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IGC技术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前景与挑战
1
作者 李宇星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577-581,共5页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技术,结合人工智能与生成式计算,通过机器学习、深度神经网络和生成式模型等方法,从海量数据中提取要素,生成复杂内容,为各领域带来颠覆性变革。在水利工程设计领域,AIGC技术展现出广阔前景,如高精度流量预测、...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技术,结合人工智能与生成式计算,通过机器学习、深度神经网络和生成式模型等方法,从海量数据中提取要素,生成复杂内容,为各领域带来颠覆性变革。在水利工程设计领域,AIGC技术展现出广阔前景,如高精度流量预测、智能水资源管理、流域综合治理及全生命周期设计智能化等。然而,其应用亦面临诸多挑战,如工程项目独特性、算法适用性、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基础设施不完善、人才培养滞后及信息安全问题等。为应对这些挑战,需持续推动跨学科技术创新,加强行业数据积累与分析,培养引进专业人才,构建高素质技术团队。期望通过这些努力,充分发挥AIGC技术在水利工程设计智能化、精细化和可持续发展中的变革作用,为水利工程未来发展注入新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GC技术 水利工程 数字化 创新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平面上升对上海市沿岸设计高潮位的影响
2
作者 刘宏宽 李路 宋永港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6-49,121,共5页
为研究海平面上升对上海市沿岸设计高潮位的影响,选取石洞口、吴淞、金山嘴、芦潮港等7个典型潮位站,依据海平面上升速率及历史序列长度修正P-Ⅲ曲线参数,预估了各典型潮位站在3种温升情景下未来70年100~1000年一遇设计高潮位变化,并评... 为研究海平面上升对上海市沿岸设计高潮位的影响,选取石洞口、吴淞、金山嘴、芦潮港等7个典型潮位站,依据海平面上升速率及历史序列长度修正P-Ⅲ曲线参数,预估了各典型潮位站在3种温升情景下未来70年100~1000年一遇设计高潮位变化,并评估了海塘防御能力。结果表明,海平面上升速率与设计潮位增量显著相关,截至2035年,设计高潮位预计较现状抬升8~12 cm,海塘设计重现期降至100~130年一遇;截至2050年,设计高潮位预计较现状抬升18~26 cm,海塘设计重现期降至50~80年一遇;截至2100年,设计高潮位预计较现状抬升50~91 cm,海塘设计重现期降至5~12年一遇。研究成果可为上海市应对气候变化、加强防洪挡潮能力、持续提高超大城市整体韧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平面上升 设计高潮位 上海市沿岸 改进参数法 气候变化 设计重现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流BIM平台在水利工程设计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陈丽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8-131,136,共5页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设计与施工两者是对立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然而我国水利工程中设计与施工却普遍存在分割现象,导致建设周期、质量、成本不易控制。欲借助BIM技术助力设计施工一体化,提升项目管理精细度,那么将设计BIM模型顺利移交...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设计与施工两者是对立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然而我国水利工程中设计与施工却普遍存在分割现象,导致建设周期、质量、成本不易控制。欲借助BIM技术助力设计施工一体化,提升项目管理精细度,那么将设计BIM模型顺利移交至施工阶段应用是基础。依托上海市张泾河南延伸整治工程泵闸项目,对主流BIM平台Autodesk(简称A平台)及Bentley(简称B平台)在水利工程行业的对接及应用进行了研究,验证了运用B平台建立设计模型,延伸至A平台中进行施工应用的可行性,同时总结梳理了从设计模型传递至施工阶段应用的"最省钱"技术路线,节约了参建方盲目的二次开发或软件购买费用,可为企业BIM软件选择、设计到施工BIM技术一体化应用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施工一体化 BIM AUTODESK BENTLEY 泵闸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工程BIM标准编码及清单计价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157-160,共4页
