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砌体结构地震风险控制决策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永群 王卓琳 +3 位作者 兰成明 蒋利学 张东波 冷予冰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1,共11页
地震等自然灾害作用下生命安全风险的相关决策会对社会公共安全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工程结构应将风险限制在合理可接受水平,在经济投资、使用效益和生命安全保护方面达到综合最佳。为了解决“多安全才足够安全”这个问题,首先,根据我国... 地震等自然灾害作用下生命安全风险的相关决策会对社会公共安全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工程结构应将风险限制在合理可接受水平,在经济投资、使用效益和生命安全保护方面达到综合最佳。为了解决“多安全才足够安全”这个问题,首先,根据我国2018年基本国情和经济水平确定生活质量指数(life quality index,LQI),并建立基于LQI的风险可接受准则;其次,对新建砌体结构和加固既有砌体结构进行可靠度分析,采用蒙特卡罗法计算地震作用下砌体结构的失效概率;最后,建立砌体结构的地震风险控制决策方法,并通过实例应用提出新建砌体结构的最优设计方案和加固既有砌体结构的最佳加固策略。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方法对新建砌体结构可靠度指标的要求与规范要求基本吻合;地震作用下多层砌体结构的可接受失效概率为0.001~0.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结构 可靠度 生活质量指数 失效概率 风险可接受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式木结构建筑斗拱耐火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陈玲珠 许清风 +3 位作者 冷予冰 王明谦 张富文 陈溪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21,共11页
通过3攒清式木结构斗拱耐火性能的足尺明火试验,研究不同防火处理方式对斗拱耐火性能的影响规律。选取单翘单昂五踩平身科斗拱为研究对象,火源采用木垛火。结果表明:明火试验中,斗拱试件单才瓜拱、单才万拱、厢拱等组件首先被引燃且燃... 通过3攒清式木结构斗拱耐火性能的足尺明火试验,研究不同防火处理方式对斗拱耐火性能的影响规律。选取单翘单昂五踩平身科斗拱为研究对象,火源采用木垛火。结果表明:明火试验中,斗拱试件单才瓜拱、单才万拱、厢拱等组件首先被引燃且燃烧持续时间最长,炭化较严重。未进行表面处理的斗拱组件燃烧火焰与木垛火源叠加,火苗高度较高;组件阻燃涂料浸渍的斗拱试件受火过程中组件木材未被引燃。随着受火时间增加,不同位置的温度大部分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不同试件距边缘相同位置处的温度变化规律大致相近。各组件沿其轴线方向的炭化不均匀,且各组件炭化速度与空间位置和原始尺寸有关。翘、单才瓜拱、厢拱、单才万拱和外拽枋等组件的宽度和高度方向的炭化速度均较高。表面未处理试件各组件炭化速度为0.5~1.0mm/min,表面喷涂阻燃涂料试件各组件炭化速度为0.1~0.9mm/min,组件采用阻燃涂料浸渍处理试件各组件炭化速度为0.1~0.7mm/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斗拱 表面喷涂阻燃涂料 阻燃涂料浸渍 炭化速度 灭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惯性双调谐质量阻尼器的人致结构减振优化设计
3
作者 王鹏程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106-113,148,共9页
针对传统调谐质量阻尼器附加质量过大的问题,将轻量化旋转惯性双调谐质量阻尼器(rotational inertial double tuned mass damper,RIDTMD)应用于大跨度楼盖人致振动控制,并提出了融合遗传模拟退火算法与数据驱动修正技术的两阶段参数优... 针对传统调谐质量阻尼器附加质量过大的问题,将轻量化旋转惯性双调谐质量阻尼器(rotational inertial double tuned mass damper,RIDTMD)应用于大跨度楼盖人致振动控制,并提出了融合遗传模拟退火算法与数据驱动修正技术的两阶段参数优化设计方法,以突破现有解析理论忽略主结构阻尼的理论局限。首先构建以主结构加速度响应极小化为目标的优化框架,通过全频域遍历计算获取高置信度RIDTMD最优参数数据集,进而采用四分位距准则清洗数据,结合张量基函数展开式非线性映射技术,构建嵌入主结构阻尼效应的参数修正因子补偿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优化算法可在30次迭代内实现稳定收敛,参数拟合优度超过0.9975,主结构加速度频响峰值预测误差严格控制在5%工程阈值内;相较于解析公式,修正公式可使RIDTMD减振效果在主结构无阻尼工况下提升1.96%~3.85%,在阻尼比0.05时提升幅度达5.31%~9.80%,并显著消除核心控制频段的非对称三峰现象,为楼盖振动控制提供了兼具理论创新性与工程实用性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惯性双调谐质量阻尼器(RIDTMD) 人致振动 减振控制 参数优化 遗传模拟退火算法(GSA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结构损伤识别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4
