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1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景观施工图设计与工程控制的协同优化研究——以提升工程效率与成本控制能力为核心
1
作者 刘萧芃 《绿色中国》 2025年第7期52-54,共3页
景观设计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核心构成,其施工图设计与工程控制的协同性直接影响项目质量与经济效益。本文从景观施工图设计与工程控制的关键矛盾、协同优化对工程效率与成本控制的影响等角度出发,结合南通市滨江景观带(姚港河—洪江路)... 景观设计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核心构成,其施工图设计与工程控制的协同性直接影响项目质量与经济效益。本文从景观施工图设计与工程控制的关键矛盾、协同优化对工程效率与成本控制的影响等角度出发,结合南通市滨江景观带(姚港河—洪江路)段江堤提升工程,分析协同优化策略与施工控制方法,提出以“精细化设计+动态化控制”为主线的系统性解决方案,旨在为园林景观工程的高质量实施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施工图 协同优化 工程效率 成本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地区装配式悬吊下沉竖井施工引起的地层变形研究--以上海某连通管工作井为例
2
作者 方歆 刘陕南 彭夏军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7-578,共12页
为分析复杂环境条件下装配式悬吊下沉竖井工法周边地层变形规律以及各施工参数变化对地层变形的影响,依托竹园白龙港污水连通管工程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其开挖下沉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系统分析该工法施工过程中对地层变形的影响,并基... 为分析复杂环境条件下装配式悬吊下沉竖井工法周边地层变形规律以及各施工参数变化对地层变形的影响,依托竹园白龙港污水连通管工程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其开挖下沉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系统分析该工法施工过程中对地层变形的影响,并基于参数敏感性分析理论,得到土体最大变形对各施工参数的敏感度。分析结果表明:1)装配式悬吊下沉竖井工法的地表最大沉降远小于软土地区传统压入式沉井工法的地表最大沉降,也小于上海一级基坑环境保护等级规定的地表最大沉降控制指标,适用于软土地区对地层变形控制要求较高的竖井工程。2)装配式悬吊下沉竖井工法的地表沉降形态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逐渐由三角形转变为凹槽形;而土体深层最大水平位移始终发生在软弱土层处。3)在竹园白龙港工程17#井直径条件下,地表沉降影响范围为1.0H~1.4H(H为开挖深度),远小于软土地区基坑工程地表沉降影响范围。4)在竖井直径及一些主要施工参数中,泥浆液面高度和泥浆重度对土体变形的影响相较于其他施工参数更为显著,尤其是对于大直径竖井,对泥浆重度的控制应更为严格,并同时提高泥浆液面高度以减小对周边地层变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悬吊下沉竖井工法 数值分析 敏感性分析 土体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G1503绕城高速公路跨吴淞江大桥主桥设计关键技术
3
作者 周云岗 孙一鸣 吴忠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3-131,共9页
上海G1503绕城高速公路跨吴淞江大桥主桥采用三跨连续闭口钢箱组合梁桥,主桥总宽36.25~46.88 m,分东、西两幅桥布置。组合梁支点处高7.15 m,高跨比为1/19.3;跨中处高3.65 m,高跨比为1/37.8。中墩区域钢箱梁底板设置厚0.35~0.60 m的C50... 上海G1503绕城高速公路跨吴淞江大桥主桥采用三跨连续闭口钢箱组合梁桥,主桥总宽36.25~46.88 m,分东、西两幅桥布置。组合梁支点处高7.15 m,高跨比为1/19.3;跨中处高3.65 m,高跨比为1/37.8。中墩区域钢箱梁底板设置厚0.35~0.60 m的C50低收缩混凝土,以加强钢底板压曲稳定性。桥面板采用由钢桥面板与厚0.15 m的C50纤维混凝土板组成的组合桥面板。针对闭口钢箱组合梁新型结构,研究了组合桥面板有效宽度、构造细节、开裂性能和宽箱室箱梁构造等关键技术。组合桥面板的有效宽度可参照《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 D64—2015)确定,并进行折减;组合桥面板的板厚组合宜采用薄钢板+较厚混凝土板;曲线桥梁组合桥面板的加劲肋可采用球扁钢、板肋和U肋;剪力钉在钢箱组合梁腹板两侧加密布置,有效宽度范围外适当加大间距均匀布置;组合桥面板的抗裂性能优于混凝土桥面板;宽箱室箱梁抗扭性能好,但截面利用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梁桥 组合梁桥 闭口钢箱梁 组合桥面板 加劲肋 剪力钉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淞江工程208 m跨网状吊杆系杆拱桥设计
