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江区部分农业气象服务调查和减损效益评估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超 戴蔚明 +1 位作者 程静 信飞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6年第4期154-160,共7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松江区气象为农服务能力,于2012—2013年选取松江部分农业(主要是养殖业、果业、花卉业)进行了气象服务调查工作,并对松江区农业进行了减损效益评估。根据松江区25名农业技术专家的调查资料,应用德尔斐法对资料进行了分析... 为了进一步提高松江区气象为农服务能力,于2012—2013年选取松江部分农业(主要是养殖业、果业、花卉业)进行了气象服务调查工作,并对松江区农业进行了减损效益评估。根据松江区25名农业技术专家的调查资料,应用德尔斐法对资料进行了分析,得到如下结果:(1)松江区气象为农服务贡献率为1.82%,约为0.375亿元人民币。(2)台风、高温、连阴雨、暴雨、降雪是影响松江农业的重要敏感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3)花卉对台风、高温最敏感;养殖对高温、低温最敏感;果树对台风、高温最敏感。(4)有效预报时段分别为:台风提前24—48 h、高温提前24—48 h、连阴雨提前48 h以上、降雨提前12—24 h、降雪提前12—24 h。在分析了气象为农服务的现状及需求后,结合相关研究给出了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建议,并为改进下一步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 为农服务 效益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短历时强降水的雷达和闪电活动特征 被引量:14
2
作者 邵晨 郭品文 戴建华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56-664,共9页
用雷达反射率及其导出产品(分层垂直液态水含量(VIL)、分层平均反射率等)与闪电和大气温度层结资料,通过对降水系统时间演变、反射率垂直结构和闪电活动的分析,将上海2010年6—11月的短时强降水(1 h雨量≥20 mm)分为层状暖云型、对流暖... 用雷达反射率及其导出产品(分层垂直液态水含量(VIL)、分层平均反射率等)与闪电和大气温度层结资料,通过对降水系统时间演变、反射率垂直结构和闪电活动的分析,将上海2010年6—11月的短时强降水(1 h雨量≥20 mm)分为层状暖云型、对流暖云主导型和对流冷云主导型。(1)与雨强密切相关的关键因子是:低层(0℃层以下、高度在0~1 km、0~2 km、0~3 km和0~4 km)的VIL、低层(高度在1~2 km、2~3 km和3~4 km)的平均反射率和整层最大反射率;(2)不同类型强降水中,高层(高度在0℃、-10℃和-20℃层以上)的VIL、整层VIL、高层(高度在5~6 km、6~7 km和7~8 km)的平均反射率、总地闪和负地闪频次这5个因子对雨强的作用各有不同;(3)对应不同降水类型的平均反射率垂直廓线具有不同的垂直结构和发展演变特征;(4)在三类强降水中,对流冷云主导型的雨强与总地闪和正地闪的相关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气象学 短历时强降水 统计特征 反射率廓线 分层VIL 闪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条件对鱼塘水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薛正平 李军 +3 位作者 荣裕良 戴蔚明 袁超 余宝根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5-78,共4页
基于2009年和2010年多项鱼塘水质指标及气象要素的监测,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果:(1)鱼塘水温与气温具有密切的线性关系;(2)水体透明度随风速增大以及在适量范围内降水量增加而增加;(3)鱼塘水体溶解氧与气温、水汽压、云量呈负相关,与气压... 基于2009年和2010年多项鱼塘水质指标及气象要素的监测,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果:(1)鱼塘水温与气温具有密切的线性关系;(2)水体透明度随风速增大以及在适量范围内降水量增加而增加;(3)鱼塘水体溶解氧与气温、水汽压、云量呈负相关,与气压、日照时数、风速呈正相关;(4)氨氮、亚硝酸盐含量与水汽压、气温呈正相关,与气压呈负相关;(5)所建立的气压、气温、水汽压与溶解氧含量关系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可预测溶解氧变化,为养殖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塘水质 气象条件 池塘养鱼 饲养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嵌套方式下的积云对流方案对上海崇明极端暴雨高分辨率模拟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瑞 乔枫雪 +1 位作者 丁杨 梁信忠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8-74,共17页
