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某区初中生亲子沟通状况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瑾 徐燕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32-435,共4页
目的探讨初中生亲子沟通现状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青少年亲子沟通心理量表对上海市某区602名初中生进行测查。结果青少年亲子沟通随年级递增呈先下降后上升之势,其中六年级(114.82±18.45)为最高点,八年级(102.26±18.79)为最... 目的探讨初中生亲子沟通现状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青少年亲子沟通心理量表对上海市某区602名初中生进行测查。结果青少年亲子沟通随年级递增呈先下降后上升之势,其中六年级(114.82±18.45)为最高点,八年级(102.26±18.79)为最低点。在性别上,女生在与父亲的参与倾向性、沟通灵活性上以及动力维度上的沟通水平明显高于男生(t值分别为-2.052、-2.547、-0.647,P<0.05);女生与母亲的沟通上在参与倾向性、情感需要、沟通灵活性和动力维度上的沟通水平明显高于男生(t值分别为-2.828、-2.621、-2.564、-2.065,P<0.05),而在轻松感和积极倾听上男生显著高于女生(t值分别为2.859、3.650,P<0.01)。在不同的年级上,青少年与父母沟通呈现显著差异,表现为六年级>九年级>七年级>八年级的变化趋势。不同年级的学生与父亲沟通时在参与倾向性、情感需要、支配需要、理解、动力、能力、总分上呈显著差异(P<0.05);与母亲沟通时在参与倾向性、情感需要、支配需要、轻松感、理解、动力、能力、总分上呈显著差异(P<0.05)。青少年在参与倾向性因素上与父亲沟通水平显著高于与母亲沟通(P<0.01),而在总分、动力和能力维度以及情感需要、支配需要、理解因素中与母亲的沟通水平均高于与父亲(t值分别为-7.610、-3.281、-3.594、-5.560、-4.083、-14.524,P<0.01)。结论初中生亲子沟通受性别、年级的影响,在沟通中与父、母沟通的内容和作用存在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生 亲子沟通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疗训练对社区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徐燕 蔡军 +4 位作者 周岩岩 李瑾 陈文军 吴蕾 谢旦辉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42-1143,共2页
[目的]探讨农疗训练对社区康复机构(阳光心园)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的作用。[方法]对唯一有农疗训练条件的(有基地、会农业技术的助残员)社区康复机构作为干预组,随机抽取一家社区康复机构作为对照组,干预组由不同专业人员组成干预团队,... [目的]探讨农疗训练对社区康复机构(阳光心园)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的作用。[方法]对唯一有农疗训练条件的(有基地、会农业技术的助残员)社区康复机构作为干预组,随机抽取一家社区康复机构作为对照组,干预组由不同专业人员组成干预团队,在日常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农疗康复训练,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同时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康复状态量表(MRSS)分别在入组前、入组后6个月进行评估。[结果]入组半年后,干预组的PANSS、MRSS总分均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农疗训练可促进社区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康复,应在有条件的社区康复机构积极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疗训练 精神分裂症 康复 社区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卫生进社区对居民心理障碍防治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常向东 陈勇 +17 位作者 金霞芳 徐燕 李岗 陈文军 张萍 吴王辉 庄奕 李瑾 徐亚安 张春连 许媛媛 万齐勇 黄金新 熊清考 伍雪莲 许燕 王方红 王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539-1541,共3页
目的探索心理卫生进社区对居民心理障碍防治的作用。方法选择两个基础条件相似的社区,分别设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干预组进行心理干预。使用儿童行为量表(教师用)(RUTTER)、一般健康问卷(GHQ)、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上海市普通市民... 目的探索心理卫生进社区对居民心理障碍防治的作用。方法选择两个基础条件相似的社区,分别设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干预组进行心理干预。使用儿童行为量表(教师用)(RUTTER)、一般健康问卷(GHQ)、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上海市普通市民精神卫生知晓率调查问卷、精神卫生基础知识问卷(自编)进行施测。结果干预组居民干预后的知晓率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84,P<0.01);干预组居民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在GHQ的分数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528,P<0.01)。结论心理卫生进社区对居民心理健康的维护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卫生 社区居民 心理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性抑郁障碍患者躯体症状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炎性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都业铭 张云巧 +3 位作者 王宗琦 闵雪 崔雅莲 王彦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63-1471,共9页
背景大量证据表明抑郁障碍患者的躯体症状的风险比正常人高,但躯体易感性的机制尚不明确。部分研究认为前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ProBDNF)、炎性因子水平比正常人高,而这是否与伴随的躯体症状有关还没有明确的结论。目的探讨重性抑... 背景大量证据表明抑郁障碍患者的躯体症状的风险比正常人高,但躯体易感性的机制尚不明确。部分研究认为前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ProBDNF)、炎性因子水平比正常人高,而这是否与伴随的躯体症状有关还没有明确的结论。目的探讨重性抑郁障碍(MDD)患者躯体症状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炎性因子的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门诊或住院部MDD患者59例与同期社区招募的健康志愿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将MDD患者分为伴躯体症状抑郁障碍(SD)组37例(SSS总分>36分)和不伴躯体症状抑郁障碍(NSD)组22例(SSS总分≤36分),32例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HC组)。