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配新药禾清防治麦田杂草试验简报
1
作者 季春娟 张咏梅 +2 位作者 施善新 黄美丽 施就班 《上海农业科技》 2007年第3期124-125,共2页
小麦是我县主要夏熟作物,种植面积约16万亩.麦田杂草种类多、数量大,单、双子叶杂草同时严重发生的田块约5.3万亩.异丙隆、苯磺隆(商品名巨星)是我县麦田当家除草剂,习惯上在小麦播后至11月底用异丙隆主要防治单子叶杂草,春节后用苯... 小麦是我县主要夏熟作物,种植面积约16万亩.麦田杂草种类多、数量大,单、双子叶杂草同时严重发生的田块约5.3万亩.异丙隆、苯磺隆(商品名巨星)是我县麦田当家除草剂,习惯上在小麦播后至11月底用异丙隆主要防治单子叶杂草,春节后用苯磺隆防除双子叶杂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田杂草 试验简报 防治 双子叶杂草 新药 复配 单子叶杂草 夏熟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芦笋病害绿色防控技术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美丽 《上海农业科技》 2008年第4期129-130,共2页
芦笋作为崇明县设施菜地主栽品种,因其经济效益高,种植面积逐年稳步增加,目前已达5000多亩。芦笋为多年生作物,其效益主要除取决于芦笋产量、前期芦笋长势和田间施肥水平外,还受病害的影响。三星农技中心与县蔬菜站经过10多年调查... 芦笋作为崇明县设施菜地主栽品种,因其经济效益高,种植面积逐年稳步增加,目前已达5000多亩。芦笋为多年生作物,其效益主要除取决于芦笋产量、前期芦笋长势和田间施肥水平外,还受病害的影响。三星农技中心与县蔬菜站经过10多年调查,在初步确定芦笋主要病害有芦笋茎枯病、褐斑病和斑点病等的基础上,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病害的发生,现将相关技术简介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笋病害 防控技术 经济效益 芦笋茎枯病 主栽品种 种植面积 施肥水平 科学合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取综防措施,有效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
3
作者 王美丽 《上海农业科技》 2007年第5期131-132,共2页
三星镇地处崇明岛西北部,耕地面积5.7万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4.1万亩,实行稻麦二熟种植。水稻条纹叶枯病在20世纪70、80年代曾有发生,后来几乎绝迹。进入21世纪后,水稻条纹叶枯病又开始露头,2004年明显上升,全镇发病面积达2000... 三星镇地处崇明岛西北部,耕地面积5.7万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4.1万亩,实行稻麦二熟种植。水稻条纹叶枯病在20世纪70、80年代曾有发生,后来几乎绝迹。进入21世纪后,水稻条纹叶枯病又开始露头,2004年明显上升,全镇发病面积达2000亩,绝大部分田块病株率均在0.5%左右,虽尚未造成经济损失,但仍有个别田块病株率超过20%,发病中心病株率达40%,导致明显减产。到2005年,水稻条纹叶枯病急剧上升,危害也明显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条纹叶枯病 综防措施 水稻种植面积 控制 耕地面积 病株率 经济损失 西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茬绿肥黄花苜蓿的栽培技术
4
作者 王美丽 《上海农业科技》 2007年第3期135-135,76,共2页
种植稻田绿肥,利于培肥土壤,减少化肥用量,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是实现“双减”、发展有机农业的有效途径.现根据黄花苜蓿的特性和多年种植经验,简要介绍其栽培技术.
关键词 黄花苜蓿 技术 栽培 绿肥 稻茬 种植经验 培肥土壤 化肥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药30%爱苗乳油防病增产效果初探
5
作者 王美丽 《上海农业科技》 2007年第4期124-125,共2页
30%爱苗乳油是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广谱杀菌剂,兼有保护及治疗双重作用,内吸传导性好,能有效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胡麻斑病等多种病害,同时还能促进水稻生长,保持剑叶青绿、调节籽粒灌浆、提高结实率和千粒... 30%爱苗乳油是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广谱杀菌剂,兼有保护及治疗双重作用,内吸传导性好,能有效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胡麻斑病等多种病害,同时还能促进水稻生长,保持剑叶青绿、调节籽粒灌浆、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从而提高产量和质量。为提高水稻病害防治水平,确保水稻稳产与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苗乳油 防病增产效果 新农药 水稻纹枯病 作物保护 广谱杀菌剂 有效防治 多种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打对稻纵卷叶螟补治效果初探
6
作者 王美丽 施善新 +1 位作者 张昌年 施建国 《上海农业科技》 2007年第6期142-142,共1页
近年来,稻纵卷叶螟在崇明县发生较重,表现为迁入时间提早,迁入峰次增多,迁入蛾量剧增,田间虫、卵量特大。虽经防治,但田间残虫量仍很多,发生成片白叶的田块随处可见,急需及时补治。然而目前市场上缺乏对高龄幼虫防效好、并对环... 近年来,稻纵卷叶螟在崇明县发生较重,表现为迁入时间提早,迁入峰次增多,迁入蛾量剧增,田间虫、卵量特大。虽经防治,但田间残虫量仍很多,发生成片白叶的田块随处可见,急需及时补治。然而目前市场上缺乏对高龄幼虫防效好、并对环境友善的药剂。2007年稻纵卷叶螟属特大发生年。笔者用美国杜邦公司生产的安打(15%茚虫威,属低毒农药,对环境友善)对高虫龄、高虫量的田块进行了防治试验,取得了极为理想的防治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安打 美国杜邦公司 防治试验 低毒农药 防治效果 崇明县 迁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