4
作者 张德明 周伟翔 +2 位作者 罗东伟 孙海涛 邵长宇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4-140,共7页
吴淞江工程(上海段)前曹公路桥主桥为208 m跨网状吊杆系杆拱桥,桥面宽24 m。拱肋采用钢箱提篮拱,矢高35 m,矢跨比1/5.94,横撑采用X形钢管撑。主梁兼有系杆功能,采用正交异性组合桥面板组合梁,其中钢梁采用双边纵梁梁格体系结构,机动车... 吴淞江工程(上海段)前曹公路桥主桥为208 m跨网状吊杆系杆拱桥,桥面宽24 m。拱肋采用钢箱提篮拱,矢高35 m,矢跨比1/5.94,横撑采用X形钢管撑。主梁兼有系杆功能,采用正交异性组合桥面板组合梁,其中钢梁采用双边纵梁梁格体系结构,机动车道范围钢桥面上铺设80 mm厚C50低收缩混杂纤维混凝土。全桥共设56根吊杆,呈网状布置,梁端标准间距7 m,顺桥向倾角约60°,2个倾斜方向的吊杆横向间距0.2 m,吊杆采用环氧涂层钢绞线、销接式锚拉板锚固。下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系梁接V形双柱变截面桥墩、哑铃型承台、钻孔灌注桩基础。对该桥结构进行静力、稳定和抗震分析,计算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该桥采用常规先梁后拱的支架施工方法。通过采用网状吊杆、正交异性组合桥面板、钢结构加劲等细节和景观设计关键技术,实现了工程的安全、耐久、美观及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杆拱桥 提篮拱 网状吊杆 正交异性组合桥面板 横撑 销接式锚拉板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盾构隧道管片衬砌施工期结构性能的现场试验研究:结合上海虹桥临空11-3地块地下连接通道工程 被引量:5
5
作者 梁霄 官林星 +2 位作者 温竹茵 孙巍 柳献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56-1464,共9页
本文以国内首条矩形盾构隧道工程为背景,对矩形盾构衬砌结构在整个施工期的荷载及结构响应进行现场追踪测试,探索衬砌结构在施工期的主要受力阶段、结构外荷载及其响应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全面掌握矩形盾构隧道衬砌结构在施工期的受力... 本文以国内首条矩形盾构隧道工程为背景,对矩形盾构衬砌结构在整个施工期的荷载及结构响应进行现场追踪测试,探索衬砌结构在施工期的主要受力阶段、结构外荷载及其响应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全面掌握矩形盾构隧道衬砌结构在施工期的受力行为。研究结果表明:1)衬砌结构在施工期的受力可划分为自重阶段、脱出盾尾阶段、同步注浆阶段和稳定荷载阶段;2)脱出盾尾阶段和同步注浆阶段的结构外荷载分别为稳定荷载阶段的1.5-3.0倍和1.5-2.5倍,为衬砌结构在施工期的2个不利受力阶段;3)稳定荷载阶段的结构外荷载及其分布与理论计算较为吻合;4)衬砌结构在施工期的内力基本满足左右对称,内力分布特征与运营阶段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盾构隧道 衬砌结构 受力阶段 现场试验 力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的新旧沥青融合及均质化程度研究
6
作者 邹桂莲 焦有晴 +2 位作者 张园 虞将苗 韩骜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6-131,共6页
废旧沥青混合料再生过程中新旧沥青的融合程度会直接影响混合料的性能。针对热再生混合料中新旧沥青融合程度不易表征的问题,采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对热再生过程中新旧沥青的融合程度进行研究。利用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热塑性弹性体... 废旧沥青混合料再生过程中新旧沥青的融合程度会直接影响混合料的性能。针对热再生混合料中新旧沥青融合程度不易表征的问题,采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对热再生过程中新旧沥青的融合程度进行研究。