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结核病患者mIL-2R、sIL-2R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健 刘炳祥 蔡茹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264-1266,共3页
为了探讨肺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膜白介素2受体(mIL-2R)和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的表达及其在肺结核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应用生物素一链霉亲和素(BSA)法检测47例肺结核、25例支气管肺炎患者植物血凝素(PHA)诱... 为了探讨肺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膜白介素2受体(mIL-2R)和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的表达及其在肺结核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应用生物素一链霉亲和素(BSA)法检测47例肺结核、25例支气管肺炎患者植物血凝素(PHA)诱导前后的mIL-2R表达水平,用ELISA法检测血清sIL-2R含量。结果发现支气管肺炎患者PBMC在PHA诱导前后mIL-2R水平分别为(4.56±1.52)%、(35.12±7.21)%,空洞型肺结核与非空洞型肺结核患者PHA诱导前后mIL-2R水平分别为(2.11±1.14)%、(27.25±3.50)%和(3.41±1.35)%、(31.17±4.11)%,支气管肺炎患者高于空洞性肺结核患者(P<0.01)。支气管肺炎患者血清sIL-2R含量为(368±74)kU/L,空洞型肺结核与非空洞型肺结核患者血清sIL-2R含量为(1 156±98)kU/L、(978±91)kU/L,相互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PBMC TB-DNA(+)者PHA诱导前后mIL-2R及血清sIL-2R水平分别为(2.08±1.16)%、(26.88±3.61)%、(1 174±83)kU/L,与PBMC TB—DNA(一)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研究认为肺结核病患者体内存在明显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mlL-2R表达水平降低,血清sIL-2R含量增高,结核杆菌感染PBMC后可进一步抑制mIL-2R表达。mIL-2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病 MIL-2R SIL-2R 检测 外周血 单个核细胞 膜白介素2受体 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