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医联体的社区“全-专结合”特色建设的实践与展望——以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
1
作者 林其意 杨芸峰 +5 位作者 顾文钦 徐莉苹 丁宏娟 苏瑾 周鹏 易春涛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8期3554-3557,3565,共5页
社区医疗活动的主体是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新医改背景下,一直在探索适合的发展方式,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探索把全科医学与专病发展融合为一体的“全-专结合”模式,为中心学科建设的发展、医疗服务... 社区医疗活动的主体是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新医改背景下,一直在探索适合的发展方式,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探索把全科医学与专病发展融合为一体的“全-专结合”模式,为中心学科建设的发展、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起了较大的作用。本文对枫林“全-专结合”实践进行总结,以期为相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中心 社区卫生服务 全-专结合 医联体 医疗服务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rkov链的上海市枫林社区骨质疏松全人群防治工作的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苏瑾 寿涓 +18 位作者 顾文钦 易春涛 徐莉苹 程莉莉 丁宏娟 周鹏 吴颖华 秦杰 薛斌 魏百川 王谦 彭燕 程毅敏 杨蓝 卫洋洋 王磊 祁瑨麟 邵迎 蔡立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789-2796,共8页
背景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的逐步深化,社区对全人群的单病种防治工作也在不断优化,但目前仍缺乏合适的方法来评价社区防治的成效。目的通过分析2016—2022年度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骨质疏松全人群防治措施的成... 背景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的逐步深化,社区对全人群的单病种防治工作也在不断优化,但目前仍缺乏合适的方法来评价社区防治的成效。目的通过分析2016—2022年度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骨质疏松全人群防治措施的成本效果,探究社区单病种全人群防治的初步成效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方法本研究以4293例枫林社区2016—2022年度接受骨质疏松防治的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根据骨密度值将研究对象划分为三种状态:健康、低骨量、骨质疏松,以此构建Markov模型,分析不同状态转移的影响因素,并依据Markov模型预测值结合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计算QALY增量,统计2016—2022年防治工作投入的所有成本,以成本/QALY增量比来评价防治效果,通过文献检索确定的健康效用值和期望寿命计算求得QALY。结果枫林社区骨质疏松防治总成本为33814102.15元。第一次诊断时社区骨质疏松防治人群的总QALY为77098.2889,人均均值为17.959,标准差为9.34;第二次诊断时防治人群的总QALY为79616.9361,人均均值为18.546,标准差为9.342,两次诊断QALY的差值为2518.6472。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为2132.9070元/QALY,ICER值小于1倍(66965.10元)人均GDP,表明干预方案完全具有成本效果。结论本研究结合Markov模型及QALY对枫林社区持续接受骨质疏松随访管理的人群的防治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显示枫林社区的骨质疏松防治干预方案是值得投入的,为后续骨质疏松的精准防治决策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社区单病种 防治 成本效果分析 马尔科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徐汇区45~55岁居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沈德蕾 陈浩 +2 位作者 赵超 梁会凤 易春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16-720,共5页
背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是我国居民健康的首要威胁,也是我国居民的首要死亡原因,占城市居民的41.8%,占农村居民的44.8%。家庭医生及其团队对社区中年人群相关风险因素的调研评估、干预及综合管理,可尽早预防ASCVD的发生发... 背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是我国居民健康的首要威胁,也是我国居民的首要死亡原因,占城市居民的41.8%,占农村居民的44.8%。家庭医生及其团队对社区中年人群相关风险因素的调研评估、干预及综合管理,可尽早预防ASCVD的发生发展。目的调查上海市徐汇区45~55岁居民ASCVD风险因素,为日后对相关人群开展针对性的健康干预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方法采集2019年1-5月在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信息平台留存准确个人资料(性别、年龄、联系电话)及在本单位体检留存生理、生化数据[身高、体质量、BMI、血压和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空腹血糖(FPG)]的530例居民的信息。采用电话回访或现场面对面调查,参照《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中"总体心血管危险评估"相关章节内容定义ASCVD风险,同时基于社区实际情况,将评估低危和中危人群归为ASCVD低风险组,高危和极高危人群归为ASCVD高风险组。采用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究居民ASCVD风险的影响因素。结果发放问卷530份,回收有效问卷502份,有效回收率为94.7%。ASCVD低风险组38例,ASCVD高风险组464例。