作者 杨铄 许清风 王卓琳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8-57,共20页
为系统梳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工程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的发展脉络和研究现状,分别从结构损伤的识别目的和在不同类型结构中的应用两方面进行了归类、分析和评价。介绍了卷积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和评价指标,回顾了卷积神经网络的研究和应用... 为系统梳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工程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的发展脉络和研究现状,分别从结构损伤的识别目的和在不同类型结构中的应用两方面进行了归类、分析和评价。介绍了卷积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和评价指标,回顾了卷积神经网络的研究和应用历程。在损伤的识别目的方面,主要针对混凝土结构损伤的分类、定位和分割,详细介绍了基于不同类型卷积神经网络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即基于分类的方法、基于回归的方法和像素级的图像分割算法;分析了各类方法所使用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结构特点、计算流程、训练方法和损伤识别性能。在不同类型结构的损伤识别方面,分析了卷积神经网络在砌体结构、钢结构桥梁和古建筑木结构裂缝识别中的应用。最后,基于对卷积神经网络优缺点的思考,提出了发展建议和展望。结果表明:训练样本中结构损伤的多样性对模型的损伤识别效果影响较大;现有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损伤分割方法模型参数较多,计算量大;采用数据增广和迁移学习方法可有效防止模型过拟合,提高模型训练效率;针对微小损伤和不同类型结构损伤的识别,此类方法的性能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识别 计算机视觉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嵌砖墙穿斗木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张富文 王卓琳 +3 位作者 蒋利学 张永群 冷予冰 陈溪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19,29,共11页
为研究南方地区传统砖木结构民居的抗震性能,设计制作了一个1∶2缩尺的内嵌砖墙穿斗木结构模型,通过振动台试验对模型结构的破坏形态、动力特性、加速度及位移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7度多遇地震时,木构架与内嵌砖墙连接良好,内嵌砖... 为研究南方地区传统砖木结构民居的抗震性能,设计制作了一个1∶2缩尺的内嵌砖墙穿斗木结构模型,通过振动台试验对模型结构的破坏形态、动力特性、加速度及位移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7度多遇地震时,木构架与内嵌砖墙连接良好,内嵌砖墙显著增加了木构架的抗侧刚度,结构位移反应显著减小,纵、横向最大位移角分别为1/1360和1/1381,远小于《木结构设计标准》(GB 50005—2017)中弹性位移角限值要求;7度罕遇地震时,木构件与内嵌砖墙连接基本失效,且砖墙受损严重,结构抗侧刚度显著降低,频率下降严重,纵、横向最大位移角分别为1/54和1/72,满足相关规范要求;7度(0.15g)罕遇地震时,模型结构最大位移角均达到约1/44时,木构架自身未发生明显损伤,内隔墙发生平面外倒塌,符合罕遇地震下"墙倒屋不塌"的宏观震害现象。文中提出的内嵌砖墙平面外承载力计算方法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嵌砖墙 穿斗木结构 振动台试验 平面外破坏 动力特性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性验证荷载对既有建筑结构构件可靠度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蒋利学 白雪 王卓琳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9-46,共8页
