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地区中外猪种氟烷基因的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何君 张和军 +2 位作者 徐忠惠 徐林峰 陆雪林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8年第6期20-21,23,共3页
本研究采用PCR-RFLP分析技术,检测了上海地区3个引进猪种(大白猪、杜洛克猪、长白猪)、2个地方猪种(沙乌头猪、枫泾猪)共597头种猪的氟烷基因型。结果表明:在2013年从美国引进的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332头检测群体,以及目前沙乌头... 本研究采用PCR-RFLP分析技术,检测了上海地区3个引进猪种(大白猪、杜洛克猪、长白猪)、2个地方猪种(沙乌头猪、枫泾猪)共597头种猪的氟烷基因型。结果表明:在2013年从美国引进的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332头检测群体,以及目前沙乌头猪和枫泾猪所有核心群种猪中,均未检测到氟烷敏感基因型。该检测结果为各原种场剔除氟烷应激敏感基因、选育抗应激种猪群以及杂交利用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烷基因 PCR-R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乌头猪二元杂种猪胴体与肉质性能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薛云 陆雪林 +5 位作者 吴昊旻 徐忠惠 李何君 张新生 沈东 沈富林 《养猪》 2020年第6期45-50,共6页
为比较沙乌头猪不同杂交组合的性能,筛选优良杂交组合,选择♂杜洛克猪×♀沙乌头猪(DS)、♂鲁莱黑猪×♀沙乌头猪(LS)作为试验对象,分别测定了两种组合的胴体性状、肉质性状。结果显示:DS的屠宰率为70.15%,瘦肉率为52.28%,平均... 为比较沙乌头猪不同杂交组合的性能,筛选优良杂交组合,选择♂杜洛克猪×♀沙乌头猪(DS)、♂鲁莱黑猪×♀沙乌头猪(LS)作为试验对象,分别测定了两种组合的胴体性状、肉质性状。结果显示:DS的屠宰率为70.15%,瘦肉率为52.28%,平均背膘厚为35.51 mm,眼肌面积为32.56 cm^2。LS的屠宰率为70.39%,瘦肉率为43.25%,平均背膘厚为42.14 mm,眼肌面积为23.31 cm^2。①胴体性状中,LS的后腿比例、体斜长、瘦肉率、骨骼比例、眼肌面积均极显著低于DS(P<0.01),肩部最厚处显著高于DS(P<0.05),头重、皮厚、最后肋结合处、腰荐结合处、平均背膘厚、脂肪率、皮肤比例均极显著高于DS(P<0.01),其余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②肉质性状中,LS的黄度b*显著低于DS(P<0.05),亮度L*、嫩度均极显著低于DS(P<0.01),红度a*均极显著高于DS(P<0.01)。LS的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DS(P<0.05),而两种组合的肌苷酸、脂肪酸、氨基酸组成及含量相似(P>0.05)。综上,以沙乌头猪为母本组配的DS胴体性能和肉质性能优于LS,研究为沙乌头猪的开发利用及优质配套系的培育提供了相关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乌头猪 杂交 胴体性状 肉质性状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乌头猪二元杂种猪不同体重阶段生长性能研究与料重比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薛云 陆雪林 +3 位作者 吴昊旻 沈东 徐忠惠 张新生 《养猪》 2020年第5期52-56,共5页
为比较沙乌头猪二元杂种猪的生长性能,研究选取初始体重相似的两种二元猪82头,在相同营养水平及饲养管理条件下饲喂至90 kg,比较分析其饲养时间、日采食量、日增重、料重比。结果表明,杜洛克猪×沙乌头猪(DS)组30~90 kg的饲养时间为... 为比较沙乌头猪二元杂种猪的生长性能,研究选取初始体重相似的两种二元猪82头,在相同营养水平及饲养管理条件下饲喂至90 kg,比较分析其饲养时间、日采食量、日增重、料重比。结果表明,杜洛克猪×沙乌头猪(DS)组30~90 kg的饲养时间为73.07 d,总采食量为179.97 kg,日采食量为2.48 kg,日增重为0.82 kg,料重比为3.03。鲁莱黑猪×沙乌头猪(LS)组30~90 kg饲养时间为122.95 d,总采食量为217.02 kg,日采食量为1.80 kg,日增重为0.50 kg,料重比为3.65。LS组各体重阶段日采食量、日增重均极显著低于DS组(P<0.01)。除60~70 kg,LS组料重比显著高于DS组(P<0.05)外,其余体重阶段均极显著高于后者(P<0.01)。不同体重阶段料重比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DS组30~90 kg的料重比与60~90 kg的料重比相关系数高达0.799(P<0.01),30~60 kg的料重比与30~40 kg的料重比相关系数达0.781(P<0.01);60~90 kg的料重比与60~70 kg的料重比相关系数达0.575(P<0.01)。LS组30~90 kg的料重比与30~60 kg的料重比相关系数高达0.834(P<0.01)。30~60 kg的料重比与40~50 kg的料重比相关系数为0.701(P<0.01);60~90 kg的料重比与60~70 kg的料重比相关系数达0.515(P<0.01)。综上,DS组生长性能优于LS组。此外,不同体重阶段料重比间相关性因杂交方式不同而异,在开展性能测定时应考虑杂交方式的影响。研究为沙乌头猪的开发利用提供相关理论及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乌头 二元杂交 体重 料重比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乌头猪二元杂种猪活体背膘厚与眼肌面积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薛云 吴昊旻 +2 位作者 陆雪林 徐忠惠 沈东 《养猪》 2020年第2期57-59,共3页