ASCVD高风险组年龄、TG、FPG、男性比例、心脑血管病史比例、糖尿病史比例、高血压史比例、服用降压药史比例、服用调脂药史比例高于ASCVD低风险组(P<0.05)。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50岁、TG≥1.5 mmol/L、FBG≥6.1 mmol/L、男性是居民ASCVD风险的危险因素(P<0.05);服用调脂药史是居民ASCVD风险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上海市徐汇区45~55岁居民ASCVD风险的主要可控危险因素是血脂(TG)及血糖的异常;不可控危险因素是年龄、性别。对于增龄、男性、合并脂代谢异常的居民更应关注ASCVD的风险并予以生活方式干预和调脂药规范使用指导。社区开展多重风险因素评估及管理对ASCVD的早期筛查、早期干预及治疗均非常重要,对家庭医生及其团队开展相关一、二级预防工作有指导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心血管疾病 风险评估 危险因素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临床质量管理实践探索:以上海市全科医学临床质量控制中心建设为例 被引量:26
4
作者 金花 易春涛 +4 位作者 史玲 宋徽江 陈宇革 潘莹 于德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9-34,42,共7页
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临床诊疗活动中,全科临床质量管理对于保障全科医疗质量和安全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临床质量管理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尚缺乏统一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临床质量管理评价标准和方法,对基... 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临床诊疗活动中,全科临床质量管理对于保障全科医疗质量和安全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临床质量管理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尚缺乏统一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临床质量管理评价标准和方法,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临床质量提升与改进的探索与实践研究相对较少。基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临床质量管理评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以上海市全科医学临床质量控制中心(简称“质控中心”)为例,从实践角度出发,对2018—2020年“质控中心”开展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临床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梳理、回顾。2018—2020年,“质控中心”在明确组织目标和任务,设置组织架构,配置组织人员,建立上海市市、区两级全科医学临床质控组织网络和运行体系,并构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临床质量督查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每年对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临床质量状况进行了调研、指导、督查等。“质控中心”的建设与运行及其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临床质量管理进行的有益实践与探索,为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临床质量水平持续提升、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疗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需从完善全科临床质控网络体系建设、构建科学化全科临床质量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全面动态开展全科临床质控督查、强化对全科临床质控督查的监管力度四方面出发,不断巩固和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临床质量管理工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社区卫生服务 卫生保健质量 获取和评价 质量管理 质量改进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学临床质量状况及存在问题分析 被引量:20
5
作者 金花 易春涛 +4 位作者 倪衡如 顾雯烨 顾江涛 陈宇革 于德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5-42,共8页
背景加强临床质控督查是提高医疗质量的有效途径。通过全科临床质控督查可对区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临床质量状况进行系统评估,进而发现问题。目的通过对2019、2020年上海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临床质控督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上海... 背景加强临床质控督查是提高医疗质量的有效途径。通过全科临床质控督查可对区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临床质量状况进行系统评估,进而发现问题。目的通过对2019、2020年上海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临床质控督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上海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临床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合理化的改进建议。方法2019、2020年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上海市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研究对象,由上海市市、区两级全科临床质控督查专家采用上海市全科医学临床质量控制中心制定的《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学临床质控督查标准(基层医疗机构版)》,对上海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全科临床质控督查工作。