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品质淡水珍珠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1
作者 李金潞 孙明龙 +2 位作者 白志毅 袁屹平 傅百成 《水产学杂志》 2025年第4期67-76,共10页
随着我国渔业现代化和智能化的加速发展,新兴技术的应用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尽管如此,淡水珍珠蚌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在国内尚属首次尝试。本研究构建了一种适合淡水珍珠蚌养殖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该养殖系... 随着我国渔业现代化和智能化的加速发展,新兴技术的应用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尽管如此,淡水珍珠蚌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在国内尚属首次尝试。本研究构建了一种适合淡水珍珠蚌养殖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该养殖系统主要由珍珠蚌养殖车间、藻类培育系统、水循环处理恒温系统和数字化监测控制系统4个核心模块组成,实现了高密度立体养殖和精准环境控制。通过集成物联网技术,实现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和自动调节,确保养殖水体的理化性质和微量元素含量满足珍珠蚌生长的最佳条件。在该系统中,通过优化饵料供给和养殖条件,可显著提升珍珠的品质,高品质淡水珍珠的产出比例达40%,平均粒径10.8 mm,养殖效益显著。与传统淡水珍珠养殖相比,该养殖系统具有主要养殖环境参数可控、养殖管理智能化及节水减排等技术优势,在养殖高端珍珠产品领域具有广阔的产业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厂化养殖 水处理 淡水珍珠 数字化 品质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停留时间对养殖污水固相反硝化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倩 徐桂梅 罗国芝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10,共5页
为考察水力停留时间(HRT)对不同硝酸盐氮(NO3-- N)浓度的养殖污水脱氮效果的影响,建立以聚己内酯(PCL)为碳源和生物膜载体的固相反硝化反应器,经历20d培养,反应器成功启动。试验结果表明,当进水N03。N浓度分别为100mg/L以下... 为考察水力停留时间(HRT)对不同硝酸盐氮(NO3-- N)浓度的养殖污水脱氮效果的影响,建立以聚己内酯(PCL)为碳源和生物膜载体的固相反硝化反应器,经历20d培养,反应器成功启动。试验结果表明,当进水N03。N浓度分别为100mg/L以下、150mg/L、200-300mg/L时,反应器的最佳HRT分别为4、5.5和6h,出水NO3-- N浓度达到最低值,分别为17.9mg/L、23.9mg/L和34.1~47.4mg/L,同时溶解性有机碳(DOC)没有大幅增加。反应器对氨氮(NH4+-N)亦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在反应器启动运行后,出水NH4+-N浓度明显下降,且在不同进水NO3-- N及HRT下均稳定在5mg/L左右,出水亚硝酸盐氮(NO2-- N)一直维持在0.14mg/L以下;同时,反应器对养殖污水中的溶氧(DO)和pH变化有一定抗性,缓冲能力较强。本研究对水产养殖脱氮的实验室研究和实际运行、管理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停留时间 硝酸盐氮负荷 反硝化 聚己内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松江泖港地区蟹种养殖对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王高龙 王友成 +2 位作者 马旭洲 王武 郎月林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7-321,共5页
为了探究河蟹蟹种养殖模式对水环境的影响,于2012年6—10月,对上海松江泖港地区蟹种池塘和水源的水质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在整个养殖周期中,蟹种池CODMn不断增长,水源水的变化趋势为先增后减。在多数时段,水源水亚硝酸盐质量浓度高于... 为了探究河蟹蟹种养殖模式对水环境的影响,于2012年6—10月,对上海松江泖港地区蟹种池塘和水源的水质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在整个养殖周期中,蟹种池CODMn不断增长,水源水的变化趋势为先增后减。在多数时段,水源水亚硝酸盐质量浓度高于蟹种池,但6月26日蟹种池反而显著高于水源水(p<0.05)。在整个监测过程中,水源水硝酸盐质量浓度均显著高于蟹种养殖池(p<0.05)。养殖前期,水源水磷酸盐质量浓度高于蟹种池;养殖后期蟹种池高于水源水,但均无显著差异(p>0.05)。台风过境后,水源水氨氮质量浓度达2.21 mg/L,磷酸盐质量浓度达0.467 mg/L,表明农田化肥水和地表径流可能是导致水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其他科学 蟹种 池塘养殖 水花生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松江泖港地区成蟹养殖对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王高龙 马旭洲 +2 位作者 王武 王友成 郎月林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9-304,共6页
