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校外科学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格局及驱动因素
1
作者 陈嘉晟 孙逸芸 +1 位作者 张文明 杜晓利 《中国电化教育》 2025年第11期78-85,共8页
城市校外科学教育资源的非均衡配置是制约早期科学人才培养的难题。为探究其空间演化规律与驱动机制,以上海市为典型案例,运用2019—2023年区级面板数据及多种计量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城市内部的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呈现“中心集聚、... 城市校外科学教育资源的非均衡配置是制约早期科学人才培养的难题。为探究其空间演化规律与驱动机制,以上海市为典型案例,运用2019—2023年区级面板数据及多种计量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城市内部的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呈现“中心集聚、外围离散”的典型格局,且政府与市场两类供给主体在空间上未能形成有效协同互补。实证结果表明,区域财政供给结构与人口需求是驱动这一空间分异的核心因素。基于此,建议结合区域人口结构和在校生规模,合理规划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布局;优化区域财政供给结构,对资源薄弱区域实施精准支持;出台差异化激励政策,引导多元主体的空间互补与功能融合,以期为我国各类城市构建均衡、高效的科学教育生态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外科学教育 资源配置 空间格局 驱动因素 教育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特征、学校特征与学生学业表现——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赵宇阳 陈越洋 桑标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7-58,共12页
基于PISA2018我国四省市学生和学校的调查数据,在教育生产函数的框架下,通过机器学习的研究方法,探讨不同学生和学校特征在学业表现中的重要性。研究发现,在学生特征方面:个体社会经济地位和课上学习时间在数学、阅读、科学表现中的重... 基于PISA2018我国四省市学生和学校的调查数据,在教育生产函数的框架下,通过机器学习的研究方法,探讨不同学生和学校特征在学业表现中的重要性。研究发现,在学生特征方面:个体社会经济地位和课上学习时间在数学、阅读、科学表现中的重要性最突出,且学习时长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存在学科差异;学生职业期望在数学和科学成绩上的重要性较为突出;学生的社会经济地位及课上学习时长在高、低学业表现学生群体中的重要性均相对突出。在学校特征方面,弱势学生比例及教师数量在三种学业表现中都相对重要,且其在高、低学业表现学校群体中的重要性相对突出。此外,比较发现,在初中阶段,学校特征类因素对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更大。因此,建议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增强青少年对基础学科的认同感;推进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加大对教育资源优越地区相对弱势学生群体的关注力度;调整初中阶段教育资源配置结构,优先保障对学校的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SA2018 教育生产函数 机器学习 决策树回归 随机森林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社交自我知觉与情绪适应问题的关系:回避应对策略和社交敏感性的作用
3
作者 张思敏 董亓易如 +3 位作者 陈飞 阿尔升•海达别克 丁雪辰 朱仲敏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6-343,共8页
为探讨儿童社交自我知觉和情绪适应问题的关系,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采用自我报告的方式对上海地区4~6年级共575名被试进行测查,结果显示:(1)社交自我知觉可以负向预测抑郁和社交焦虑;(2)回避应对策略在社交自我知觉与抑... 为探讨儿童社交自我知觉和情绪适应问题的关系,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采用自我报告的方式对上海地区4~6年级共575名被试进行测查,结果显示:(1)社交自我知觉可以负向预测抑郁和社交焦虑;(2)回避应对策略在社交自我知觉与抑郁和社交焦虑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社交敏感性调节了社交自我知觉通过回避应对策略影响抑郁和社交焦虑的前半路径,社交自我知觉对回避应对策略的预测作用仅在高社交敏感性儿童身上显著。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为低社交自我知觉个体的情绪适应问题提供新的解释,还在引导个体心理干预方面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自我知觉 抑郁 社交焦虑 回避应对策略 社交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