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人为艺术而生,艺为时代而鸣 |
胡晓军
|
《上海艺术评论》
|
2025 |
0 |
|
2
|
浅谈第29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 |
胡晓军
|
《上海艺术评论》
|
2019 |
0 |
|
3
|
略谈“艺起前行——优秀新创舞台作品上海展演”参演作品 |
胡晓军
|
《上海艺术评论》
|
2021 |
0 |
|
4
|
人民性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实现 |
胡晓军
|
《上海艺术评论》
|
2024 |
0 |
|
5
|
人民性在舞台艺术与摄影艺术中的双重显映 |
胡晓军
|
《上海艺术评论》
|
2024 |
0 |
|
6
|
建党百年与文艺评论工作的导向 |
胡晓军
|
《上海艺术评论》
|
2021 |
2
|
|
7
|
以童心,作传奇——李莉戏曲印象 |
胡晓军
|
《上海艺术家》
|
2017 |
1
|
|
8
|
行在新时代海派文化的中途 |
胡晓军
|
《上海艺术评论》
|
2023 |
1
|
|
9
|
《平凡的世界》的“返乡”意义 |
胡晓军
|
《中国文艺评论》
|
2015 |
0 |
|
10
|
那一边西方源头 这一边中国本体 |
胡晓军
|
《上海艺术评论》
|
2019 |
0 |
|
11
|
悠悠此心 蓝天白云——听四集广播连续剧《种子方舟》 |
胡晓军
|
《上海艺术评论》
|
2019 |
0 |
|
12
|
谁是文艺评论的鉴定家和评判家 |
胡晓军
|
《上海艺术评论》
|
2021 |
0 |
|
13
|
滑稽戏的现代身心 |
胡晓军
|
《上海艺术评论》
|
2018 |
0 |
|
14
|
文学丰赡与艺术简约的映射 |
胡晓军
|
《上海艺术评论》
|
2022 |
0 |
|
15
|
一个含香带苦的法子——昆曲《浮生六记》观后漫笔 |
胡晓军
|
《上海艺术评论》
|
2019 |
0 |
|
16
|
将暗影,变成光 |
胡晓军
|
《上海艺术评论》
|
201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