为了探究河蟹生态养殖对周围水环境的影响,于2013年3—10月对上海松江泖港地区成蟹池和水源水质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整个养殖区间水源和成蟹池总磷和总氮均超标,且成蟹池总磷总体上较水源高,水源和成蟹池总磷浓度最大超标幅度分别达2... 为了探究河蟹生态养殖对周围水环境的影响,于2013年3—10月对上海松江泖港地区成蟹池和水源水质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整个养殖区间水源和成蟹池总磷和总氮均超标,且成蟹池总磷总体上较水源高,水源和成蟹池总磷浓度最大超标幅度分别达213%和184.5%;水源总氮高于成蟹池,最大超标幅度分别达434.2%、211.7%。在养殖周期中,成蟹池CODMn持续升高,且总体上高于水源组,水源组CODMn则呈现先逐渐升高后逐渐下降的趋势,但二者基本上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Ⅲ级标准和渔业水质标准。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Ⅲ级标准和渔业水质标准,成蟹池中主要超标指数为总磷、总氮、p H值、CODMn;水源主要超标指数为总磷、总氮、硝酸盐、CODMn。从整个养殖周期来看,成蟹池中溶解氧、氨氮、亚硝酸氮、硝酸氮优于水源组,而p H值、CODMn、磷酸盐、总磷较水源略有超标,但超标幅度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中华绒螯蟹 池塘养殖 沉水植物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蟹生态养殖池塘不同水层水质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吴凯 马旭洲 +2 位作者 王友成 郎月林 李星星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8年第1期46-51,共6页
为了探究河蟹生态养殖池塘不同水层水质因子昼夜变化规律,于2014年8月选择3个连续的晴天天气对上海松江泖港地区3个河蟹生态养殖池塘上层、中层和下层的水质因子进行昼夜监测。结果表明:水质因子均存在昼夜变化和分层现象,3个水层的水温... 为了探究河蟹生态养殖池塘不同水层水质因子昼夜变化规律,于2014年8月选择3个连续的晴天天气对上海松江泖港地区3个河蟹生态养殖池塘上层、中层和下层的水质因子进行昼夜监测。结果表明:水质因子均存在昼夜变化和分层现象,3个水层的水温、pH、COD_(Mn)浓度和PO_4^(3-)-P浓度昼夜变化差异不显著;上层和下层水体的DO浓度和NO_2^--N浓度差异显著;3个水层的NH_4^+-N浓度和NO_3^--N浓度均表现出显著差异。一天中,水温、DO浓度、pH和NO_3^--N浓度在5:00最低,NH_4^+-N、NO_2^--N浓度在5:00最高,COD_(Mn)浓度在1:00最高,PO_4^(3-)-P浓度较稳定;NH_4^+-N浓度和DO浓度的昼夜变化表现出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蟹 生态养殖 不同水层 水质因子 昼夜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薸及其附着物对网箱养殖水域氮磷去除效果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奇杰 马旭洲 《渔业现代化》 2018年第2期59-63,共5页
为了减少网箱养殖对水体的污染,在网箱内种植漂浮性水生植物大薸(Pistia stratiotes),并设置试验网箱和对照网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网箱内的大薸及其附着物对养殖水体中氮、磷去除效果显著。养殖30 d内,大薸共去除氮201.26 g,... 为了减少网箱养殖对水体的污染,在网箱内种植漂浮性水生植物大薸(Pistia stratiotes),并设置试验网箱和对照网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网箱内的大薸及其附着物对养殖水体中氮、磷去除效果显著。养殖30 d内,大薸共去除氮201.26 g,去除磷71.53 g,附着物共去除氮5.91 g,去除磷3.01 g,附着物氮、磷去除分别占大薸氮、磷去除的2.94%和4.21%。试验网箱和传统网箱,氮的回收率分别为(41.27±1.28)%和(37.15±1.26)%,两组网箱间差异显著(P<0.05);磷的回收率分别为(31.26±1.27)%和(27.87±1.13)%,差异显著(P<0.05);氮的利用率分别为(26.32±2.32)%和(23.15±1.75)%,两组网箱间差异显著(P<0.05);磷的利用率分别为(17.21±0.51)%和(14.63±0.43)%,差异显著(P<0.05)。研究表明,大薸及其附着物通过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可以降低网箱养殖对水体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箱养殖 大薸 附着物 氮磷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个群体克氏原螯虾生长和养殖生态适应性比较分析