水利工程BIM模型在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有所应用,但由于尚未普及使用水利工程的编码,导致各阶段的模型及其属性信息不能有效传递,造成重复劳动;算量是造价分析的基础,普遍采用人工算量和统计,未有效利用BIM模型天然具有几何和材料等... 水利工程BIM模型在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有所应用,但由于尚未普及使用水利工程的编码,导致各阶段的模型及其属性信息不能有效传递,造成重复劳动;算量是造价分析的基础,普遍采用人工算量和统计,未有效利用BIM模型天然具有几何和材料等信息的优势,效率低下。对模型构件按标准编码,并从模型导出造价软件可直接使用的工程量清单,可以克服以上窘境,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以上海市张泾河泵闸工程的灌注桩为例,探索应用BIM标准编码和自动算量,导入项目管理平台及造价分析软件,实现一模多用,减少了工作量,也为今后项目全面集成一体化应用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标准编码 工程量清单计价 水利工程 张泾河泵闸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清洁小流域污染物总量及水环境容量研究——以上海市华漕镇为例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波杰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12,共5页
上海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以治水为核心,以小流域水质作为关键指标。要从根本上实现小流域水质达标,需要先对污染源及水环境容量进行测算,根据测算结果才能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整治思路及治理措施。以上海市华漕镇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为例,... 上海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以治水为核心,以小流域水质作为关键指标。要从根本上实现小流域水质达标,需要先对污染源及水环境容量进行测算,根据测算结果才能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整治思路及治理措施。以上海市华漕镇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为例,根据污染源调查现状,结合水质目标、水文水动力条件、污染排放类型及空间布局等因素,测算现状华漕镇流域污染源总量及水环境容量。结果表明:依据量化数据分析比较,2019年华漕镇生态清洁小流域水环境余量COD_(Cr)为84.91 t/a,NH_(3)-N为-13.69 t/a,TP为-5.85 t/a,氨氮及总磷是流域主要污染因子,该结果与同期水质监测结果基本吻合,说明本次测算结果合理。依据上述主要污染物类型及排放量,从地表径流控制、生活污水排放控制、水生态修复治理、农业面源污染4个方面提出了整治实施方案。研究结果可为上海市全面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物总量 水环境容量 生态清洁小流域 华漕镇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海塘提标改造设计关键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舒叶华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471-478,共8页
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三面滨江临海,全市海塘分布在长江口、杭州湾和崇明、长兴、横沙3个岛屿,海塘是上海抵御风暴潮灾害第一道最为重要的安全屏障。随着海塘建成年代的增加,海塘堤身土石结构发生自身沉降、局部沉陷空洞、结构老化及堤... 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三面滨江临海,全市海塘分布在长江口、杭州湾和崇明、长兴、横沙3个岛屿,海塘是上海抵御风暴潮灾害第一道最为重要的安全屏障。随着海塘建成年代的增加,海塘堤身土石结构发生自身沉降、局部沉陷空洞、结构老化及堤前滩地冲刷后退等问题,造成海塘防汛标高不足、结构稳定性降低,导致防御标准不能满足规划要求,需要进行海塘提标改造。本文结合横沙东滩促淤圈围(三期)北堤工程提标改造工程,介绍上海地区以砂性土为主的土石堤在提标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和典型改造创新技术,重点总结海塘堤身土体密实性鉴定、堤脚抛石坝渗漏通道封堵、堤身土体疏松加固处理、堤前保滩处理、堤顶道路加宽及内坡肩防土体流失等关键设计技术。工程完工后已经历3个汛期的考验,运行效果良好,为上海地区海塘后期类似提标改造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塘 防御标准 提标改造 土体密实性鉴定 堤脚抛石坝渗漏通道封堵 土体疏松加固处理 内坡肩防土体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技术的泵闸工程三维协同集成化设计方案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任华春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7-73,86,共8页
在泵闸工程多专业设计进程中,BIM三维协同技术是否优于传统二维协同设计,以及BIM集成化设计方案如何实现,是决定水利工程BIM技术推广应用亟需解决的问题。在二维设计串行工作方式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分解并行系数、校订并行系数和延滞系... 在泵闸工程多专业设计进程中,BIM三维协同技术是否优于传统二维协同设计,以及BIM集成化设计方案如何实现,是决定水利工程BIM技术推广应用亟需解决的问题。在二维设计串行工作方式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分解并行系数、校订并行系数和延滞系数三参数,综合反映协同任务并行程度。并行进程的量化分析表明:在中小型泵闸工程中,应用BIM三维协同技术较传统二维协同设计可提高设计效率约10%;在三维协同设计平台上,同步实现了设计阶段建模、协同、碰撞、图纸、报表等模块,完成数字一体化设计与交付,建立了BIM集成化设计方案的体系框架。BIM三维协同集成化设计可成为提升工程建设整体效率与设计质量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三维协同技术 并行进程 平原地区 定光塘泵闸 集成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典型河道生态护岸效果综合评价 被引量:23
