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酚酸B改善马兜铃酸肾病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何立群 黄迪 +1 位作者 王云满 沈丽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66-769,共4页
目的研究丹酚酸B对马兜铃酸肾病肾小管间质病变的防治作用机制。方法运用马兜铃酸(aristolochicacid,AA)灌胃造成马兜铃酸肾病模型,将36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模型组(n=12),每日接受AA灌胃,剂量为5 mg/(kg.d);治疗组(n=12),每日接受AA灌胃[... 目的研究丹酚酸B对马兜铃酸肾病肾小管间质病变的防治作用机制。方法运用马兜铃酸(aristolochicacid,AA)灌胃造成马兜铃酸肾病模型,将36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模型组(n=12),每日接受AA灌胃,剂量为5 mg/(kg.d);治疗组(n=12),每日接受AA灌胃[5 mg/(kg.d)]后随即接受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SalB)灌胃[10 mg/(kg.d)];正常组(n=12),每日接受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药物处理持续8周。每周称量动物体重以调整用药剂量。第2、4、6、8周收集24 h尿液标本,第8周末麻醉后摘取肾脏做病理检测,采用RT-PCR法测定肾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肾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ITGβ-1、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 MP-1)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较正常组肾间质明显增宽,间质细胞增多,胶原成分显著增加。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PAI-1、TI MP-1、ITGβ-1 mRNA的表达减弱,MMP-9 mRNA增加。结论自丹参中分离出的SalB对慢性马兜铃酸肾病肾小管间质性损伤有较强的抗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兜铃酸肾病 丹酚酸B 抗纤维化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