7
作者 邹宇凡 吴玮杰 +4 位作者 白志毅 冯建彬 吴敏 蒋军 李家乐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0-428,共9页
为探明不同群体克氏原螯虾生长和养殖生态适应性,2020年自江苏滆湖、兴化、建湖,安徽芜湖和湖北监利引进5个克氏原螯虾养殖群体,2021年在安徽芜湖同期繁育后,比较分析不同群体克氏原螯虾苗在同等养殖条件下生长性状、入塘扩散速率、爬... 为探明不同群体克氏原螯虾生长和养殖生态适应性,2020年自江苏滆湖、兴化、建湖,安徽芜湖和湖北监利引进5个克氏原螯虾养殖群体,2021年在安徽芜湖同期繁育后,比较分析不同群体克氏原螯虾苗在同等养殖条件下生长性状、入塘扩散速率、爬行速率及耐干露等生态适应性。试验结果显示:5月雌、雄个体体长、体质量均表现为滆湖群体[雌:(7.52±0.15)cm、(13.4±0.85)g;雄:(7.53±0.12)cm、(14.25±0.90)g]最优。5月除芜湖群体外,各群体雄性个体在体长、体质量上显著大于雌性;建湖群体在3—4月体长、体质量增长率最大(分别为41%、167%),芜湖群体在4—5月体长、体质量增长率最大(分别为24%、83%)。5月各群体雌性腹部长占体长比例均大于雄性。且5月滆湖群体成活率最高为59.33%,监利群体最低为50.67%。入塘扩散速率依次为建湖>兴化>滆湖>监利>芜湖,建湖、兴化群体显著优于其他3个群体组,扩散最快的建湖群体时间为(291.67±25.43)s,最慢的芜湖群体为(661.33±32.94)s;各群体间爬行速率无显著性差异。干露试验表明,幼虾的干露时间不宜超过18 h,干露48 h存活率依次为芜湖>滆湖>兴化>监利>建湖,芜湖群体存活率最高,为(87.78±1.11)%,建湖群体最低,为(68.89±1.92)%。试验结果可为不同群体克氏原螯虾生长性能及生态适应性评价提供参考,为进一步的选育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生长性能 生态适应性 干露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在水产动物中的生理作用和营养代谢功能 被引量:10
8
作者 朱伟星 雎敏 +3 位作者 何亚丁 陈晓明 钟国防 华雪铭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74-1179,共6页
钾是水产动物机体内的常量元素,也是维持生命不可或缺的必需物质。它在生物体的生理活动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包括维持细胞电压、改变细胞膜电位和产生神经冲动。另外,钾还在氧化还原调节、酸碱平衡和新陈代谢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 钾是水产动物机体内的常量元素,也是维持生命不可或缺的必需物质。它在生物体的生理活动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包括维持细胞电压、改变细胞膜电位和产生神经冲动。另外,钾还在氧化还原调节、酸碱平衡和新陈代谢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不同水产动物对钾的需求量不同,钾缺乏或者过量都会对动物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钾在水产动物中的生理作用和营养代谢方面的功能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动物 生理作用 营养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氏沼虾养殖塘叶绿素a与水质因子的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李世凯 江敏 +2 位作者 潘若雷 戴习林 何琳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7-261,共5页
