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探讨蒲公英提取物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改善作用
1
作者 曹建华 陈钟钰 +5 位作者 陈刚 蔡艳 彭敏 吴育 颜翠萍 刘霖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06-2411,共6页
目的研究蒲公英提取物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2,4-二硝基氯苯(DNCB)联合醋酸诱导建立UC大鼠模型,灌胃给予柳氮磺胺吡啶(SASP,200 mg/kg)和蒲公英提取物(200、100、50 mg/kg),测定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黏膜... 目的研究蒲公英提取物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2,4-二硝基氯苯(DNCB)联合醋酸诱导建立UC大鼠模型,灌胃给予柳氮磺胺吡啶(SASP,200 mg/kg)和蒲公英提取物(200、100、50 mg/kg),测定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病理组织学评分(HS)及结肠长度、宽度,检测血清IL-4、IL-10、TNF-α、EGF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p-TLR4、p-MyD88、p-NF-κB p65、p-IκBα蛋白表达。结果蒲公英提取物高剂量组可降低UC大鼠DAI评分、CMDI评分、结肠指数(P<0.05,P<0.01),增加结肠长度、质量(P<0.05,P<0.01);改善结肠黏膜完整性,降低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P<0.01);升高结肠组织EGF水平(P<0.01),降低MPO、MDA水平(P<0.01);下调结肠组织p-TLR4、p-MyD88、p-NF-κB p65、p-IκBα蛋白表达。结论蒲公英提取物可改善DNCB联合醋酸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活化,改善炎症因子、免疫因子释放,恢复结肠组织氧化应激失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提取物 溃疡性结肠炎 柳氮磺胺吡啶 免疫因子 氧化应激 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华医院门诊雷公藤多苷片处方合理用药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刘霖 谢东浩 +4 位作者 张菁 周昕 杨文俊 计嘉 杨铭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98-701,共4页
目的通过龙华医院门诊雷公藤多苷片的使用情况的处方分析,探讨其用药的合理性。方法抽取门诊使用雷公藤多苷片(2017年3月1日—2017年9月25日)的处方共1 046张。借助PA软件对适应证、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禁忌等方面做重... 目的通过龙华医院门诊雷公藤多苷片的使用情况的处方分析,探讨其用药的合理性。方法抽取门诊使用雷公藤多苷片(2017年3月1日—2017年9月25日)的处方共1 046张。借助PA软件对适应证、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禁忌等方面做重点分析。结果 1 046张处方中,不合理使用处方85张,占8.1%,其中主要存在问题为诊断书写不规范、无适应症用药。潜在风险处方64张,占6.1%。结论应加强雷公藤多苷片在临床的合理应用,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片 处方专项点评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谢东浩 刘霖 +3 位作者 姜文静 蒋音子 崔剑巍 张菁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3-395,共3页
从细胞实验和体内试验的角度综述了中医药治疗肝细胞性肝癌的作用机制。细胞实验研究包括抑制HCC细胞增殖和直接杀伤HCC细胞、影响HCC细胞的凋亡和分化、影响端粒酶的活性、调节细胞信号的转导;而体内实验研究包括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 从细胞实验和体内试验的角度综述了中医药治疗肝细胞性肝癌的作用机制。细胞实验研究包括抑制HCC细胞增殖和直接杀伤HCC细胞、影响HCC细胞的凋亡和分化、影响端粒酶的活性、调节细胞信号的转导;而体内实验研究包括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血管生成、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作用。认为中医药治疗肝癌的机理研究不仅要研究中药中某种化学成分的作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单味药和复方的作用机制,特别是经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中药防治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芪苓碧汤加减对结直肠癌术后脾虚证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刘霖 张菁 +4 位作者 方捷 周明 黄伟 姜文静 谢东宇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813-2818,共6页
目的观察参芪苓碧汤对结直肠癌术后脾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4例结直肠癌术后脾虚证的患者随机分成参芪苓碧汤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包括静脉化疗、营养支持、补液治疗等);参... 目的观察参芪苓碧汤对结直肠癌术后脾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4例结直肠癌术后脾虚证的患者随机分成参芪苓碧汤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包括静脉化疗、营养支持、补液治疗等);参芪苓碧汤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芪苓碧汤。两组治疗4周后,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脾虚证候评分、体力状况(KPS评分)、免疫功能(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19^+以及CD3^-CD^16/56)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参芪苓碧汤治疗组、对照组脾虚证候评分下降(P<0.05);组间治疗后对比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KPS积分较治疗前有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参芪苓碧汤治疗组CD3^+、CD4^+、CD4^+/CD8^+、CD3-CD16/56^+、CD19^+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CD8^+T细胞水平均下降(P<0.05),组间治疗后对比,CD4^+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苓碧汤可改善结直肠癌术后脾虚证患者的脾虚症状,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脾虚证 参芪苓碧汤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