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漏斗技术”植入椎弓根螺钉固定胸段脊柱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刘良乐 汤呈宣 +4 位作者 杨国敬 张力成 鲁成林 张东升 潘可平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10年第2期89-93,104,共6页
目的研究用"漏斗技术"植入椎弓根螺钉对固定胸段脊柱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采集成人胸节段脊柱(T6~T10)标本14具。将这些标本分为两组,每组7具,分别用"漏斗技术"和Magerl技术作椎弓根螺钉固定。对完整和固定的... 目的研究用"漏斗技术"植入椎弓根螺钉对固定胸段脊柱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采集成人胸节段脊柱(T6~T10)标本14具。将这些标本分为两组,每组7具,分别用"漏斗技术"和Magerl技术作椎弓根螺钉固定。对完整和固定的脊柱标本分别测量各种体位下的位移刚度、包括纵向压缩、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轴向旋转,并测量椎弓根螺钉的拔出强度。结果与完整脊柱段相比,两种技术内固定均使脊柱标本的位移刚度明显增加(P<0.05),但这两种技术间无显著差异。用"漏斗技术"固定的螺钉拔出强度明显低于Magerl法固定(P<0.05)。结论由于"漏斗技术"咬除了椎弓根后侧部分骨质,可提高置钉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虽然该技术对固定脊柱的刚度无显著影响,但可降低螺钉的锚固强度。因此,我们建议将其作为胸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一种补充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椎弓根 生物力学 漏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蜗感音机理研究及临床应用
2
作者 王勉之 姚文娟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43-654,共12页
听力损失与耳聋疾病已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耳是人体中重要的感觉器官,耳蜗是人耳关键的感音结构,受限于其复杂精密且位置隐蔽,导致实验研究存在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迄今为止诠释耳蜗感音机理仍是医学的重要难题。因... 听力损失与耳聋疾病已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耳是人体中重要的感觉器官,耳蜗是人耳关键的感音结构,受限于其复杂精密且位置隐蔽,导致实验研究存在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迄今为止诠释耳蜗感音机理仍是医学的重要难题。因此,融合数学、力学、生物和医学的多学科交叉原理,建立真实有效的耳蜗结构生物力学模型,深入研究耳蜗的感音机理,为听力修复和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是许多科学家关注的焦点。本文总结了当前耳蜗感音机理及临床应用研究现状,指出当前尚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 感音机理 宏-微观结构 生物力学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流恢复导叶对螺旋桨气动和声学性能影响研究
3
作者 韦卿 张武 +3 位作者 陈正武 仝帆 朱文浩 王良军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75,共13页
为了对比安装涡流恢复导叶与单排螺旋桨气动性能和气动噪声的差异,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安装六种不同间距涡流恢复导叶和单排螺旋桨的气动力及气动噪声。研究结果表明:在起飞状态,级间距Δx=0.27的工况下,安装涡流恢复导叶使得推力... 为了对比安装涡流恢复导叶与单排螺旋桨气动性能和气动噪声的差异,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安装六种不同间距涡流恢复导叶和单排螺旋桨的气动力及气动噪声。研究结果表明:在起飞状态,级间距Δx=0.27的工况下,安装涡流恢复导叶使得推力系数增加6.4%,效率增加6.7%。随着间距的增大,前级叶片的桨尖涡、尾迹涡等涡系结构在通过后级叶片时破碎并向下游传播,且强度逐渐减小。噪声强度随着级间距的增加而逐渐减小,最大级间距涡流恢复导叶的噪声与最小级间距涡流恢复导叶噪声相比降低5.7 dB,噪声下降幅度随级间距的增加逐渐减缓,存在级间距最优位置使得推力增加最大,噪声强度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转螺旋桨 涡流恢复导叶 桨尖涡 尾迹涡 干涉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琪玛骨架”绿化混凝土抗压与植草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冯辉荣 罗仁安 樊建超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9-53,共5页
对“沙琪玛骨架”绿化混凝土的抗压力学性能和结构特点进行了试验与分析,从抗压应力-应变曲线的多峰值跳跃现象说明了粗骨料之间接触点的粘结强度是决定“沙琪玛骨架”绿化混凝土强度的关键;通过植草试验说明“沙琪玛骨架”对提高植物... 对“沙琪玛骨架”绿化混凝土的抗压力学性能和结构特点进行了试验与分析,从抗压应力-应变曲线的多峰值跳跃现象说明了粗骨料之间接触点的粘结强度是决定“沙琪玛骨架”绿化混凝土强度的关键;通过植草试验说明“沙琪玛骨架”对提高植物的耐践踏性等方面的优点,讨论了绿化混凝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琪玛骨架 绿化混凝土 抗压性能 植草试验 耐践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化混凝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5
作者 冯辉荣 聂丽华 +1 位作者 罗仁安 樊建超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5-28,31,共5页
