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磁悬浮快速列车工程下部结构设计概况 被引量:1
1
作者 林志雄 《铁道标准设计》 2002年第9期1-3,7,共4页
介绍磁悬浮列车下部结构设计方案以及墩柱类型、基桩类型、桩基持力层的选择等。
关键词 磁悬浮列车工程 下部结构 设计 墩柱类型 基桩类型 桩基持力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桥梁整体表观多缺陷图像精细分割方法
2
作者 周勇军 罗楠 +2 位作者 孙延晨 尚嘉琪 陈炽毅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3-115,共13页
为解决现有混凝土桥梁数字图像方法缺陷识别单一、分割精度较低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编解码架构的精细化语义分割模型HDNet。编码器设计方面,采用层级化窗口自注意力机制,通过滑动窗口划分结合跨层残差连接增强梯度传播。引入核化... 为解决现有混凝土桥梁数字图像方法缺陷识别单一、分割精度较低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编解码架构的精细化语义分割模型HDNet。编码器设计方面,采用层级化窗口自注意力机制,通过滑动窗口划分结合跨层残差连接增强梯度传播。引入核化注意力模块强化侵蚀、裂缝等局部缺陷的梯度响应,抑制桥梁背景纹理干扰。解码器设计像素-变形双路径架构体现在像素路径通过逐点特征映射解析裂缝等形态细节,变形路径采用可变形卷积自适应匹配剥落区域的不规则几何轮廓。基于无人机采集的高清桥梁缺陷数据集(涵盖裂缝、侵蚀、露筋、剥落4类缺陷),开展与DeepLabV3+、SegFormer等主流模型的对比实验,随后进行消融实验分析、热力图分析和实桥测试。结果表明:HDNet验证集交并比(mIoU)达71.91%,较次优模型SegFormer提升了7.86%;消融性实验验证了核化注意力(提升召回率mRecall 5.83%)、层次化滑窗注意力(提升mIoU 5.92%)与Dice损失函数协同设计的必要性;热力图分析证实HDNet能够精准捕捉缺陷纹理细节并解耦伴生缺陷的语义边界;实桥测试中,HDNet将缺陷尺寸测量相对误差稳定控制在±5%以内,验证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适用性。HDNet通过编解码协同优化与跨分辨率层次化增强机制,有效提升复杂桥梁缺陷的识别精度与鲁棒性,可为桥梁表观病害智能化检测提供高精度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混凝土表观缺陷 语义分割 深度学习 注意力机制 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试验设计与代理模型的中央开槽箱梁气动外形优化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赵林 方根深 +2 位作者 展艳艳 陈逸群 葛耀君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5-32,共8页
为克服大跨度桥梁主梁断面气动选型过程中几何参数多、潜在组合多、试验工作量大的难题,提出基于“均匀试验设计+Kriging代理模型”优化策略的桥梁断面气动外形优化方法。以某大跨桥梁中央开槽箱梁颤振性能优化为例,采用该方法进行气动... 为克服大跨度桥梁主梁断面气动选型过程中几何参数多、潜在组合多、试验工作量大的难题,提出基于“均匀试验设计+Kriging代理模型”优化策略的桥梁断面气动外形优化方法。以某大跨桥梁中央开槽箱梁颤振性能优化为例,采用该方法进行气动外形优化。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模拟,首先通过“均匀试验设计”合理选取CFD分析工况,再利用“Kriging代理模型”以尽可能少的工况建立主梁几何参数-颤振临界风速关系模型,基于该模型分析不同几何参数对桥梁颤振性能影响规律,获取最优主梁断面。结果表明:“均匀试验设计+Kriging代理模型”优化策略能够在保证模型精度的前提下显著减少计算工况,工作量仅为遍历性试验的0.68%;CFD数值模拟、试验设计与代理模型策略的结合可以快速评估不同几何参数对抗风性能的影响规律,在背景桥梁主梁高度和行车道宽度下,中央开槽箱梁的颤振最优参数为槽宽比D/B=0.12、风嘴角度α=44°、下斜腹板倾角β=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桥梁 中央开槽箱梁 气动选型 颤振性能 均匀试验设计 Kriging代理模型 CFD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熵的干旱区地下水水质演化模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杜明亮 潘忠华 吴彬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3-65,134,共4页
针对干旱区水资源分布不均导致部分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地下水超采现象及逐渐出现的地下水环境问题,应用耗散结构理论及熵变理论开展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某研究区的地下水水质演化方向研究,依据研究区2004~2009年地下水水质监测数据建立灰... 针对干旱区水资源分布不均导致部分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地下水超采现象及逐渐出现的地下水环境问题,应用耗散结构理论及熵变理论开展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某研究区的地下水水质演化方向研究,依据研究区2004~2009年地下水水质监测数据建立灰色关联熵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地下水水质的灰色关联熵整体呈不稳定状态,但灰色关联熵变化率仍在可控制阈值内,地下水水质基本朝良性方向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地下水水质 耗散结构 灰色关联熵 演化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重要性及其实施改造的路径