为研究罗氏沼虾养殖塘中影响叶绿素a的主要水质因子,于2011年6—10月对地处上海市金山区的某罗氏沼虾养殖场的3个养殖塘及水源的水温(T)、溶解氧(DO)、pH值、透明度、亚硝酸盐氮(NO2-N)、总氨氮(TAN)、总氮(TN)、活性磷(PO4-P)、总磷(TP... 为研究罗氏沼虾养殖塘中影响叶绿素a的主要水质因子,于2011年6—10月对地处上海市金山区的某罗氏沼虾养殖场的3个养殖塘及水源的水温(T)、溶解氧(DO)、pH值、透明度、亚硝酸盐氮(NO2-N)、总氨氮(TAN)、总氮(TN)、活性磷(PO4-P)、总磷(TP)、叶绿素a和化学需氧量(CODMn)等因子进行监测,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叶绿素a与水质因子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水质因子与叶绿素a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为TN、TP、CODMn、DO、pH值、NO2-N、T、TAN、PO4-P和透明度,在罗氏沼虾养殖塘中影响叶绿素a的优势因子依次为TN、TP、CODMn、DO和pH值,通过进一步讨论分析发现,TN和TP是影响池塘叶绿素a最重要的水质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沼虾 叶绿素A 灰色关联分析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胆固醇含量对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抗弧菌和抗亚硝态氮胁迫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鑫磊 李航 +4 位作者 黄旭雄 赵利斌 闫明磊 赵陆敏 郑晓龙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639-2649,共11页
为研究饲料中胆固醇含量对淡水养殖条件下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抗弧菌和抗亚硝态氮胁迫能力的影响,在10%鱼粉的基础上设计胆固醇添加量分别为0(C0组)、1(C1组)、2(C2组)、3(C3组)和4 g/kg(C4组)的等... 为研究饲料中胆固醇含量对淡水养殖条件下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抗弧菌和抗亚硝态氮胁迫能力的影响,在10%鱼粉的基础上设计胆固醇添加量分别为0(C0组)、1(C1组)、2(C2组)、3(C3组)和4 g/kg(C4组)的等氮等能饲料(实测饲料中胆固醇含量依次为0.78、1.57、2.45、3.43和4.18 g/kg),分别投喂初始体重为(0.160±0.002)g的凡纳滨对虾50 d。每种饲料投喂4个网箱,每个网箱养殖凡纳滨对虾50尾。养殖试验结束后检测对虾的生长性能、肌肉常规组成以及急性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感染及亚硝态氮胁迫下的死亡情况。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的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不受饲料胆固醇含量的显著影响(P〉0.05),但C0组对虾的饲料系数显著高于C2、C3和C4组(P〈0.05)。随饲料胆固醇含量的增加,对虾肌肉中粗蛋白质含量逐渐升高,C3、C4组显著高于C0组(P〈0.05);肌肉中粗脂肪含量先升高后降低,C2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肝胰腺和肌肉中胆固醇含量随饲料胆固醇含量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血清中胆固醇含量先升高后降低,且C2组显著高于C0组(P〈0.05)。急性感染哈维氏弧菌后,随饲料胆固醇含量的增加,同一时间点各组对虾累积死亡率均先降低后升高,C2组在感染24、36、48、72和96 h后的累积死亡率均最低。在8.5~9.0 mg/L亚硝态氮急性胁迫下,96 h后对虾累积死亡率与饲料中胆固醇含量呈负相关,且C0和C1组显著高于C2、C3和C4组(P〈0.05)。综上所述,淡水养殖条件下,1.57 g/kg的饲料胆固醇含量即可满足凡纳滨对虾生长的需求,但2.45 g/kg的饲料胆固醇含量可使对虾获得最佳的抗弧菌能力和理想的抗亚硝态氮胁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 凡纳滨对虾 胆固醇 生长性能 抗弧菌能力 抗亚硝态氮胁迫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对凡纳滨对虾的作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彭松 张敏 +5 位作者 李小勤 赵金鑫 郑小淼 李百安 魏静 冷向军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3-109,115,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对凡纳滨对虾生长、营养物质利用、肝胰腺消化酶活性和血淋巴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以豆粕(负对照组)、发酵豆粕T468、P839、B356和Y918等蛋白质替代正对照饲料中6%鱼粉(正对照饲料含21%鱼粉),另以发... 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对凡纳滨对虾生长、营养物质利用、肝胰腺消化酶活性和血淋巴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以豆粕(负对照组)、发酵豆粕T468、P839、B356和Y918等蛋白质替代正对照饲料中6%鱼粉(正对照饲料含21%鱼粉),另以发酵豆粕B356等蛋白质替代正对照饲料中9%鱼粉(B356-2),配制成7纽等氮饲料,饲喂平均质量4.0 g的凡纳滨对虾42 d。