介绍了绿化混凝土的概念、分类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绿化混凝土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应用前景及其发展趋势,并提出展望。
关键词 绿化混凝土 可持续发展 应用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单元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6
作者 王兆清 冯伟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7-445,共9页
自然单元法是一种基于Voronoi图和Delaunay三角化几何结构,以自然邻点插值为试函数的一种新型数值方法.其既具有无网格方法和经典有限元方法的优点,又克服了两者的一些缺陷,是一种发展前景广阔的求解微分方程的数值方法.自然单元法的形... 自然单元法是一种基于Voronoi图和Delaunay三角化几何结构,以自然邻点插值为试函数的一种新型数值方法.其既具有无网格方法和经典有限元方法的优点,又克服了两者的一些缺陷,是一种发展前景广阔的求解微分方程的数值方法.自然单元法的形函数满足插值性质,可以像有限元法一样直接施加本质边界条件,不存在基于移动最小二乘拟合的无网格方法不能直接施加本质边界条件的难题.由于自然单元法是无网格方法,可以方便处理有限元方法较难处理的一些问题,例如移动边界和大变形等问题.自然单元法与其他数值方法的最根本区别于其插值格式的不同.将自然邻点插值用于Galerkin过程,就得到基于Voronoi结构的自然单元Galerkin法.自然邻点插值有自然邻点Sibson插值和Laplace插值(非Sibson插值)两种.Laplace插值比Sibson插值在计算上要简单的多,并且不论对凸的或非凸的区域都能精确施加本质边界条件.以Laplace插值为试函数的自然单元法在数值实施上比以Sibson插值为试函数的自然单元法简单.本文对基于Voronoi结构的自然邻点插值和自然单元法的基本思想作了介绍,综述了国内外关于自然单元法的研究成果,总结了自然单元法的优点和尚需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单元法 无网格方法 边界条件 试函数 数值方法 形函数 GALERKIN法 有限元方法 大变形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纳米颗粒在岩心表面的吸附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新亮 狄勤丰 +2 位作者 张任良 顾春元 王掌洪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13,共4页
采用纳米颗粒吸附法可以在岩心表面构建具有微纳米结构的强/超疏水表面,进而在该表面产生水流滑移,从而达到降低水流阻力及注水压力、增加注水量的目的。研究分析影响纳米颗粒在岩心表面吸附效果的主要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可以指导纳... 采用纳米颗粒吸附法可以在岩心表面构建具有微纳米结构的强/超疏水表面,进而在该表面产生水流滑移,从而达到降低水流阻力及注水压力、增加注水量的目的。研究分析影响纳米颗粒在岩心表面吸附效果的主要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可以指导纳米降压增注材料的开发和矿场试验。通过制作纳米颗粒吸附岩心片,测试岩心片表面接触角的大小来分析纳米颗粒质量浓度、吸附时间、试验温度和pH值等对纳米颗粒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颗粒质量浓度、关井时间和试验温度都存在使纳米颗粒吸附表面的接触角达到最大的最佳值。碱性环境对纳米颗粒吸附的影响较大,而酸性环境几乎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吸附 疏水表面 影响因素 矿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帆在梯度风中空气动力性能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胡文蓉 祖洪彪 +2 位作者 丁祖荣 周志勇 忻鼎亮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900-1903,共4页
通过求解N-S方程组对具有代表性的三角帆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在真实的梯度风情况下风帆的空气动力性能,讨论了多种因素对风帆空气动力性能的影响.为探索深入开展帆船运动科学研究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对复杂风场条件下实际操控风帆的... 通过求解N-S方程组对具有代表性的三角帆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在真实的梯度风情况下风帆的空气动力性能,讨论了多种因素对风帆空气动力性能的影响.为探索深入开展帆船运动科学研究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对复杂风场条件下实际操控风帆的理论认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帆 梯度风 空气动力性能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弹性柱壳的若干动力学性质 被引量:6
9
作者 丁睿 朱正佑 程昌钧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21-228,共8页
本文讨论了轴向压力和一致分布的径向压力作用下粘弹性柱壳的动力稳定性问题·利用Laplace变换,得到了常载作用下粘弹壳的稳定性条件·综合利用动力学的经典方法,得到了由粘弹性壳所定义的动力系统的各种动力学性质及... 本文讨论了轴向压力和一致分布的径向压力作用下粘弹性柱壳的动力稳定性问题·利用Laplace变换,得到了常载作用下粘弹壳的稳定性条件·综合利用动力学的经典方法,得到了由粘弹性壳所定义的动力系统的各种动力学性质及各种参数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弹性 柱壳 稳定性 动力学 径向压力 轴向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弹性Timoshenko梁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的微分求积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晶晶 胡育佳 +1 位作者 程昌钧 郑剑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3-145,149,共4页