对既有建筑结构构件进行安全性评定时,容易推断其在已服役时间内的随机性验证荷载。以混凝土受弯、大偏压和轴压三类构件为例,研究了随机性验证荷载作用下结构构件可靠指标的时变规律。不考虑抗力退化时构件可靠指标和失效概率的时变规... 对既有建筑结构构件进行安全性评定时,容易推断其在已服役时间内的随机性验证荷载。以混凝土受弯、大偏压和轴压三类构件为例,研究了随机性验证荷载作用下结构构件可靠指标的时变规律。不考虑抗力退化时构件可靠指标和失效概率的时变规律分析表明:(1)经5年左右的验证荷载作用后,构件的失效概率均趋于与服役时间成正比;既有结构评定时的构件失效概率回复至零,且失效概率增长速率基本与原设计构件相同;(2)评定时的已服役时间越长、评估使用年限越短、永久荷载占比越大,验证荷载引起的构件可靠指标基本增量越大,而三类构件之间的可靠指标基本增量差异不大;(3)验证荷载引起的可靠指标综合增量由可靠指标基本增量和评估使用年限缩短引起的可靠指标增量构成,且后者大于前者;(4)评估使用年限不超过5年和已服役时间的一半时,验证荷载的有利作用较显著,采用基于良好结构状态的评定方法评定既有结构构件的安全性时应限定评估使用年限和已服役时间。完整的结构构件时变可靠指标分析应同时考虑抗力退化、验证荷载作用以及评估使用年限缩短的影响,验证荷载作用及评估使用年限缩短可抵消部分因抗力退化引起的可靠指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验证荷载 既有建筑结构 可靠度 评估使用年限 失效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胶合木-混凝土组合楼板凹槽连接节点抗火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明谦 许清风 +3 位作者 宋晓冰 陈玲珠 王振鹏 冷予冰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68,共10页
为研究火灾下正交胶合木-混凝土组合楼板凹槽连接节点单剪受力性能,设计并制作了9组共27个胶合木-混凝土组合楼板凹槽连接节点试件,分别进行常温下和火灾下加载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常温下螺钉的钻入角度对试件典型破坏模... 为研究火灾下正交胶合木-混凝土组合楼板凹槽连接节点单剪受力性能,设计并制作了9组共27个胶合木-混凝土组合楼板凹槽连接节点试件,分别进行常温下和火灾下加载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常温下螺钉的钻入角度对试件典型破坏模式具有重要影响。受火90min及以内各试件组的破坏模式均为凹槽附近混凝土截面的脆性剪切破坏;受火接近120min的试件破坏模式为凹槽附近木材损伤十分严重(炭化和脱落)和凹槽下方木材的顺纹受压屈服,同时自攻螺钉附近部分混凝土被压碎。随着受火时间的逐渐增加,多数试件组的抗剪承载力逐渐降低,最大降低幅度为28.1%。荷载比对试件耐火极限具有重要影响:随着荷载比的不断增加,试件耐火极限最大降幅为50.7%。除试件组SFL3和SFL4外,有限元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接近,预测误差在15%以内,满足工程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胶合木-混凝土组合楼板 连接节点 单剪受力性能 火灾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胶合木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明谦 许清风 +3 位作者 冷予冰 张富文 陈溪 陈玲珠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9-58,70,共11页
为研究高层胶合木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制作一个缩尺比例为1∶3的12层高层胶合木结构模型,并对模型开展振动台试验。试验中考虑了7度多遇至9度罕遇烈度水平,得到不同水准地震作用下模型的加速度响应、位移响应和层间剪... 为研究高层胶合木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制作一个缩尺比例为1∶3的12层高层胶合木结构模型,并对模型开展振动台试验。试验中考虑了7度多遇至9度罕遇烈度水平,得到不同水准地震作用下模型的加速度响应、位移响应和层间剪力分布等,并基于白噪声扫频结果确定模型的动力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高层胶合木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模型的主要破坏集中于混凝土核心筒,胶合木框架的损伤相对有限。模型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罕遇地震作用下模型的阻尼比均超过10%。模型的各楼层加速度放大系数在0.5~3.0,结构顶层的加速度放大系数明显高于其他楼层。