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近134年上海冬季气温变化特征及其可能成因
被引量:
15
1
作者
周伟东
朱洁华
梁萍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1-217,共7页
使用上海1873—2006年共134年冬季气温资料和1961—2004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上海冬季气温的变化特征及其可能成因。结果表明,百余年来上海冬季气温有3次明显的增温过程和2次降温过程,总体上呈现出显著的增温趋势,其中1970年代...
使用上海1873—2006年共134年冬季气温资料和1961—2004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上海冬季气温的变化特征及其可能成因。结果表明,百余年来上海冬季气温有3次明显的增温过程和2次降温过程,总体上呈现出显著的增温趋势,其中1970年代以来增温幅度最大。上海冬季气温具有2年、40年和80年的变化周期,在1980年代中期冬季气温发生增暖突变。134年间上海冬季平均日数显著缩短,趋势倾向率为-1.6 d/(10 a)。上海冬季气温变化是全球气候变化和局地城市化双重作用的结果。上海冬季气温变化与北半球温度和全中国气温的变化基本一致,西伯利亚高压和东亚冬季风强度的减弱使得上海冬季气温增暖,局地人口增加、土地利用变化等因素也对上海冬季气温起到了一定的增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季气温
气候变化
西伯利亚高压
冬季风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H_4和N_2O的辐射强迫与全球增温潜能
被引量:
17
2
作者
张华
张若玉
+1 位作者
何金海
吴金秀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45-754,共10页
CH4和N2O作为主要温室气体,自工业革命以来排放量急剧增加,已经被列入《京都议定书》要求控制它们的排放。本文利用高光谱分辨率的辐射传输模式,计算了CH4、N2O在晴空大气和有云大气条件下的瞬时辐射效率和平流层调整的辐射效率,以及它...
CH4和N2O作为主要温室气体,自工业革命以来排放量急剧增加,已经被列入《京都议定书》要求控制它们的排放。本文利用高光谱分辨率的辐射传输模式,计算了CH4、N2O在晴空大气和有云大气条件下的瞬时辐射效率和平流层调整的辐射效率,以及它们的全球增温潜能(GWP)和全球温变潜能(GTP),并根据模式结果拟合了CH4和N2O的辐射强迫的简单计算公式。本文的研究表明:CH4和N2O在有云大气下的平流层调整的辐射效率分别为4.142×10–4Wm–2ppb–1和3.125×10–3Wm–2ppb–1(1ppb=10–9),经大气寿命调整后的辐射效率分别为3.732×10–4Wm–2ppb–1和2.987×10–3Wm–2ppb–1,与IPCC(2007)的相应结果高度一致。CH4和N2O100年的全球增温潜能GWP分别为16和266;100年的脉冲排放的全球温变潜能GTPP分别为0.24和233;持续排放的全球温变潜能GTPS分别为18和268。它们在未来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中,影响仅次于CO2,仍然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4
N2O
辐射效率
全球增温潜能(GWP)
全球温变潜能(G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对西北太平洋地区热带气旋路径的影响
被引量:
8
3
作者
陶丽
李双君
+1 位作者
韩艳
吴猛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98-706,共9页
利用NOAA的逐日OLR场资料、ECMWF逐日风场(850 hPa)资料、以及美国联合台风预报中心(JTWC)的热带气旋(TC)数据,参考Wheeler和Hendon提出的MJO指数,通过Combined-EOF方法定义热带20~90 d振荡(ISO)的指数,对西北太平洋(WNP)区域进行ISO...
利用NOAA的逐日OLR场资料、ECMWF逐日风场(850 hPa)资料、以及美国联合台风预报中心(JTWC)的热带气旋(TC)数据,参考Wheeler和Hendon提出的MJO指数,通过Combined-EOF方法定义热带20~90 d振荡(ISO)的指数,对西北太平洋(WNP)区域进行ISO不同相位的划分,深入研究西北太平洋地区ISO对于热带气旋(TC)路径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ISO东风位相中,在ISO反气旋性环流东北侧气流影响下,西太副高南侧偏东气流较弱,生成在副高中的TC在140°E以东转折的比率较大;而在西风位相,副高南侧偏东气流受ISO气旋性环流影响加强,生成在该区域的TC在偏东气流引导下首先向西,当西北移动至近海区域后,在西南季风气流以及副高西侧偏东南气流的共同作用下,容易发生顺时针的北折,因而在140°E以西转折类的TC比率较高。还分析了台风个例中的ISO流场形势,发现当ISO气旋(反气旋)性环流中心与热带气旋中心重合时,热带气旋路径会发生突然的右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内振荡
热带气旋
路径转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的几何意义
被引量:
12
4
作者
姚菊香
王盘兴
+1 位作者
鲍学俊
卢楚翰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66-570,共5页
从几何学角度阐明了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的意义。对于来自正态分布的样本,利用其距平序列对应的随机向量在高维空间中均匀分布的性质,在母体无相关假定下,用几何方法求得了显著性水平α和样本容量n下的临界相关系数rα′,n的表达式,并验...