5
作者 黄建乐 《农村实用技术》 2025年第7期116-118,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快水污染防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提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快水污染防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提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本文从上海市浦东新区书院镇的农村污水的特点为切入点,分析现状治理存在的问题,并对书院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供了相应的处理方案,主要采用接入市政污水管网和分散式处理相结合的方式,供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乡村 农村污水管网 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磁浮列车轨道梁系统简述 被引量:13
6
作者 林志雄 周岱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4-107,共4页
磁悬浮轨道梁设计对全线运营质量和造价具有关键作用,在研究德国EmslabdS试验线主要轨道梁型的基础上,上海磁悬浮列车运营线采用钢混凝土复合梁、钢复合梁,桥上轨道梁结构等形式。设计参数满足运营安全和舒适度要求,变形要求竖向小于等... 磁悬浮轨道梁设计对全线运营质量和造价具有关键作用,在研究德国EmslabdS试验线主要轨道梁型的基础上,上海磁悬浮列车运营线采用钢混凝土复合梁、钢复合梁,桥上轨道梁结构等形式。设计参数满足运营安全和舒适度要求,变形要求竖向小于等于梁长的1/4800,上下温差引起的挠度小于等于梁长的1/6500,制造误差小于2mm,道岔钢梁采用箱型断面,侧向过岔最大速度为196km·h-1。目前,已经完成轨道梁和道岔的制作与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磁悬浮列车 轨道梁 道岔 技术条件 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手机大数据的交通出行方式识别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李喆 孙健 倪训友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527-3529,3558,共4页
智能手机时代所产生的大数据能够为交通研究者带来大量信息,基于智能手机采集交通出行大数据,再利用基于粒子群的支持向量机模型进行交通出行方式识别研究。在分析数据特点的基础上提出用于建模的特征变量,之后使用粒子群算法优化支持... 智能手机时代所产生的大数据能够为交通研究者带来大量信息,基于智能手机采集交通出行大数据,再利用基于粒子群的支持向量机模型进行交通出行方式识别研究。在分析数据特点的基础上提出用于建模的特征变量,之后使用粒子群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参数,并基于成都市的实证数据进行模型的训练与出行方式识别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识别正确率为95.1%,高于决策树、BP神经网络、基于网格搜索的支持向量机模型,且该模型在时间效率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因而在出行方式识别方面具有良好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 支持向量机 出行方式识别 智能手机大数据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齐鲁黄河大桥420m跨网状吊杆系杆拱桥设计 被引量:27
8
作者 陈亮 邵长宇 +2 位作者 汤虎 周伟翔 张洪金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3-120,共8页
济南齐鲁黄河大桥主桥采用(95+280)m+420 m+(280+95)m三连拱网状吊杆系杆拱桥。420 m主跨拱肋矢高69.5 m,矢跨比1/6,拱轴线为抛物线。拱肋在拱脚分离,在拱顶连接交汇成整体,拱肋横撑采用一字撑。系梁采用钢-混组合梁,钢梁采用扁平钢箱梁... 济南齐鲁黄河大桥主桥采用(95+280)m+420 m+(280+95)m三连拱网状吊杆系杆拱桥。420 m主跨拱肋矢高69.5 m,矢跨比1/6,拱轴线为抛物线。拱肋在拱脚分离,在拱顶连接交汇成整体,拱肋横撑采用一字撑。系梁采用钢-混组合梁,钢梁采用扁平钢箱梁,机动车道范围正交异性钢桥面上铺设厚120 mm的C50纤维混凝土桥面板,轨道交通及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区域均为钢桥面系。主跨共88根吊杆,吊杆在梁上标准间距9 m,顺桥向倾角约60°。吊杆均采用55-∅15.2 mm高应力幅环氧涂层钢绞线,钢绞线标准抗拉强度1860 MPa。吊杆在拱上采用销接式叉耳板锚固,在梁上张拉端采用带球铰的冷铸锚锚固。该桥具有跨度大、桥面宽、公轨合建等特点,采用网状吊杆布置、高应力幅吊杆体系、组合桥面板系梁等创新设计,桥梁结构安全、合理、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杆拱桥 网状吊杆 结构体系 吊杆布置 组合桥面板 桥梁设计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盘活城市存量空间的道路景观提升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贺宝平 《中国城市林业》 2018年第2期54-58,共5页