利用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热塑性弹性体(SBS)改性沥青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图像中的红色荧光效应,将SBS荧光粒子作为示踪剂;基于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无损获取了拌合后的再生沥青混合料表面融合层内的所有图像,并对每个分层图像的荧光强度数据变化进行分析处理,得到了整个融合层内SBS浓度衰减曲线;通过浓度变化曲线提出了融合程度计算公式,并引入均质化指标来量化再生沥青混合料中新旧沥青的分散程度。依据所提出的方法以两种不同掺配比例下的热再生混合料为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仅在拌合结束后新旧沥青无法达到理想的融合扩散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新旧沥青融合 均质化程度 再生沥青混合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汕头市海绵城市的公众认知调查研究
7
作者 吴悦 彭洁 +3 位作者 黄宇嘉 武振东 张积洋 陈焯儿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期149-153,共5页
海绵城市理念作为一种新兴的城市发展策略,逐步获得社会各界的重视。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调查汕头市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的公共认知情况,旨在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为汕头市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在推广海... 海绵城市理念作为一种新兴的城市发展策略,逐步获得社会各界的重视。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调查汕头市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的公共认知情况,旨在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为汕头市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在推广海绵城市理念过程中,公众普遍对其具有积极认知,认可其在缓解城市内涝、改善环境质量等方面的潜力。多数受访者能够充分理解海绵城市的核心理念和目标,对其带来的生态效益和城市防洪减灾功能表示认同。但仍存在公众参与度较低且较为被动、政府部门与民众之间沟通与合作机制不完善、建设工期较长等问题,成为限制海绵城市推广的主要障碍。针对海绵城市建设,提出了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宣传与教育、完善合作机制、合理规划建设项目等建议,以期加深公众对海绵城市的认知度、提高公众参与度、深化环境保护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公众认知 现状调查 对策 汕头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半径曲线节段拼装箱梁设计和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福鼎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4-130,共7页
为推动小半径曲线节段拼装箱梁在立交匝道桥梁中的应用,对该类桥梁受力特性、合理构造以及梁段制造、架桥机施工、拼装线形控制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分析曲线半径对该类箱梁弯扭耦合和湿接缝受力的影响;研究梁高、腹板厚度和顶、底板厚... 为推动小半径曲线节段拼装箱梁在立交匝道桥梁中的应用,对该类桥梁受力特性、合理构造以及梁段制造、架桥机施工、拼装线形控制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分析曲线半径对该类箱梁弯扭耦合和湿接缝受力的影响;研究梁高、腹板厚度和顶、底板厚度对梁剪扭承载力的影响;为适应平面曲线行走和吊装的需求,总结架桥机拼装施工过程中主要采用的转弯过孔、偏位和斜置起吊调整以及尾部喂梁关键技术;分析拼装过程中产生的轴线偏差和横向位移及线形控制措施。结果表明:曲线半径小于250 m的节段拼装箱梁需考虑弯扭耦合作用,曲线半径小于100 m时湿接缝截面的抗扭承载力和剪扭允许应力已不能满足要求;提高截面抗剪扭承载力最有效的构造措施是增加腹板厚度,其次是增加顶、底板厚度;曲线半径越小,小半径节段梁拼装轴线偏差越大、轴线横向位移越大,应根据曲线半径来规定安装精度验收标准、根据成桥轴线横向变形设置横向预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段拼装箱梁 小半径曲线梁 弯扭耦合 受力特性 合理构造 架桥机施工 拼装线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钢桁梁桥拓宽改建工程抗震设计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陈亮 邵长宇 +2 位作者 颜海 王臻 徐艳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2-98,共7页