8
作者 张舒静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5-80,123,共7页
通过对上海地区河道生态护岸展开实地调研,结合国内外生态护岸研究理论与实践成果,归纳确定生态护岸效果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从结构性、生态性、功能性3个方面出发,选取15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采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综合指数评... 通过对上海地区河道生态护岸展开实地调研,结合国内外生态护岸研究理论与实践成果,归纳确定生态护岸效果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从结构性、生态性、功能性3个方面出发,选取15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采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综合指数评价法和基于熵权法的TOPSIS评价法,对上海市已建生态护岸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岸坡稳定性、透水性、抗冲刷性能是影响生态护岸效果的主要因素,(仿)木桩护岸、叠石护坡、透水砌块挡墙等生态护岸效果较好。研究成果可为今后河道整治中的生态护岸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治理 生态护岸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mniclass的唯一编码及水利工程BIM集成交付 被引量:10
9
作者 卓鹏飞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9-204,共6页
数据编码的统一性决定了BIM数据传递效率与集成化交付质量。对比Omniclass、KKS等不同编码类型,提出一种Omniclass与KKS编码的映射规则。建立水利工程中以功能分建筑物、以功能分空间和元素3种分类标准,扩展至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BIM信... 数据编码的统一性决定了BIM数据传递效率与集成化交付质量。对比Omniclass、KKS等不同编码类型,提出一种Omniclass与KKS编码的映射规则。建立水利工程中以功能分建筑物、以功能分空间和元素3种分类标准,扩展至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BIM信息分类。提出基于Omniclass分类技术的新型BIM唯一编码结构,对该编码结构进行广义和简化广义定义。提出水利工程BIM唯一编码的实践流程和存储交换方式。以水利工程中典型泵闸工程为例,应用Bentley平台对模型加载该新型唯一编码,导出整体模型编码用于数据存储及交换。借鉴CoBie标准,通过以BIM唯一编码为核心牵引作用,以LOD的模型精细度为框架数据模板,实现了服务于水利工程的BIM管理平台和BIM数据集成交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Omniclass 唯一编码 LOD 数据集成 BIM 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高潮位情景对上海吴淞口设计高潮位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宏宽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7-31,共5页
为研究极端高潮位对上海吴淞口设计高潮位(千年一遇)的影响,采用无偏估计计算初值、P-Ⅲ型曲线目估适线,研究了吴淞口1985--2018年逐年设计高潮位变化。结果表明9711和0012台风期间产生的极端高潮位分别提升设计高潮位0.184m和0.128m。... 为研究极端高潮位对上海吴淞口设计高潮位(千年一遇)的影响,采用无偏估计计算初值、P-Ⅲ型曲线目估适线,研究了吴淞口1985--2018年逐年设计高潮位变化。结果表明9711和0012台风期间产生的极端高潮位分别提升设计高潮位0.184m和0.128m。对未来情景,采用MCMC和Metropolis-Hastings抽样生成1000组与历史序列趋势一致的样本序列,研究了未来30年出现0次、1次、2次极端高潮位对2050年吴淞口设计高潮位的影响,结果较现状(2018)6.58m分别约提升2cm、14cm和24cm。平均每遇到一次极端高潮位,吴淞口设计高潮位上升约10-12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高潮位 吴淞口 Metropolis-Hastings算法 极端高潮位 随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浦江上海市区段防汛墙漫溢风险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庚润 李羽文 +1 位作者 崔冬 杜小弢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7-61,67,共6页
