组预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神经功能评分均为90d优于7d时间点。90dBI指数及mRS评分无狭窄组均较有狭窄组预后良好(P<0.01)。对颅内大动脉狭窄患者而言,不同发病时间段的患者行rt-PA静脉溶栓后NIHSS评分、BI指数及mRS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指导下对发病12h内超急性期脑梗死行rt-PA静脉溶栓疗效良好率无显著性差异,颅内大动脉无狭窄者预后更好;且颅内大动脉狭窄组<4.5h及4.5~12h时间窗静脉溶栓疗效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磁共振成像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血栓溶解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附三例报告
14
作者 吴伟琪 张庆怡 黄佩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4期711-712,共2页
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附三例报告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内科吴伟琪上海市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张庆怡,黄佩文关键词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中图法分类R692.33肾病综合征(以下简称NS)合并急性肾功能衰... 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附三例报告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内科吴伟琪上海市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张庆怡,黄佩文关键词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中图法分类R692.33肾病综合征(以下简称NS)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以下简称ARF),1966年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肾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与护理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凤群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22期43-44,共2页
目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超早期溶栓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致残率。方法对筛选出的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重组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结果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良好;并在溶栓后6h、24h、7d、14dNIHSS评分... 目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超早期溶栓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致残率。方法对筛选出的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重组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结果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良好;并在溶栓后6h、24h、7d、14dNIHSS评分降低较明显;改良Rankin评分在治疗后90d的得分均≤2分,Barthal指数得分在治疗90d后的得分均≥80分。结论配合医生对超早期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的观察护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患者的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超早期溶栓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急性期心电图异常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镇明 方根祥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5年第2期137-138,共2页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心电图异常的表现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住重症监护室的219例中、重度脑出血患者心电监护资料,分析其表现及病因。结果脑出血后出现心电图改变197例(89.95%),因心脏病变死亡8例。右侧大脑半球血肿患者较左侧多发室...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心电图异常的表现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住重症监护室的219例中、重度脑出血患者心电监护资料,分析其表现及病因。结果脑出血后出现心电图改变197例(89.95%),因心脏病变死亡8例。右侧大脑半球血肿患者较左侧多发室上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无差异,GCS评分低下者心房颤动、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脑出血急性期的心电图异常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对高龄、高血压病史、吸烟史等具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的人群,病情危重者及起病初期的病例应加强监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心律失常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ki通过抑制TGF-β1/SMAD和p38 MAPK通路改善犬心房结构重构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素霞 王娟 +2 位作者 高苏莉 盛乐智 李耀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10-916,共7页
目的探讨c-Ski在犬快速心房起搏诱导的心房结构重构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心房颤动(AF)患者心房组织中c-Ski、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Ⅲ型胶原蛋白(Col3)的mRNA表达,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其相关性。构建犬心房... 目的探讨c-Ski在犬快速心房起搏诱导的心房结构重构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心房颤动(AF)患者心房组织中c-Ski、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Ⅲ型胶原蛋白(Col3)的mRNA表达,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其相关性。构建犬心房快速起搏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α-SMA和Col3表达和分布,ELISA检测各组犬血清和心房组织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8(IL-18)和Toll样受体4(TLR4)水平。通过过表达c-Ski,Western blot法检测c-Ski对α-SMA、Col3、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通路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通路的调控作用。结果c-Ski在AF患者心房组织表达下调,且与α-SMA和Col3在AF中表达呈负相关。犬心房快速起搏模型的心房组织c-Ski表达也下调。过表达c-Ski能够明显抑制犬心房组织α-SMA和Col3表达,并降低血清和心房组织中IL-18和TLR4含量,并抑制TGF-β1/SMAD和p38 MAPK通路。结论过表达c-Ski通过抑制TGF-β1/SMAD和p38 MAPK通路改善心房快速起搏诱导的心房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心房结构重构 快速心房起搏 c-Ski TGF-Β1/SMAD p38 MA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非典型表现9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才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10期832-832,共1页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周围间隙扩大与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19
作者 邢婷婷 严玉宁 魏文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32-736,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PVS)的危险因素,以及不同部位EPVS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ICAS)和颅外动脉粥样硬化狭窄(ECA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住院治疗且完善头颅MRI及颈动脉和脑血管影像学检查的脑梗死患者72例,根据脑血管狭...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PVS)的危险因素,以及不同部位EPVS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ICAS)和颅外动脉粥样硬化狭窄(ECA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住院治疗且完善头颅MRI及颈动脉和脑血管影像学检查的脑梗死患者72例,根据脑血管狭窄部位将患者分为无血管狭窄(NS)组37例、ICAS组25例和ECAS组10例,收集患者相关信息,根据头颅MRI分别对患者基底节区及脑白质区EPVS分级,将分级>2级为高分组,分级≤2级为低分组。比较不同部位EPVS的危险因素。结果 3组C反应蛋白和T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底节区高分组年龄≥65岁比例明显高于低分组患者(94.44%vs 59.26%,P=0.006);ICAS组基底节区EPVS高分比例明显高于NS组(36.00%vs 13.51%,P=0.038),脑白质区高分组冠心病比例高于低分组(P=0.024),TG水平明显低于低分组(P=0.016)。脑白质区EPVS严重性与有无脑血管狭窄及部位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严重ICAS或许与基底节区严重的EPVS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硬化 脑血管障碍 动脉粥样硬化 磁共振成像 脑血管造影术 C反应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