7度多遇地震作用下,模型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在多数工况下均能满足现行规范的规定,说明高层胶合木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具有良好的抗侧刚度。在8度~9度罕遇地震作用下,模型并未出现倒塌破坏,说明高层胶合木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能满足“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合木框架 高层结构 混凝土核心筒 振动台试验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动力效应的箱型截面钢柱火灾下屈曲温度与临界温度研究
9
作者 陈争荣 蒋彬辉 +2 位作者 尹中原 王卓琳 王莉萍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4-585,共12页
通过参数分析研究考虑动力效应的箱型截面钢柱火灾下的屈曲温度与临界温度。考虑转动约束刚度比、轴向约束刚度比、荷载比,建立约束钢柱有限元模型,并采用文献中的试验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约束钢柱静力分析和显式动力分析的屈曲温... 通过参数分析研究考虑动力效应的箱型截面钢柱火灾下的屈曲温度与临界温度。考虑转动约束刚度比、轴向约束刚度比、荷载比,建立约束钢柱有限元模型,并采用文献中的试验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约束钢柱静力分析和显式动力分析的屈曲温度几乎一致,而由静力分析得到的临界温度略小于由显式动力分析得到的临界温度,差别在30℃以内。随着转动约束刚度比的增大,屈曲温度与临界温度均上升,并且转动约束刚度比对临界温度的影响更大。随着轴向约束刚度比和荷载比的增大,约束钢柱的屈曲温度和临界温度均出现明显下降。基于参数分析的结果,在已有文献中关于钢柱屈曲温度和临界温度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屈曲温度和临界温度计算公式,提出的计算公式预测结果与本文有限元模拟结果吻合较好,利用试验数据对提出的屈曲温度和临界温度计算公式的有效性做进一步的验证,对比结果表明提出的计算公式可以很好地预测钢柱的屈曲温度和临界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钢柱 火灾 动力效应 屈曲温度 临界温度 计算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效应力正负分解的木材三维弹塑性损伤模型
10
作者 王明谦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2,共8页
准确描述木材的损伤演化过程对于木结构的制造、施工和后期维护具有重要意义。为合理反映木材不同方向损伤的相互影响,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建立了的双标量弹塑性损伤模型。采用Hill屈服准则和Voce模型更新木材的有效应力和塑性应变。根... 准确描述木材的损伤演化过程对于木结构的制造、施工和后期维护具有重要意义。为合理反映木材不同方向损伤的相互影响,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建立了的双标量弹塑性损伤模型。采用Hill屈服准则和Voce模型更新木材的有效应力和塑性应变。根据有效应力正负分解和损伤能释放率识别受拉和受压不同的损伤起始点。通过2种标量形式的损伤变量分别追踪木材受拉和受压损伤演化过程。通过编写用户自定义子程序UMAT将本构模型嵌入商业有限元软件ABAQUS。根据已有木材单轴和双轴受力试验结果对本构模型进行验证。计算结果表明,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能够准确表征木材的非线性受力行为。基于有效应力正负分解和能量释放率的损伤识别方法能够合理表征木材在双轴受拉和双轴受压状态下的强度包络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 弹塑性损伤模型 有效应力正负分解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往复荷载作用后钢管混凝土柱-组合梁节点耐火性能数值分析
11
作者 王文达 李生强 +1 位作者 毛文婧 郑龙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为研究钢管混凝土柱-组合梁节点在往复荷载作用后的耐火性能,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该节点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与已有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往复荷载作用后塑性损伤和残余变形对组合梁节点火灾下的应力和变形的... 