为明确黄浦江上海市区段防汛墙防御能力,采用2012年防汛墙高程监测数据以及黄浦江防汛墙设计参数,利用蒙特卡罗法计算不同潮位下防汛墙漫溢概率以及远期海平面上升情况下的漫溢概率,提出防汛墙漫溢风险评价准则,并统计相应的漫溢风险。... 为明确黄浦江上海市区段防汛墙防御能力,采用2012年防汛墙高程监测数据以及黄浦江防汛墙设计参数,利用蒙特卡罗法计算不同潮位下防汛墙漫溢概率以及远期海平面上升情况下的漫溢概率,提出防汛墙漫溢风险评价准则,并统计相应的漫溢风险。结果表明:现状防汛墙防御能力明显不足,如果再考虑到近年来黄浦江水位趋势性抬高及未来海平面上升,黄浦江防汛形势不容乐观;漫溢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市区段上游;黄浦江防汛墙漫溢风险不仅与防汛墙高程欠缺有关,也与不同岸段采用的设计潮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汛墙 漫溢风险 蒙特卡罗法 风险分析 黄浦江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海塘防护能力现状的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峰 戚定满 《海洋学研究》 2010年第1期72-79,共8页
上海市海塘分布较广、岸线较长,建设历时跨度大,护面结构形式多样,为充分了解海塘的防护标准、现状结构情况和实际防御能力,分区域分段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海塘岸段进行调查与分析。把上海市海塘分为崇明三岛、长江口南岸和杭州湾北侧... 上海市海塘分布较广、岸线较长,建设历时跨度大,护面结构形式多样,为充分了解海塘的防护标准、现状结构情况和实际防御能力,分区域分段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海塘岸段进行调查与分析。把上海市海塘分为崇明三岛、长江口南岸和杭州湾北侧3个大区域,其中崇明三岛包括崇明岛、长兴岛和横沙岛,长江口南岸包括宝山区、浦东新区和南汇区北侧,杭州湾北侧包括南汇区南侧、奉贤区和金山区。在收集各区段大量一线海塘资料的基础上,对各段海塘的现状结构进行较为系统地总结,对设防标准和实际防御能力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议和应对措施。调查与分析表明,1997~2002年上海市海塘达标工程建设基本完成后,海塘的防御能力提高了,海塘的隐患消除了:农村及城乡结合部地区的海塘达到了防御100a一遇高潮位和11级风浪的组合标准;城市化地区及大型企业占用的海塘达到了防御100a一遇高潮位和12级风浪的组合标准,中长期将进一步加强至200a一遇高潮位的防护标准。达标后的海塘,近年历经多次台风的考验未出现缺口、决堤和大面积灾害性损坏的现象。随着上海市逐步向深水筑堤建设,由于缺乏了堤前高滩的消浪作用,加上堤前水深、浪强,在两个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超强台风对新建海堤将构成巨大威胁,潜在的风险也许在较长时间才能显现。新围海堤建成后,老海塘如果能够完全保留,或不得以只在局部开缺,或只削掉堤顶超高部分,在遭遇超标准风暴潮时,保留的二线老海塘替代挡潮,新老堤联合作用,必将极大地保障老堤内的防御水平,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台风致灾范围,达到防灾减灾目的。因此,在有可能的条件下应尽量保留老海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塘 防护能力 防护标准 围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疏浚泥圈围造地利用前景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汪巍巍 濮勋 赵楠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8-71,共4页
根据上海市疏浚泥样品理化性质,从技术可行性、经济性等方面对上海市疏浚泥圈围造地利用前景进行分析。根据颗分试验结果,所研究区域疏浚泥大多可用作圈围造地的材料;由疏浚泥圈围造地的经济成本盈亏平衡分析可知,当疏浚地点至圈围工程... 根据上海市疏浚泥样品理化性质,从技术可行性、经济性等方面对上海市疏浚泥圈围造地利用前景进行分析。根据颗分试验结果,所研究区域疏浚泥大多可用作圈围造地的材料;由疏浚泥圈围造地的经济成本盈亏平衡分析可知,当疏浚地点至圈围工程区域的航线距离大于临界航线距离时,可使工程成本降低。认为将清洁疏浚泥应用于上海市圈围造地,既能减轻废弃物海洋倾倒的压力,又能缓解上海市圈围造地工程砂土资源紧张的矛盾,是一项"变废为宝"的绿色海洋产业,在技术上及经济上均有可行性,但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针对具体工程具体分析,尤其需要政策上的扶植及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浚泥 圈围造地 资源化利用 技术可行性 经济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基底调查赋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生态空间规划与修复设计探索
14