我国目前各城市已有一定的存量土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实现集约化发展,盘活城市存量空间,对城市发展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城市道路景观存量空间的分析,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探寻创新设计方法,以期实现以人为本的价值回归,达到提升空... 我国目前各城市已有一定的存量土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实现集约化发展,盘活城市存量空间,对城市发展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城市道路景观存量空间的分析,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探寻创新设计方法,以期实现以人为本的价值回归,达到提升空间品质,盘活城市存量空间的目的。最后以西安市道路存量空间景观提升设计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存量空间 道路景观 品质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花博会污水处理设施扩容提标改造工程实践
10
作者 张倩文 涂伊南 李彤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5-148,共4页
针对2021年上海花博会举办期间崇明北片区污水量临时增加的问题,对现状东平污水处理厂和森林公园污水处理站的处理规模进行调整,并新增北线和南线临时污水处理工程,分散解决9000 m^(3)/d的区域污水量需求。其中,东平污水处理厂的工艺由C... 针对2021年上海花博会举办期间崇明北片区污水量临时增加的问题,对现状东平污水处理厂和森林公园污水处理站的处理规模进行调整,并新增北线和南线临时污水处理工程,分散解决9000 m^(3)/d的区域污水量需求。其中,东平污水处理厂的工艺由CASS调整为“改良AAO+高效沉淀池+连续流砂滤池+紫外消毒”,其余工程采用一体化水质净化设施。各工程出水标准从原国标一级B标准提升至不低于一级A标准,其中NH3-N、TP执行地表水IV类水标准。实际运行结果表明,本工程所涉及扩容提标改造方案经济合理,出水水质满足设计要求,运行良好,具有较好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花博会 污水量临时增加 改良AAO 一体化水质净化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夯加固软土地基机理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包旭范 高强 +1 位作者 周顺华 杨龙才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14,共7页
利用三维有限元法模拟强夯软土地基过程,对饱和土结构在受夯击时的变形及渗流情况进行分析,计算在夯击过程中地基内应力、位移、孔隙压力的变化,分析地基表面因夯击而引起的沉降位移和接触压力。结合现场实例分析对比,证明强夯加固软土... 利用三维有限元法模拟强夯软土地基过程,对饱和土结构在受夯击时的变形及渗流情况进行分析,计算在夯击过程中地基内应力、位移、孔隙压力的变化,分析地基表面因夯击而引起的沉降位移和接触压力。结合现场实例分析对比,证明强夯加固软土地基完全可以用三维有限元程序进行精确模拟。试验数据及有限元模拟结果说明只要在能够确保人工排水体系的可靠运作,强夯垫层完全可以用粉细砂来取代,即在饱和软土地基强夯法加固过程中使用"无垫层"技术。与传统的强夯技术相比,强夯联合塑料排水板加固地基方法可以在不破坏土体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实现加固饱和软土地基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软土 强夯 无垫层 有限元分析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与混凝土界面的基本物理参数测试 被引量:50
12
作者 苏庆田 杜霄 +1 位作者 李晨翔 姜旭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9-506,共8页
为定量了解组合梁中钢与混凝土界面上粘接力及摩擦系数等基本物理参数的大小,通过一系列试验测试了工程上常用的钢与混凝土界面涂装形式的黏结强度和摩擦系数.设计制作了16组试件测试钢与混凝土之间的抗剪黏结强度,考虑了试件界面尺寸... 为定量了解组合梁中钢与混凝土界面上粘接力及摩擦系数等基本物理参数的大小,通过一系列试验测试了工程上常用的钢与混凝土界面涂装形式的黏结强度和摩擦系数.设计制作了16组试件测试钢与混凝土之间的抗剪黏结强度,考虑了试件界面尺寸效应、不同界面涂装形式及不同的法向压力的影响;设计制作了6组试件测试不同界面涂装形式下的钢与混凝土界面抗拉黏结强度;设计制作了6组试件测试了不同界面涂装形式下钢与混凝土界面的静、动摩擦系数.研究表明:界面尺寸效应对钢与混凝土界面的强度影响不大;界面涂装形式对界面的黏结强度影响较大,抗剪强度在0.04~0.28 MPa之间,抗拉强度在0.38~0.82 MPa之间,静摩擦系数在0.73~1.06之间,动摩擦系数在0.5~0.74之间;法向压力对界面的剪切黏结强度影响较大,且满足库仑摩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梁 黏结强度 摩擦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梁钢与混凝土界面连接效应的精细化计算 被引量:10
13
作者 苏庆田 薛智波 +1 位作者 李晨翔 姜旭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03-1809,共7页