于2021年5月采用描述性分析法比较和分析2019、2020年上海市全科临床质控督查结果,并对全科临床质控督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进行汇总分析。结果2019、2020年,上海市分别有243家和24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全科临床质控督查。2019、2020年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临床质量平均标准总得分分别为(87.32±5.97)、(86.67±5.36)分。相较于2019年,2020年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基本条件(99.80%比99.93%)、全科医生人员配备及岗位职责(91.90%比93.44%)、全科医生诊疗能力(85.72%比85.82%)、全科医生慢性病管理与处置能力(80.95%比81.07%)、全科医学教学与科研(28.87%比29.99%)6个维度上的得分率升高,在全科医疗质量管理维度上的得分率降低(86.36%比85.76%)。从内容上看,全科临床质控督查中发现的问题主要集中于人员配备〔提及176次(22.03%)〕、全科医生应诊能力〔提及154次(19.27%)〕、住院病史质量〔提及92次(11.51%)〕、家庭病床病史质量〔提及91次(11.39%)〕、硬件配置〔提及91次(11.39%)〕5个方面。问题被提及率方面,排在前5位的问题顺次为:全科高级职称人数占注册全科医生人数比未达标〔提及84次(10.51%)〕、科研薄弱〔提及66次(8.26%)〕、每万常住人口拥有全科医生数不足3.5名〔提及61次(7.63%)〕、基本临床操作技能欠佳〔提及40次(5.01%)〕和家庭病床数量不足〔提及36次(4.51%)〕。结论以全科临床质控督查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临床质量提升初见成效。下一步,可通过深化全科医疗质量管理内涵、提升全科医生诊疗能力、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临床质量水平持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社区卫生服务 卫生保健质量 获取和评价 质量管理 质量改进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双向转诊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28
6
作者 苏瑾 杨恽 易春涛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4-75,共2页
双向转诊作为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措施之一,整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医疗服务和上级医院的综合医疗服务,从而有效、合理地利用卫生资源,促进病人合理分流。总结近年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双向转诊实践过程中的主要做法,分... 双向转诊作为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措施之一,整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医疗服务和上级医院的综合医疗服务,从而有效、合理地利用卫生资源,促进病人合理分流。总结近年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双向转诊实践过程中的主要做法,分析双向转诊存在的问题和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提出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制度的思考与建议,并对如何进一步完善人才学科建设及明确新的目标和努力方向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转诊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电子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枫林社区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综合防治效果探讨 被引量:9
7
作者 张建中 王佑华 +5 位作者 卢永屹 周莉 梁逸强 苑素云 曹敏 周端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7期1383-1385,共3页
目的:探讨上海枫林社区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综合防治效果。方法:应用中医"治未病"思想对社区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及指导,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登记、建立随访档案,根据其血压水平及靶器官受累程度,确定高血压患者管理等级,采取相应... 目的:探讨上海枫林社区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综合防治效果。方法:应用中医"治未病"思想对社区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及指导,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登记、建立随访档案,根据其血压水平及靶器官受累程度,确定高血压患者管理等级,采取相应的中西医结合防治服务和管理措施。结果:通过近3年的社区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综合防治,进一步显著提高了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降低了心脑血管终点事件、脑卒中新发病人数。结论:开展中西医结合综合干预是提高社区高血压人群防治效果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社区 综合干预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卫生双向转诊在区域性医疗联合体建设中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36
8
作者 苏瑾 徐莉苹 +3 位作者 易春涛 丁宏娟 左文英 郭菲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41-1546,共6页