作者 赵彦 陈雪初 +3 位作者 蔡珝青 戴雅奇 仪小梅 孙彦伟 《园林》 2025年第7期103-111,共9页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统筹城乡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其核心在于通过生态基底调查赋能生态保护修复,以应对郊野地区景观格局破碎化、生物多样性不足及农业面源污染等挑战。以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为例,基于生...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统筹城乡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其核心在于通过生态基底调查赋能生态保护修复,以应对郊野地区景观格局破碎化、生物多样性不足及农业面源污染等挑战。以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为例,基于生态基底调查成果,结合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与其他有效的区域保护措施理念,构建以“生态源地—生态廊道—生态修复节点”为核心的生态修复功能分区体系,形成生态留野区、生态优先区、生态农业区、生态共生区4类功能区及农林水路一体化复合生态廊道。通过水生态治理、近自然林修复、灰绿融合设施等生态修复工具箱技术,实施“三大典型示范片区”建设,以显著提升区域生境质量与生物多样性。预估结果显示,整治后区域年生态价值提升约404万元,新增湿地功能面积32 hm^(2),面源污水净化量达161万m^(3),两栖类与鸟类多样性显著改善,黑斑蛙、牛背鹭等指示物种栖息环境优化。通过探索生态基底调查赋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路径,为郊野地区生态保护修复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其他有效的区域保护措施 农林湿复合 生态修复工具箱 郊野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丽乡村型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思路及方法——以上海朱泾镇西部郊野单元建设为例
15
作者 任华春 沈骏 张乐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40-43,共4页
为了实现上海市水环境治理增能升级,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上海市全面启动了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但以水为核心的系统建设如何落到实处,并实现综合效益,缺少经验参考。以朱泾镇西部郊野单元3个自然村治理单元作为研究对象,搭建小流域治... 为了实现上海市水环境治理增能升级,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上海市全面启动了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但以水为核心的系统建设如何落到实处,并实现综合效益,缺少经验参考。以朱泾镇西部郊野单元3个自然村治理单元作为研究对象,搭建小流域治理模型,对照美丽乡村型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要求,梳理现状存在问题,提出分区治理策略,因地制宜,分析确定五大任务治理措施,基于美丽乡村建设方案,突出特色,实现水、居、景自然融合。相关建设思路与方法可为同类型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清洁小流域 河湖生态治理 水环境 分区治理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骨干河湖悬浮物时空分布及感潮影响分析
16
作者 刘水芹 孙凤云 季永兴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8-185,共8页
为针对性地控制悬浮物及其浓度,提升水体透明度,改善水环境,基于上海骨干河湖1985—2023年20条河湖51个监测断面逐月悬浮物监测和历史数据,分析了上海平原感潮河湖的悬浮物空间分布和变化特征,探讨了感潮对悬浮物的影响和感潮河湖控制... 为针对性地控制悬浮物及其浓度,提升水体透明度,改善水环境,基于上海骨干河湖1985—2023年20条河湖51个监测断面逐月悬浮物监测和历史数据,分析了上海平原感潮河湖的悬浮物空间分布和变化特征,探讨了感潮对悬浮物的影响和感潮河湖控制悬浮物的措施。结果表明:上海骨干河湖均为悬浮物高浓度水体,东部区域河湖悬浮物浓度整体高于西部,但全区域河湖悬浮物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开敞式大江大河大湖的悬浮物浓度季节性波动明显,而受控制的河湖悬浮物浓度季节性波动较小;感潮河网地区河湖的悬浮物受潮汐影响时常处于变化、输移状态,控制悬浮物需要依据悬浮物的感潮特征、输移特性及分布特征,并充分利用潮汐水动力特性,但需要考虑存在承纳水体悬浮物浓度增高的风险;建议悬浮泥沙为主的感潮河湖以减少外源输入作为控制悬浮物浓度的首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物 时空分布 感潮 河网水系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卦洲汊道改善分流比工程措施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戴文鸿 吴书鑫 +1 位作者 张云 唐洪武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共7页
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因上游河势的变化,南京八卦洲汊道左汊逐渐从主汊演变成支汊.近年来,随着来水来沙条件的改变,左汊衰退速率又有所加快,并已多次观测到12%左右的分流比.为此,迫切需要采取工程措施,遏制八卦洲左汊缓慢衰退的趋势.针... 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因上游河势的变化,南京八卦洲汊道左汊逐渐从主汊演变成支汊.近年来,随着来水来沙条件的改变,左汊衰退速率又有所加快,并已多次观测到12%左右的分流比.为此,迫切需要采取工程措施,遏制八卦洲左汊缓慢衰退的趋势.针对选用的组合工程措施,运用物理模型试验、MIKE21等水动力数学模型研究手段,对八卦洲水位、流速、左右两汊分流比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主要分析了导流坝、切滩、疏浚及其组合工程措施对分流比的改善.结果表明:导流堤的分流效果较好,组合工程措施最大可增加左汊分流比4.76%.通过与物理模型试验结果的比较,为整治工程的实施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并为工程进一步改善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卦洲 整治工程 分流比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示范区水利建设标准协同路径研究及实践 被引量:3