使用1980~2017年共38年崇明站逐日降水资料对崇明站年降水量及暴雨日数的特征进行分析,并使用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WRF3.9.1.1(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针对崇明年降水量及暴雨日数异常年份2015年的最强降水过程进行数值... 使用1980~2017年共38年崇明站逐日降水资料对崇明站年降水量及暴雨日数的特征进行分析,并使用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WRF3.9.1.1(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针对崇明年降水量及暴雨日数异常年份2015年的最强降水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合站点降水观测资料使用统计方法来系统验证模拟结果。通过敏感性试验着重研究尺度自适应的GF(Grell–Freitas)与传统的KF(Kain–Fritsch)、BMJ(Betts–Miller–Janji?)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在不同比率的网格嵌套方式下对于本次过程极端降水总量及逐时变化预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大比率(9:1或15:1)的双层嵌套可以更真实地模拟强降水区累积降水量分布和逐时变化情况,而使用传统的小比率(3:1或5:1)三层嵌套网格会导致大暴雨和特大暴雨的TS(Threat Score)评分降低,小时降水峰值模拟偏弱等问题;模式外圈使用传统的KF、BMJ积云对流方案比尺度自适应的GF方案对于内圈高分辨率的极端降水总量、逐时变化模拟更有优势,特别是使用KF方案,可以更真实地模拟出极端降水中心的日变化强度;而使用GF方案对于入海口降水模拟偏弱,大暴雨和特大暴雨的TS评分普遍偏低,小时降水峰值也被严重低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F模式 极端降水 嵌套网格 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料大棚气象条件及其对黄瓜生长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顾忠良 薛正平 +3 位作者 李军 赵胜荣 顾春军 王治雄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7年第1期114-119,共6页
为研究影响黄瓜瓜果生长的农业气象条件,对2015年5月26日—6月22日大棚内外小气候和黄瓜生长量的观测数据进行了数理分析,并建立了棚内、外太阳总辐射强度的统计模型。结果表明:(1)白天棚内气温高于棚外,温差在1.2-4.9℃,最大值出现在12... 为研究影响黄瓜瓜果生长的农业气象条件,对2015年5月26日—6月22日大棚内外小气候和黄瓜生长量的观测数据进行了数理分析,并建立了棚内、外太阳总辐射强度的统计模型。结果表明:(1)白天棚内气温高于棚外,温差在1.2-4.9℃,最大值出现在12:00;夜间(19:00—5:00)棚外温度比棚内高1℃左右,温差最大值1.2℃(出现在21:00—23:00)。(2)9:00—13:00,棚内相对湿度低于棚外相对湿度,11:00—13:00差值最小,13:00相对湿度最低;14:00开始上升,19:00差值达到最大,整个夜间棚内湿度均高于棚外相对湿度,并持续到次日8:00;夜间棚内80%以上时间的相对湿度≥95%,较棚外明显偏高。要注意夜间大棚的通风降湿,以防治病害等发生蔓延。(3)黄瓜相对生长量与棚内小时积温、前一天太阳总辐射累积量有较好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生长 太阳辐射强度 气温 相对湿度 塑料大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江观测站迁站后温度变化的原因浅析 被引量:4
6
作者 王超 信飞 胡肖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660-4661,共2页
对松江老站与新站气温进行对比,并且对迁站后松江自动气象站代替人工观测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观测站的平均温度、最低气温、最高气温、极端气温均高于老站;20:00至次日08:00新老测站的平均气温差要大于08:00至20:00。松江站迁... 对松江老站与新站气温进行对比,并且对迁站后松江自动气象站代替人工观测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观测站的平均温度、最低气温、最高气温、极端气温均高于老站;20:00至次日08:00新老测站的平均气温差要大于08:00至20:00。松江站迁站后温度变化的原因一是受两站周围环境及下垫面性质的影响;二是自动站观测代替了人工观测,感应部分的原理、观测时间、流程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测站迁址 自动站资料 气温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气象观测中的“非规律性记录” 被引量:1
7
作者 傅志伟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9-89,共1页
关键词 地面气象观测 规律性 记录 相对湿度 自记值 实测值 差值 气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上海水晶梨气候品质评价与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张皓 高慧莉 +4 位作者 金凤雷 林雪君 包吉蕾 邵晨 马琳 《上海农业学报》 2023年第4期47-54,共8页