背景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建设是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促进资源共享、患者双向转诊、构建有序就诊秩序具有重要作用。探索合理有效的双向转诊模式对分级诊疗实现有序就医、促进医疗卫生资源高效利用至关重要。... 背景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建设是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促进资源共享、患者双向转诊、构建有序就诊秩序具有重要作用。探索合理有效的双向转诊模式对分级诊疗实现有序就医、促进医疗卫生资源高效利用至关重要。目的分析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本中心)采用多种方式开展双向转诊的数据,探讨社区卫生双向转诊在区域性医联体建设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本中心2013—2018年通过社区门诊(包括综合管理平台电子转诊、手工签转诊单转诊、全专云平台转诊)和住院病房(主要定向转诊到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外科等)进行转诊及2017—2018年通过门诊全专云平台进行转诊的转诊患者构成比,以及转诊至二、三级医院排名前三位的医院转诊患者的就诊流向及全专云平台转诊情况。结果2013—2018年本中心双向转诊患者共19493例次,其中社区门诊转出共13704例次(占70.3%)[综合管理平台电子转诊转出共1262例次(占9.2%),手工签转诊单转出共12386例次(占90.4%),全专云平台转出共56例次(占0.4%)],住院病房转出共573例次(占2.9%),住院病房转入5216例次(占26.8%)。2013—2018年本中心综合管理平台电子转诊转出率、手工签转诊单转出率、住院病房转出率、住院病房转入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17—2018年本中心全专云平台转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13—2018年,本中心经手工签转诊单转诊至二、三级医院排名前三位医院的患者共8591例次,分别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3330例次(占38.8%)、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3544例次(占41.3%)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1216例次(占14.2%);转诊至二级医院中排名前三位的医院分别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216例次(占2.5%)、上海市徐汇区牙病防治所186例次(占2.1%)和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99例次(占1.1%)。2013—2018年本中心住院病房转入转出共5789例次。患者住院病房转出至三级医院分别是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共277例次、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38例次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70例次;转诊至二级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88例次。2017—2018年本中心通过全专云平台开展双向转诊共365例次,其中在线咨询患者共309例次(占84.9%)、预约检查共11例次(占2.7%)、预约专家看诊共40例次(占11.0%)、预约住院5例次(占1.4%)。结论利用医联体模式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双向转诊,可以提高社区转诊实效性;就近建立区域医联体对双向转诊具有优势;特色全专云平台服务,可以开展各类咨询及相关会诊,减少患者往返,提高转诊有效率。医联体模式上转例次远超下转例次,上转患者有信息化记录,但下转患者信息化记录缺乏,使社区医疗机构的全科医生与二三级医院的专家团队对接还不够精准。因此进一步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自动记录下转信息,加强与二三级医院对接,建立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之间点对点的社区转诊模式是未来双向转诊发展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中心 社区卫生服务 转诊和会诊 病人转诊 医联体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构建”专家主题研讨 被引量:22
9
作者 王玲 张天晔 +5 位作者 易春涛 王剑波 曹永其 崔明 徐慧明 叶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0-84,共5页
本文组织多位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者针对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构建展开主题研讨。王玲处长、张天晔原主任科员概述了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构建的整体情况;易春涛主任提出要全专结合,打造特色服务;王剑波主任认为需完善内部运行机制,以保证家庭... 本文组织多位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者针对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构建展开主题研讨。王玲处长、张天晔原主任科员概述了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构建的整体情况;易春涛主任提出要全专结合,打造特色服务;王剑波主任认为需完善内部运行机制,以保证家庭医生功能的真正实现;曹永其主任提出要重视并保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真实性、均衡性及有效性;崔明主任提出纵横结合、中西融合、全专结合、医药联合、服务综合的五"合",促进家庭医生服务的全面发展;徐慧明主任认为,家庭医生服务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医疗服务;叶涛主任提出应创新思路、以人为本、加大宣传,全方位推进家庭医生制度。希望这些探讨能为家庭医生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制度 社区卫生服务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骨质疏松症患者医护联合专病护理干预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吴颖华 贺宇红 +4 位作者 冯元华 郑丽丽 周鹏 王晓琴 顾文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社区医护联合专病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症患者提高治疗依从性,降低跌倒发生率。