收集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SSS评分、BDNF、ProBDNF与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8(IL-18)、白介素23a(IL-23a)、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α干扰素(IFN-α)]的吸光度。采用SSS评估躯体化症状、HAMD-17评估抑郁障碍症状。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SSS中躯体症状(包括头晕头痛、尿频尿急、心血管症状、肌肉酸痛、胃肠道症状、手脚发麻抽搐、憋闷叹气、视物模糊、咽部不适)得分、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躯体化因子(SSS-S)总分、HAMD-17总分与BDNF、炎性因子的相关性。结果SD组HAMD-17总分高于NSD组、HC组(P<0.001);NSD组HAMD-17总分高于HC组(P<0.001)。SD组SSS总分、SSS-S总分高于NSD组、HC组(P<0.001)。SD组BDNF高于NSD组(P<0.05)。SD组、NSD组的IFN-α低于HC组(P<0.001)。ProBDNF与肌肉酸痛呈负相关(rs=-0.262,P<0.05),CRP与手脚发麻抽搐呈负相关(rs=-0.386,P<0.01),IL-4与胃肠道症状呈负相关(rs=-0.336,P<0.01),IL-10与视物模糊(rs=0.286,P<0.05)呈正相关,BDNF与头晕头痛(rs=0.339,P<0.01)、心血管症状(rs=0.309,P<0.05)、胃肠道症状(rs=0.278,P<0.05)、肌肉酸痛(rs=0.419,P<0.01)、手脚发麻抽搐(rs=0.286,P<0.05)、憋闷叹气(rs=0.372,P<0.01)、咽部不适(rs=0.392,P<0.01)、SSS-S总分(rs=0.418,P<0.01)呈正相关。IL-6与心血管症状(rs=0.283,P<0.05)、憋闷叹气(rs=0.374,P<0.01)呈正相关。TNF-α与肌肉酸痛(rs=-0.299,P<0.05)呈负相关。IFN-α与视物模糊(rs=-0.267,P<0.05)呈负相关。结论MDD患者外周血IFN-α较正常人低,SD患者抑郁严重程度比NSD患者高,SD患者BDNF比NSD患者高,多种炎性因子水平与躯体症状呈正相关,或许提示抑郁患者可出现躯体症状及不良转归,需尽早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重性抑郁障碍 炎性因子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躯体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虑型与忧郁型抑郁障碍患者事件相关电位N170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都业铭 闵雪 +4 位作者 张云巧 崔雅莲 王宗琦 韩敏 王彦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38-543,共6页
目的探究不同亚型重性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患者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N170差异。方法纳入MDD患者和健康对照,采用30项抑郁症状量表(30-item inventory of depressive symptomatology,IDS-30)... 目的探究不同亚型重性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患者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N170差异。方法纳入MDD患者和健康对照,采用30项抑郁症状量表(30-item inventory of depressive symptomatology,IDS-30)、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item 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17)将患者分为焦虑型、忧郁型、混合型。对所有受试者评估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RBANS),采集中性面孔刺激任务下N170波幅与潜伏期。结果共纳入74例焦虑型(anxious-somatizing depression,ASD)、40例忧郁型(melancholic depression,MD)、66例混合型MDD患者,以及38名对照。焦虑型、混合型HAMD-17总分、焦虑分比忧郁型高(P<0.05)。焦虑型、混合型RBANS总分低于对照组[中位数及四分位数:449(419,488)vs.481(419,500)vs.507.5(474,542),P<0.05]。事件相关电位N170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分组和电极点对波幅有交互作用(P<0.05),其中在Pz电极点,混合型波幅比对照组低[(2.96±4.61)μV vs.(4.75±5.00)μ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虑型与混合型MDD患者抑郁症状及认知功能损害比忧郁型严重。在中性情绪面孔刺激下,混合型患者存在面孔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性抑郁障碍 亚型 焦虑型 忧郁型 事件相关电位 N170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效能的关系 被引量:9
6
作者 李瑾 徐燕 +2 位作者 袁大伟 金霞芳 施翠芳 《中国健康教育》 2014年第4期310-312,共3页
目的探讨初中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效能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通过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应对效能量表对上海市松江区363名初中生进行测查。收集的数据运用SPSS 18.0软件进行差异性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有34.7%的学生存在轻度或... 目的探讨初中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效能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通过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应对效能量表对上海市松江区363名初中生进行测查。收集的数据运用SPSS 18.0软件进行差异性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有34.7%的学生存在轻度或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强迫、学习压力、情绪不平衡等方面的比例最高;在年级上,心理健康总均分及各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校学生的学习压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城区学校的学生的学习压力显著高于乡镇学校的学生(t=2.424,P<0.05);在应对效能方面,男女生自信程度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生为(6.24±2.50)分,女生(6.86±2.32)分,(t=-2.393,P<0.05),在年级上应对效能的胜任力、自信程度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为4.312、4.340,P<0.05);初中生的自我与应对效能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通过有效方式提升应对效能有利于提高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生 心理健康 应对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