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标化工作量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家庭医生团队工作开展现状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徐佳玙 颜骅 +4 位作者 方军波 王海琴 郭佩 沈福来 王形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641-1647,共7页
背景家庭医生团队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工作内容条理不清、分工不合理和“高能低用”等问题,制约了家庭医生团队的整体发展。目的基于标化工作量对上海市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家庭医生团队工作开展现状进行分析,了解阻碍家庭医生团队... 背景家庭医生团队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工作内容条理不清、分工不合理和“高能低用”等问题,制约了家庭医生团队的整体发展。目的基于标化工作量对上海市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家庭医生团队工作开展现状进行分析,了解阻碍家庭医生团队发展的主要因素,为家庭医生团队工作模式改进提供指导。方法于2021年7—11月,以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团队为研究对象,收集该机构家庭医生团队于2019年8—9月和2021年8—9月所开展的服务项目、各项目标化工作量相关参数、各项目发生数量。一是根据服务项目的性质,将家庭医生团队服务分为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计算其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工作的标化工作总量和总时间;二是根据医防融合的思路,将家庭医生团队工作拆分为社区动员、社区筛查、社区诊断、社区干预、社区随访5个环节,计算各工作环节的标化工作总量和总时间;三是运用优劣解距离法(TOPSIS)对家庭医生社区动员、社区筛查、社区随访环节的所有服务项目的价值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2021年8月和9月家庭医生团队公共卫生服务的标化工作总量分别为16961和18089,2019年的同期数据分别为11486和10433,平均涨幅为59.9%。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医生团队的基本医疗服务标化工作总量与公共卫生服务标化工作总量无相关关系(r=-0.72,P=0.27)。家庭医生团队在各环节的标化工作总量从大到小依次为:社区诊断、社区随访、社区干预、社区筛查、社区动员。社区动员、社区筛查、社区随访环节的标化工作量/总时间相对较低。根据TOPSIS评价结果,更新慢性病患者健康档案、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随访管理、签约居民信息维护等13个项目可考虑外包或降低执行人力成本。结论家庭医生团队尚未形成有效的工作方式来实现医防融合,导致公共卫生服务中非必须家庭医生执行环节浪费过多人力资源,并进而影响了家庭医生的基本医疗工作开展。下一步,应加强家庭医生团队社区干预相关专业技能的培训,增加相关设施设备;优化家庭医生团队各工作环节的人力资源配置,主要降低社区动员、社区筛查和社区随访的执行人力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化工作量法 家庭医生团队 社区卫生服务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医防融合 优劣解距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医生开展优质健康科普实践的策略与方法思考:基于一篇高阅读量微信推文分析
2
作者 余铭刚 沈福来 +5 位作者 毛逸艳 殷广林 孙雅 刘梅 颜骅 江华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2314-2320,共7页
本研究对一篇家庭医生创作的基于186个粉丝数获得25万阅读量的高阅读量微信推文开展个案分析,得出健康科普的传播规律,包括“健康科普传播模型”的一般传播规律和“信息自传播能力”的高自传播性规律,并基于规律指引,总结出高阅读量健... 本研究对一篇家庭医生创作的基于186个粉丝数获得25万阅读量的高阅读量微信推文开展个案分析,得出健康科普的传播规律,包括“健康科普传播模型”的一般传播规律和“信息自传播能力”的高自传播性规律,并基于规律指引,总结出高阅读量健康科普作品的创作原则和传播原则,可用于指导健康科普的优质实践。最后,在共性规律基础上,本研究辨析了家庭医生群体开展健康科普的独特定位和独有特色,包括内容方向上,相较于疾“病”科普,应当更多关注“看病”和“看待病”的科普;传播对象上,应当更关注属地居民的接受比例,以及应当追求科普信息传递带来的健康行为改变,而非阅读量,以期启发家庭医生群体在把握共性规律的同时,更要坚持走出最适合其功能定位的特色健康科普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科普 医师 家庭 个案分析 传染模型 健康科普传播模型 信息自传播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分化疾病如何与全科医学同频共振? 被引量:10
3
作者 潘琦 任菁菁 +9 位作者 张萌 尹朝霞 何权 姚晨姣 吴静怡 李开军 杨凯超 徐佳玙 朱兰 王箴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1期3877-3883,共7页
我国全科医学发展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与国际全科医学发展水平间仍存在差距,这种差距尤为体现在学科建设水平和高质量科研产出方面,故全科同仁需在反思中前行。基于此,本刊特开辟“问道全科”栏目,针对全科医学领域研究前沿及我国全科... 我国全科医学发展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与国际全科医学发展水平间仍存在差距,这种差距尤为体现在学科建设水平和高质量科研产出方面,故全科同仁需在反思中前行。基于此,本刊特开辟“问道全科”栏目,针对全科医学领域研究前沿及我国全科医学发展面临的热/难点问题组织专家开展研讨,以期助力全科医学行业发展。未分化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问题,作为健康“守门人”,在首诊时正确识别和科学处理常见未分化疾病是每位全科医生应掌握的基本技能。但当前全科医学领域工作者、研究者对未分化疾病的认识程度不一,针对未分化疾病的诊疗规范尚未形成,与未分化疾病相关的科学研究相对薄弱。因此,本期“问道全科”栏目特邀任菁菁教授作为版主,就“全科医学与未分化疾病管理”这一当前我国全科领域亟须优先解决的问题开展研讨,希望本次研讨可以激发出更加深入且具体的全科医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分化疾病 全科医学 教育 医学 科学研究 县域卫生发展 医患沟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严世芸治疗心悸(心律失常)方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陈鸿莉 沈琳 +6 位作者 王雲 李绵绵 艾尔扎提·艾尔宝 陆海楠 张懿 乔思雨 张帅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19-22,I0004,共5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究严世芸教授辨治心悸(心律失常)的处方用药规律。方法纳入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心悸(心律失常)患者200例,609诊次,建立电子病案数据库,采用频次、频率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网络、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综...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究严世芸教授辨治心悸(心律失常)的处方用药规律。方法纳入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心悸(心律失常)患者200例,609诊次,建立电子病案数据库,采用频次、频率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网络、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综合分析探寻严教授在心悸(心律失常)辨治中的处方特点、用药规律,总结处方思路,凝练学术思想。结果研究涉及经方24首,中药291味,高频药味包括桃仁、川芎、茯苓、黄芪、白术、白芍、桂枝、酸枣仁、附子、淫羊藿、猪苓等26味,多为益气温阳活血药,功效包括调气活血、温阳利水、清热养阴、安神镇静;关联分析得出9对高关联核心药对;聚类分析得出5个核心组方;方剂运用频次在前3位分别为强心饮、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血府逐瘀汤,组合形式以二方及以上联用居多。结论严教授治疗心悸(心律失常)多从益气活血温阳之法,遣方用药精要灵活,主次分明,邪正兼顾,圆机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世芸 心律失常 心悸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经验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