从几何学角度阐明了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的意义。对于来自正态分布的样本,利用其距平序列对应的随机向量在高维空间中均匀分布的性质,在母体无相关假定下,用几何方法求得了显著性水平α和样本容量n下的临界相关系数rα′,n的表达式,并验证了它等于由t分布求得的临界相关系数rα,n,从而给出了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的直观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系数
显著性检验
几何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基于TMI观测结果的海表温度反演算法
被引量:
10
5
作者
王雨
傅云飞
+3 位作者
刘奇
刘国胜
刘显通
程静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9-160,共12页
基于星载微波仪器观测结果反演海表温度,能很好地克服云对反演结果的干扰,实现对海表温度全天候的监测。文中利用热带测雨卫星所搭载的微波成像仪的观测结果,建立了一种新的适用于非降水条件下的海表温度反演算法。作为一种半经验统计算...
基于星载微波仪器观测结果反演海表温度,能很好地克服云对反演结果的干扰,实现对海表温度全天候的监测。文中利用热带测雨卫星所搭载的微波成像仪的观测结果,建立了一种新的适用于非降水条件下的海表温度反演算法。作为一种半经验统计算法,它以辐射传输方程为基础,通过理论模拟计算,建立海表温度与微波成像仪多通道亮温之间的关系,较好地反演海表温度。该算法最大的特点是选择了合适的5个微波成像仪通道,并通过这5个通道亮温的对数线性组合方式提取海表温度信息,从而有效地避开了其他环境参数对反演结果的影响。海表温度的反演结果与地基浮标观测结果的比较表明,二者间的均值相差0.116K、均方根误差为0.665K。在不同的风速、风向及天空状态(有无云)情况下,二者的相关系数均在0.95以上,均值差异小于0.2K,均方根误差在0.65K左右。在全球尺度上海表温度的反演结果与现有海表温度产品的比较显示,二者的差异一般不超过1K,且差异不随其他环境参数发生明显变化;与多年月平均海表温度产品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本算法反演获得的海表温度在全球大部分地区(除高风速高水汽区外)与其他海表温度资料的差异在1K范围以内。上述结果表明,该反演算法不仅适用于实时反演,亦能用于气候尺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表温度
反演
微波成像仪
半经验统计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134年上海冬季气温变化特征及其可能成因
被引量:
15
1
作者
周伟东
朱洁华
梁萍
机构
上海市
城市环境
气象
中心
上海市气象信息传媒中心
上海市
气候
中心
出处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1-217,共7页
基金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0ZR1427600)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CCSF2007-18)共同资助
文摘
使用上海1873—2006年共134年冬季气温资料和1961—2004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上海冬季气温的变化特征及其可能成因。结果表明,百余年来上海冬季气温有3次明显的增温过程和2次降温过程,总体上呈现出显著的增温趋势,其中1970年代以来增温幅度最大。上海冬季气温具有2年、40年和80年的变化周期,在1980年代中期冬季气温发生增暖突变。134年间上海冬季平均日数显著缩短,趋势倾向率为-1.6 d/(10 a)。上海冬季气温变化是全球气候变化和局地城市化双重作用的结果。上海冬季气温变化与北半球温度和全中国气温的变化基本一致,西伯利亚高压和东亚冬季风强度的减弱使得上海冬季气温增暖,局地人口增加、土地利用变化等因素也对上海冬季气温起到了一定的增温作用。
关键词
冬季气温
气候变化
西伯利亚高压
冬季风
上海
Keywords
winter temperature
climate change
Siberian High
winter monsoon
Shanghai
分类号
P423.3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H_4和N_2O的辐射强迫与全球增温潜能
被引量:
17
2
作者
张华
张若玉
何金海
吴金秀
机构
中国
气象
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南京
信息
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上海市气象信息传媒中心
出处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45-754,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2010CB955703
文摘
CH4和N2O作为主要温室气体,自工业革命以来排放量急剧增加,已经被列入《京都议定书》要求控制它们的排放。本文利用高光谱分辨率的辐射传输模式,计算了CH4、N2O在晴空大气和有云大气条件下的瞬时辐射效率和平流层调整的辐射效率,以及它们的全球增温潜能(GWP)和全球温变潜能(GTP),并根据模式结果拟合了CH4和N2O的辐射强迫的简单计算公式。本文的研究表明:CH4和N2O在有云大气下的平流层调整的辐射效率分别为4.142×10–4Wm–2ppb–1和3.125×10–3Wm–2ppb–1(1ppb=10–9),经大气寿命调整后的辐射效率分别为3.732×10–4Wm–2ppb–1和2.987×10–3Wm–2ppb–1,与IPCC(2007)的相应结果高度一致。CH4和N2O100年的全球增温潜能GWP分别为16和266;100年的脉冲排放的全球温变潜能GTPP分别为0.24和233;持续排放的全球温变潜能GTPS分别为18和268。它们在未来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中,影响仅次于CO2,仍然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
CH4
N2O
辐射效率
全球增温潜能(GWP)
全球温变潜能(GTP)
Keywords
CH4, N2O, Greenhouse gases, Radiative efficiency, 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GWP), Global temperaturepotential (GTP)
分类号
P42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对西北太平洋地区热带气旋路径的影响
被引量:
8
3
作者
陶丽
李双君
韩艳
吴猛
机构
南京
信息
工程大学
气象
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武汉
