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法在医院药事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龚婧如 陆惠平 刘彦儒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A01期156-159,共4页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法在医院药事管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及可行性,提升医院药事管理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为更科学、有效地开展医院安全用药管理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FMEA法的理论与要求,成立药事管理FMEA团队,对药...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法在医院药事管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及可行性,提升医院药事管理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为更科学、有效地开展医院安全用药管理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FMEA法的理论与要求,成立药事管理FMEA团队,对药品管理系统流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风险评估并确定相应的原因,针对潜在的风险环节,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对策实施3个月后再次评价药品管理风险点效果改善情况.结果 通过软硬件建设、流程优化、教育培训等干预措施后,用药安全管理中各风险点的危险分值计数(RPN)较实施FMEA前显著降低(P〈0.05).用药安全事件从每年865件降低至每年105件.结论 FMEA法对用药安全管理的改进成效显著,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可在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 效果分析 药事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呋辛酯致过敏性休克1例
2
作者 顾正平 刘彦儒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3-503,共1页
1病例介绍 患者,女,28岁。因有咳嗽、咯痰等不适症状,于2011年5月18日上午到公共药房自购头孢呋辛酯片(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0.25g,批号:10404314),每次2片,口服。
关键词 头孢呋辛酯 荨麻疹 过敏性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药物治疗管理的门诊癌痛患者全程化疼痛管理模式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6
3
作者 高培培 许晶晶 +1 位作者 龚婧如 陆惠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49-655,共7页
目的评价药物治疗管理服务模式对门诊癌痛患者全程化疼痛管理的疼痛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服药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市浦东医院2021年1—12月门诊接受强阿片类药物镇痛治疗的80例癌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 目的评价药物治疗管理服务模式对门诊癌痛患者全程化疼痛管理的疼痛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服药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市浦东医院2021年1—12月门诊接受强阿片类药物镇痛治疗的80例癌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n=40):传统医学模式下无临床药师参与;干预组(n=40):临床药师在药学门诊为门诊癌痛患者提供全程化的药物治疗管理服务。主要观察指标为疼痛评分及疼痛影响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次要观察指标为服药依从性评分和生存质量评分(ECOG)。结果干预后两组的最剧烈疼痛评分、平均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干预前(P<0.001),且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疼痛影响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干预前(P<0.001),疼痛对生活兴趣的影响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疼痛对日常生活、情绪、行走能力、正常工作、他人关系和睡眠的影响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的服药依从性评分、ECOG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与干预前相比,服药依从性评分、ECOG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基于药物治疗管理的门诊癌痛患者全程化疼痛管理的服务模式可显著改善患者疼痛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服药依从性,改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治疗管理(MTM) 门诊癌痛患者 临床药师 药学门诊 药学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M法评价两种哌拉西林复合制剂治疗COPD伴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 被引量:23
4
作者 郭水根 王晶 +2 位作者 粟玲 马芬芬 杨涛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70-676,696,共8页
目的比较两种哌拉西林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并评价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法在观察性研究中的匹配... 目的比较两种哌拉西林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并评价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法在观察性研究中的匹配效果。方法基于HIS系统,根据纳排标准抽取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诊断为“COPD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电子病历。根据主要抗感染方案,将患者分为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组(5 g,q8h)以及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组(2.5 g,bid)。分别以疗效和疗程为因变量,利用PSM法平衡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合并疾病等混杂因素,考察两组间哌拉西林复合制剂的疗程、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结果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组纳入病例376例,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组纳入病例411例,两组1∶1匹配后组间平衡性良好。匹配疗程等因素时,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和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有效率分别为88.92%和83.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匹配疗效等因素时,两药的使用疗程分别为(9.35±2.73)天和(10.05±2.89)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疗程≥3天时,两组患者未发现显著关联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PSM法可有效均衡观察性研究中的组间混杂因素。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5 g,q8h)在治疗COPD伴下呼吸道感染(非重症)时,疗效优于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2.5 g,bid),而使用疗程≥3天的长期安全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向性评分匹配(PSM) 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下呼吸道感染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致药物热及白细胞减少1例 被引量:7