为使拓宽改建后的钢桁梁桥结构体系满足现行的桥梁抗震规范要求,以拓宽改建后的松浦大桥主桥为例进行抗震设计研究。该桥主桥为两联(96+112)m连续钢桁梁桥,在拓宽改建后,上部结构自重明显增加,但下部基础因条件受限无法加固,考虑到该桥... 为使拓宽改建后的钢桁梁桥结构体系满足现行的桥梁抗震规范要求,以拓宽改建后的松浦大桥主桥为例进行抗震设计研究。该桥主桥为两联(96+112)m连续钢桁梁桥,在拓宽改建后,上部结构自重明显增加,但下部基础因条件受限无法加固,考虑到该桥缺少必要的延性构件和震后的易修复性,宜采用减隔震设计。设计摩擦摆式减隔震支座和拉索减震支座2种减隔震方案,采用SAP 2000软件建立主桥有限元动力分析模型,研究2种方案的关键设计参数,并综合对比2种方案的减隔震效果。结果表明:摩擦摆式减隔震支座的减隔震效果较好、结构位移较小,但其受力复杂、安装制作繁琐且造价昂贵;拉索减震支座利用自由行程耗散能量,结构位移相对较大,但其受力简单、制作安装方便且易于更换,经济性能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桁梁桥 拓宽改建 抗震设计 摩擦摆式减隔震支座 拉索减震支座 设计参数 方案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C模式下园林景观工程设计管理的实践与探索--以嘉善县智能交通提升改造工程为例 被引量:9
10
作者 周晓兰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期196-199,共4页
随着“美丽城市”“生态治理”“城市双修”等理念的逐步推进,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对景观风貌、生态文明的要求都在逐步提升,为园林景观工程带来新一轮发展契机。园林景观工程因为标准化程度低、材料种类多,无价材料占比大,到施工阶段... 随着“美丽城市”“生态治理”“城市双修”等理念的逐步推进,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对景观风貌、生态文明的要求都在逐步提升,为园林景观工程带来新一轮发展契机。园林景观工程因为标准化程度低、材料种类多,无价材料占比大,到施工阶段容易出现施工效果不符合预期、设计变更量大、超预算等情况;EPC模式以总承包对质量、安全、工期、投资全面负责的优势,逐渐成为备受建设单位青睐的主流发包模式。EPC模式下的设计人员工作模式与责任范围都与平行发包模式有所不同,结合实际项目探讨在EPC模式下的园林景观设计人员如何把控项目品质,发挥设计牵头的优势,形成理论基础,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EPC模式 设计引领 设计管理 工程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态空间碳汇能力提升路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罗艺伟 王峰 +3 位作者 谭学军 孙勇 陈涛 芮栋梁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3-130,共8页
在中国“双碳”目标的指导下,借助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提升城市生态空间的碳汇能力,以此积极应对和有效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从植被碳库、土壤碳库和空间布局3个角度切入,梳理总结了城市生态空间碳汇功能提升的可行性路径。通... 在中国“双碳”目标的指导下,借助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提升城市生态空间的碳汇能力,以此积极应对和有效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从植被碳库、土壤碳库和空间布局3个角度切入,梳理总结了城市生态空间碳汇功能提升的可行性路径。通过提高植被碳库、土壤碳库的固碳能力,以及合理拓展生态空间,提升城市生态空间的碳汇能力。选择高碳汇适生种,构建多层次的高碳汇植物群落,采取必要的抚育经营措施提高植被的碳汇能力;采取土壤改良措施和水土保持措施,增强土壤的固碳能力;保护及拓展城市生态空间,加强生态保护,保障现有碳汇空间,并合理布局空间网络结构,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利用立体空间增加城市绿量。未来,针对不同地区环境条件的差异,研究城市碳汇空间的响应机制和固碳潜力,提出适合各地区的增汇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空间 碳汇提升 植被碳汇 土壤固碳 碳中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距离顶管综合管廊工程设计关键技术研究——以黄冈新港北路顶管综合管廊工程为例 被引量:8
