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农村社区老年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 被引量:9
1
作者 邓秋琼 高黎黎 +6 位作者 付建辉 潘丹红 肖伟忠 李清华 丁玎 潘雪君 余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22-726,共5页
目的研究上海市农村社区老年人群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的患病率和分布特征,并分析其主要相关因素。方法以上海市浦东新区大团社区≥60岁老年人群为研究对象,通过横断面调查检测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 目的研究上海市农村社区老年人群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的患病率和分布特征,并分析其主要相关因素。方法以上海市浦东新区大团社区≥60岁老年人群为研究对象,通过横断面调查检测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及分布特征,并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Hcy水平的高危因素。结果在1 621例≥60岁的老年人群中,男性血浆Hcy平均水平高于女性[(15.72±9.22)μmol/L vs.(14.08±7.55)μmol/L,P〈0.001],男性HHcy患病率高于女性(43.6%vs.29.5%,P〈0.001)。〈70岁、70-80岁、〉80岁的老年人血浆Hcy值分别为(13.75±5.43)、(15.26±9.72)和(15.55±9.12)μmol/L(P=0.001);HHcy患病率分别为23.9%、40.5%和46.3%(P〈0.001)。吸烟组和不吸烟组Hcy水平分别为(16.14±8.05)和(14.60±8.31)μmol/L(P=0.037),HHcy患病率分别为44.9%和34.2%(P=0.011)。高血压组和无高血压组Hcy水平分别为(15.24±9.72)和(14.20±6.42)μmol/L(P=0.012),HHcy患病率分别为39.7%和30.3%(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性别、年龄和高血压是HHcy的危险因素,优势比(odds ratio,OR)分别为1.92(95%CI为1.46-2.54,P〈0.001)、1.89(95%CI为1.55-2.29,P〈0.001)和1.57(95%CI为1.20-2.05,P=0.001)。结论上海大团社区老年人群中Hcy血浆水平存在性别、年龄差异,HHcy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和高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农村社区 老年人群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老年护理机构安宁疗护服务模式构建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华萍 朱华杰 +1 位作者 祝春满 潘丹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739-2744,共6页
背景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对安宁疗护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我国的安宁疗护发展起步较晚,相关的机构建设标准、管理规范还在试行阶段。老年护理机构作为重要的医养一体化服务机构之一,目前尚缺乏行之有效且同质化的安宁疗护服务模... 背景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对安宁疗护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我国的安宁疗护发展起步较晚,相关的机构建设标准、管理规范还在试行阶段。老年护理机构作为重要的医养一体化服务机构之一,目前尚缺乏行之有效且同质化的安宁疗护服务模式与服务体系。目的建立科学、规范、可行的老年护理机构安宁疗护服务模式。方法于2020年4—5月,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以获取安宁疗护服务相关文献,同时邀请5名安宁疗护领域专家开展半结构化访谈,结合文献检索和半结构化访谈结果构建初始指标体系。于2020年5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5名安宁疗护相关领域专家开展两轮函询,结合课题组分析与专家建议确定指标体系。两轮函询后,开展专家小组团体面谈,对形成的指标体系做进一步优化调整。结果在两轮函询中,问卷回收率均为1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9和0.94,一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54和0.59,二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8、0.10。最终构建的老年护理机构安宁疗护服务模式指标体系包含须具备的资源与条件、内容和流程、考核指标3个一级指标、36个二级指标。第2轮函询中,指标的重要性得分均值为3.87~5.00分,变异系数为0~0.25,满分率为63.0%~100.0%。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老年护理机构安宁疗护服务模式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较好,可以为老年护理机构开展老年患者生命末期优质医疗服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终关怀和姑息治疗护理 服务模式 护理机构 老年人保健服务 德尔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支动脉疾病型脑梗死的临床特点与预后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于海芙 付建辉 +1 位作者 张斌 余波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53-356,共4页
目的探讨穿支动脉疾病(penetrating artery disease,PAD)型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影像特点及其转归。方法经头颅MRI和头颈CTA、颈部大动脉彩超或DSA证实,将前瞻性收集的脑梗死病例100例,分为PAD组44例与对照组即大动脉粥样硬化(large arter... 目的探讨穿支动脉疾病(penetrating artery disease,PAD)型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影像特点及其转归。方法经头颅MRI和头颈CTA、颈部大动脉彩超或DSA证实,将前瞻性收集的脑梗死病例100例,分为PAD组44例与对照组即大动脉粥样硬化(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sis,LAA)型脑梗死组56例,两组通过比较,分析PAD型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影像特点及其转归。观察发病早期(7 d内)出现进展性运动障碍(progressive motordeficits,PMD)的发生率。结果根据2011年中国脑梗死分型(Chinese ischemic stroke subclassification,CISS)诊断标准,100例脑梗死患者中,PAD型44例(44%),LAA型56例(56%)。与LAA型相比,PAD型吸烟及饮酒的患者更少(P值分别为0.021及0.023),且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史者也更低(P=0.025)。PAD型出现PMD的现象较LAA型更常见(56.82%vs.30.36%,P=0.008);PAD型发病部位多位于侧脑室旁,与LAA型比较有显著差异(52.27%vs.21.43%,P=0.001)。随访两组患者发病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Rankin Scale,mR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1.43±1.17 vs.1.43±1.45,P=0.99)。结论 PAD型脑梗死早期多出现PMD,但发病3个月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动脉疾病 脑梗死 进展性运动障碍 侧脑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PA联合高压氧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6
