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研究权利——新时期中国教育法学的新发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谭晓玉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6-20,共5页
1995年以来 ,我国教育法学的研究 ,由以往偏重学理意义上的、应然的教育权利的思辩性研究 ,转向注重实践意义上的、实然的教育权利的问题探究。这一研究价值取向的战略转移 ,顺应了当代法律科学发展的趋势 ,是我国教育法学在新时期发展... 1995年以来 ,我国教育法学的研究 ,由以往偏重学理意义上的、应然的教育权利的思辩性研究 ,转向注重实践意义上的、实然的教育权利的问题探究。这一研究价值取向的战略转移 ,顺应了当代法律科学发展的趋势 ,是我国教育法学在新时期发展的重要标志 ,对我国教育法制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教育法学 思辩研究 权利探究 研究权利 教育法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刻反思当代中国教育法学研究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5
2
作者 谭晓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6-33,共8页
关键词 中国 教育法学研究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教育法学研究与发展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4
3
作者 谭晓玉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3年第6期27-33,共7页
回顾我国教育法学形成、发展的历程,分析存在的问题,进行方法论的反思。
关键词 中国 教育法学 学科建设 研究内容 学科体系 学科性质 发展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消费者的权益保护与我国教育产业的法治环境 被引量:7
4
作者 陆海佳 谭晓玉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3年第2期21-25,共5页
我国当前的教育产业发展一方面教育市场有效供给不足,另一方面教育服务质量不高,教育法治化程度滞后,教育消费者的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当务之急,是在进行教育产业外部建设的同时,加强和改善教育法治内部环境。调动各方面力量,建立集... 我国当前的教育产业发展一方面教育市场有效供给不足,另一方面教育服务质量不高,教育法治化程度滞后,教育消费者的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当务之急,是在进行教育产业外部建设的同时,加强和改善教育法治内部环境。调动各方面力量,建立集立法、行政、司法、教育机构、社会、市场、教育消费者七大因素在内的教育法治动态制衡机制,使“依法治教”的法治精神和“以人为本”的维权意识深入人心,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受教育权文化,为教育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消费者 权益保护 中国 教育产业 法治环境 教育市场 教育服务质量 教育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成年学生在校伤害事故法律责任问题探讨──“中小学在校伤害事故”理论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
5
作者 谭晓玉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在校伤害事故 未成年学生 问题探讨 法律责任 研讨会综述 中小学生 赔偿范围 精神损害 归责原则 学校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什么学校抱怨公平责任原则“不公平”?——谈公平责任原则在学校伤害事故处理中的适用条件
6
作者 谭晓玉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37-39,共3页
关键词 学校伤害事故 事故处理 公平责任原则 法律适用 案例分析 学校管理 《民法通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犯罪 重在预防(下)
7
作者 谭晓玉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0-22,共3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下简称《预防法》)明确规定:营业性歌舞厅及其他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明显的禁止进入的标志,不允许未成年人进入。法律之所以这么规定,就在于这些地方对未成年人具有潜在的危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下简称《预防法》)明确规定:营业性歌舞厅及其他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明显的禁止进入的标志,不允许未成年人进入。法律之所以这么规定,就在于这些地方对未成年人具有潜在的危害。许多未成年人正是在这类场所中失足的。因此,远离污染源是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第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预防犯罪 人身 地方 规定 法律 场所 身心健康 标志 简称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