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型糖尿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6
1
作者 陈蕊华 蒋晓真 +7 位作者 赵晓晖 秦玉兰 顾哲 顾佩莉 周斌 朱震宏 徐凌燕 邹宇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758-2761,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危险因素。方法选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北京版量表作为认知功能的测评工具,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MCI组患者93例(MCI组)和2型糖尿病无MCI患者64例(NC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个人史、家族史,...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危险因素。方法选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北京版量表作为认知功能的测评工具,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MCI组患者93例(MCI组)和2型糖尿病无MCI患者64例(NC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个人史、家族史,检测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C肽、血脂、血压及颈动脉彩超。结果 MCI组患者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程及C肽水平、最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最小颈动脉阻力指数(RI)与N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高脂血症病史及其病程、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病程、性别构成、年龄、BMI、WHR、血压、血糖(FPG、HbA1c)及血脂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C肽水平与MoCA量表评分呈正相关(P<0.01),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程、最大IMT、最小RI与MoC量表评分呈负相关(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史、C肽水平及最小RI是MoCA量表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2型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史、C肽、颈动脉IMT及颈动脉RI可能是患者发生MCI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认知障碍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格列酮对合并代谢综合征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被引量:40
2
作者 周斌 蒋晓真 顾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05-307,共3页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合并代谢综合征(MS)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炎症反应及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探讨在其干预下T2DM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与IR及MS的关系,指导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方法:将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80例患者随机分为吡格...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合并代谢综合征(MS)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炎症反应及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探讨在其干预下T2DM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与IR及MS的关系,指导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方法:将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80例患者随机分为吡格列酮组与对照组,吡格列酮组患者在应用磺脲类和双胍类降糖药物的基础上,于早餐前15min口服盐酸吡格列酮;对照组患者继续原有磺脲类和双胍类降糖药物治疗,各组分别连续服药12周,测定治疗前后患者C反应蛋白(CRP)、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脂联素及其它生化指标,评价吡格列酮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结果:吡格列酮组患者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红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O.05或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不明显。吡格列酮组治疗12周后PAI-1、CRP下降(P<O.05),脂联素变化不明显(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吡格列酮组与对照组比较,PAI-1、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联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咯列酮与其他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不仅能显著降低血糖,同时通过调节炎症因子进一步稳定血管内皮功能,防止β细胞功能衰退及改善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格列酮 代谢综合征 炎症因子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代谢综合征伴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血清代谢指标及脂肪因子变化 被引量:6
3
作者 周斌 蒋晓真 +2 位作者 陈蕊华 奚峰 秦玉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9-83,共5页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合并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男性患者外周血代谢指标及脂肪因子的变化。方法入组男性健康志愿者(NC组)39例,MetS患者(Met组)31例,OS...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合并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男性患者外周血代谢指标及脂肪因子的变化。方法入组男性健康志愿者(NC组)39例,MetS患者(Met组)31例,OSAHS合并MetS患者(OM组)68例。进行多导联睡眠监测(polylead sleep monitoring,PSG)检查,比较3组对象的临床和生化参数、血浆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CRP)、瘦素(leptin,LEP)、脂联素(adiponectin,ADP)、内脏脂肪素(visfatin,VF)、人摄食抑制因子-1(nesfatin-1,NES-1)水平。结果3组资料比较:OM组的颈围、腰围、腰臀比、FPG、FINS、HOMA-IR、HbA1c、LDL-C、CRP、LEP、AHI、ODI显著高于NC组和Met组(P<0.05),最低SaO2、NES-1和ADP低于另两组(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etS男性中发生OSAHS的独立影响因素为腰围(95%CI:1.016~1.410)、FINS(95%CI:1.341~3.336)、HbA1c(95%CI:1.334~7.374)、LDL-C(95%CI:1.476~9.701)和NES-1(95%CI:0.414~0.918)(R2=0.744)。结论MetS合并OSAHS的男性患者存在更严重的向心性肥胖、胰岛素抵抗和糖代谢异常。NES-1的降低可能对MetS患者发生OSAHS具有重要的提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炎症因子 脂肪因子 瘦素 脂联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糖代谢状态人群血浆可溶性CD36水平及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蕊华 蒋晓真 +6 位作者 周龙珠 顾哲 顾佩莉 周斌 朱震宏 徐凌燕 邹宇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2337-2340,共4页
目的评价不同糖代谢状态人群血浆可溶性CD36(sCD36)水平的差异,分析sCD36与炎性反应、血糖、血脂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2011年3月—2012年1月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合庆及机场镇3个社区的居民234例,根据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分为正常... 目的评价不同糖代谢状态人群血浆可溶性CD36(sCD36)水平的差异,分析sCD36与炎性反应、血糖、血脂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2011年3月—2012年1月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合庆及机场镇3个社区的居民234例,根据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分为正常糖耐量组(NGT组,n=121),糖调节异常组(IGR组,n=69)及初发糖尿病组(NDM组,n=44)。比较3组受试者的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PG)及口服葡萄糖后2 h血糖(2 h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sCD3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 IGR组与NDM组高血压病史发生率高于NGT组,BMI、W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高于NGT组(P<0.05)。3组sCD36、hs-CRP、HOMA-IR、HbA1c、FPG、2 hPG、血肌酐(Scr)、TG、LDL-C逐渐升高(P<0.05),HDL-C逐渐降低(P<0.05)。血浆sCD36与WHR、FPG、2 hPG、HbA1c、hs-CRP及log10(TG)呈正相关(r=0.230、0.273、0.267、0.178、0.254、0.142,P<0.05),与性别呈负相关(男=1,女=2)(r=-0.213,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FPG(标准化偏回归系数=0.204,P=0.002)、男性(标准化偏回归系数=-0.175,P=0.007)和hs-CRP(标准化偏回归系数=0.156,P=0.017)是sCD36升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不同糖代谢状态人群血浆sCD36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其水平与炎性反应及糖尿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调节异常 可溶性CD36 炎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2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28
5
作者 康燕蓉 顾佩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8期2097-2100,共4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血清中的含量与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及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症的关系。方法:选取86例2型糖尿病患者、82例骨质疏松患者、79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症患者和86例健康人群,测定IGF-1、糖尿病相关因子(...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血清中的含量与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及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症的关系。方法:选取86例2型糖尿病患者、82例骨质疏松患者、79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症患者和86例健康人群,测定IGF-1、糖尿病相关因子(空腹C肽、FIN、Hb A1c、GLU)和骨质疏松症相关因子(BMP、骨钙素、β-CTx、P1NP、腰椎BMD)水平,比较分析上述指标与疾病间的关系。结果:各组男女患者中,IGF-1含量变化差异不明显(P>0.05);IGF-1、BMP、骨钙素含量变化为对照组>2型糖尿病组>骨质疏松症组>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症组(P<0.05);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症加剧了IGF-1含量的下降;β-CTx、P1NP在骨质疏松症组、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症组中含量相近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和2型糖尿病组(P<0.05);腰椎BMD在骨质疏松症组和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症组中最低。空腹C肽在糖尿病组及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症组中显著低于对照组和骨质疏松症组(P<0.05),且在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症组中含量最低;FIN、Hb A1c、GLU在2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症中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骨质疏松症组(P<0.05)。结论:IGF-1与骨质疏松症、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症相关,其可以为将来预测2型糖尿病及骨质疏松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