方法选取在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在2017年4月-2018年4月)就诊的120例骨质疏松症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 目的探讨社区医护联合专病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症患者提高治疗依从性,降低跌倒发生率。方法选取在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在2017年4月-2018年4月)就诊的120例骨质疏松症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遵医嘱指导患者常规抗骨质疏松治,发放宣传资料、现场答疑及健康宣教、运动训练;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成立医护联合专病护理小组及俱乐部,给予个性化健康教育处方、小组授课讨论、电话随访、运动训练干预。比较干预后第3个月、第6个月、第9个月两组骨质疏松症老年患者治疗依从性,平衡力,起立-行走测试,跌倒功效量表。结果干预组骨质疏松症老年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干预组的平衡力比对照组明显增长(P<0.05),起立-步行试验使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跌倒功效量表均分比对照组增高(P<0.05)。结论医护联合专病护理干预给予骨质疏松症患者个性化,专业化的专病护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增强患者防跌倒意识,通过功能训练,提高平衡力,减低跌倒风险,是社区骨质疏松症患者防跌倒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联合 专病护理干预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社区高血压单病种管理路径的复杂动态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徐莉苹 陈婕 +1 位作者 郭菲娜 易春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655-1662,共8页
背景目前社区慢性病管理效果的研究多采用单一指标法、多元线性回归、灰色模型、ARIMA模型等,常依赖数据指标的完善、全面和时间序列长度,本研究利用仿真结果更接近真实情况且数据要求更宽松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为社区单病种管理路径的决... 背景目前社区慢性病管理效果的研究多采用单一指标法、多元线性回归、灰色模型、ARIMA模型等,常依赖数据指标的完善、全面和时间序列长度,本研究利用仿真结果更接近真实情况且数据要求更宽松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为社区单病种管理路径的决策优化提供新方法。目的以社区高血压健康管理路径为例,探索社区高血压健康管理模式的动态复杂模型,为下一步定量研究社区高血压管理的运行效果和优化策略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于2017年1—5月,采集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血压健康管理的运行流程与2015—2017年社区高血压健康管理的历史数据,基于半结构化访谈法、系统动力学的系统思考方法和文献回顾法,将系统中存在因果关系的关键变量进行梳理,构建社区高血压健康管理系统思考模型和因果回路图。结果社区高血压健康管理服务提供系统包括社区人群分类子系统、高血压高危人群管理子系统、高血压患病人群管理子系统和社区投入子系统。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的因果关系可通过"社区特定人群的高血压管理数量控制因果回路图"和"社区特定人群的高血压管理质量控制因果回路图"来体现。结论社区高血压健康管理服务提供系统思考模型可作为社区高血压健康管理标准体系中运行效果评价与流程优化的重要工具,为标准体系的可持续性改善提供了可能。同时,本研究的系统思考模型和因果回路图,可为社区开展其他单病种管理路径的分析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系统动力学 社区卫生服务 健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社区高血压管理投入预测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莉苹 李婷 +2 位作者 黄涛 苏瑾 易春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663-1671,共9页
背景从接收到上级单位下达的管理目标到管理效果显现,社区高血压管理的服务量会呈现何种变化,为完成这些服务量,社区又需要投入多少人力,目前暂无确切答案。目的借助系统动力学方法,对社区高血压管理的历年服务量和社区投入进行预测,以... 背景从接收到上级单位下达的管理目标到管理效果显现,社区高血压管理的服务量会呈现何种变化,为完成这些服务量,社区又需要投入多少人力,目前暂无确切答案。目的借助系统动力学方法,对社区高血压管理的历年服务量和社区投入进行预测,以对社区高血压管理体系的优化提供改进建议。方法于2017年9月—2018年3月,以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研究对象,通过历史资料查询和问卷调查,采集其2007—2016年社区高血压管理的历年服务量、社区投入等相关资料,借助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 PLE,对2017—2021年社区高血压管理的历年服务量和社区投入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新增高血压管理人数、年初高血压在管人数等两个主要变量的相对误差绝对值不超过0.05,说明系统模型基本能真实反映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高血压管理体系的运作过程,可用于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高血压管理服务人数和社区投入的预测。结果结果显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新增高血压管理人数预期从2018年起与高血压管理流失人数近乎持平,从而使高血压在管人数基本稳定在17 000人左右,而每年社区投入预计会达到100万元左右。