对有限变形条件下,Timoshenko粘弹性梁非线性分析的数学模型应用推广的微分求积方法进行空域的离散,得到了简洁的矩阵形式的非线性数值逼近公式,时域上引进新的变量,得到了简支粘弹性梁运动的简化模型。然后利用非线性动力学中数值方法... 对有限变形条件下,Timoshenko粘弹性梁非线性分析的数学模型应用推广的微分求积方法进行空域的离散,得到了简洁的矩阵形式的非线性数值逼近公式,时域上引进新的变量,得到了简支粘弹性梁运动的简化模型。然后利用非线性动力学中数值方法,分析了粘弹性Timoshenko梁的动力学行为。同时,为表明该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研究了DQ解的收敛性和精确性。并考察了梁的材料、几何等参数对非线性粘弹性梁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ltzmann本构定律 有限变形 微分求积方法 动力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流体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功娣 卢志明 +1 位作者 李冲 张仲燕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0-23,共4页
循环流化床的设计和放大需要对其流动特性进行细致地研究,文章采用RSM模型对新型的双外循环流化床流场进行了三维的数值模拟,得到了在不同入射速度下的流化床主、副床的三维的速度分布、压强分布及湍流强度分布等,给出了主床在典型位置... 循环流化床的设计和放大需要对其流动特性进行细致地研究,文章采用RSM模型对新型的双外循环流化床流场进行了三维的数值模拟,得到了在不同入射速度下的流化床主、副床的三维的速度分布、压强分布及湍流强度分布等,给出了主床在典型位置x方向的上分布图,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不同入射速度下RSM模型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均较好,模拟计算可以很好地反映流化床中真实的流动状况,可以用于反应过程的性能评价,为设备优化设计和相似放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流动特性 循环流化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损伤粘弹性桩基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 被引量:4
12
作者 程昌钧 盛冬发 杨骁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23,共6页
在有限变形的假设下,将孔洞作为一种分布损伤建立了粘弹性地基上具有损伤的粘弹性Timoshenko梁的静/动力学行为的初边值问题,并用此来模拟土中具有损伤的桩基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其中,本构模型是用具有孔洞的粘弹性固体的卷积方法所表示的... 在有限变形的假设下,将孔洞作为一种分布损伤建立了粘弹性地基上具有损伤的粘弹性Timoshenko梁的静/动力学行为的初边值问题,并用此来模拟土中具有损伤的桩基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其中,本构模型是用具有孔洞的粘弹性固体的卷积方法所表示的,并且地震激励等价于一种横向力的作用。利用Galerk in方法对数学模型进行了简化,得到了一阶和二阶简化系统。非线性动力学中的数值方法被用来求解简化系统,数值上得到了系统的时程曲线、功率谱、相平面图、Poincare截面和分叉图等,讨论了地基和桩基材料参数与载荷参数对桩基动力学行为的影响,也考察了损伤对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可以看到,具有损伤的粘弹性桩基构成的动力学系统具有丰富的动力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动力学 桩基-图的相互作用 粘弹性力学 损伤 周期/混沌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相容型生态混凝土的制备试验与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樊建超 罗仁安 冯辉荣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14,共4页
以轻质多孔岩石、生物有机肥料、耕植土和水泥胶凝材料等为基本原材料,制备适合植物生长、轻质、耐冲刷且具有一定强度的绿色生态混凝土。初步探讨了各配比对植被生长的影响以及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为推广绿色生态混凝土工程上的应用奠... 以轻质多孔岩石、生物有机肥料、耕植土和水泥胶凝材料等为基本原材料,制备适合植物生长、轻质、耐冲刷且具有一定强度的绿色生态混凝土。初步探讨了各配比对植被生长的影响以及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为推广绿色生态混凝土工程上的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相容型 轻质多孔岩石 生态混凝土 力学性能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对象有限元程序研究综述 被引量:7
14
作者 马永其 冯伟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9,13,共4页
阐述了近年来面向对象有限元程序发展的必然性及其发展的过程、现状、目标和特点。并提出开发我国面向对象有限元程序的建议。
关键词 面向对象 有限元 程序设计方法 计算机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对象有限元程序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永其 陈罕 李斯特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20-122,共3页