4
作者 毕庆国 刘春兰 +3 位作者 付建辉 李清华 储新娟 肖伟忠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2-377,共6页
目的观察比较rt-PA联合高压氧(high pressure oxygen,HPO)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比较rt-PA联合HPO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 目的观察比较rt-PA联合高压氧(high pressure oxygen,HPO)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比较rt-PA联合HPO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功能、脑含水量、脑指数、脑梗死体积、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乳酸(LD)、乳酸脱氢酶(LDH)、一氧化氮合酶(NOS)及一氧化氮(NO)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观察比较rt-PA联合HPO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诱导型NOS(iNOS)、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营养受体p75(p75NTR)和TrkB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 rt-PA联合HPO组比rt-PA组更显著地降低模型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脑含水量、脑指数、脑梗死体积、SOD、MDA、LD、NOS、NO及iNOS和p75NTR蛋白及mRNA的表达;升高模型大鼠的体质量、LDH及BDNF和TrkB蛋白及mRNA的表达(P<0.05)。结论 rt-PA联合HPO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更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减少iNOS的表达,上调BDN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TrkB的表达、下调低亲和力受体p75NTR的表达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PA 高压氧 联合治疗 脑缺血再灌注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评分量表对接受血管内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三个月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9
5
作者 叶军 侯双兴 +2 位作者 李云霞 张小龙 聂志余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比较血管事件总体健康风险(THRIVE)评分、休斯顿动脉内血管再通治疗(HIAT)评分和斯坦福年龄和弥散加权成像(SAD)评分预测接受血管内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3个月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在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接受血管内治疗的... 目的比较血管事件总体健康风险(THRIVE)评分、休斯顿动脉内血管再通治疗(HIAT)评分和斯坦福年龄和弥散加权成像(SAD)评分预测接受血管内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3个月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在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接受血管内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52例,按照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120例[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2分]和预后不良组32例(mRS评分≥3分),分别使用THRIVE评分、HIAT评分和SAD评分预测患者3个月预后。采用ROC曲线分析其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THRIVE评分、HIAT评分、SAD评分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4.0(3.3,5.0)分vs 3.0(2.0,4.0)分,1.0(0.0,2.0)分vs 0.0(0.0,1.0)分,3.0(1.3,3.0)分vs 1.0(1.0,2.0)分,P<0.01]。THRIVE评分、HIAT评分和SAD评分3个月预后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3、0.644、0.726(P<0.05),THRIVE评分AUC明显大于HIAT评分(P<0.05)。结论THRIVE评分、HIAT评分和SAD评分对接受血管内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3个月预后有预测价值,THRIVE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操作 脑血管障碍 卒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苯磺酸钙通过抑制慢性偏头痛大鼠内耳炎症反应减少otoconin-90的表达
6
作者 杨化兰 冯美艳 +4 位作者 涂志兰 杨丹 金芃芃 余波 侯双兴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27-430,共4页
目的探讨偏头痛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发病密切相关的前庭周围机制。方法我们采用反复臀部皮下注射硝酸甘油的慢性偏头痛大鼠模型,通过Western Blot的方法观察对照组、单纯慢性偏头痛模型... 目的探讨偏头痛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发病密切相关的前庭周围机制。方法我们采用反复臀部皮下注射硝酸甘油的慢性偏头痛大鼠模型,通过Western Blot的方法观察对照组、单纯慢性偏头痛模型组、羟苯磺酸钙干预组的内耳炎症因子表达,以及三组内耳耳石蛋白otoconin 90(OC90)的表达。并用扫描电镜观察耳石的形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偏头痛模型大鼠中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发生明确相关的内耳耳石蛋白OC90表达明显减少,内耳炎症因子IL-6、TNF-α表达明显增多,进一步发现,羟苯磺酸钙可以抑制慢性偏头痛模型的炎症因子IL-6、TNF-α表达,且与偏头痛组大鼠相比,应用羟苯磺酸钙灌胃后的偏头痛大鼠内耳OC90表达明显增多。结论偏头痛会引起内耳炎症性改变以及耳石蛋白减少,羟苯磺酸钙可以干预这种改变,对偏头痛相关眩晕的发生机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并且提示羟苯磺酸钙对于偏头痛相关眩晕的治疗方面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otoconin-90 偏头痛 羟苯磺酸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