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治疗下颈椎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赵改平 陈楠心 +3 位作者 宋燕美 陈二云 马童 凃意辉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7-234,共8页
目的建立人体下颈椎C3~7节段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融合术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术后椎体稳定性及内固定器械的应力分布。方法建立前路椎体C5节段次全切除钛网植骨钢板螺钉内固定颈椎C3~7节段有限元模型,同时建立C3~7节段下颈椎原始... 目的建立人体下颈椎C3~7节段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融合术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术后椎体稳定性及内固定器械的应力分布。方法建立前路椎体C5节段次全切除钛网植骨钢板螺钉内固定颈椎C3~7节段有限元模型,同时建立C3~7节段下颈椎原始模型。对术后模型分别施加0.5、1.0、1.5、2.0 N·m扭矩,分析前屈、后伸、侧弯及轴向旋转时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关节突关节最大应力与内固定器械整体应力分布情况。结果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后,C5重建节段ROM随扭矩的增大而增加,与无损模型在1.0 N·m、预载荷50 N工况下相比,C5重建节段、C3~4,C6~7和C3~7节段ROM分别下降81%、62%、58%和80%;C5重建节段后方关节突关节最大应力减小,临近节段关节突关节应力显著升高;钛网应力主要分布于运动受压侧,螺钉根部承受较大载荷。结论 ACCF术式会较大提升颈椎稳定性,降低手术节段后方关节突关节应力,对于减缓因脊髓型颈椎病引起的脊髓压迫有较好疗效。研究结果可为ACCF手术的临床应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 钛网植骨 钢板螺钉固定 下颈椎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子量透明质酸钠预防术后硬脊膜粘连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樊天佑 侯筱魁 黄河清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2000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 :比较不同分子量透明质酸钠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脊膜外粘连的效果。方法 :新西兰兔 5 7只 ,行L2、L5椎板切除 ,114个节段分 3组 ,分别植入不同材料 :分子量 1 0× 10 6透明质酸钠组 ;分子量 1 5× 10 6透明质酸钠组 ;生理... 目的 :比较不同分子量透明质酸钠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脊膜外粘连的效果。方法 :新西兰兔 5 7只 ,行L2、L5椎板切除 ,114个节段分 3组 ,分别植入不同材料 :分子量 1 0× 10 6透明质酸钠组 ;分子量 1 5× 10 6透明质酸钠组 ;生理盐水对照组。术后 2、4、6、8周处死动物取材 ,分别作图像分析和生化定量检查。结果 :分子量 1 0× 10 6透明质酸钠虽有抗炎和预防粘连的部分作用 ,但不能抑制成纤维细胞的渗出和减少瘢痕的形成 ,而分子量为 1 5×10 6透明质酸钠不仅具有抗炎作用 ,而且能抑制成纤维细胞的渗出 ,促进组织修复 ,减少瘢痕形成。结论 :两种透明质酸钠均具有预防术后硬膜外粘连作用 ,但以分子量 1 5×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板切除术 硬脊膜粘连 预防 透明质酸钠 分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干扰RNA对荷人骨肉瘤裸鼠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薛华明 梅炯 +4 位作者 蔡宣松 钱光 胡牧 王家骐 涂意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9-172,共4页
目的:探讨AD-VEGF-siRNA对荷人骨肉瘤裸鼠瘤体组织以及血液中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VEGF高表达人骨肉瘤细胞系MG-63制备荷骨肉瘤裸鼠模型;成瘤组动物随机分为3组,AD-VEGF-siRNA组15只;AD-EGFP组15只;PBS组15只。另留取3只裸小鼠,未... 目的:探讨AD-VEGF-siRNA对荷人骨肉瘤裸鼠瘤体组织以及血液中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VEGF高表达人骨肉瘤细胞系MG-63制备荷骨肉瘤裸鼠模型;成瘤组动物随机分为3组,AD-VEGF-siRNA组15只;AD-EGFP组15只;PBS组15只。另留取3只裸小鼠,未接种肿瘤细胞,未注射药物。成瘤裸鼠瘤体内分别注射上述各组药物,隔天1次,200μl/次,共5次,病毒总量2×109PFU。接种后第11天、14天、17天实验各组分别处死3只裸小鼠,用ELISA法检测各组荷瘤小鼠血液和瘤体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情况。试验结束(第19天)处死剩余裸小鼠,用RT-PCR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裸小鼠瘤体组织VEGF的表达,用ELISA法检测各组荷瘤小鼠血液和瘤体组织中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1)各组裸小鼠约在接种5天成瘤;2)用AD-VEGF-siRNA处理后,RT-PCR检测发现裸小鼠瘤体组织的VEGF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两对照组(P<0.05);3)免疫组化检测发现AD-VEGF-siRNA组VEGF蛋白表达明显减少;4)ELISA检测发现成瘤组小鼠血清VEGF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未作任何处理的健康裸小鼠组(P<0.05),在各时间段AD-VEGF-siRNA组血液及瘤体组织中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两对照组(P<0.05)。结论:AD-VEGF-siRNA在体内可以抑制荷骨肉瘤裸小鼠瘤体VEGF基因的表达及血液中VEGF的水平;应用siRNA腺病毒表达载体技术为骨肉瘤抗血管生成的治疗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干扰 骨肉瘤 腺病毒载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颈椎全脊椎切除术后两种内固定重建方法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晨曦 赵改平 +5 位作者 柏磊磊 陈楠心 陈二云 赵庆华 马童 凃意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4-201,共8页