结果表明:发酵可部分降解豆粕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抗原蛋白质及大分子蛋白质,提高粗蛋白质和小肽含量;与负对照组相比,发酵豆粕T468、P839、B356、Y918替代6%鱼粉后,提高凡纳滨对虾增重率16.7%、12.0%、9.9%、11.9%,降低饲料系数18.1%、13.7%、12.6%、14.8%(P<0.05),到达和正对照组基本一致的生长性能,同时显著提高了蛋白质效率、蛋白质沉积率、干物质消化率和蛋白质消化率(P<0.05);各发酵豆粕组均较负对照组显著提高了肝胰腺淀粉酶活性和血淋巴SOD活性(P<0.05),P839组的蛋白酶活性和血淋巴PO活性显著高于负对照组(P<0.05)。发酵可改善豆粕的可利用性,在不影响凡纳滨对虾生长和饲料利用的前提下,发酵豆粕可替代饲料中6%鱼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发酵豆粕 生长 营养物质利用率 消化酶活性 非特异性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蟹生态养殖池浮游植物功能类群的结构特征 被引量:16
12
作者 郝俊 马旭洲 +4 位作者 王武 王高龙 王友成 郎月林 李星星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47-1056,共10页
为探究河蟹生态养殖池浮游植物群落的结构及动态,2013年4-10月对上海松江泖港地区河蟹养殖池的浮游植物进行了调查,分析其种类构成、密度、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共检测到浮游植物105种,其中河蟹生态养殖池优势种11种,分别属于B、D、J、LO... 为探究河蟹生态养殖池浮游植物群落的结构及动态,2013年4-10月对上海松江泖港地区河蟹养殖池的浮游植物进行了调查,分析其种类构成、密度、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共检测到浮游植物105种,其中河蟹生态养殖池优势种11种,分别属于B、D、J、LO、X1、WO、X2、S1和MP功能群.河蟹养殖池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282.58×10^4cells/L,平均生物量为1.59 mg/L,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2.11~3.09.水源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175.13×10^4cells/L,平均生物量为0.99 mg/L,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1.70~2.79.河蟹养殖池浮游植物平均密度分别于5月14日-6月14日和7月29日-8月29日与水源差异显著;河蟹养殖池浮游植物平均生物量分别于5月30日、6月14日和7月29日-8月29日与水源差异显著;河蟹养殖池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生物多样性指数分别于5月14日-6月14日和8月14日-9月15日与水源差异显著.河蟹养殖池浮游植物的平均密度、平均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指数与水源水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高于水源,群落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蟹 浮游植物 密度 生物量 功能类群 生物多样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鲟源维氏气单胞菌分离鉴定及药敏特性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杨移斌 夏永涛 +4 位作者 邱军强 曹海鹏 肖艳翼 胡鲲 杨先乐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4-418,共5页
从发病的鲟肝、胰、肾脏及血水分离到5株细菌,命名为4s-11,4s-12,4s-13,4s-14及4s-15。经人工感染,菌株4s-15具有致病性,鲟感染发病症状与自然发病症状相似,并再次分离到此菌株,故菌株4s-15是鲟此病病原菌。菌株4s-15经生理生化细菌鉴定... 从发病的鲟肝、胰、肾脏及血水分离到5株细菌,命名为4s-11,4s-12,4s-13,4s-14及4s-15。经人工感染,菌株4s-15具有致病性,鲟感染发病症状与自然发病症状相似,并再次分离到此菌株,故菌株4s-15是鲟此病病原菌。菌株4s-15经生理生化细菌鉴定,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为维氏气单胞菌。菌株4s-15对左氧氟沙星等13种抗生素高度敏感,本研究为防治鲟此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氏气单胞菌 鉴定 药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叉尾鲖对不同形式赖氨酸利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金鑫 李小勤 +4 位作者 彭松 郑小淼 李百安 魏静 冷向军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26,共8页
