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人血标本中肠道病毒核糖核酸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延文 杨英珍 +2 位作者 韩琴琴 何梅先 徐岩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6期472-474,T025,共3页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分别对119例心肌炎患者,37例正常人血标本进行肠道病毒核糖核酸(RNA)检测,检出率分别为49.6%及5.4%。患者血清柯萨奇B组病毒中和试验阳性率为21.8%。表明RT-PCR是检测肠道病毒感染的一种敏感性高、特异...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分别对119例心肌炎患者,37例正常人血标本进行肠道病毒核糖核酸(RNA)检测,检出率分别为49.6%及5.4%。患者血清柯萨奇B组病毒中和试验阳性率为21.8%。表明RT-PCR是检测肠道病毒感染的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简便快速的方法,优于中和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肠道病毒 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例心脏粘液瘤外科治疗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蒋振斌 任长裕 毛履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0年第5期365-367,415,共4页
本文报道64例心脏粘液瘤的手术治疗。术中发现粘液瘤在左心房56例,右心房7例;左心室1例。左心房粘液瘤中有2例为恶性粘液瘤。64例肿瘤均在体外循环直视下切除。术前确诊依靠超声心动图和多普勒检查,手术后死亡3例,死亡率为4.7%。
关键词 心脏粘液瘤 肿瘤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化检测风湿性心脏瓣膜浸润细胞表型和穿孔素
3
作者 熊丁丁 杨英珍 +1 位作者 徐德民 蒋振斌 《中国心血管杂志》 1997年第1期15-16,24,共3页
为了探测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风心病)发病中的意义,我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9例风心病、6例非风心病瓣膜标本的浸润淋巴细胞表型和穿孔素进行了检测.结果:1.风心瓣膜的浸润细胞中,发现有CD4+细胞5例,CD8+细胞7... 为了探测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风心病)发病中的意义,我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9例风心病、6例非风心病瓣膜标本的浸润淋巴细胞表型和穿孔素进行了检测.结果:1.风心瓣膜的浸润细胞中,发现有CD4+细胞5例,CD8+细胞7例,CD16+细胞5例,非风心瓣膜仅1例有少量的CD4+细胞;2.穿孔素仅见于有CD8+和/或CD16+细胞浸润的7例风心瓣膜中.结果初步表明,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可能是风心病发病的主要机理之一,穿孔素则可能是CD8+和CD16+等效应细胞释放的、致瓣膜损伤的主要效应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化 检测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细胞浸润 细胞表型 穿孔素 淋巴细胞 细胞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运动心肌灌注显像对检出急性心肌梗塞后残存缺血心肌的评估
4
作者 严卫 程瑛 +2 位作者 浦寿月 童步高 陈可靖 《中国心血管杂志》 1998年第4期251-253,共3页
27例无并发症的首次心肌梗塞患者,于心梗后20天至3月时进行心电图运动试验及^(99m)Tc-MIBI运动心肌灌注显像.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50%、100%; 89.42%、94.74%、77.78%、96.30%.提示^(99m)Tc-MIBI运动心肌灌注显像是评估急性... 27例无并发症的首次心肌梗塞患者,于心梗后20天至3月时进行心电图运动试验及^(99m)Tc-MIBI运动心肌灌注显像.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50%、100%; 89.42%、94.74%、77.78%、96.30%.提示^(99m)Tc-MIBI运动心肌灌注显像是评估急性心梗后梗塞区有无存活心肌的有效手段,对检出心梗后残存缺血有较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心肌灌注 心肌梗塞 心肌缺血 放射性核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酸对大鼠培养心肌细胞感染病毒后钙离子内流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宿燕岗 杨英珍 +3 位作者 顾全保 郭棋 赵剑星 陈灏珠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5期339-342,共4页