结论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社区高血压管理服务量和社区投入预测具有科学性,预测结果揭示了社区高血压管理体系所面临的压力,并由此提出社区高血压管理体系需要在近期对高血压管理执行人予以绩效倾斜,在远期则需要在信息化和培养低成本人才方面做出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系统动力学 管理 服务量 社区卫生服务 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70岁老年人视力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张洪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9期3374-3376,共3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田林社区70岁老年人的视力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普查方式对社区925例70岁老年人进行日常生活视力及眼部情况检查,同时进行戴镜或小孔镜测量矫正视力,对矫正视力<0.3者进行必要的眼科检查确定引起视力损伤的... 目的了解上海市田林社区70岁老年人的视力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普查方式对社区925例70岁老年人进行日常生活视力及眼部情况检查,同时进行戴镜或小孔镜测量矫正视力,对矫正视力<0.3者进行必要的眼科检查确定引起视力损伤的主要病因;统计老年人视力情况,分析影响视力及致盲和低视力的原因。结果925例受检老年人中低视力患病率为4.65%(43/925),双盲患病率为1.19%(11/925)。女性老年人低视力及双盲的患病率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07%vs.3.13%,1.88%vs.0.45%,P<0.05)。而不同文化程度的老年人低视力及双盲的患病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59%vs.3.35%,1.49%vs.0.77%,P>0.05)。引起视力损伤的主要病因为白内障、黄斑变性和视网膜病变。结论上海市田林社区70岁老年人中低视力以双盲的患病率与性别有关,女性高于男性,但与文化程度无关;白内障是引起视力损伤的最主要因素,针对本社区致盲和低视力的主要原因,现阶段应以白内障复明手术为老年人眼保健工作的重点,同时兼顾其他疾病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力 老年人 影响因素 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医护人员接受糖尿病合理膳食知识培训效果研究
14
作者 陈婕 徐莉苹 +5 位作者 屠丽萍 季慧黎 唐志君 郭志超 李海燕 刘秀秀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2期376-376,共1页
目的 本课题旨在探讨糖尿病膳食知识培训对社区医护人员糖尿病膳食知识、态度改变情况。方法通过180份糖尿病膳食相关调查问卷对徐汇区其他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展开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77份。37名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 目的 本课题旨在探讨糖尿病膳食知识培训对社区医护人员糖尿病膳食知识、态度改变情况。方法通过180份糖尿病膳食相关调查问卷对徐汇区其他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展开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77份。37名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专家培训前后对医护人员膳食知识知晓情况的影响。结果我中心医护人员在培训后糖尿病膳食知识掌握情况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膳食知识培训花费少、方法简单、疗效确实,应定期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膳食知识培训 社区医护人员 培训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向转诊模式构建社区骨质疏松症防治路径及其意义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周鹏 杨蓝 +7 位作者 薛斌 卫洋洋 吴颖华 王晓琴 刘海蛟 胡健康 易春涛 顾文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85-592,共8页
背景目前针对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多为发病机制、诊断标准、临床试验及基础流行病学调查,针对骨质疏松症患者、高危人群、普通居民开展的防治研究还不够。目的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综合医院的双向转诊模式为基础,构建一套完整的社区骨质疏... 背景目前针对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多为发病机制、诊断标准、临床试验及基础流行病学调查,针对骨质疏松症患者、高危人群、普通居民开展的防治研究还不够。目的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综合医院的双向转诊模式为基础,构建一套完整的社区骨质疏松症防治路径,为规范化开展社区骨质疏松症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回顾法整理1999-2019年国内外骨质疏松症防治工具集合,并遴选适用于社区的筛查与诊断工具;通过焦点小组会议法,邀请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骨质疏松症防治相关服务的一线业务骨干及相应科室负责人共5人参与焦点小组会议,基于枫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骨质疏松症双向转诊模式和试点经验,梳理并构建社区骨质疏松症防治路径流程和操作细则。结果选择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A)评分作为社区骨质疏松症筛查的首要风险评估工具,选择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XA)作为社区骨质疏松症诊断的金标准判定工具;双向转诊模式下社区骨质疏松症防治路径包括筛查环节、诊断环节、鉴别诊断环节、防治环节、康复环节和随访环节;构建了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骨质疏松症风险评估(筛查)、首诊诊断、分级治疗、康复与随访工作,由综合医院承担鉴别诊断和非基本服务项目,以骨质疏松症专病全科医生为路径中轴线的社区骨质疏松症防治路径。