为比较斑点叉尾鲖(Ictalurus punctatus)对不同形式赖氨酸的利用效果,设置了鱼粉含量5%、豆粕含量15%的正对照饲料,及鱼粉含量2.5%、豆粕含量0的负对照饲料,在负对照饲料基础上,分别添加晶体赖氨酸盐酸盐、晶体赖氨酸硫酸盐以及微囊赖... 为比较斑点叉尾鲖(Ictalurus punctatus)对不同形式赖氨酸的利用效果,设置了鱼粉含量5%、豆粕含量15%的正对照饲料,及鱼粉含量2.5%、豆粕含量0的负对照饲料,在负对照饲料基础上,分别添加晶体赖氨酸盐酸盐、晶体赖氨酸硫酸盐以及微囊赖氨酸盐酸盐,使其赖氨酸含量达到与正对照饲料一致的水平,共配制5组等氮等能饲料,饲养平均体重为(54.4±0.1)g的斑点叉尾鲖60d,考察不同形式赖氨酸对斑点叉尾鲖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和蛋白质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负对照组相比,添加晶体赖氨酸盐酸盐和晶体赖氨酸硫酸盐对斑点叉尾鲖的生长性能影响不显著(P>0.05),而添加微囊赖氨酸盐酸盐提高斑点叉尾鲖增重率20.7%(P<0.05),降低饲料系数16.0%(P<0.05),在增重率与饲料系数方面达到与正对照组基本一致的水平(P>0.05)。与负对照组相比,在饲料中添加晶体赖氨酸盐酸盐、晶体赖氨酸硫酸盐以及微囊赖氨酸盐酸盐对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及肠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但显著提高了胃蛋白酶活性(P<0.05)。此外,添加微囊赖氨酸盐酸盐还显著提高了肝胰脏蛋白酶活性(P<0.05)。上述结果表明,在低赖氨酸实用饲料中补充晶体赖氨酸盐酸盐或赖氨酸硫酸盐对斑点叉尾鲖的生长性能改善作用不显著(P>0.05),而补充微囊赖氨酸盐酸盐则能显著提高斑点叉尾鲖增重率,降低饲料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叉尾鲖 赖氨酸盐酸盐 赖氨酸硫酸盐 微囊赖氨酸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稻蟹共作系统氨挥发损失的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昂 马旭洲 +2 位作者 于永清 徐静 吕为群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22-631,共10页
为探索稻蟹共作系统氨(NH_3)的挥发损失,在辽宁盘锦开展田间实验。实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以养蟹为主因素,施肥为副因素,设置4个处理,即单作稻不施肥(R0M)、稻蟹共作不施肥(R0C)、单作稻施肥(R1M)和稻蟹共作施肥(R1C)。结果显示,在水... 为探索稻蟹共作系统氨(NH_3)的挥发损失,在辽宁盘锦开展田间实验。实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以养蟹为主因素,施肥为副因素,设置4个处理,即单作稻不施肥(R0M)、稻蟹共作不施肥(R0C)、单作稻施肥(R1M)和稻蟹共作施肥(R1C)。结果显示,在水稻全生育期,R0M、R0C、R1M和R1C的NH_3挥发量分别为8.56、7.37、45.64和41.34 kg·hm^(-2)。施肥是影响稻田NH_3挥发的主要因素,R1M和R1C的NH_3挥发量分别较R0M和R0C提高4.33倍和4.65倍。在施肥稻田,NH3挥发主要集中在淹水后10 d内,该阶段的挥发量占全生育期的67.6%~76.7%。不施肥稻田的NH_3挥发速率整体较平稳。施肥也显著提高水稻氮(N)素积累量,R1M较R0M提高53.3%,R1C较R0C提高69.7%。养蟹可以降低稻田的NH_3总挥发量,从河蟹放入稻田后计,R1C的NH3挥发量较R1M降低28.4%,差异显著;然而整个水稻生长季,R1M和R1C处理NH_3的总挥发量无显著差异。R1M和R1C处理NH_3总挥发量分别占当季施N量的28.5%和26.0%。养蟹提高了水稻N素积累量,在水稻成熟期R1C的水稻N素积累量较R1M增加25.0%。在不施肥稻田中,养蟹对削弱NH_3挥发损失和提高水稻N素积累量的效果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蟹共作系统 NH 3挥发 田面水 水稻N素积累量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河蟹生态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吴凯 马旭洲 +2 位作者 王友成 王武 郎月林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6年第6期69-74,共6页