为研究钢管混凝土柱-组合梁节点在往复荷载作用后的耐火性能,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该节点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与已有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往复荷载作用后塑性损伤和残余变形对组合梁节点火灾下的应力和变形的影响,以及不同损伤程度、荷载作用水平和防火保护层厚度对节点耐火极限和破坏模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震预损伤对节点的耐火极限有不利影响,且随损伤程度的增加,耐火极限下降明显;重度损伤下节点的耐火极限与无损伤节点相比降低了23.5%;重度损伤的节点在火灾作用下形成塑性铰,且产生较大的耗能损伤,轻度和中度损伤下未形成明显塑性铰,耐火极限分别仅下降1.0%和3.6%;对于以梁损伤作为预损伤模式的节点,梁荷载比和防火保护层厚度是影响有地震预损伤节点耐火极限的主要因素;随柱荷载比的增大,耐火极限呈降低趋势,但整体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柱-组合梁节点 低周往复加载 损伤程度 耐火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台基影响的应县木塔地震响应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薛建阳 吴晨伟 +2 位作者 翟磊 王瑞鹏 马林林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29,共8页
为研究台基对应县木塔地震响应的影响,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八角形台基、上部木结构及考虑台基影响的应县木塔整体结构有限元模型,采用模态分析法得到了模型的自振频率及周期。分析得到了上部木结构的弱水平刚度方向,并对上部木结... 为研究台基对应县木塔地震响应的影响,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八角形台基、上部木结构及考虑台基影响的应县木塔整体结构有限元模型,采用模态分析法得到了模型的自振频率及周期。分析得到了上部木结构的弱水平刚度方向,并对上部木结构和考虑台基影响的整体结构模型输入地震波激励,对比分析了两种模型的地震响应。结果表明:八角形台基的频率较高且各阶频率比较接近,当上部木结构的高阶频率与台基频率接近时,台基对上部木结构动力特性有较大影响。木塔东西方向为弱水平刚度方向。相比其他地震波激励,当长周期Tianjin波激励时,上部木结构和考虑台基影响的整体结构模型的加速度和位移响应更大。随着输入激励的峰值加速度增大,模型结构动力系数呈减小趋势。在相同峰值加速度的同种地震波激励下,考虑台基影响的整体结构加速度和位移响应均大于仅考虑上部木结构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县木塔 台基 动力特性 地震响应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性能混凝土连接装配式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邓明科 靳梦娜 +2 位作者 郭莉英 马福栋 刘华政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995-2006,共12页
为了改善装配式结构中构件连接部位的抗震性能,提出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连接预制柱.设计1个普通混凝土(NC)整浇柱和6个塑性铰区采用UHPC的装配式柱,通过拟静力试验,研究轴压比、搭接长度、配箍率、搭接段配置短钢筋对试件破坏形态... 为了改善装配式结构中构件连接部位的抗震性能,提出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连接预制柱.设计1个普通混凝土(NC)整浇柱和6个塑性铰区采用UHPC的装配式柱,通过拟静力试验,研究轴压比、搭接长度、配箍率、搭接段配置短钢筋对试件破坏形态、滞回特性、承载力、变形能力、耗能能力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搭接长度为8倍钢筋直径的装配式柱的各项抗震性能均高于普通混凝土整浇试件,可以实现与现浇整体柱相同的效果.随着搭接长度的增大,装配式柱的承载力逐渐增大,变形能力与耗能能力显著提高.在搭接区段设置短钢筋,可以提高装配式柱的受弯承载力,改变破坏形态,使塑性铰区上移.基于试验结果,考虑UHPC的受拉作用,提出UHPC装配式柱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 装配式柱 抗震性能 塑性铰区 搭接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筒灌浆缺陷整治预制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向民 肖顺 +3 位作者 许清风 王卓琳 高润东 张富文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26,共12页
