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区域性医疗网络内检验人员血细胞形态学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
6
1
作者
杨翌翔
韦薇
+2 位作者
彭亮
沈雅萍
侯彦强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226-228,共3页
目的探索区域性医疗网络内检验人员血细胞形态学的培训模式,以期提升网络内检验人员的血细胞形态学辨识水平。方法以上海市松江区为例,基于上海市松江区临床医学检验中心,建立一个血细胞形态学培训平台,供该网络内检验人员学习培训。对...
目的探索区域性医疗网络内检验人员血细胞形态学的培训模式,以期提升网络内检验人员的血细胞形态学辨识水平。方法以上海市松江区为例,基于上海市松江区临床医学检验中心,建立一个血细胞形态学培训平台,供该网络内检验人员学习培训。对调查对象培训前后分别进行显微摄影照片识别和现场阅片考核,比较培训前后考核成绩。比较培训前后由调查对象所在单位转诊至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的病例的镜检符合情况。结果培训前后调查对象识别显微摄影照片合格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852,P<0.05),培训前后调查对象血涂片考核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86,P<0.05),培训前后转诊患者血常规报告中镜检结果符合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66,P<0.05)。结论基于松江区临床医学检验中心打造的血细胞形态学培训平台及其所推行的培训模式,对提高区域内检验人员血细胞形态学辨识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细胞形态学
培训模式
区域性医疗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6σ质量管理理论评价糖化血红蛋白A1c指标的检测性能
被引量:
6
2
作者
吴学兵
居漪
+1 位作者
孙文化
王宏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16-417,共2页
目的探讨6σ质量管理理论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性能评价中的应用。方法根据Westgard等报道的计算σ值方法,以生物学变异计算"合适"、"理想"和"最低"允许总误差(TEa)为质量目标,CV(不精确度或变异系...
目的探讨6σ质量管理理论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性能评价中的应用。方法根据Westgard等报道的计算σ值方法,以生物学变异计算"合适"、"理想"和"最低"允许总误差(TEa)为质量目标,CV(不精确度或变异系数)取自于本室室内质控的平均累积值,bias来源于上海临床检验中心HbA1c室间质评结果。计算质量目标指数(QGI)。结果 HbA1c基于生物学变异理想、合适和最低的要求bias值分别为0.75%、1.5%和2.25%;根据本室室内质控8个月累积的平均CV值是2.15%,室间质评的平均bias为1.4%,实际平均TEa为4.95%。其中本室实际最大的CV为2.74%,TEa为5.92%,QGI=0.43<0.8,浓度1(低值)的QGI=0.34<0.8,浓度2(高值)的QGI=0.60<0.8,σ值达到了上海地区质量要求,未达到生物变异和NGSP的要求。结论 6σ质量管理理论可用于评价HbA1c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σ
质量管理理论
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标准化
生物学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六种自身免疫性抗体联合检测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
3
3
作者
胡喜梅
樊志荣
+11 位作者
包维莺
周水阳
韦薇
柯金
范燕琴
陆翠
刘媛
戴永援
王恒石
朱锐锋
曹云芳
张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0期45-47,共3页
目的:研究类风湿因子(RF)、隐性类风湿因子(HRF)(RFIgA、RFIgG、RFIgM),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的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比浊法检测RF,采用ELISA法定量检测HRF,采用ELISA法检测抗...
目的:研究类风湿因子(RF)、隐性类风湿因子(HRF)(RFIgA、RFIgG、RFIgM),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的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比浊法检测RF,采用ELISA法定量检测HRF,采用ELISA法检测抗CCP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KA。回顾性分析了RA患者301例,其中3、12、24个月以内的早期RA患者分别为62、142和171例;非RA的风湿病患者125例。通过病程分期把RA分成早期(病程24个月之内)和中晚期患者(病程24个月以上),比较早期RA各因子之间的敏感性、特异性及联合检测的结果。结果:病程≤3个月分别与病程≤12个月、≤24个月各项诊断指标敏感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由高到低依次为AKA(97.37%)、抗CCP(92.24%)、RFIgG(90.76%)、RFIgM(82.20%)、RFIgA(77.31%)、RF(76.71%)。联合检测,RF(-)的RA患者,AKA阳性率达22.50%(9/40),抗CCP抗体阳性率达57.58%(19/33),HRF阳性率达55.00%(22/40),其他5项中1项以上阳性率达50.00%(9/18);RF(+)者其他5项中1项以上阳性率达89.74%(70/78);RF(-)抗CCP抗体(-)者其他4项中1项以上阳性率达23.81%(5/21)。结论:6种自身抗体均可出现在早期的RA患者,联合检测对RA早期诊断有较高的价值,其中AKA、抗CCP抗体对RA有高度的特异性,且在RA早期即可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抗体
类风湿因子
类风湿关节炎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区域性医疗网络内检验人员血细胞形态学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
6
1
作者
杨翌翔
韦薇
彭亮
沈雅萍
侯彦强
机构
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检验科