观察牛磺酸对心肌细胞感染 CoxsackieB3病毒(CVB3)后 Ca2+内流的影响。取新生 SD大鼠心室肌制备培养搏动心肌细胞, 18 h后接种 100 TCID50的 CVB3作为实验性病毒性心肌炎模型,并采用放射性同... 观察牛磺酸对心肌细胞感染 CoxsackieB3病毒(CVB3)后 Ca2+内流的影响。取新生 SD大鼠心室肌制备培养搏动心肌细胞, 18 h后接种 100 TCID50的 CVB3作为实验性病毒性心肌炎模型,并采用放射性同位素45Ca2+示踪技术,观察了 1~20 mmol/ L牛磺酸对正常及感染 CVB3后心肌细胞 Ca2+内流的影响。结果:(l)10~20 mmol/ L牛磺酸对正常心肌细胞不同胞外 Ca2+浓度([Ca2+]0, 0.5、 1.5和 4.0 mmol/ L)下的 Ca2+内流均有抑制作用,而 1mmol/ L牛磺酸只抑制高[Ca2+]0(4.0 mmol/ L)时 Ca2+内流,对低[Ca2+]0(0.5 mmol/ L)和正常[Ca2+]0(1.5 mmol/ L)时 Ca2+内流无明显作用;(2) l~20 mmol/ Lβ-丙氨酸对 Ca2+内流无明显影响;(3)感染CVB3后Ca2+内流增加,加用1mmol/ L牛磺酸后能减少感染CVB3后的Ca2+内流。结论:牛磺酸具有抑制培养心肌细胞感染CVB3后Ca2+内流的作用,这可能是牛磺酸能减轻CVB3所致细胞损伤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心肌细胞 培养 钙离子内流
全文增补中
肌酸激酶B同工酶快速放射免疫测定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耿建国 陈灏珠 +4 位作者 杨一峰 钱忠豪 蒋长英 詹福根 王绍鼎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1期5-9,共5页
本文建立了血清肌酸激酶BB同工酶(CK-BB)快速放射免疫测定(RIA)方法,灵敏度0.5ng/ml,测定范围0.5~100ng/ml,方法学鉴定符合RIA要求。本实验中正常组其值为1.3±1.8ng/ml。以CK-BB大于3.0ng/ml为阳性,急性心肌梗塞(AMI)组在心肌梗塞... 本文建立了血清肌酸激酶BB同工酶(CK-BB)快速放射免疫测定(RIA)方法,灵敏度0.5ng/ml,测定范围0.5~100ng/ml,方法学鉴定符合RIA要求。本实验中正常组其值为1.3±1.8ng/ml。以CK-BB大于3.0ng/ml为阳性,急性心肌梗塞(AMI)组在心肌梗塞后8h男(n=22)、女(n=12)阳性率分别为86%和83%,24h均为100%。急性脑血管意外(CVA)组在脑血管意外后第1天男(n=24)、女(n=6)阳性率分别为8%和17%,第3天分别为79%和83%。方法特异性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酸激酶B 同功酶 放射免疫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再给氧对培养大鼠心肌细胞的损伤和尼可地尔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袁卫龙 陈灏珠 +4 位作者 杨英珍 杨学义 林佑善 郭棋 泮柏申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2期135-138,共4页
本实验观察缺氧、再给氧对培养大鼠心肌细胞的损伤和尼可地尔(Nicorandil)的保护作用。缺氧组和缺氧加Nicorandil组给予充氮生长液;正常组和正常加Nicorandil组给予正常生长液。各组在实验9h时均用正常生长液置换原生长液。缺氧组心肌... 本实验观察缺氧、再给氧对培养大鼠心肌细胞的损伤和尼可地尔(Nicorandil)的保护作用。缺氧组和缺氧加Nicorandil组给予充氮生长液;正常组和正常加Nicorandil组给予正常生长液。各组在实验9h时均用正常生长液置换原生长液。缺氧组心肌细胞在3h后搏幅减弱,频率变慢,节律失常。9h后约有1/3细胞停搏,细胞形态改变,上清液内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明显增高。更换正常生长液后15h内细胞病变和酶谱变化更趋严重,停搏细胞持续增加。缺氧加Nicorandil组内在Nicorandil剂量为0.5~2mg/ml时,细胞形态基本正常,很少节律失常,上清液内LDH和CK明显低于缺氧组。正常组和正常加Nicorandil组细胞搏动频率、节律和上清液内LDH、CK均无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尼可地尔 缺氧 再给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应激性溃疡的诊断与治疗(附2例报告)
8
作者 张中明 蒋振斌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0年第4期286-288,共3页
体外循环术后应激性溃疡多与手术创伤、术后低心输出量综合征、休克所致的消化道粘膜缺血缺氧有关。早期临床表现常较隐匿、急诊胃镜检查可明确诊断。保守治疗无效者,应积极手术治疗。胃切开溃疡缝扎术是一种方法简单、并发症少且患者... 体外循环术后应激性溃疡多与手术创伤、术后低心输出量综合征、休克所致的消化道粘膜缺血缺氧有关。早期临床表现常较隐匿、急诊胃镜检查可明确诊断。保守治疗无效者,应积极手术治疗。胃切开溃疡缝扎术是一种方法简单、并发症少且患者易于耐受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心内直视术 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