为比较沙乌头猪二元杂种猪不同体重阶段背膘厚和眼肌面积,试验通过B超测定两种二元猪80~100 kg活体背膘厚和眼肌面积。结果表明,沙乌头猪二元杂种猪背膘厚和眼肌面积随体重增加而增加。鲁莱黑猪×沙乌头猪(LS)组背膘厚在80~90 kg极... 为比较沙乌头猪二元杂种猪不同体重阶段背膘厚和眼肌面积,试验通过B超测定两种二元猪80~100 kg活体背膘厚和眼肌面积。结果表明,沙乌头猪二元杂种猪背膘厚和眼肌面积随体重增加而增加。鲁莱黑猪×沙乌头猪(LS)组背膘厚在80~90 kg极显著增加(P<0.01),眼肌面积在80~90 kg缓慢增加(P>0.05)。杜洛克猪×沙乌头猪(DS)组背膘厚在80~100 kg显著增加(P<0.05),眼肌面积在80~90 kg缓慢增加(P>0.05),90 kg后显著增加(P<0.05)。沙乌头猪二元杂种猪背膘厚和眼肌面积因杂交组合方式(地方猪血统比例)不同而异。DS组80~90 kg背膘厚均极显著低于LS组(P<0.01),而其80~90 kg眼肌面积均极显著高于LS组(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沙乌头猪二元杂种猪活体背膘厚、眼肌面积与体重均呈正相关。综上,在考虑活体背膘厚和眼肌面积方面,DS组优于LS组。研究为沙乌头猪的开发利用提供相关理论及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乌头 二元杂交 背膘厚 眼肌面积 B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位发酵床技术处理猪场粪尿效果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薛云 黄家平 +3 位作者 毛严毅 苗方磊 陆雪林 徐忠惠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22年第1期17-21,共5页
为研究异位发酵床技术处理猪场粪尿的效果,本实验利用自制的发酵槽(长31.0 m,宽4.0 m,高1.6 m),以木屑、谷壳(质量比4∶6)为填料,定期添加可利安发酵床专用菌种(型号:YB-009),并连续喷洒猪场粪尿进行发酵;监测了发酵150 d内的填料温度... 为研究异位发酵床技术处理猪场粪尿的效果,本实验利用自制的发酵槽(长31.0 m,宽4.0 m,高1.6 m),以木屑、谷壳(质量比4∶6)为填料,定期添加可利安发酵床专用菌种(型号:YB-009),并连续喷洒猪场粪尿进行发酵;监测了发酵150 d内的填料温度、水分、pH,并于发酵第43天和第135天分别对技术指标(有机质、总氮、总磷、总钾、总养分的质量分数和种子发芽指数)和限量指标(总砷、总汞、总铅、总镉、总铬的质量分数及粪大肠菌群数和蛔虫卵死亡率)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发酵2~150 d,填料温度为64.30~71.30℃(平均为68.32℃),水分质量分数为53.20%~71.70%(平均为64.44%),pH为6.20~6.77(平均为6.58),利于微生物发酵。除发酵第43天的总养分含量未达到《有机肥料》(NY 525-2012)要求外,发酵第43天的其余指标和发酵第135天的全部指标均符合《有机肥料》(NY 525-2012)或《有机肥料》(NY/T 525-2021)要求。本实验结果表明:异位发酵床技术处理猪场粪尿安全、环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发酵床 有机肥料 技术指标 限量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中兽医方法治疗母猪产后疾病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新生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9年第7期46-46,64,共2页
母猪产后疾病主要包括闭尿、胎衣不下、乳房炎以及缺乳等。病情轻微的能够引起母猪产后发热、泌乳量减少及乳品质下降等,进而影响仔猪的成活率和生长发育;病情严重的会直接导致母猪死亡,降低仔猪成活率,对经济效益产生不良的影响。本文... 母猪产后疾病主要包括闭尿、胎衣不下、乳房炎以及缺乳等。病情轻微的能够引起母猪产后发热、泌乳量减少及乳品质下降等,进而影响仔猪的成活率和生长发育;病情严重的会直接导致母猪死亡,降低仔猪成活率,对经济效益产生不良的影响。本文主要论述了中兽医方法对母猪产后疾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兽医方法 治疗 母猪产后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乌头猪二元杂交初报 被引量:2
7
作者 成建忠 黄松明 +2 位作者 沈东 徐中惠 张新生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9年第4期44-44,共1页
沙乌头猪毛色纯黑,以产仔数多、繁殖力高而著称,属江海型猪种。2011年中国畜禽遗传资源猪志将沙乌头猪从太湖猪类群里面划出成为一个独立品种。对沙乌头猪的杂交利用一般以杜洛克、长白、大约克夏猪等外来品种为父本,以沙乌头猪为母本... 沙乌头猪毛色纯黑,以产仔数多、繁殖力高而著称,属江海型猪种。2011年中国畜禽遗传资源猪志将沙乌头猪从太湖猪类群里面划出成为一个独立品种。对沙乌头猪的杂交利用一般以杜洛克、长白、大约克夏猪等外来品种为父本,以沙乌头猪为母本开展二元或三元杂交,鲜有地方猪种间的杂交。近年来,随着黑毛猪倍受市场青睐,在传统杜沙杂交生产商品代黑毛猪的同时,可利用我国地方种源多的优势,尝试开展不同地方猪种的杂交利用,了解商品代猪的生产性能差异,并为地方猪种今后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杂交 猪毛 乌头 地方猪种 畜禽遗传资源 杂交利用 外来品种 杂交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