阐述了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和VC++语言,进行结构问题有限元程序开发的过程。建立了一般线弹性体结构有限元分析类库,并与过程化语言的程序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说明面向对象方法改善了有限元程序的维护性和扩充性,为开发工程... 阐述了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和VC++语言,进行结构问题有限元程序开发的过程。建立了一般线弹性体结构有限元分析类库,并与过程化语言的程序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说明面向对象方法改善了有限元程序的维护性和扩充性,为开发工程计算程序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对象 有限元 VC++语言 程序设计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沂沭断裂带构造区光弹实验与地震危险区判定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兴 胡宏玖 +6 位作者 王华林 黄大卫 王纪强 陈平 胡超 刘军 刘红欣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29-543,共15页
在对沂沭断裂带的地质构造环境、断裂带分布特征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聚碳酸酯材料制成沂沭断裂带构造区域的地质模型,分别运用集中、2点和均布等加载方式,使用光弹实验方法模拟特定构造框架下应力、应变场的变化特征。通过对光弹... 在对沂沭断裂带的地质构造环境、断裂带分布特征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聚碳酸酯材料制成沂沭断裂带构造区域的地质模型,分别运用集中、2点和均布等加载方式,使用光弹实验方法模拟特定构造框架下应力、应变场的变化特征。通过对光弹实验数据的分析,在对比不同加载方式下应力积累区域和地震危险区的基础上判定沂沭断裂带构造区中的地震危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弹模拟 应力应变场 沂沭断裂带 地震危险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碱“沙琪玛骨架”混凝土配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蒋晓峰 陈有亮 罗仁安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9,共3页
以“沙琪玛骨架”混凝土的水灰比、灰骨比、减水剂掺量及水泥粉煤灰比例作为正交试验考察因素,通过考察四因素对混凝土7、14和28d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酸碱度的影响及对极差R的分析,得到四因素对强度和酸碱度影响的强弱关系;试验结果也说... 以“沙琪玛骨架”混凝土的水灰比、灰骨比、减水剂掺量及水泥粉煤灰比例作为正交试验考察因素,通过考察四因素对混凝土7、14和28d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酸碱度的影响及对极差R的分析,得到四因素对强度和酸碱度影响的强弱关系;试验结果也说明在粉煤灰掺量在30% ̄50%时“沙琪玛骨架”混凝土pH值可降至12以下,符合低碱要求“。沙琪玛骨架”混凝土孔隙率一般在44% ̄48%之间,容重是普通建筑石料制成的大孔混凝土的50% ̄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琪玛骨架 生态混凝土 粉煤灰 正交试验 酸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地表对热源厂房自然通风潜力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邹声华 翁培奋 李孔清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5-98,101,共5页
基于传热传质理论和自然通风基本理论,应用现场测试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地表对热源厂房自然通风的影响。在稳态条件下,采用k-ε湍流模型,计算了不同工况下的厂房通风状况,结果表明,不同的地表对自然通风的影响是不同的,厂房内的地... 基于传热传质理论和自然通风基本理论,应用现场测试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地表对热源厂房自然通风的影响。在稳态条件下,采用k-ε湍流模型,计算了不同工况下的厂房通风状况,结果表明,不同的地表对自然通风的影响是不同的,厂房内的地面采用吸热性能好的材料构筑,会增强地表效应;地表效应得以充分体现的最大室外风速为1.5 m/s。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挖掘自然通风潜力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车间 地表效应 自然通风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阻复合型垂直轴风力机叶片与涡的相互干扰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海杰 黄典贵 +1 位作者 吴国庆 王颖达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6-79,共4页
升阻复合型垂直轴风力机(VAWT)兼具升力型垂直轴风力机风能利用率(Cp)高以及阻力型垂直轴风力机启动性能好的优点。通过研究不同叶尖速比、不同弦长条件下的流场结构,分析叶片与涡的相互作用,揭示了该类风力机的做功机理,解释了不同条... 升阻复合型垂直轴风力机(VAWT)兼具升力型垂直轴风力机风能利用率(Cp)高以及阻力型垂直轴风力机启动性能好的优点。通过研究不同叶尖速比、不同弦长条件下的流场结构,分析叶片与涡的相互作用,揭示了该类风力机的做功机理,解释了不同条件下风力机风能利用率不同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风力机的涡量对其风能利用率具有直接影响,减小脱落涡可以提升风力机的风能利用率;通过涡量云图分析出的风能利用率与计算得出的风能利用率是相吻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阻复合型垂直轴风力机 叶片 风能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BF神经网络在“薄管板”结构强度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永其 冯伟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1-93,共3页
叙述了RBF神经网络的结构和“薄管板”结构强度分析过程以及应用RBF神经网络对“薄管板”结构应力的非线性系统进行了系统辩识 ,网络输出值与计算值符合较好。说明基于神经网络的系统辩识方法在结构强度分析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关键词 神经网络 薄管板结构 RBF 结构强度 非线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