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双向转诊模式下社区骨质疏松症防治路径,能够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开展骨质疏松症预防控制的能力,为在全国推广骨质疏松症分级诊疗的基层双向转诊模式提供了临床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双向转诊 防治路径 社区卫生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高血压病初诊患者中医证型、症状分布规律探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卢永屹 王佑华 +1 位作者 周莉 周端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6期1256-1257,共2页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病初诊患者中医证型、症状分布情况。方法:采用临床问卷调查方法,研究200例社区高血压病初诊患者一般情况及中医证型、症状情况,初步探讨社区高血压病初诊患者中医证型、症状分布规律。结果:社区原发性高血压初诊患...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病初诊患者中医证型、症状分布情况。方法:采用临床问卷调查方法,研究200例社区高血压病初诊患者一般情况及中医证型、症状情况,初步探讨社区高血压病初诊患者中医证型、症状分布规律。结果:社区原发性高血压初诊患者主要表现为眩晕、头痛、乏力、失眠、头胀、急躁易怒、耳鸣、心悸、胸闷等。中医证型频次及构成比中,肝火亢盛、阴虚阳亢型比例最高,其次为痰湿壅盛型,阴阳两虚及其他型等比例较少。结论:社区高血压病初诊患者症状以眩晕、头痛为主,中医证型分布符合高血压病中医发病规律。为研究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症状分布规律及社区中西医结合防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社区 中医证型 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教式”模式指导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测血压的效果评估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苏瑾 徐莉苹 +1 位作者 丁宏娟 郭菲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2087-2090,共4页
目的探讨"传教式"模式指导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测血压的效果。方法 2016年9月—2017年6月,以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居民委员会为单位,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宛南社区自愿入组且签约在管的高血压患者120例为干预组(在高血压药物治疗+... 目的探讨"传教式"模式指导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测血压的效果。方法 2016年9月—2017年6月,以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居民委员会为单位,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宛南社区自愿入组且签约在管的高血压患者120例为干预组(在高血压药物治疗+常规社区管理基础上应用"传教式"模式进行指导);东二、西木、谨斜社区自愿入组且签约在管的高血压患者120例为对照组(应用高血压药物治疗+常规社区管理)。采用《社区高血压患者规范使用电子血压计知晓度问卷》和《电子血压计测定评估表》评估干预前后规范使用电子血压计知晓率和电子血压计测定评分。结果干预后第8周干预组的诊断阈值、测量前注意事项、测量选用体位、坐位测量手臂位置、袖带正确摆放位置、袖带松紧程度、测量频率、测量时间、电子血压计选用、其他注意事项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干预后第8周的诊断阈值、测量前注意事项、测量选用体位、坐位测量手臂位置、袖带正确摆放位置、袖带松紧程度、测量频率、测量时间、电子血压计选用、其他注意事项知晓率均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第1、2、4、8周干预组电子血压计测定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干预后第1、2、4、8周电子血压计测定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 "传教式"模式指导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测血压,使社区高血压患者知晓自测血压的正确方法,可以达到目标人群的全覆盖的目的,提高患者自测血压的准确性、患者自我管理的能力、家庭医生团队高血压管理的有效性,从而使血压监测达标,为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社区卫生服务 血压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技术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社区康复中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顾文钦 陆立威 +1 位作者 杨海玲 吴日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886-1889,共4页
目的研究肌电生物反馈技术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社区康复中的疗效。方法将4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2例,对照组23例;在同一用药方案和传统物理治疗(PT)、作业治疗(OT)康复同时,研究组加用肌电生物反馈系统进行治疗,1次/d,30 m in/... 目的研究肌电生物反馈技术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社区康复中的疗效。方法将4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2例,对照组23例;在同一用药方案和传统物理治疗(PT)、作业治疗(OT)康复同时,研究组加用肌电生物反馈系统进行治疗,1次/d,30 m in/次,5次/周,共4周;在入组前与干预后均根据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FMA)与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表进行一次评分,并对两组组间与组内评分以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与研究组性别、病程与脑卒中类型、瘫痪侧别,FMA与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后,对照组与研究组组内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有提高(P<0.05);而两组患者的病程对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无影响(P>0.05)。在疗效评估上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有效,也是社区康复的适宜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社区卫生服务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段园霞 潘志刚 +1 位作者 顾杰 苏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5期3114-3121,共8页