12
作者 强健 康明睿 朱玉龙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287-293,共7页
为解决顶管综合管廊工程中的功能区间布置、标准断面布置、综合井布置、支架布置等有别于传统管道顶管工程中的技术难点,提出将综合管廊建设技术与顶管技术合理结合的方法。依托湖北省黄冈市中心城区新港北路长距离顶管综合管廊工程,对... 为解决顶管综合管廊工程中的功能区间布置、标准断面布置、综合井布置、支架布置等有别于传统管道顶管工程中的技术难点,提出将综合管廊建设技术与顶管技术合理结合的方法。依托湖北省黄冈市中心城区新港北路长距离顶管综合管廊工程,对顶管管廊总体布置、断面设计、施工期顶管井、使用期功能井、管节与接头等技术方案进行分析,并对长距离顶管综合管廊功能区间设计、多功能复合的工作井、基于管廊特点的顶管设计以及管线支架等关键问题进行探讨。通过研究认为:长距离顶管管廊应采用“区间设计”方法,将功能区间加以集约整合,形成功能完备、可复制的单元区间及功能复合的顶管综合井,顶管管片应结合管线布置进行必要的预留预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管廊 顶管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泉州金鲤大桥总体设计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德明 陈亮 +1 位作者 张朝阳 常付平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4,共7页
泉州金鲤大桥长约1.61 km,连接晋江两岸,由南引桥、主桥、北引桥及匝道组成。主桥立意于泉州古城区鲤鱼轮廓造型,采用180 m跨网状吊杆系杆拱桥,桥面宽43.5 m;主梁采用钢-混组合梁,钢梁为双主梁纵横梁格体系;拱肋为变截面八边形钢箱提篮... 泉州金鲤大桥长约1.61 km,连接晋江两岸,由南引桥、主桥、北引桥及匝道组成。主桥立意于泉州古城区鲤鱼轮廓造型,采用180 m跨网状吊杆系杆拱桥,桥面宽43.5 m;主梁采用钢-混组合梁,钢梁为双主梁纵横梁格体系;拱肋为变截面八边形钢箱提篮拱,横桥向2片拱肋采用横撑和斜撑连接;吊杆采用环氧涂层钢绞线成品索、销接式叉耳锚固。引桥及匝道主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现浇大箱梁,主梁分幅布置,其中跨江引桥及匝道为基本跨径40 m等高梁,两幅桥之间的翼缘挑臂下敷设110 kV高压电缆随桥过江;跨江滨路引桥为主跨50 m变高连续梁;陆上引桥为基本跨径30 m等高梁,北侧陆上小半径曲线段引桥采用墩梁固结钢箱连续梁。通过采用钢-混组合梁网状吊杆系杆拱桥、分幅布置引桥及精细化设计,获得了良好的景观效果和经济性,在市政桥梁中实现了高压电缆随桥过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杆拱桥 网状吊杆 钢-混组合梁 混凝土箱梁 提篮拱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 km/h高速磁浮列车试验线方案设计 被引量:2
14
作者 沈艳峰 冯建龙 张家诚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70-376,共7页
600 km/h高速磁浮列车的研发是高速磁浮系统向更高速商业应用迈进的重要过程。高速磁浮列车已完成低速动态试验车轨空间关系论证,但诸多关键指标仍需通过达速试验进行验证,因此建设长距离试验线已成为制约高速磁浮发展的瓶颈之一。依托... 600 km/h高速磁浮列车的研发是高速磁浮系统向更高速商业应用迈进的重要过程。高速磁浮列车已完成低速动态试验车轨空间关系论证,但诸多关键指标仍需通过达速试验进行验证,因此建设长距离试验线已成为制约高速磁浮发展的瓶颈之一。依托上海磁浮示范线,从高速磁浮列车构造、既有线线路条件、系统配置等多方面进行分析,论证600 km/h高速磁浮列车在上海磁浮示范线上试验的可行性。在现有试验线路条件下,提出了对运控系统的创新设计,对牵引系统供给做出适应性调整。仿真结果实现了车-地间通信数据的收发、列车运控系统的优化,在该示范线上进行600 km/h高速磁浮列车试验是经济可行的方案,并通过对运控系统的创新设计为将来更高速列车的达速试验提供方案设计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0 km/h高速磁浮 上海磁浮示范线 试验线 运控系统 牵引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性能混凝土提升预制沟道管廊接头力学性能研究
15
作者 付伟庆 黄鑫 +3 位作者 王鑫鹏 苗圃 侯东帅 王建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5-1228,共14页