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是合理利用区域气候资源优势,助力农产品品牌战略和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之一。基于2011—2022年上海市松江仓桥地区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和水晶梨品质测定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等统计方法,建立基于水晶梨... 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是合理利用区域气候资源优势,助力农产品品牌战略和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之一。基于2011—2022年上海市松江仓桥地区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和水晶梨品质测定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等统计方法,建立基于水晶梨综合气候品质指数的气候品质评价模型,并在区域范围内开展应用。水晶梨综合气候品质指数(V)由最大单果重、平均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和横径4个品质测定要素降维简化成的2个相关性较低的主成分加权求和而成,权重系数为各主分量对应的特征值占变量总方差的比例。采用有序样本最优聚类法将水晶梨气候品质划分为4个等级,“特优”“优”“良好”“一般”所对应的阈值分别为V>0.9、0.85<V≤0.9、0.8<V≤0.85、V≤0.8。水晶梨气候品质指数与生长期间旬或跨旬尺度的气温、日照时数、相对湿度、降水等17个气象因子相关,其中14个气象因子分布在果实初次膨大期至二次膨大期间。所建立的评价模型模拟精度较高(归一化均方根误差为0.588),适用于水晶梨的气候品质的定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品质 气象因子 评价方法 水晶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审核程序使用体会
9
作者 傅志伟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F002-F003,共2页
关键词 地面气象记录 月报表 审核程序 干湿球温度 气压实测值 日极值 能见度 天气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江区气候舒适度与客流量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10
作者 孙维凤 于卉 马琳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第18期131-133,共3页
该文利用温湿指数和风寒指数对1981—2010年松江气象资料进行了气候舒适度划分,并对2013—2015年松江区客流量进行了月变化分析,得出:松江区5月和10月温湿指数为A,气候最为适宜,最适合旅游活动,而1月、2月偏冷,旅游适宜性最差;2013—201... 该文利用温湿指数和风寒指数对1981—2010年松江气象资料进行了气候舒适度划分,并对2013—2015年松江区客流量进行了月变化分析,得出:松江区5月和10月温湿指数为A,气候最为适宜,最适合旅游活动,而1月、2月偏冷,旅游适宜性最差;2013—2015年温湿指数与同年客流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三年均通过a=0.01显著性检验,且客流量在温湿指数65时最大;建立气候舒适度与客流量的回归模型,为松江区旅游景点的管理、旅游资源的利用及引导游客合理安排旅游活动等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舒适度 客流量 相关性分析 松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西部一次大到暴雨过程诊断分析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江林 余晔 +1 位作者 王宝鉴 荣裕良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34-1044,共11页
利用实况降水资料、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和数值模拟结果,对2011年夏初河西走廊西部一次大到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暴雨过程的成因是"北高南低"的环流形势和南、北方暖湿空气与干冷空气交汇... 利用实况降水资料、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和数值模拟结果,对2011年夏初河西走廊西部一次大到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暴雨过程的成因是"北高南低"的环流形势和南、北方暖湿空气与干冷空气交汇而形成的。此次过程水汽来源较多,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充分的水汽条件;暴雨发生前,大气能量有个积聚的过程,在暴雨发生时能量开始释放,最后到暴雨结束,能量释放完毕;暴雨发生时,降水落区上空整层均为上升气流,这种强上升运动不仅使暖湿空气辐合抬升,且在上升过程中释放潜热,加热大气,使垂直运动增强,形成正反馈;700 hPa Q矢量辐合区走向与雨区走向基本一致,出现降水区域的Q矢量辐合中心值要<-3×10-15hPa-1·s-3,但Q矢量辐合强度与暴雨强度并没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这表明Q矢量的辐合区能较好的预报暴雨及较大降水的落区,但没有较好的预报出暴雨强度;通过数值模拟可知,实际降水大值中心基本上与模拟的大降水中心吻合,高分辨率的模拟结果能分析出此次降水过程影响系统的移动和发展,模拟的MCAPE和雷达反射率因子等物理量均对此次降水过程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到暴雨 诊断分析 Q矢量 数值模拟 河西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经验正交函数绘制低频天气图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信飞 李德琳 +1 位作者 王超 孙国武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40-947,共8页