为定量了解组合梁桥中钢与混凝土界面上各种连接效应的作用,提出一种能够考虑钢与混凝土界面上包括连接件效应、黏结效应和摩擦效应的计算分析方法,通过试验验证该方法是可行的.利用该方法计算分析了组合梁中不同连接效应对组合梁应力... 为定量了解组合梁桥中钢与混凝土界面上各种连接效应的作用,提出一种能够考虑钢与混凝土界面上包括连接件效应、黏结效应和摩擦效应的计算分析方法,通过试验验证该方法是可行的.利用该方法计算分析了组合梁中不同连接效应对组合梁应力及钢与混凝土界面滑移的影响,也研究了考虑钢与混凝土界面黏结效应与否对组合梁各部分构件受力的影响,得知钢与混凝土界面黏结效应对组合梁中钢梁和混凝土的受力影响较少,但对连接件剪力影响较大,在不同荷载作用下剪力降低最大可达到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结构 分析方法 黏结 连接件 非线性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平钢箱梁U肋加劲板的加载偏心 被引量:6
14
作者 赵秋 熊礼鹏 王旭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6期680-684,共5页
以一座主跨1 088 m扁平钢箱梁斜拉桥为例,分析了扁平钢箱梁U肋加劲板加载偏心的大小及对U肋加劲板稳定承载力的影响。首先采用包括梁单元和板壳单元的混合建模方法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在计算加载偏心的梁段采用壳单元,其他部位采用梁单... 以一座主跨1 088 m扁平钢箱梁斜拉桥为例,分析了扁平钢箱梁U肋加劲板加载偏心的大小及对U肋加劲板稳定承载力的影响。首先采用包括梁单元和板壳单元的混合建模方法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在计算加载偏心的梁段采用壳单元,其他部位采用梁单元。根据有限元方法求得U肋加劲板截面的应力分布,利用积分方法计算U肋加劲板的内力和加载偏心,并将加载偏心对承载力的影响等效为初始几何弯曲。研究结果表明,U肋加劲板的加载偏心率约为0.17,最大为0.35,相当于L/250的初始弯曲,该值远大于规范规定的最大几何偏心,因此计算扁平钢箱梁U肋加劲板稳定承载力时需考虑加载偏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加载偏心 受压稳定承载力 U肋加劲板 扁平钢箱梁 斜拉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网联环境下多车道异质交通流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12
15
作者 单肖年 万长薪 +2 位作者 李志斌 张小丽 曹昌衡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4-84,共11页
为探究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车辆(Connected and Autonomous Vehicle,CAV)与人工驾驶车辆(Human Driving Vehicle,HDV)混合行驶的多车道异质交通流运行特征,本文剖析了异质交通流中不同类型车辆的跟驰模式,提出不同类型车辆双车道及多车道... 为探究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车辆(Connected and Autonomous Vehicle,CAV)与人工驾驶车辆(Human Driving Vehicle,HDV)混合行驶的多车道异质交通流运行特征,本文剖析了异质交通流中不同类型车辆的跟驰模式,提出不同类型车辆双车道及多车道换道模型,进而构建了多车道异质交通流仿真模型,并分析了不同CAV混入率下的道路通行能力及换道行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CAV渗透率的提高,单车道通行能力由1678 pcu·h-1提升至4200 pcu·h-1,交通流临界密度由25 pcu·km-1增长至35 pcu·km-1,同一渗透率下不同车道数的道路通行能力及临界密度值呈现显著差异性。异质交通流换道行为呈现三阶段特征:在低密度下,不同类型车辆均可自由行驶及换道;密度在20~100 pcu·km-1时,车辆换道频率呈“上凸”状,CAV渗透率越高,HDV凸形峰值越大,而CAV峰值较低;在高密度下,受可换道空间的约束,不同类型车辆均无法完成换道。此外,进一步讨论了不同CAV渗透率及密度条件下的异质交通流仿真效益,包括交通量提升及秩序改善特征等。研究成果有助于理解智能网联环境下多车道异质交通流运行状况,为未来异质交通流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异质交通流 通行能力 换道模型 智能网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面主动融冰(雪)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24
16
作者 余豫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86-89,共4页
针对目前路面融冰(雪)技术存在滞后性、效果差、能耗大等问题,分别从刚性路面、柔性路面两个角度,深入研究了6种路面主动融冰(雪)技术的现状、应用效果及发展前景.对其优、缺点以及适用地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为解决冬季道路冰雪问题提... 针对目前路面融冰(雪)技术存在滞后性、效果差、能耗大等问题,分别从刚性路面、柔性路面两个角度,深入研究了6种路面主动融冰(雪)技术的现状、应用效果及发展前景.对其优、缺点以及适用地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为解决冬季道路冰雪问题提供了系统的思路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主动融冰(雪)技术 发展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