预制沟道管廊作为一种城市地下支线管廊,因埋深浅且上部竖向荷载较大,其接头连接部位易发生局部损坏及廊体竖向错动,过量变形可能危及廊内管线安全使用。基于此,采用试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 预制沟道管廊作为一种城市地下支线管廊,因埋深浅且上部竖向荷载较大,其接头连接部位易发生局部损坏及廊体竖向错动,过量变形可能危及廊内管线安全使用。基于此,采用试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材料对管廊接头力学性能的提升效应并提出承载力计算方法。首先采用足尺试验研究管廊接头腋角局部采用UHPC材料加强后的力学性能;然后应用ABAQUS软件建立管廊有限元模型,基于经过验证的模型,开展UHPC腋角长度、UHPC腋角高度和UHPC强度等多参数对接头承载力的影响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将占管廊10%的普通混凝土材料替换为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后,接头抗弯承载力提高134%,接头抗弯刚度增加165%;抗剪承载力提高179%,接头抗剪刚度增加118%,证明这种局部加强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分析结果表明:UHPC加强管廊腋角高度每增加20 mm,抗弯、抗剪承载力分别增加42 kN·m和38 kN;UHPC材料强度每增加20 MPa,接头抗弯和抗剪承载力分别增加68 kN·m和37 kN;UHPC加强管廊腋角长度每增加100 mm,接头抗弯承载力提高44 kN·m;钢棒预紧力每增大25 kN,接头抗剪承载力提高30 kN;钢棒数量由2根增加到4根,接头抗剪承载力提高196 kN。研究得到的接头抗弯、剪承载力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可为新型管廊接头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道式管廊 超高性能混凝土 力学性能 ABAQUS 承载力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泗洪站—睢宁站河段水力特性分析
16
作者 卞新盛 朱铃钰 +2 位作者 闻昕 王怡波 吴志峰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44,共8页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具有输水线路长、影响因素多、工况变化复杂等特点,解析河道水力特性是保障大型梯级泵站安全高效运行的基础。以泗洪站—睢宁站河段为研究对象,基于MIKE11建立一维河道水动力模型,从槽蓄量、水力损失和水力响应特征等3...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具有输水线路长、影响因素多、工况变化复杂等特点,解析河道水力特性是保障大型梯级泵站安全高效运行的基础。以泗洪站—睢宁站河段为研究对象,基于MIKE11建立一维河道水动力模型,从槽蓄量、水力损失和水力响应特征等3个方面对河道进行水力特性分析,研究不同调水工况下河道水力参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位模拟平均绝对误差为0.044m,具备较好的模拟精度;分析了河道水力损失的变化特征,提出了减少水力损失和提高输水效率的运行建议;揭示了河段水位、流量与蓄量的关系,解析了河道在复杂水力条件下的水位和流量变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可通过调整水位合理分配槽蓄量,实现上游来水流量缓慢变化,为泵站在工况切换、应急事件下的安全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模型 水力特性 MIKE11 水力响应 水力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梁桥纵向阻挡型装置防落梁效果研究
17
作者 高浩原 王胜斌 +2 位作者 项敬辉 李建中 齐新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1-330,共10页