根据NCEP/NCAR1再分析资料及GFS模式资料,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及Morlet小波变换方法,制作EOF低频天气图。与Butterworth滤波方法提前设定低频周期不同,该方法遵从大气自身的时-频变化特征,能够及时调整显著周期,提取研究时段的主要低... 根据NCEP/NCAR1再分析资料及GFS模式资料,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及Morlet小波变换方法,制作EOF低频天气图。与Butterworth滤波方法提前设定低频周期不同,该方法遵从大气自身的时-频变化特征,能够及时调整显著周期,提取研究时段的主要低频振荡。跟踪分析表明:EOF低频天气图上的低频系统的准周期性和准定常性都较为稳定,能够反映大气环流的主要特性。比较而言,在EOF低频天气图上,中低纬地区的主要低频系统的位置及气流的辐合区更接近实际大气的主要特征。而Butterworth低频图对中高纬低频系统的刻画能力更强。可综合两种低频图的特点加以利用。另外,利用GFS模式的预报场获取未来1~10 d的EOF低频预报图,将其用于延伸期预报,可增长低频天气图方法的预报时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天气图 经验正交分解 MORLET小波分析 延伸期预报时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601型蒸发量大于小型蒸发量原因之浅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傅志伟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E601型蒸发量 容积构造 安装高度 小型蒸发器 冷空气 蒸发原理 日射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601B型蒸发器维护及观测中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2
14
作者 傅志伟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蒸发器 降雨观测 静水器 针尖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稻种植的气候适宜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顾忠良 荣裕良 +4 位作者 毛瑗璇 高慧莉 计天岑 何玮杰 沈寒 《上海农业学报》 2022年第1期62-66,共5页
为探索再生稻在上海市松江区种植的气候适宜性,于2018年、2019年对再生稻品种‘松早香1号’进行试验,并结合上海市松江区气象观测站1999—2019年气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再生稻两茬总产量明显高于一季稻;‘松早香1号’作为再生稻栽... 为探索再生稻在上海市松江区种植的气候适宜性,于2018年、2019年对再生稻品种‘松早香1号’进行试验,并结合上海市松江区气象观测站1999—2019年气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再生稻两茬总产量明显高于一季稻;‘松早香1号’作为再生稻栽培,从播种到后茬齐穗需要10℃以上有效积温2640℃·d;再生稻前茬收割较晚时,后茬开花期遭遇低温冷害的风险较大。后茬无效穗的形成与开花期最低气温关系密切,在低温来临前尚未开花的颖花一般都不能受精,低温冷害指标为日最低气温≤13℃或连续2 d≤14℃。在露地育秧、4月10日播种的情况下,后茬齐穗期遭受低温冷害的风险较高;如果采取塑料大棚育秧,达到80%安全齐穗保证率的安全播种期为4月1日。研究结果为再生稻在上海地区推广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松早香1号’ 积温 低温冷害 安全齐穗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器差异常偏大现象的原因分析
16
作者 傅志伟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地面气象观测 仪器 记录误差 器差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日最小相对湿度挑选之我见
17
作者 傅志伟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日最小相对湿度 地面气象观测 毛发湿度计 仪器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鸡体喷水降温效果的观测
18
作者 龚绍信 沈志峰 +3 位作者 钱锋 龚箭 周明弟 杨自立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8-19,共2页
在开放式鸡舍舍温达到29℃时,给笼养鸡体喷水,结果:喷雾法和喷淋法均可使鸡体温和呼吸率下降,张口呼吸停止,恢复采食;而“不喷鸡体只喷地面”的鸡体温和呼吸率要随气温增高而上升,原张口呼吸和采食状况一般未改变;喷雾法或喷... 在开放式鸡舍舍温达到29℃时,给笼养鸡体喷水,结果:喷雾法和喷淋法均可使鸡体温和呼吸率下降,张口呼吸停止,恢复采食;而“不喷鸡体只喷地面”的鸡体温和呼吸率要随气温增高而上升,原张口呼吸和采食状况一般未改变;喷雾法或喷淋法的鸡产蛋性能和经济效益均高于不喷水的鸡,尤其是喷雾法。停止喷水后,喷雾鸡较喷淋鸡产蛋性能高,时间持续5周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笼养蛋鸡 鸡体降温 喷雾法 喷淋法 夏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气候变暖趋势 发展牧草种植
19
作者 顾忠良 《上海农业科技》 2002年第1期90-91,共2页
关键词 温室效应 气候变暖 光热资源利用 牧草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