中心
气象
台
上海市
气象
局
气象
信息
传媒
中心
出处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98-706,共9页
基金
公益性行业专项(GYHY200806009)子课题"全球变暖背景下台风季节动力预测和变化趋势预估技术研究"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07KJD170129)"西太平洋地区ISO和QBM对我国东部降水的影响"
"江苏省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基金共同资助
文摘
利用NOAA的逐日OLR场资料、ECMWF逐日风场(850 hPa)资料、以及美国联合台风预报中心(JTWC)的热带气旋(TC)数据,参考Wheeler和Hendon提出的MJO指数,通过Combined-EOF方法定义热带20~90 d振荡(ISO)的指数,对西北太平洋(WNP)区域进行ISO不同相位的划分,深入研究西北太平洋地区ISO对于热带气旋(TC)路径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ISO东风位相中,在ISO反气旋性环流东北侧气流影响下,西太副高南侧偏东气流较弱,生成在副高中的TC在140°E以东转折的比率较大;而在西风位相,副高南侧偏东气流受ISO气旋性环流影响加强,生成在该区域的TC在偏东气流引导下首先向西,当西北移动至近海区域后,在西南季风气流以及副高西侧偏东南气流的共同作用下,容易发生顺时针的北折,因而在140°E以西转折类的TC比率较高。还分析了台风个例中的ISO流场形势,发现当ISO气旋(反气旋)性环流中心与热带气旋中心重合时,热带气旋路径会发生突然的右折。
关键词
季节内振荡
热带气旋
路径转折
Keywords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tropical cyclone
track change
分类号
P44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的几何意义
被引量:
12
4
作者
姚菊香
王盘兴
鲍学俊
卢楚翰
机构
南京
信息
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上海市气象信息传媒中心
出处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66-570,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40633018)
文摘
从几何学角度阐明了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的意义。对于来自正态分布的样本,利用其距平序列对应的随机向量在高维空间中均匀分布的性质,在母体无相关假定下,用几何方法求得了显著性水平α和样本容量n下的临界相关系数rα′,n的表达式,并验证了它等于由t分布求得的临界相关系数rα,n,从而给出了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的直观理解。
关键词
相关系数
显著性检验
几何意义
Keyword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significance test
geometric meaning
分类号
P456.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基于TMI观测结果的海表温度反演算法
被引量:
10
5
作者
王雨
傅云飞
刘奇
刘国胜
刘显通
程静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
气象
科学研究院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
上海市气象信息传媒中心
出处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9-160,共12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专项(2010CB428601)
国家公益性行业支撑项目(GYHY200906002)
+3 种基金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7FY110700)
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项目(KZCX2-YW-Q11-04和KJCX2-YW-N2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730950)
青年项目(40805008)
文摘
基于星载微波仪器观测结果反演海表温度,能很好地克服云对反演结果的干扰,实现对海表温度全天候的监测。文中利用热带测雨卫星所搭载的微波成像仪的观测结果,建立了一种新的适用于非降水条件下的海表温度反演算法。作为一种半经验统计算法,它以辐射传输方程为基础,通过理论模拟计算,建立海表温度与微波成像仪多通道亮温之间的关系,较好地反演海表温度。该算法最大的特点是选择了合适的5个微波成像仪通道,并通过这5个通道亮温的对数线性组合方式提取海表温度信息,从而有效地避开了其他环境参数对反演结果的影响。海表温度的反演结果与地基浮标观测结果的比较表明,二者间的均值相差0.116K、均方根误差为0.665K。在不同的风速、风向及天空状态(有无云)情况下,二者的相关系数均在0.95以上,均值差异小于0.2K,均方根误差在0.65K左右。在全球尺度上海表温度的反演结果与现有海表温度产品的比较显示,二者的差异一般不超过1K,且差异不随其他环境参数发生明显变化;与多年月平均海表温度产品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本算法反演获得的海表温度在全球大部分地区(除高风速高水汽区外)与其他海表温度资料的差异在1K范围以内。上述结果表明,该反演算法不仅适用于实时反演,亦能用于气候尺度研究。
关键词
海表温度
反演
微波成像仪
半经验统计算法
Keywords
SST
Retrieval
TMI
Semistatistical algorithm
分类号
P423.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近134年上海冬季气温变化特征及其可能成因
周伟东
朱洁华
梁萍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CH_4和N_2O的辐射强迫与全球增温潜能
张华
张若玉
何金海
吴金秀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对西北太平洋地区热带气旋路径的影响
陶丽
李双君
韩艳
吴猛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的几何意义
姚菊香
王盘兴
鲍学俊
卢楚翰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一种基于TMI观测结果的海表温度反演算法
王雨
傅云飞
刘奇
刘国胜
刘显通
程静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