研究下颈椎C5椎体全脊椎切除术(TS)之后,前后路不同联合内固定重建方法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基于CT图像建立下颈椎C3-C7节段完整无损模型,在无损模型基础上,建立C5全脊椎切除术后两种内固定重建模型:一为钛网重建+前路钢板+后路单节段... 研究下颈椎C5椎体全脊椎切除术(TS)之后,前后路不同联合内固定重建方法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基于CT图像建立下颈椎C3-C7节段完整无损模型,在无损模型基础上,建立C5全脊椎切除术后两种内固定重建模型:一为钛网重建+前路钢板+后路单节段椎弓根螺钉模型(TM+AP+SPS);二为钛网重建+前路钢板+后路双节段椎弓根螺钉模型(TM+AP+DPS)。对模型分别施加0.5、1.0、1.5、2.0 N·m的扭矩,分析两种模型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扭转等工况下的关节活动度(ROM)以及钛网、钢板、椎弓根螺钉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重建节段ROM随着扭矩的增大而增加,呈现出非线性的趋势,TM+AP+SPS模型的增加幅度较大。1.0 N·m工况下,两种模型重建节段ROM均减少83%以上;TM+AP+SPS模型在后伸、侧弯和扭转时,邻近节段的ROM均增加11%以上,C6-C7节段的ROM在扭转时增加41.79%,TM+AP+DPS模型的邻近节段ROM则显著降低。TM+AP+SPS模型和TM+AP+DPS模型中钛网应力分别集中于受压侧和后方。TM+AP+SPS模型的邻近节段有较大的代偿活动,TM+AP+DPS模型各节段ROM均大幅度减小,TM+AP+DPS模型的稳定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颈椎 全脊椎切除术 内固定重建 有限元分析 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锁髓内钉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并同侧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涂意辉 张长青 +2 位作者 薛华明 蔡珉巍 杨安礼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338-340,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合并同侧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2008年2月至2009年1月采用肱骨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合并同侧肱骨干骨折患者13例,男5例,女8例;年龄为65~78岁,平均年龄68.6岁;按照AO分类肱骨近端骨折均为A1型(关节外... 目的探讨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合并同侧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2008年2月至2009年1月采用肱骨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合并同侧肱骨干骨折患者13例,男5例,女8例;年龄为65~78岁,平均年龄68.6岁;按照AO分类肱骨近端骨折均为A1型(关节外骨折,两部分,外科颈型),肱骨干骨折分为A1型3例,A2型4例,A3型2例,B2型3例,B3型1例。结果8例患者成功行闭合复位固定术,术中出血<50ml,手术时间平均85.0min(60~125min)。其余5例行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中出血量平均157.3ml(100~250ml),手术时间平均105.0min(95~150min)。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2.1月(9~18月)。12例骨折愈合,平均骨愈合时间3.5月(3~5月),1例患者为多发性骨髓瘤致肱骨多发性病理性骨折,骨折未愈合。末次随访VAS评分平均为30.8分(18~70分),肩关节功能OSS评分平均为20.7分(16~31分),肘关节功能HSS评分平均为91.5分(68~95分),优良率92.3%。结论肱骨髓内钉是治疗肱骨近端合并同侧肱骨干骨折一种可供选择的有效内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锁髓内钉 肱骨近端骨折 肱骨干骨折 同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失败原因分析
6
作者 黄强 杨安礼 +3 位作者 林兆华 张玉信 蔡珉巍 彭健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64-66,共3页
目的分析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PLD)的手术失败原因。 方法 1995年 8月~ 1999年 3月的 1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对其中 16例术后再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初次PLD手术失败原... 目的分析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PLD)的手术失败原因。 方法 1995年 8月~ 1999年 3月的 1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对其中 16例术后再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初次PLD手术失败原因主要为椎管狭窄未解除、多间隙间盘突出遗漏、椎间盘钙化等 ,16例再手术病人取得良好效果 ,优良率达 87 6 %。 结论只有严格掌握PLD手术的适应症及操作技术 ,才能减少和避免再次手术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髓核摘除术 手术失败 再手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切除大鼠骨组织白细胞介素-6的基因表达和细胞定位
7
作者 涂意辉 杜靖远 杨安礼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 观察卵巢切除大鼠骨组织白细胞介素 - 6 (IL - 6 )的基因表达及细胞定位。方法 大鼠的双侧卵巢被切除 2个月后 ,通过RNA斑点杂交直接测骨组织IL - 6mRNA的表达 ,通过原位杂交判断产生IL - 6的细胞并进行细胞定位。结果 卵巢切... 目的 观察卵巢切除大鼠骨组织白细胞介素 - 6 (IL - 6 )的基因表达及细胞定位。方法 大鼠的双侧卵巢被切除 2个月后 ,通过RNA斑点杂交直接测骨组织IL - 6mRNA的表达 ,通过原位杂交判断产生IL - 6的细胞并进行细胞定位。结果 卵巢切除大鼠骨组织IL - 6mRNA表达明显升高 ,为对照大鼠的 2 4倍 (P <0 0 1)。骨衬里细胞、成骨细胞和骨细胞具有较强的IL - 6mRNA杂交信号。结论 骨组织成骨细胞系表达IL - 6mRNA ,卵巢切除导致IL - 6mRNA的表达升高。IL- 6在卵巢切除大鼠骨丢失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卵巢切除 斑点杂交 原位杂交 绝经后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造影在显微内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中的指导意义
