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OLD2014与GOLD2007对COPD患者病情评估的差异 被引量:6
1
作者 郁建国 蒋逸群 +8 位作者 周美华 徐迅 陈小丽 傅欢娟 沈朝英 陆元英 庄棋军 李苏华 李凡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69-872,共4页
目的比较GOLD2007与GOLD2014对COPD患者病情评估的差异。方法根据2006年松江区小昆山、新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入户登记资料,于2008年1—2月对慢性咳嗽或气喘且年龄≥40岁、上海市户籍者按照GOLD2007的诊断标准,分批进行肺功能检查。选择... 目的比较GOLD2007与GOLD2014对COPD患者病情评估的差异。方法根据2006年松江区小昆山、新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入户登记资料,于2008年1—2月对慢性咳嗽或气喘且年龄≥40岁、上海市户籍者按照GOLD2007的诊断标准,分批进行肺功能检查。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作为随访对象。小昆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访时间为2008年3月—2009年2月,新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访时间为2008年4月—2009年3月。分别采用GOLD2007与GOLD2014在患者随访1年后进行病情评估,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 711例患者中有132例符合COPD诊断,小昆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1例,47例完成随访;新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1例,55例完成随访。GOLD2007评估Ⅰ期6例(5.9%),Ⅱ期21例(20.6%),Ⅲ期50例(49.0%),Ⅳ期25例(24.5%);GOLD2014评估A级23例(22.5%),B级2例(2.0%),C级46例(45.1%),D级31例(30.4%)。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两种评估方法存在一致性(Kappa=0.412,P<0.001)。将Ⅰ+Ⅱ、Ⅲ+Ⅳ期病例数与A+B、C+D级病例数合并后,两种评估方法一致性较好(Kappa=0.948,P<0.001)。结论两种评估方法对稳定期COPD病情评估存在一致性,但依据GOLD2014,A级患者明显增加,对临床治疗存在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指南 分级 分期 全科医学 社区卫生服务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极拳对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的效果 被引量:25
2
作者 于曼丽 姜衡 +5 位作者 李彬 柴丽莉 沈慧 施峰 谢东峰 林兴中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69-974,共6页
目的评估太极拳在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康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将200例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n=100)和试验组(n=100),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太极拳运... 目的评估太极拳在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康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将200例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n=100)和试验组(n=100),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太极拳运动。比较两组治疗24周后心功能分级、血浆脑钠肽(BNP)、醛固酮(ALD)水平,6分钟步行距离(6MWD),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以及再入院率和死亡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心功能变化有效者多于对照组(χ2=5.143,P<0.05),无效者少于对照组(χ2=5.924,P<0.05);两组血浆BNP和ALD、6MWD、LVEF和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改善(|t|>9.883,P<0.001),试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t|>4.023,P<0.001)。试验组死亡率和再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太极拳能够提高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脏康复 太极拳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