背景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常见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病率高、易诱发脑卒中,而抗凝治疗是预防房颤相关性卒中的核心策略。目前,社区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相关研究较为缺乏。目的探索上海市社区老年非瓣膜性房颤(NVAF)患者抗凝治疗现状及其影响... 背景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常见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病率高、易诱发脑卒中,而抗凝治疗是预防房颤相关性卒中的核心策略。目前,社区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相关研究较为缺乏。目的探索上海市社区老年非瓣膜性房颤(NVAF)患者抗凝治疗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于2019年7—12月,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至上海市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2018年度健康体检的老年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CHA2DS2-VASc和ORBIT评分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集其房颤患病与用药情况、疾病认知情况、共病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与风险等信息。依据问卷调查结果排除既往无房颤相关就诊经历及瓣膜性房颤患者,分析NVAF患者抗凝治疗现状。根据CHA2DS2-VASc评分量表的推荐意见:脑卒中高风险人群应进行抗凝治疗。本研究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VAF合并脑卒中高风险患者抗凝治疗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302例NVAF患者,其中89例(29.5%)正在服用抗凝药物,120例(39.7%)例正在服用抗血小板药物,93例(30.8%)患者未服用上述两类药物中的任一类药物。CHA2DS2-VASc评分结果显示,302例NVAF患者中,合并脑卒中高风险者占92.4%(279/302)。其中正在服用抗凝药者占30.5%(85/279),正在服用抗血小板药者占40.1%(112/279),未服用上述两类药物中的任一类药物者占29.4%(82/279)。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房颤类型、房颤症状发生情况、房颤病程、首次因房颤就诊时抗凝药开具情况、房颤危害知晓情况、高脂血症患病情况和出血风险为NVAF合并脑卒中高风险患者抗凝治疗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房颤类型、首次因房颤就诊时抗凝药开具情况、房颤危害知晓情况为NVAF合并脑卒中高风险患者抗凝治疗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社区NVAF合并脑卒中高风险患者抗凝治疗率仍不理想,需进一步规范该类人群的抗凝治疗,尤其是高龄和对房颤危害认知不足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抗凝治疗 老年人 社区卫生服务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病常见证候和证候要素的现代文献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浦斌红 丁宏娟 +1 位作者 杨芸峰 郑敏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55-1457,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证候分布特点和证候内部特征,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常见证候和证候要素以及分布规律,为今后的证候规范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符合要求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文献中涉及的证候和证候要素进行规范,运用Excel统计软...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证候分布特点和证候内部特征,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常见证候和证候要素以及分布规律,为今后的证候规范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符合要求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文献中涉及的证候和证候要素进行规范,运用Excel统计软件进行频次统计。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病最常见的证候是痰热壅肺证、痰湿蕴肺证、肺气虚证、肺肾气虚证、血瘀证、阳虚水泛证、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证候要素中,病位在肺、肾、脾、心、脑,病性为气虚、阴虚、阳虚、痰、血瘀、热、寒饮,频率在10%以上依次为痰、气虚、热、阳虚、血瘀。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病主要在肺、肾,与脾、心、脑密切相关,病机属于本虚标实,以气虚、阳虚为本,痰、热、血瘀为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证候 证候要素 文献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