出处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226-228,共3页
基金
上海市松江区科学技术攻关项目(17SJKJGG20
17SJKJGG38)
文摘
目的探索区域性医疗网络内检验人员血细胞形态学的培训模式,以期提升网络内检验人员的血细胞形态学辨识水平。方法以上海市松江区为例,基于上海市松江区临床医学检验中心,建立一个血细胞形态学培训平台,供该网络内检验人员学习培训。对调查对象培训前后分别进行显微摄影照片识别和现场阅片考核,比较培训前后考核成绩。比较培训前后由调查对象所在单位转诊至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的病例的镜检符合情况。结果培训前后调查对象识别显微摄影照片合格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852,P<0.05),培训前后调查对象血涂片考核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86,P<0.05),培训前后转诊患者血常规报告中镜检结果符合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66,P<0.05)。结论基于松江区临床医学检验中心打造的血细胞形态学培训平台及其所推行的培训模式,对提高区域内检验人员血细胞形态学辨识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血细胞形态学
培训模式
区域性医疗网络
分类号
R446 [医药卫生—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6σ质量管理理论评价糖化血红蛋白A1c指标的检测性能
被引量:
6
2
作者
吴学兵
居漪
孙文化
王宏
机构
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检验科
上海市
临床
检验
中心
出处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16-417,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6σ质量管理理论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性能评价中的应用。方法根据Westgard等报道的计算σ值方法,以生物学变异计算"合适"、"理想"和"最低"允许总误差(TEa)为质量目标,CV(不精确度或变异系数)取自于本室室内质控的平均累积值,bias来源于上海临床检验中心HbA1c室间质评结果。计算质量目标指数(QGI)。结果 HbA1c基于生物学变异理想、合适和最低的要求bias值分别为0.75%、1.5%和2.25%;根据本室室内质控8个月累积的平均CV值是2.15%,室间质评的平均bias为1.4%,实际平均TEa为4.95%。其中本室实际最大的CV为2.74%,TEa为5.92%,QGI=0.43<0.8,浓度1(低值)的QGI=0.34<0.8,浓度2(高值)的QGI=0.60<0.8,σ值达到了上海地区质量要求,未达到生物变异和NGSP的要求。结论 6σ质量管理理论可用于评价HbA1c的检测性能。
关键词
6σ
质量管理理论
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标准化
生物学变异
分类号
R446.1 [医药卫生—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六种自身免疫性抗体联合检测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
3
3
作者
胡喜梅
樊志荣
包维莺
周水阳
韦薇
柯金
范燕琴
陆翠
刘媛
戴永援
王恒石
朱锐锋
曹云芳
张红
机构
上海市
松江区
中心医院
风湿
科
上海市
松江区
中心医院
儿
科
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检验科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0期45-47,共3页
文摘
目的:研究类风湿因子(RF)、隐性类风湿因子(HRF)(RFIgA、RFIgG、RFIgM),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的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比浊法检测RF,采用ELISA法定量检测HRF,采用ELISA法检测抗CCP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KA。回顾性分析了RA患者301例,其中3、12、24个月以内的早期RA患者分别为62、142和171例;非RA的风湿病患者125例。通过病程分期把RA分成早期(病程24个月之内)和中晚期患者(病程24个月以上),比较早期RA各因子之间的敏感性、特异性及联合检测的结果。结果:病程≤3个月分别与病程≤12个月、≤24个月各项诊断指标敏感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由高到低依次为AKA(97.37%)、抗CCP(92.24%)、RFIgG(90.76%)、RFIgM(82.20%)、RFIgA(77.31%)、RF(76.71%)。联合检测,RF(-)的RA患者,AKA阳性率达22.50%(9/40),抗CCP抗体阳性率达57.58%(19/33),HRF阳性率达55.00%(22/40),其他5项中1项以上阳性率达50.00%(9/18);RF(+)者其他5项中1项以上阳性率达89.74%(70/78);RF(-)抗CCP抗体(-)者其他4项中1项以上阳性率达23.81%(5/21)。结论:6种自身抗体均可出现在早期的RA患者,联合检测对RA早期诊断有较高的价值,其中AKA、抗CCP抗体对RA有高度的特异性,且在RA早期即可出现。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抗体
类风湿因子
类风湿关节炎
诊断
Keywords
Self-immunity antibody
Rheumatoid factors
Rheumatoid arthritis
Diagnosis
分类号
R593.22 [医药卫生—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区域性医疗网络内检验人员血细胞形态学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杨翌翔
韦薇
彭亮
沈雅萍
侯彦强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1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用6σ质量管理理论评价糖化血红蛋白A1c指标的检测性能
吴学兵
居漪
孙文化
王宏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六种自身免疫性抗体联合检测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胡喜梅
樊志荣
包维莺
周水阳
韦薇
柯金
范燕琴
陆翠
刘媛
戴永援
王恒石
朱锐锋
曹云芳
张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