为了探究上海松江泖港地区河蟹生态养殖模式对水环境的影响,于2014年5—10月对河蟹生态养殖池塘和水源水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水源区和蟹塘区主要超标水质指标为TN和TP,水源区的最大超标幅度为232.7%和78.5%,蟹塘区为20.4%和129.5%,总... 为了探究上海松江泖港地区河蟹生态养殖模式对水环境的影响,于2014年5—10月对河蟹生态养殖池塘和水源水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水源区和蟹塘区主要超标水质指标为TN和TP,水源区的最大超标幅度为232.7%和78.5%,蟹塘区为20.4%和129.5%,总体上水源区的超标幅度高于蟹塘区,水源区有富营养化特征和轻微的有机污染。蟹塘区的DO、NH_4^+-N、NO_2^--N和NO_3^--N均达标且优于水源区,pH、COD_(Mn)和PO_4^(3+)-P虽有超标,但超标幅度较小;蟹塘区每天有大量的外源性氮、磷投入,但是氮、磷的变化幅度较小,表明水草对氮、磷的吸收较充分。总之,河蟹生态养殖池塘的水质要明显优于水源区,基本上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三级标准和渔业水质标准的要求。上海松江泖港地区河蟹生态养殖不会对外界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蟹 生态养殖 池塘 水质 水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兴高沙土地区幼蟹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丹青 马旭洲 +3 位作者 张文博 戴丹超 张勇 李建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70-978,共9页
【目的】为了研究泰兴姚王高沙土地区幼蟹养殖对周围水环境的影响。【方法】2018年6—10月对江苏省泰兴市江源农牧有限公司3个幼蟹养殖池塘和水源进行监测。试验设置水源组和幼蟹塘组,对这两组的pH、溶解氧(DO)、水温(T)、化学需氧量(CO... 【目的】为了研究泰兴姚王高沙土地区幼蟹养殖对周围水环境的影响。【方法】2018年6—10月对江苏省泰兴市江源农牧有限公司3个幼蟹养殖池塘和水源进行监测。试验设置水源组和幼蟹塘组,对这两组的pH、溶解氧(DO)、水温(T)、化学需氧量(CODMn)、硝酸盐(NO3^--N)、亚硝酸盐(NO2^--N)、铵态氮(NH4^+-N)、总氮(TN)、磷酸盐(PO4^3--P)、总磷(TP)进行监测,并采用单样本t检验法对水质进行评价。【结果】整个养殖试验期间,幼蟹塘组的T、DO和pH与水源组差异不显著(P>0.05),幼蟹塘组的NO2^--N与水源组差异显著(P<0.05),幼蟹塘组的NH4^+-N、NO3^--N和TN总体低于水源组,CODMn、PO4^3--P和TP总体高于水源组。【结论】幼蟹塘的CODMn、TN和TP指标劣于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Ⅲ级标准,但符合SC/T 9101—2007《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的一级标准。将养殖尾水直接排放,最终流入如泰运河,不会对其水体造成污染。高沙土生态养殖模式对养殖水体净化效果不足,此模式还需进一步优化。高温时期去除多余的喜旱莲子草(Altemautheua philoxeroides)和引入对氮磷吸收能力强的飘浮植物,是优化泰兴姚王地区河蟹高沙土生态养殖模式、提高生态效益的两个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沙土 幼蟹养殖 水质 水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的精子冷冻保存方法建立及其应用
18
作者 李长志 吴玉扬 +1 位作者 王贺 白志毅 《海洋与湖沼》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3-422,共10页
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均为我国主要淡水育珠蚌,其所产珍珠占世界珍珠总产量的90%以上,建立两种蚌精子冷冻保存技术,对种质资源保护和遗传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比较优化冷冻保护剂、平衡时间、精子包装、精子稀释剂及降温程序等关键技术参数... 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均为我国主要淡水育珠蚌,其所产珍珠占世界珍珠总产量的90%以上,建立两种蚌精子冷冻保存技术,对种质资源保护和遗传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比较优化冷冻保护剂、平衡时间、精子包装、精子稀释剂及降温程序等关键技术参数,以精子活力和存活率作为保存效果评价指标,建立了三角帆蚌与褶纹冠蚌精子最优冷冻保存技术方案。结果表明,二甲基亚砜(DMSO)在5%和8%浓度下分别对两种蚌精子具有最佳保护效果,添加0.05 mol/L海藻糖保护效果显著提升;0.5 mL麦管为两种蚌精子的最适容器,优于0.25 mL冷冻麦管及0.5 mL的冻存管;平衡50 min为三角帆蚌精子在5%DMSO浓度下最佳平衡时间,而褶纹冠蚌则在8%DMSO平衡10~30 min表现最佳。