5
作者 刘彦儒 金诺楠 龚婧如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45-1146,共2页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为哌拉西林钠和舒巴坦钠按4:1的比例组成的复方制剂,主要适用于对哌拉西林耐药的产β-内酰胺酶致病菌引起的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作为半合成青霉素,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具有一般青霉素低毒特性,报...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为哌拉西林钠和舒巴坦钠按4:1的比例组成的复方制剂,主要适用于对哌拉西林耐药的产β-内酰胺酶致病菌引起的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作为半合成青霉素,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具有一般青霉素低毒特性,报道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胃肠道、神经系统损害等[1],但引起高热、白细胞减少的不良反应报道较少。笔者报道1例哌拉西林舒巴坦钠致药物热伴白细胞减少的病例及药学监护,提示使用该药应注意的不良反应问题,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 药物热 白细胞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 被引量:3
6
作者 龚婧如 朱亚虹 +1 位作者 陆惠平 陈美宏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533-1534,共2页
1病例介绍 患者,男,51岁,因间歇性右上腹隐痛1个月余,加重伴皮肤黄染7h于2017年10月9日晚入我院,既往否认疾病史和药物过敏史,入院当天体检:体温36.5℃。
关键词 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 过敏性休克 不良反应 药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恶性肿瘤伴深静脉血栓患者抗凝治疗的药学监护 被引量:2
7
作者 高培培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肿瘤患者抗凝药物治疗中的个体化药学服务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对1例结肠恶性肿瘤伴深静脉血栓(DVT)患者服用华法林与化疗药物氟尿嘧啶相互作用进行分析和干预。临床药师经过详细的药学问诊和对患者药物治疗的整体药学...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肿瘤患者抗凝药物治疗中的个体化药学服务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对1例结肠恶性肿瘤伴深静脉血栓(DVT)患者服用华法林与化疗药物氟尿嘧啶相互作用进行分析和干预。临床药师经过详细的药学问诊和对患者药物治疗的整体药学监护,发现问题并通过查阅文献,分析氟尿嘧啶与华法林相互作用的机制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同时探讨了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治疗方案,及时对患者抗凝治疗方案进行药学干预,调整治疗方案并进行抗凝治疗的疗效与安全监护。结果氟尿嘧啶可以增强华法林抗凝作用,导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升高及出血并发症,临床应引起重视,医师采纳该建议,暂停华法林,改为那曲肝素钙注射液4100 U,q12h,抗凝治疗,住院期间患者疗效确切,未出现出血等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临床药师参与肿瘤患者抗凝治疗的个体化药学服务,有利于促进抗凝药物的安全、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林 氟尿嘧啶 静脉血栓栓塞症 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品管圈提高境外旅客医学观察隔离区工作人员感控预防措施达标率 被引量:2
8
作者 毛爱华 王玉萍 +2 位作者 马芬芬 龚佳懿 姚炜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47-752,共6页
目的加强境外旅客医学观察隔离区感控管理,不断提高感控预防措施达标率,以保障医患双方的安全。方法2020年3月国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得到控制,境外疫情开始暴发蔓延,作为境外旅客定点筛查医院,为防止境外输入病例造成医院感染,科室... 目的加强境外旅客医学观察隔离区感控管理,不断提高感控预防措施达标率,以保障医患双方的安全。方法2020年3月国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得到控制,境外疫情开始暴发蔓延,作为境外旅客定点筛查医院,为防止境外输入病例造成医院感染,科室开展“提高境外旅客医学观察隔离区工作人员感控预防措施达标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结合现况把握、目标设定、要因分析、对策拟定等确定4项对策实施方案。结果比较品管圈实施前后境外旅客医学观察隔离区工作人员感控预防措施达标率,实施后工作人员感控预防措施达标率由原来的45.08%提升至91.54%,实施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目标达标率为84.43%,进步率为108.8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境外旅客医学观察隔离区工作人员感控预防措施达标率,从而保障患者及工作人员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区 品管圈 感控预防 达标率 境外旅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占位性病变患者服用丙戊酸钠缓释片致血小板减少1例
9
作者 高培培 陆惠平 朱亚虹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14-115,共2页
1 病例简介患者,女,38岁。因'发现血小板计数低1 d'于2017年5月3日入院,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史,无药物过敏史。体检:体温36.2 ℃,血压104/73 mmHg(1 mmHg=0.133 kPa),脉搏82次·min-1,呼吸19次·min-1,心率82... 1 病例简介患者,女,38岁。因'发现血小板计数低1 d'于2017年5月3日入院,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史,无药物过敏史。体检:体温36.2 ℃,血压104/73 mmHg(1 mmHg=0.133 kPa),脉搏82次·min-1,呼吸19次·min-1,心率82次·min-1;患者于2017年3月27日被确诊为面肌抽搐、颅内占位性病变,给予丙戊酸钠缓释片(德巴金)500 mg,qd,口服,后逐渐加量至500 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缓释片 血小板减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