针对预制混凝土柱套筒灌浆缺陷进行了缺陷整治前后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共设计了9根预制混凝土柱试件,采用直接补灌法和破型修复法对预制混凝土柱试件的套筒灌浆缺陷进行整治,并开展了低周往复对比试验研究,分析了套筒灌浆缺陷整治前后... 针对预制混凝土柱套筒灌浆缺陷进行了缺陷整治前后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共设计了9根预制混凝土柱试件,采用直接补灌法和破型修复法对预制混凝土柱试件的套筒灌浆缺陷进行整治,并开展了低周往复对比试验研究,分析了套筒灌浆缺陷整治前后各预制混凝土柱试件的破坏模式、滞回特性、承载力、延性和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预制混凝土柱试件有柱底截面破坏和套筒顶截面破坏两种破坏模式,套筒灌浆缺陷整治后预制混凝土柱试件的破坏模式与套筒灌浆无缺陷预制混凝土柱试件相同,均发生柱底截面破坏。带套筒灌浆缺陷预制混凝土柱试件缺陷整治后的正向峰值荷载较缺陷整治前提高了19%~62%,破坏点位移提高了11%~50%,累积总耗能值提高了48%~157%。带套筒灌浆缺陷预制混凝土柱试件整治后的滞回特性、承载力、延性与耗能能力等均基本恢复至套筒灌浆无缺陷预制混凝土柱试件的水平。推荐的直接补灌法简单有效、操作方便,可在实际工程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混凝土柱 套筒灌浆连接 套筒灌浆缺陷 整治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胶合木滚动剪切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丁文胜 刘佳宾 +3 位作者 袁龙飞 许清风 于明昊 向家良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17-222,245,共7页
正交胶合木滚动剪切性能是设计及应用正交胶合木结构的关键,也是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结合既有研究成果,对正交胶合木滚动剪切性能的影响因素、测试方法、破坏模式和数值模型进行总结分析,并对现阶段正交胶合木滚动剪切性能研究... 正交胶合木滚动剪切性能是设计及应用正交胶合木结构的关键,也是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结合既有研究成果,对正交胶合木滚动剪切性能的影响因素、测试方法、破坏模式和数值模型进行总结分析,并对现阶段正交胶合木滚动剪切性能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胶合木 滚动剪切性能 试验方法 影响因素 数值分析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性能混凝土板加固足尺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性能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国林 张宇轩 +4 位作者 杨家林 丁文胜 杨冀锟 邵佳聪 毛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07-2014,共8页
为进一步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performance concrete,UHPC)预制板加固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梁的抗剪性能,开展了3根足尺RC梁的试验研究,包含1根对比梁和2根UHPC预制板加固梁,关注UHPC板及其内嵌CFRP板条对RC梁... 为进一步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performance concrete,UHPC)预制板加固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梁的抗剪性能,开展了3根足尺RC梁的试验研究,包含1根对比梁和2根UHPC预制板加固梁,关注UHPC板及其内嵌CFRP板条对RC梁抗剪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梁均发生受剪破坏,但加固梁的承载力、刚度和延性均明显提高,其中,因内嵌CFRP板条提高了UHPC板的抗裂性能,极限荷载及对应位移分别提高了30.8%和28.5%;螺杆力学锚固发挥了侧向约束作用和销栓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UHPC板的贡献。同时,通过建立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对试验梁进行了数值分析,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度高,表明模型所选的本构关系及相关参数合理,可用于预测UHPC板加固RC梁的全过程受力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梁 超高性能混凝土板 碳纤维增强复材板条 抗剪性能 结构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外包钢板-自攻螺钉连接胶合竹梁柱节点转动性能
