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毒理学效应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廖德丰 《生物学教学》 2013年第12期4-6,共3页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密切相关。本文概述了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毒理学效应和检测技术,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污染的监测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 硝酸盐 亚硝酸盐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稻三虾”新型稻渔综合种养方式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克红 祖露 刘智俊 《科学养鱼》 2024年第6期40-41,共2页
稻虾综合种养作为一种重要的稻渔养殖模式,在全国应用范围较广。目前,稻虾养殖模式多以单一开沟的稻虾轮作或稻虾共作养殖商品虾为主,而这两种模式往往需要对外采购大量虾苗,受一定虾苗市场制约,不利于大规模稻虾养殖发展需求,且稻虾综... 稻虾综合种养作为一种重要的稻渔养殖模式,在全国应用范围较广。目前,稻虾养殖模式多以单一开沟的稻虾轮作或稻虾共作养殖商品虾为主,而这两种模式往往需要对外采购大量虾苗,受一定虾苗市场制约,不利于大规模稻虾养殖发展需求,且稻虾综合种养模式需要对稻田进行开沟改造,现有技术规范允许10%以内的开沟,但是生产中应尽量做到不开沟,维持稻田原貌或者结合高标准农田改造的稻田直接进行稻田养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制约 高标准农田 养殖模式 稻田养殖 商品虾 综合种养 技术规范 稻虾轮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Rhbdd3重组乳酸菌微生物制剂的开发及效果评价
3
作者 刘亚楠 张小明 邵玲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9-1026,共8页
鱼类Rhbdd3(Rhomboid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3)蛋白具有抗水生病毒感染功能,然而生产实践中缺乏其大量制备及应用方案。为研制鲤Rhbdd3蛋白重组微生物制剂,利用乳酸菌NICE表达系统,构建了Rhbdd3蛋白重组表达质粒pNZ8148-rhbdd3,并... 鱼类Rhbdd3(Rhomboid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3)蛋白具有抗水生病毒感染功能,然而生产实践中缺乏其大量制备及应用方案。为研制鲤Rhbdd3蛋白重组微生物制剂,利用乳酸菌NICE表达系统,构建了Rhbdd3蛋白重组表达质粒pNZ8148-rhbdd3,并转化获得了重组乳酸乳球菌pNZ8148-rhbdd3 NZ9000。利用乳酸链球菌素nisin进行Rhbdd3蛋白的诱导表达,并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进行验证。进一步,将重组乳酸乳球菌进行饲料拌喂并开展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人工感染实验,检测鱼体免疫因子表达水平及攻毒后鱼体组织病毒载量。结果显示:经nisin诱导后,pNZ8148-rhbdd3 NZ9000能够表达约为39 kDa的特异性蛋白,与Rhbdd3蛋白大小一致。重组乳酸乳球菌的最佳nisin诱导浓度为100 ng/mL,最佳诱导时间为5 h。重组乳酸乳球菌饲喂后14 d,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鲤鱼组织中免疫相关基因IFN1、IRF7、Viperin、Mx1和ISG15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此外,SVCV攻毒后,重组乳酸乳球菌饲喂组鱼体组织中病毒滴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表明其可以抑制病毒的增殖。研究结果为Rhbdd3蛋白的大量制备和应用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并为鱼类病毒性疾病的防控提供了一种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bdd3蛋白 乳酸菌 鲤鱼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 微生物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蟹养殖池塘套养大规格罗氏沼虾模式初探
4
作者 高钟元 李建忠 刘智俊 《科学养鱼》 2024年第12期42-43,共2页
近年来,市场上对大规格罗氏沼虾需求旺盛,罗氏沼虾主要以河蟹残饵为食,对生态环境友好,因此在蟹塘中合理套养一定数量罗氏沼虾能够实现“一水双养、一塘多产”,是保障渔农增收和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研究方向。本研究在之前套养技术、经... 近年来,市场上对大规格罗氏沼虾需求旺盛,罗氏沼虾主要以河蟹残饵为食,对生态环境友好,因此在蟹塘中合理套养一定数量罗氏沼虾能够实现“一水双养、一塘多产”,是保障渔农增收和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研究方向。本研究在之前套养技术、经验的基础上,开展60尾/千克罗氏沼虾虾种在两种套养密度(300尾/亩、500尾/亩)下养殖效果的研究,通过分析河蟹和罗氏沼虾生产情况和经济效益,探索科学合理的罗氏沼虾套养密度,并根据推网、地笼、干塘三种不同捕捞方式的经济性和起捕效率,系统比较起捕方式的便利性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沼虾 河蟹养殖 养殖效果 套养 需求旺盛 提质增效 模式初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系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投放密度对其培育效果的影响
5
作者 于雪飞 姜晓东 +3 位作者 解志龙 陈文彬 罗明 吴旭干 《淡水渔业》 2025年第5期104-112,共9页
为探讨不同品系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大眼幼体投放密度对其培育效果的影响,实验选用“长荡湖1号”A系与B系大眼幼体为研究对象,每品系设置225、450和675 ind/m^(2)3个密度组,每密度组设置3个平行,共计18个实验组,对蟹种的生... 为探讨不同品系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大眼幼体投放密度对其培育效果的影响,实验选用“长荡湖1号”A系与B系大眼幼体为研究对象,每品系设置225、450和675 ind/m^(2)3个密度组,每密度组设置3个平行,共计18个实验组,对蟹种的生长性能、规格分布、早熟率、单位产量及经济效益等指标进行评估。结果显示:(1)生长性能方面,两品系的体质量均随着大眼幼体投放密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且B系在各月份的平均体质量均显著高于A系。(2)培育效果主要受到投放密度的影响,随着密度的增加,2个品系的成活率均明显下降,单位产量均显著增加。(3)2个品系的总收入和净利润均随着大眼幼体投放密度的增加明显增加,而中密度组的投资回报率最高;B系的净利润和投资回报率均高于A系的。综上,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投放密度及其品系均会影响蟹种培育效果及经济效益,合理选择投放密度和品系有助于提高养殖效率和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不同品系 大眼幼体 投放密度 培育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