D溶液(稀释10倍的HBSS溶液)作为两种蚌精液稀释剂的效果均优于生理盐水和任氏液,并发现过滤后的养殖池塘水对褶纹冠蚌精子稀释效果与D溶液相当。通过对比6种降温程序,确定三角帆蚌精子保存最优降温程序为:4℃平衡30 min,-7℃/min降至-30℃,再平衡2 min,-12℃/min降至-80℃,最后平衡2 min后迅速浸入液氮中;褶纹冠蚌精子保存最优降温程序为:4℃平衡30 min,-7℃/min降至-80℃,平衡2 min后迅速丢入液氮。两种蚌冷冻精子在40℃水浴中解冻复苏8 s均获得最佳活力和存活率,三角帆蚌复苏精子最佳活力和存活率分别为28.57%±2.02%和71.64%±3.04%,褶纹冠蚌复苏精子最佳活力和存活率分别为33.38%±3.80%和64.04%±2.40%。利用冻存后的三角帆蚌精子进行人工受精实验,受精率达43.93%±3.40%。该研究创新了蚌精子冷冻保存方法,助力杂交育种及现代生物技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帆蚌 褶纹冠蚌 精子冷冻保存 人工授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松江蟹塘不同深度水温状况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凯 马旭洲 +2 位作者 王友成 郎月林 李星星 《水产科技情报》 2017年第3期150-153,共4页
为探究河蟹生态养殖池塘的水温变化特征,于2015年6~10月对上海松江地区典型河蟹生态养殖池塘不同水层和气温进行了连续监测,对水温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气温相比,蟹塘水温的日振幅较小,日最高温度到达的时间滞后,且随着水... 为探究河蟹生态养殖池塘的水温变化特征,于2015年6~10月对上海松江地区典型河蟹生态养殖池塘不同水层和气温进行了连续监测,对水温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气温相比,蟹塘水温的日振幅较小,日最高温度到达的时间滞后,且随着水深的增加,水温日振幅逐渐减小;晴天时水温的日振幅最大,多云天次之,雨天最小;20 cm深水层日最高温度出现的时间最早,60 cm深处次之,100 cm深处最晚。试验期间每7 d积温特征表明,随着水深增加,河蟹养殖池塘积温不断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松江 河蟹养殖池塘 水深 水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非鱼饲料中花生粕和发酵花生粕替代鱼粉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李百安 冷向军 +3 位作者 李小勤 姚文祥 蔡国林 陆健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0-57,共8页
为探究花生粕在罗非鱼饲料中的合理应用,分别以花生粕、发酵花生粕替代基础饲料(6%鱼粉,对照组)中鱼粉用量的1/3、2/3和3/3,制成7组饲料,在网箱(2.50 m×1.25 m×1.20 m)中饲养体质量为(68.0±0.4)g的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为探究花生粕在罗非鱼饲料中的合理应用,分别以花生粕、发酵花生粕替代基础饲料(6%鱼粉,对照组)中鱼粉用量的1/3、2/3和3/3,制成7组饲料,在网箱(2.50 m×1.25 m×1.20 m)中饲养体质量为(68.0±0.4)g的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 8周,考察其对鱼体生长性能、肌肉常规成分、氨基酸组成和消化道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花生粕替代1/3鱼粉,发酵花生粕替代1/3、2/3鱼粉用量时,对鱼体增重率和饲料系数无显著影响(P>0.05);当花生粕替代2/3、3/3鱼粉,发酵花生粕替代3/3鱼粉用量时,鱼体增重率显著下降(P<0.05),饲料系数显著上升(P<0.05);各处理组罗非鱼的肌肉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灰分含量、必需氨基酸总量、非必需氨基酸总量、肝体比、脏体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当花生粕替代2/3和3/3鱼粉用量时,鱼体胃蛋白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但以发酵花生粕替代不同比例鱼粉时对胃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各处理组罗非鱼的肠蛋白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在鱼粉含量为6%的奥尼罗非鱼饲料中,花生粕可替代鱼粉用量的1/3,发酵花生粕可替代鱼粉用量的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鱼粉 花生粕 发酵 生长 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