17
作者 冷予冰 陈溪 +3 位作者 刘博 王明谦 宋晓冰 许清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6-683,748,共9页
针对胶合竹材不易预开槽和预开孔以及节点转动时竹材易发生横纹劈裂的问题,研究了新型外包钢板-自攻螺钉连接节点的转动性能。对T形外包钢板-自攻螺钉连接节点和双L形外包钢板-自攻螺钉连接节点共5个试件进行了单调加载试验,分析了节点... 针对胶合竹材不易预开槽和预开孔以及节点转动时竹材易发生横纹劈裂的问题,研究了新型外包钢板-自攻螺钉连接节点的转动性能。对T形外包钢板-自攻螺钉连接节点和双L形外包钢板-自攻螺钉连接节点共5个试件进行了单调加载试验,分析了节点的破坏模式、初始刚度、极限承载力、变形能力和延性系数。试验发现,T形外包钢板-自攻螺钉连接节点相较双L形外包钢板-自攻螺钉连接节点,各项受力性能参数均较优。布置直径小但数量多的自攻螺钉时,节点(T8×8-M)的破坏表现为钢板和自攻螺钉的受拉断裂以及与胶合竹柱连接的自攻螺钉受拉断裂,布置直径较大但数量少的自攻螺钉时,节点(T6×10-M)的破坏则表现为竹材的横纹劈裂和自攻螺钉的剪切破坏。横纹方向采用自攻螺丝加强,可改善节点的受力性能,对T形外包钢板-自攻螺钉连接节点改善更明显。现行《工程竹结构设计标准》(T/CECS 1101—2022)提供的节点设计方法偏于安全地预测胶合竹自攻螺钉连接梁柱节点的抗弯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合竹 梁柱节点 自攻螺钉连接 外包钢板 转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激光扫描的轨道交通站台限界测量方法与精度评定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廷 孟斌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2-27,共6页
为保证城市轨道交通运行安全,在轨道交通轨行区内安装设施设备需要满足限界要求,需要进行现场限界测量。移动激光扫描方法是一种非接触式测量技术,本文使用自主集成的隧道移动激光扫描系统,可以完整获取轨道交通车站的三维空间信息,基... 为保证城市轨道交通运行安全,在轨道交通轨行区内安装设施设备需要满足限界要求,需要进行现场限界测量。移动激光扫描方法是一种非接触式测量技术,本文使用自主集成的隧道移动激光扫描系统,可以完整获取轨道交通车站的三维空间信息,基于二叉堆的最小优先队列和KD树等数据结构,建立点云的空间索引,对点云快速检索寻找特征点,计算站台限界值。经过项目实践与全站仪测量比对,本文方法与全站仪测量偏差均值为-0.6 cm,测量精度达0.84 cm。本文方法具有检测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对各类交通市政工程限界测量问题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界测量 轨道交通 移动激光扫描 点云数据处理 精度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织物高延性混凝土拉伸性能 被引量:2
19
作者 邓明科 韦鼎 +3 位作者 张伟 董志芳 杨铄 范洪侃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7-108,共12页
为研究玄武岩纤维织物高延性混凝土(TR-HDC)的拉伸力学性能,设计和制作了36组TR-HDC狗骨形拉伸试件,通过单轴拉伸试验研究织物配网率、PVA短纤维掺量、基体类型和网格间距(5mm、10mm)对TR-HDC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织物配... 为研究玄武岩纤维织物高延性混凝土(TR-HDC)的拉伸力学性能,设计和制作了36组TR-HDC狗骨形拉伸试件,通过单轴拉伸试验研究织物配网率、PVA短纤维掺量、基体类型和网格间距(5mm、10mm)对TR-HDC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织物配网率的增加,TR-HDC试件的抗拉强度大幅提高,多裂缝开展特征明显;PVA短纤维的掺入可有效改善织物与基体的界面特性,防止基层的剥离,减少织物与基体之间的滑移,并且提高织物强度利用率;网格间距增大时,掺入的PVA短纤维更容易穿过织物网格,与纤维束充分接触,增加了织物与基体的机械锚固力,使纤维织物的强度利用率提高;基体中粉煤灰掺量的改变对于TR-HDC试件的抗拉强度影响较小,而粉煤灰掺量较多时,试件的应变较大,裂缝间距较小.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考虑PVA掺量与纤维织物耦合作用,给出了TR-HDC单轴抗拉强度简化计算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玄武岩纤维织物 高延性混凝土 拉伸性能 网格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