18
作者 疏正宏 季永兴 +1 位作者 吴兆丹 毛倩倩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2-139,共8页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河湖水系众多,跨越3个地方行政区域的水利工程存在建设主体、建设机制、功能定位、建设标准等差异。为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建设示范区水利工程,在梳理分析了示范区内水利工程典型类型和既有水利建...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河湖水系众多,跨越3个地方行政区域的水利工程存在建设主体、建设机制、功能定位、建设标准等差异。为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建设示范区水利工程,在梳理分析了示范区内水利工程典型类型和既有水利建设标准体系及标准差异基础上,研究并提出了长三角示范区水利建设标准体系框架和协同路径,并以元荡生态岸线修复和功能提升工程为示范开展了实践。结果表明:①示范区内水利工程主要为典型平原河网地区的水利工程,包括泵闸工程、水源工程、河道湖泊及湿地等类型;②除执行国家和行业的水利技术标准外,各地针对本地水利工程特点出台了诸多地方标准或指导性文件,导致水利建设标准差异性较大;③针对多地既有标准、单一地区先进标准、缺失或创新性标准提出的水利建设标准协同主要路径和辅助路径,以及水利技术标准体系框架,可为示范区水利标准协同和工程建设提供基础依据和保障;④以元荡生态岸线修复项目示范实践形成的跨界水体生态修复和功能提升项目一体化实施标准,体现了跨区域协同要求,彰显了示范区一体化生态建设的机制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建设标准 协同路径 长三角生态绿色发展一体化示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防汛墙加固工程关键问题 被引量:16
19
作者 陈峰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9-55,106,共8页
针对上海地区防汛墙在历年除险加固工程建设中出险原因分析不明、设防水平不一致、规划标准与现状存在矛盾、设防标准与现实发展不相匹配、加固规模拟定不合理等关键问题,通过收集出险事例,剖析了造成防汛墙出险的主要因素和各因素之间... 针对上海地区防汛墙在历年除险加固工程建设中出险原因分析不明、设防水平不一致、规划标准与现状存在矛盾、设防标准与现实发展不相匹配、加固规模拟定不合理等关键问题,通过收集出险事例,剖析了造成防汛墙出险的主要因素和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对比了规划标准、设防标准中的矛盾,分析了除险加固规模拟定不合理的原因。结果表明:防汛墙出险原因主要包括边界条件的变化、船只违章运行、结构安全度不足、临近或穿河工程影响及地面沉降等,不同出险状况由一种或多种因素造成;设防标准应从整体防汛水平校验,采用实测水文资料修正,提高中、上游岸段安全等级;除险加固工程规模应综合考虑现状工情、水情、出险原因、规划和规范标准的变化等原则确定;对码头、船闸等特殊岸段需设置限制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汛墙 除险加固 设防标准 黄浦江 苏州河 上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深水航道三期工程后北槽洪枯季水沙运动特征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沈淇 高钦钦 +1 位作者 顾峰峰 戚定满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8-124,共7页
利用长江口深水航道三期整治工程前后,北槽洪枯季各测点水沙资料初步探讨了北槽洪枯季水沙运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北槽洪枯季潮周期平均含沙量分布自上而下总体呈"低-高-低"的分布态势,中段含沙量较高。洪季北槽各测点潮周... 利用长江口深水航道三期整治工程前后,北槽洪枯季各测点水沙资料初步探讨了北槽洪枯季水沙运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北槽洪枯季潮周期平均含沙量分布自上而下总体呈"低-高-低"的分布态势,中段含沙量较高。洪季北槽各测点潮周期平均含沙量与潮周期平均流速相关性较差,北槽泥沙输运以平流输移为主。枯季两者相关较好,北槽泥沙运动则以起悬输运为主。北槽悬沙输运主要以欧拉输运为主,洪季北槽悬沙净输运率要明显大于枯季。洪季北槽中段潮泵及垂向环流作用最为明显,枯季,除北槽上段外,潮泵及垂向环流作用较小,水沙输运方向较为相近。造成洪季北槽中段潮泵作用及垂向环流输沙较大的原因是由于北槽中段滩槽泥沙交换频繁,涨潮流经南槽拦门沙及九段沙滩面后,挟带一定高含沙水体进入北槽,进而造成北槽中段潮泵及垂向环流输沙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输运 含沙量 北槽 机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