为防止地震中的落梁破坏,国内外桥梁抗震规范均要求桥梁采用防落梁装置,但对于防落梁装置的限位和防落梁效果却鲜有研究。本文以采用纵向阻挡型防落梁装置的梁桥为背景,开展阻挡型防落梁装置的限位和防落梁效果研究。介绍了纵向阻挡型... 为防止地震中的落梁破坏,国内外桥梁抗震规范均要求桥梁采用防落梁装置,但对于防落梁装置的限位和防落梁效果却鲜有研究。本文以采用纵向阻挡型防落梁装置的梁桥为背景,开展阻挡型防落梁装置的限位和防落梁效果研究。介绍了纵向阻挡型防落梁装置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针对一座五跨简支梁桥,考虑混凝土挡块这一典型纵向阻挡型防落梁装置的非线性力学行为及其与下部结构的碰撞效应,研究在不同的地震动强度下挡块的限位和防落效果,分析、比较了挡块强度、间隙以及设置橡胶垫对于限位和防落梁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纵向阻挡型装置的防落梁效果与其自身强度、初始间隙密切相关,同时也受地震动强度的影响;合理的装置强度和初始间隙有利于减小碰撞力或碰撞次数,降低落梁风险,并将桥墩损伤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在防落梁装置和下部结构的碰撞接触面设置缓冲橡胶垫可有效减小碰撞力和桥墩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纵向阻挡型 防落梁 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捷运工程东线区间调线调坡设计 被引量:2
18
作者 余喜红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0-124,共5页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捷运工程东线区间情况复杂,有先期预留段,又有下穿通道项目代建段,设计施工时间不一,设计标准也有所不同,施工测量放样的基准点也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其调线调坡工作难度很大。采用调线调坡工作提前介入,多次测量、多...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捷运工程东线区间情况复杂,有先期预留段,又有下穿通道项目代建段,设计施工时间不一,设计标准也有所不同,施工测量放样的基准点也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其调线调坡工作难度很大。采用调线调坡工作提前介入,多次测量、多次调线调坡设计,多专业协调、调整限界设计的策略,基于平面和纵断面的偏差情况分析,详细阐述了中隔墙实施前后调线调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捷运线 线路设计 调线调坡 预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滨海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研究——以三亚湾路段滨海公园为例
19
作者 吴若昊 《花卉》 2024年第10期16-18,共3页
城市滨海空间打造是人与海洋复杂关系在景观设计与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上的外化体现。与常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相比,有其非常独特的限制与侧重点。以三亚湾路段滨海公园(凤凰大桥-小洲岛复绿公园)项目为例,重点研究总结城市滨海广场与城市... 城市滨海空间打造是人与海洋复杂关系在景观设计与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上的外化体现。与常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相比,有其非常独特的限制与侧重点。以三亚湾路段滨海公园(凤凰大桥-小洲岛复绿公园)项目为例,重点研究总结城市滨海广场与城市滨海生态公园两种景观类型,提出城市滨海公共空间景观设计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滨海空间 城市滨海广场 城市滨海生态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滨河贯通景观工程前端设计对施工进度的影响
20
作者 吴伟 《花卉》 2024年第10期121-123,共3页
根据该类型项目前端设计过程中诸多较为容易轻视忽略从而能对后期施工进度产生严重影响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将其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得出前端设计阶段对后期施工进度影响较为显著的影响因素。最后分为建设方和设计方层面提出相应对策,其中... 根据该类型项目前端设计过程中诸多较为容易轻视忽略从而能对后期施工进度产生严重影响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将其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得出前端设计阶段对后期施工进度影响较为显著的影响因素。最后分为建设方和设计方层面提出相应对策,其中设计方层面又以介入的不同阶段和对象提出不同的对策及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滨河贯通景观 前端设计 施工进度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