8
作者 黄强 杨安礼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12期1017-1019,共3页
目的探讨脊髓造影在显微内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中手术方法选择的意义.方法经CT/MRI提示为腰椎间盘突出症196例术前行脊髓造影检查且椎管通畅者,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脊髓造影检查结果采用3种不同手术... 目的探讨脊髓造影在显微内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中手术方法选择的意义.方法经CT/MRI提示为腰椎间盘突出症196例术前行脊髓造影检查且椎管通畅者,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脊髓造影检查结果采用3种不同手术方法.①脊髓造影显示在椎间隙水平有侧方压迹,伴有神经根鞘袖偏移者采用椎间盘镜下单纯椎间盘髓核摘除105例.②脊髓造影显示伴神经根鞘袖受压者采用椎间盘镜下相应部位减压和突出髓核摘除70例.③脊髓造影显示伴神经根鞘袖呈半球形压迫、类'7'字形者采用半椎板切除和突出髓核摘除21例.结果手术时间30~90 min,平均50 min.术中出血量30~120 ml,平均50 ml.无术中并发症.中转开放手术21例,其中椎管部分狭窄16例,椎板增厚5例.196例随访3~58个月,平均34个月,按照日本骨科协会腰背痛手术评分标准,MED术后(25.86±2.96)分较术前(13.21±4.96)分明显提高(t=38.24,P=0.000).按照综合Macnab及Watts标准,优123例,良41例,中11例;优良率为93.7%(164/175).结论脊髓造影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选择采用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脊髓造影 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创伤的统计探讨创伤康复的有关问题
9
作者 杨安礼 朱福根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5期236-237,共2页
从创伤的统计探讨创伤康复的有关问题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骨科杨安礼,朱福根1资料和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1989年1月~1993年12月间我院骨科和骨科协作病房,共2500例,对之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统计分析。以1人1次创伤... 从创伤的统计探讨创伤康复的有关问题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骨科杨安礼,朱福根1资料和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1989年1月~1993年12月间我院骨科和骨科协作病房,共2500例,对之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统计分析。以1人1次创伤为1例;创伤的诊断分类及康复评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康复 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I-C椎间融合器植入对颈椎生物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宋燕美 赵改平 +6 位作者 李鹏祥 夏费一 董自强 毕厚海 陈楠心 马童 涂意辉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4-120,共7页
目的研究ROI-C椎间融合器植入颈椎C5~6节段后对下颈椎C3~7整体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椎间盘与椎体生物力学特性及力传导模式的影响。方法采用ROI-C植入和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两种术式建立颈椎C5~6节段退行性病变的有限... 目的研究ROI-C椎间融合器植入颈椎C5~6节段后对下颈椎C3~7整体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椎间盘与椎体生物力学特性及力传导模式的影响。方法采用ROI-C植入和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两种术式建立颈椎C5~6节段退行性病变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两种术式下C3~7颈椎段在前屈、后伸、侧弯和轴向旋转时ROM以及椎间盘、椎体和内植入器械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 ROI-C植入后对邻近节段ROM的影响相对较小,减小了椎间盘的负荷,但椎体应力显著增加,C5椎体应力增加了251%。植骨融合内固定后,手术节段ROM减小86%~91%,邻近节段ROM以及椎间盘和椎体应力均明显增加。结论 ROI-C植入对颈椎ROM和椎间盘应力的影响较小,对椎体应力的影响较大。研究结果可为ROI-C植入和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临床植入手术方案的设计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I-C椎间融合器 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 下颈椎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管狭窄症30例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4
11
作者 郁汉明 王广富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96-397,共2页
腰椎管狭窄症30例的诊断与治疗郁汉明王广富△1986年12月至1996年8月,我院骨科收治特异性腰椎管狭窄症30例。其特征为:椎管狭窄多伴有椎间盘突出;狭窄部位一般在腰椎第3间隙(L3~L4)以上;导致狭窄的因素往往... 腰椎管狭窄症30例的诊断与治疗郁汉明王广富△1986年12月至1996年8月,我院骨科收治特异性腰椎管狭窄症30例。其特征为:椎管狭窄多伴有椎间盘突出;狭窄部位一般在腰椎第3间隙(L3~L4)以上;导致狭窄的因素往往有2个。因此,如何防止漏诊,选择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狭窄 诊断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腔液体充填法治疗腰腿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福根 杨安礼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20-121,共2页
关键词 腰腿痛 硬膜外 液体充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